地方期刊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6期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創刊日期為1999年(民國88年)2月16日,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第16期出刊於2001年(民國90年)9月1日。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22篇文章投稿,其中往事如風-冷氣、電扇、自然風這篇文章,內容在敘述大池角村民的童年回憶,在炎炎盛夏裏,享受著涼風冷氣的同時,不禁想起小時候在那個沒有電、沒有冷氣可用的歲月中,整個夏夜就在厝頂上數著星星,吹著南風,沾著沁涼的露水,睡著的日子。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為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自組籌措經費發行期刊,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記憶與情感。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1999年(民國88年)5月1日。《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第2期內容共29頁,有23篇文章,探討大池村現住人口結構、老人問題、和大池村的轉型。其中專題報導-老人問題中可得知大池村年滿八十歲的常住人口比例近1:22,即每22人中便有一人年滿八十歲;若再將年滿六十五歲可領津貼的老人算進去,則問題將更不容小覷。 另外於專題研究-大池村轉型之我見文章中,提到大池村近年來生態環境劇烈變動,為保護生態、使大海重見生機,大池村將全面禁止村民及遊客出海捕魚三年。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主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3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3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1999年(民國88年)7月1日。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39頁,共有20篇文章投稿,為在回顧四十年代大池角聚落宗氏群居分佈及介紹大池村四釣客。其中〈魚之追蹤〉裡介紹四釣客分別為:顏英傑、王頂來、顏再全、洪順國,內容講述四釣客赴「姑婆嶼」夜宿,配合潮汐的海釣活動;因重點放在黃昏與清晨,故又稱「晨昏大作戰」。 另外利用回顧群居分佈促使大家思考聚落是因為具有那些天然條件因而形成,以及當初祖先為何選擇定居於此?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7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7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出刊日期為2001年(民國90年)11月1日。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23篇文章投稿,其中回首歲月-說國語運動,內容是在敘說老師設法以閩南話讓學生們學會一個字一個字的國語串句,但早已說慣的澎湖方言仍不時串插在國語之間,老師眼見國語逐漸式微,便揚起一面寫有說國語運動的旗子—為了達成成效,各班老師的賞罰層出不窮,但似乎也沒有人能免其刑,畢竟「不小心」隨時隨地都在發生,這也是為什麼這個故事已超過三十年了,大家都還難以忘懷。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為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記憶與情感。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創刊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刊創刊日期為1999年(民國88年)2月16日,創刊號出刊日期為1999年(民國88年)3月1日。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27頁,共有10篇文章投稿,其中〈大池角地名探討〉記載「大池角」此地名最早出現清,1717年(康熙56年)時設立澎湖廳,1727年(雍正5年)西嶼澳,西嶼澳下有大池角社;日治時期改稱「大池角」,又在中華民國政府實施地方自治後,改為「大池村」沿用至今。希望藉介紹大池角之名引導當地人思考自己今日是否已隨歲月流逝而與這片土地漸行漸遠。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期刊,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4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4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1999年(民國88年)9月1日。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1頁,共有22篇文章投稿,為在與大池村漁友談論放緄。其中在專題報導-訪談漁友談放緄中提到,「放緄」一詞是「延繩釣」的俗稱,相傳此漁撈技法是由中國大陸傳來澎湖的。作業方式是將「緄」的頭綁在岸上,而後搖船離岸,將「緄」逐一投入海中直至放盡,投放後立刻開始「收緄」,其時間不能超過二小時。 放緄沒有季節限制,但以「頭春」時節(即農曆1~3月)最佳,4~5月次之,最差的是6~7月;直到秋風颳起、中秋後才又漸入佳境,年年如此循環。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期刊,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8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8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出刊日期為2002年(民國90年)1月1日。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25篇文章投稿,其中《小小庄頭、大大人才》-尋根採果樂,作者匿名為呆瓜,因緣際會之下,看到有關池東村—大菓葉的報導,一群人浩浩蕩蕩的踏上了一段「大菓葉尋根之旅」,荒蕪的大菓葉路上,見一老翁眺望著渡口,似乎在尋找自己當年的影子呢。《小小庄頭、大大人才》另一篇文章拍攝心,講述著透過鏡頭下的捕捉,夜幕低垂的大池漁港、寫滿回憶的古厝巷道、滿是風霜的泥土牆,一篇一篇播放著童年往事,從不知,大池的意義是多麼令人刻骨銘心。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為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期刊,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記憶與情感。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5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5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1999年(民國88年)11月1日。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1頁,共有20篇文章投稿,為在探討大池石滬。其中專題報導-〈大地石滬〉中解釋石滬是一種漁業技術,為澎湖最古老的漁撈方法之一;漁翁島沿海珊瑚礁密布、水淺、塊石磊磊,因取用方便而形成築造石滬的有利條件。 所謂石滬,依據《澎湖廳誌風俗篇》中所記載:「滬用碎石圍築海坪之中,水滿魚藏其內,水汐則捕之。滬者,於海坪潮漲所及處周圍築石,岸高一至二公尺留缺為門,潮漲掩滬岸,魚蛤隨潮入滬,潮退時由滬門所阻,任由漁民圍捕。」簡言之,築滬是將從山頂崩落或遭浪擊毀散落岸間的塊石,逐塊搬運堆疊,疊至成人高後,留一缺口,供魚游入,如此即成。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期刊,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6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6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0年(民國89年)1月1日。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1頁,共有19篇文章投稿,為在講述大池角之美。其中在大池印象-〈美哉,大池角〉中論起大池角之美,如果用心去看,真的無所不在;你能發現不勝枚舉的文化特色,舉凡:碧海藍天、漁船點點、紅瓦古厝、硓𥑮石墻、薄濛清晨、碼頭盼歸、滿載返航、輝煌廟宇、漁村清幽……等,一種隨處散發詩情雅意、親切自然的鄉居曲調,一切種種皆是如此怡然自得、不見濃妝豔抹,有時甚至讓人覺得,這樣的美、不食人間煙火。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期刊,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7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7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0年(民國89年)3月1日。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1頁,共有24篇文章投稿,為在講述大池角捕漁郎的收穫。其中〈魚之追蹤〉裡提到,一般冬末春臨、季節交替的日子,大池角捕魚郎所盼望的收穫都是「白腹土魠」和「魷魚」兩種。往年每到春節前後,漁家各個笑容滿面,因為不論是「浮土托」還是「帶魷魚」,都有令人窩心的收入。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期刊,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註: 浮(phû )土魠魚:土魠魚非底棲性魚類,故在澎湖漁民的漁法上會口語說浮土魠魚,意為抓土魠。 帶(chhōa) 魷魚: 為輕扯釣桿的假餌,借以引誘魷魚捕獲。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8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8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0年(民國89年)5月1日。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31篇文章投稿,為在回顧舊碼頭的景物。在故鄉情懷-〈義士碼頭〉中提到,義士碼頭其實是舊碼頭,它伴隨許許多多大池人由年輕到衰老、由絢爛到褪色的「主要配角」。碼頭內原有一個小石滬,石滬內有許多卵石及泥沙,經常能在其中找著或大或小的魚兒和蝦仔。 在大池印象-〈晨曦、船影、舊碼頭〉中提到:「濛亮、晨曦未透的清早,那麼的安靜、自在、祥和。」碼頭景色在作者心中深刻的形成一幅畢生難忘的畫,畫中景物即使在作者流浪於家鄉外時,也不曾淡忘、褪色。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期刊,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在地居民的信仰觀
王爺信仰表現在澎湖人的社會中,是島嶼之間的聯誼,以及聚落與聚落、人群與人群的關係,也是神明與神明之間表示友好的一面。「送王」的儀式,不是例行性的奉獻,也不是一年到頭都有的盛事。任職滿期的王爺,即將返回天庭,這是一份人與神之間的情誼。多年以來,漁民非常篤信王爺的存在,除了聚落廟宇的主祀神外,駐蹕地方聚落的王爺,都幫信眾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畢竟漁民面對著茫茫大海不可預測的風險,也會祈求王爺力量的庇佑。圖片中可看見,有位奇裝異服裝扮者-「報馬仔」,負責替神明遶境隊伍探路,身上之物是神明所賦予的,大人與小孩伸出手,可以得到象徵神明祝福的餅乾、糖果,祈求平安。另外,在神明出巡隊伍中,擔任先鋒拿著旗幟的人,往往是由女性或小孩擔任,其他神職人物多由男性擔任。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5期,於2015年(民國104年)4月1日出版。記錄澎湖在地居民的信仰觀。 ( 更多內容,詳見全文 )
營造世代菜宅的手作色彩
農地是澎湖在地生活的命脈,為了因應環境而生的防風措施,「菜宅」是典型的案例,澎湖人善用自然資源,就地取材營造一處安身立命的菜園,只為農作物能平安健康長大,菜宅的生成,塑造了澎湖特殊的生活地景。圖片中可以看到菜宅的色彩點綴由花、草、苗、果組成,單一作物茂密繁衍;多種菜苗色彩斑斕,地貌花色,層次分明。水,菜宅的解渴命脈,萬物培育的來源,與農作物的成長有密切的關係。留種,是農民善待資源的方式;採收,是居民善用土地的回饋;對於務農者而言,兩者皆有永續的概念。 千變萬化的地貌,需要呵護和照顧。農民,是為季節上色的推手;種籽,是上色的材料;水和氣候是色彩的滋潤。每一區的菜宅是獨一無二的,農作的身影,刻劃出道地的生活情景。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5期,於2015年(民國104年)4月1日出版。
弦談知音
在農閒或漁歇之際,澎湖人除了整理用具、打打牌之外,三五好友相聚,各式傳統樂器在手,一場在地演奏流露出澎湖人的性格。南管、八音或鑼鼓等傳統音樂,沿著先民時代傳衍至今,已經成為澎湖人的生活娛樂。隨著環境的改變,這些娛樂不只在婚喪場合,也能登上舞台表演了。 南管、八音或是鑼鼓,皆是澎湖的傳統音樂。一般出現於婚嫁、醮典、神明生日、小法科儀等,多半由社區居民自主發起演出。圖片中可看到屋內牆上整排的樂器,耆老熟稔的二胡演奏,指法靈活,未因年紀的關係而有所影響,按弦,輕巧的滑動,音符千變萬化,而這二胡的音箱還是由耆老自製而成,音箱由河豚皮製成,經過多次的實驗,才能有所成果。 當樂音響起,午後門口的即興演出,牽動來訪者的心弦,可以自然地呼應,也可以自然地游動。不須過多拼貼,也不用多餘點綴,在澎湖展現出樂天知命的態度。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5期於2015年(民國104年)4月1日出版。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9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26篇文章投稿,為在講述離鄉的大池人對大池角的依戀和依賴。在刊論-〈墮落的人性〉中作者提到大池角對他而言如同母親一般,他期盼有生之年能再回到故土、重回母親的懷抱,並在其懷裡恣意撒嬌、放聲大哭,讓這壓抑了數十載、裝滿流浪歲月的苦與挫折都與之傾訴。 同樣的,情感在大池印象-〈給你,大池〉中也可見得。作者於文中提到:「這個小村是我生長且一生依戀的地方,它如同母親一般在我悲傷受挫時給我安全依偎、在我困頓無助時讓我放膽大哭,這個小村容納了我的小小放肆。」。 對離鄉的大池人來說,自身可以隨世事變換,但對故鄉的情懷和記憶,將永存於思緒裡。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期刊,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9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0年(民國89年)7月1日。
《澎湖耆老口述歷史》馬公吳陳秋錦女士訪問記
吳陳秋錦,媽宮街內人(今馬公市中央里),生於1912年(大正元年)。吳陳女士是家中4個小孩排行最小的,出生後不久因內、外祖父相繼生病,且被算命仙斷定為「佔藤瓜籽」命格,無法再招小弟,所以先被父親送到街內「益美」姨父家為童養媳,但因愛哭而被嫌棄,又被抱回家來。之後再過繼到北甲吳助家,準備將來與養兄吳廷國成親。 尚未進入公學校之前,由於海軍工作部的姨丈陳寅在晚間教授漢學,授課內容有三字經、千家詩等!一直到9歲進入公學校就讀一年級時才停止。公學校六年間在校成績不錯,於1926年(昭和元年)畢業,本應該可以繼續升上高等科就讀,但因養父藥舖缺乏人手,只能作罷。 曾舉家搬遷到高雄州鹽埕區,後來因為澎湖的藥舖牌照無法在高雄開業,只好再搬遷回澎湖。在馬公市區埔仔尾那裏開業(今重慶街16-1號),白天由吳陳女士顧店,晚上則由吳助做些推拿、接骨等工作。此時正值二次大戰後期,埔仔尾家中藥舖曾被炸彈波及,由於藥舖損壞嚴重,乃標會以舊臺幣55萬元購買今址(中山路29號),1973年(民國62年)因中山路拓寬乃拆除重建成三層樓房,後來再加蓋成四樓今貌。 本則出自高啟進、鄭紹裘、曾文明,2006,《澎湖耆老口述歷史》頁61-79。
澎湖小管片加工—抽籤
小管片加工—抽籤,是一件必須群力合作的事,從在海上捕撈開始,促起了當地的產業。獨特的調味配方、日曬程度和烘烤火侯等皆是影響關鍵。基本工作為剖切、洗滌、分類、攪和、浸泡、冷凍等。 當小管一簍簍運抵加工現場,為公平起見,每簍漁獲先編號,接著由女工抽籤,抽出籤號決定各自要處理的部分,這時抽籤是很重要的一環,抽籤主要是為了避免有不公平的情況,消除婦人們不滿的聲音。她們都希望能抽到身形較大的小管,因為較小的小管,則費時又費工。 圖片中可看到大家一字排開,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奮鬥,基本配備有工作台、刀具、水桶子。三個篩子一一定位,不一會兒的功夫,小管就被歸類,以篩量計算工資。洗身、去皮等事項完成後,經過多次的拌合,算完成了階段性的工作了。 澎湖小管片加工是件不容易的事,從捕撈的漁貨開始,到各分層的處理加工、烘烤,小管促成了地方產業鏈,能感受到這份獨特的澎湖滋味。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6期於2015年(民國104年)8月1日出版。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0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0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0年(民國89年)9月1日。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25篇文章投稿,為在介紹大池角的粿葉樹。在大池角的大自然-〈大池角的粿葉樹〉中提到粿葉樹學名「黃槿」,其葉呈圓心形狀,質厚粗,表面有層蠟質;民間百姓常於年節製作糕粿食品時摘取其葉托襯於糕粿之下,如此不但能產生隔離作用使糕粿食品不沾黏於蒸籠上,日後取食時也不沾手,一舉數得。 而如此製作糕粿使其沾染絕佳的天然樹葉香,變得爽口美味,使百姓聞之動容、食之味香、欲罷不能,因此百姓便將此樹名為「粿葉樹」。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澎湖耆老口述歷史紀錄》媽宮高銘煥先生訪問記
高銘煥(1927-?),生於1927年(昭和2年),生肖屬虎,是家中六個小孩排行第三的。居住於日治時期澎湖廳媽宮街東町(今馬公市啟明里惠民路),這是一間帶有燕尾翹脊閩南式的房子。祖籍地是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劉五店,是來澎湖的第5代。 公學校一年級是在城隍廟東側原程朱祠那裏就讀,由於父親早逝,僅靠母親洗衣服及舅家的支助。1941年(昭和15年)高銘煥由馬公第一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進入馬公港務部虛歲才15歲,在還沒有成為一等軍曹前要先見習3個月,整天汗流雨下工作非常辛苦,卻常被學長毆打、辱罵。 台灣光復後繼續留在海軍,由於軍區沒有完善的管理和陞遷制度,認為留在海軍沒有前途,留下辭職書後,不等批准就不告而別了。之後經介紹到東吉島擔任戶籍員兼里村幹事。1951(民國40年)24歲時與胡生萬女兒陳金蓮結婚;因工作無法兼顧到家庭,又再次不告而別,回到啟明市場做蔬菜買賣行業。高銘煥所開設的「萬發號」是一家蔬菜兼賣醬菜的店鋪,後來改為「發福行」。 高先生擔任啟明里第16鄰鄰長將近25年,先後獲獎2次。高先生在啟明市場作買賣,收藏著一把秤蔬果的秤仔,希望能讓子孫們不忘本。 本則出自高啟進、鄭紹裘、曾文明,2006,《澎湖耆老口述歷史》頁81-121。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1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31篇文章投稿,為在介紹大池老樹-朱槿。在大池角的大自然-〈大池老樹~洪家朱槿〉中介紹到朱槿類又名扶桑、佛桑花、大紅花,屬錦葵科。品種繁多,概括有:朱槿、裂瓣朱槿、南美朱槿、沖天朱槿等數種。四季開花,果不結實。 朱槿既可觀賞、又可食用治病,藥根可用治婦女病,葉可用治腫痛、毒瘡,花可用治腮腫,可謂功用廣泛。如今大池角內最具保存價值的朱槿保守估計已有八十樹齡,在歷經了大風小浪的蹂躪後,依然屹立不搖。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1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0年(民國89年)11月1日。
澎湖老車站
澎湖老車站,一台車、一位司機、一個哨子、一個小姐、一張座椅、一位乘客、一塊招牌、一位學生。地點、位置、座標、場所,擁有組合這畫面的元素條件,形塑之際,搭公車是一種生活經驗,也是人與場景之間的共同記憶。如今由於個人交通工具便利,公車的使用率,隨著世代的更迭,逐步邁向新的搭乘目的,澎湖公車已不再是單一的使用性質了。 回憶來自通車歲月、等候時光、相約集合等連結,車站可謂是一處流動場所,亦是接駁場所,2015年(民國104年)3月11日澎湖公車總站功成身退,完成階段性任務,許多澎湖鄉親為此感到不捨,紛紛在這天的「風華一甲子,再會老車站」熄燈活動裡,一同共襄盛舉,見證這歷史的一刻。熄燈當天這建築物似乎重返各時代,車掌小姐、公車駕駛等老員工,分別細數投入的年華;員工制服象徵世代潮流與辦公文化,不論新生或舊生,對此地產生一定的情感。 老車站因內部陳設的歲月流動似乎已靜止,一代走過一代,建築的斑駁顯現了車站年邁的歲數,老車站描繪出動態人生的生活寫照,為澎湖刻劃出具時代性的生活地標,為居民留下最真實的生活舞台。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6期於2015年(民國104年)8月1日出版。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2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29篇文章投稿,為在講述大池老樹-柳枝。在大池角的大自然-〈大池老樹~陳家柳枝〉中提到大池老樹以「菓葉樹」居多,除了已介紹過的朱槿外,尚有池邊祖厝後方的石榴樹,以及本文章欲介紹的柳枝。 「柳枝」一詞是由長輩口述,而後子孫代代相傳的概稱。「柳枝」學名「檉柳」,檉柳又分「無葉檉柳」和「華北檉柳」兩種,而於大池村陳家宅前的是棵具有百年樹齡的華北檉柳。 百年老樹‧檉柳看盡了大地悲喜,也記錄了村民血淚,在紅磚圍成的圓圈、那除去部分枝椏的生長空間中,它依舊活得自信、茂盛。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2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1年(民國90年)1月1日。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3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25篇文章投稿,為在講述今非昔比的大池景物和已然放下的豁達心境。在大池心情-〈走過從前〉中作者覺得在抽水馬達之前那些更為古老、原始的用具都已屍骨無存,認為其實天地間自有桿秤,該來的自然會來,該走的終究會走。 在伴我成長-〈龍葵〉中提到龍葵別名「黑染仔」,其烏黑剔透的漿果雖不起眼,但小巧可愛、誘人口水;除果實可食用外,其嫩葉還可做湯,是相當美味的佳餚。可在大池野地中仔細尋找,也不見群體而生的黑染仔,因在人為破壞的環境中,其實早已沒了容身之處。作者認為若未遺忘有關黑染仔的記憶,可試著將其介紹給子孫,使子孫理解那曾經恬適輕鬆、無拘束的大池自然和記憶。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3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1年(民國90年)3月1日。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4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28篇文章投稿,為在描寫各自對大池記憶的心境。在伴我成長-〈長柄菊〉中介紹到長柄菊又稱長桿菊,俗名燈籠草、肺炎草。成熟後的長柄菊,花朵會像蒲公英般,當對它輕輕吹口氣,毛毛的種子便柔柔的載著憂愁飄向遠方。 在大池老樹-〈大池老樹~林投〉中有人覺得大池陽光依舊、依然蓊鬱,可時間環境變化,驚醒了許多尋夢人的美夢,若是懷夢而來的人,不如早早歸去。 但〈長柄菊〉的作者認為當你偶然再見長柄菊時,請停下腳步好好看看,也許你會憶起、又也許你會永遠記住,那可貴的童年。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4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1年(民國90年)5月1日。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5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26篇文章投稿,為在介紹大池植物的謠傳和其象徵寓意與給人之感。在伴我成長-〈曼陀羅〉中介紹到曼陀羅俗名又稱曼桃花、萬桃花、消鼓吹花;謠傳隨意採摘曼陀花會打破家裡的飯碗,所以老一輩的人總叮囑小孩不可隨意採摘,但這僅是謠傳,有待舉例實證。 曼陀羅花給人的感覺並不是小野花般的輕佻、活潑,相反地,給人一種端莊樸素之感。其花形類似百合,但卻沒有百合那般幸運的含香潔淨、象徵幸福,曼陀羅花因代表詛咒危險,有著不受歡迎的意味,因此只能在曠野路旁、荒地墓園中悄然開放;它長年低頭沉默著訴說雖隨處可見、終年花開,卻無人關愛的自卑。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5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1年(民國90年)7月1日。
澎湖運將
「運將」(うんちゃん )一詞源自於日語,是一種工作職責的稱呼,也是種身分的代表。早期澎湖公共汽車管理處規畫有一樓月台、售票處、保養處及二樓辦公室等空間配置;車上座位屬U字型配置,乘客若要下車可直接向車掌說,車掌會以一長聲嗶哨向運將表示停車。 本篇介紹李鎌吉先生,其一生奉獻於澎湖公車崗位。於1941年(民國30年)出生,為澎湖沙港人,自民國五、六十年代左右即加入澎湖縣公共汽車管理處行列,見證了澎湖歷年發展的公車事記,同時也保存了彌足珍貴的影像文獻。李鎌吉先生提供的資料,使塵封已久的歷史樣貌在泛黃的圖文資料中得以露面,展現一段生活故事。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7期,頁數為6-7頁,於2015年12月1日出版。
澎湖保護,保「滬」
一群被稱作師傅的澎湖人,他們來自白沙鄉吉貝村。師傅修復時會利用自製的保麗龍載具,於岸邊將石頭一顆接一顆的搬運,載具的浮力與海水的流潮,一方面減輕運送重量;一方面方便石頭的裝載。 2015年(民國104年)9月26日,澎湖縣政府響應全國古蹟日,舉辦「牽手疊石,互動鎖港」活動,不光是修復一座捕魚設施,更深一層的意義,在於技術傳承以及教育的推廣。因為活動,讓這群身負重任的師傅有大展身手的機會,每一位師父分工合作,專注的神情,不時的抬頭注視前方,隨時修正疊砌的高度。依「看石勢」擺放疊砌,身手十分俐落,深怕稍有閃神,石頭與石頭無法確切密實。即使海浪打在身上,頂真的態度依舊不會動搖。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7期,頁數為8-10頁,於2015年(民國104年)12月1日出版。
澎湖有拜有保佑拜門口
農曆七月,是台灣地區一年一度的祭拜月,一般自初一起,連續一個月的祭祀活動幾乎不間斷。而澎湖亦是。自古以來,遵循前人的歲時節慶脈絡,孕育深厚的文化底蘊,不論是祖先祭拜、自然崇拜、鬼魅崇拜等泛靈信仰,足以刻劃人的環境觀。 農曆七月,「門口祭拜」為傳統歲時的鄉土教育機會,有「放路燈」那一家的四周,沿途插上點燃的香支。藉由香的引路,讓來往的好兄弟能夠尋香而來,同時擺設碗筷,提供好兄弟使用,滿桌的珍饈,山珍又海味,是澎湖居民們最大的心意,各戶人家對此習俗,絲毫不會怠慢。 餐具是人們所使用的,無私的「共享」,更顯現人與鬼本一體的關係。祭拜過程講求每一個階段的完整性。在長者日久參與下,歲時習俗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7期,頁數為16-18頁,於2015年(民國104年)12月1日出版。
澎湖老屋新芽篤行十村眷村文化保存園區資訊服務站
佇立在時空轉換的篤行十村,是澎湖縣少有的眷舍群落,緊臨的莒光新村、金龜頭檯、順承門等,皆為全區重要的歷史組成。2015年(民國104年)8月20日,坐落在篤行十村獨棟建築,正式對外開放,歷經修復等過程,以資訊服務中心的角色,作為認識澎湖眷村文化的首站,更是發掘澎湖海島殖民建築的窗口。 資訊服務站前身是高階軍官眷舍,日治時期興建,雨淋板、通氣窗、紅磚煙囪等設計,反映當時殖民時期使用的生活機能。對於澎湖眷村整體輪廓有初步的認識,不妨在園區內繼續探訪,一磚一瓦的歷史建築,一門多戶的生活起居,都是您不可錯過的眷村足跡。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7期,頁數為20-23頁,於2015年(民國104年)12月1日出版。
澎湖花嶼
花嶼位於澎湖群島極西的座標邊境,是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島嶼。 隨處可見的石頭、保麗龍,在居民巧手變化下,分別用來砌築圍牆擋風保護作物,用來種植菜苗,賦予新的生命、新的作用。穿梭在門戶的小巷弄,意外發現綠生命的煥然一新,一點自然作物的色彩,是最佳的彩妝師。因此培育小苗的重責大任落到居住在此的島民,進而成為保護菜苗或番薯苗生長茁壯的接棒者。 而島上的資源外還有一個習俗,「跳港」是每一位小孩子「轉大人」的小試身手,一群孩子,不約而同的到港口報到,一下子碼頭變成熱鬧的游泳池,這才是澎湖「正港」的孩子。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7期,頁數為26-28頁,於2015年(民國104年)12月1日出版。
澎湖有魚有餘
在澎湖,在夏日到處可見魚片魚身高高掛的場景,抬起頭,或擦身而過,魚影飄香迎面而來,真是十足有味的討海島嶼。日光浴,常常是這些魚兒們的專屬享受,不論是吊掛式的或是平躺式的,必須經過層層的日曬考驗與洗禮,才能成為街道巷弄的最佳主角。每一種姿態往往引人注目,剖開的魚面,在炙熱的光芒照射下,別有一番風味。 每逢正餐時刻,澎湖人最常端出的一道菜餚-「魚」自始自終可說是在地人最佳的餐食文化之一,緊密的關係簡直是天天過「漁人節」,人與生物共處的結果,反而深化了生活的本質,不經意的湊合,反而是島民主食的寄望,是魚,也是「餘」。日日有「餘」,道出人們對於生活的期望,有餘,闡述人與環境的共處模式。 魚乾的製作,正是一種善用生活資源的表現,珍惜現有的資源,並延續食物的儲藏,不至於短缺。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7期,頁數為34-37頁,於2015年(民國104年)12月1日出版。
澎湖海域
聚落的周邊環境,是居民日常走動的路徑。而海域,更是澎湖人的生活範圍,依生物種類、生態條件下塑成的作業方式。 位於白沙鄉的赤崁村,每逢退潮,聚落北邊露出大片的潮間帶,或入夜,或白晝,在此從事採集的生活海域,2015年(民國104年)3月28日,當日大潮,砂砱的底質環境是大狗仔(光手滑面蟹)棲息地,於是村民齊聚,目標物正是「大狗仔」。而大狗仔是要放緄的,公的比較大隻,母的比較小,通常一顆石頭或珊瑚礁上,大概會有一隻公的加上七至八隻母的。由於二隻公的放在一起會打架,所以放入魚簍時會先把腳拔掉。一般都是抓公的,活的,回去倒在網袋養在港口裡,等到要出海時,剖半當餌,專門捕石老(寒鯛),在虎井嶼附近一帶作業。 而同一生活魚場範圍內,這片潮間帶生物如數家珍,像是珠螺、鐘螺、海膽、章魚、石鮔等等,原本前來撿拾珠螺的村民,似乎未能如願,反倒是燒酒螺的收穫,至少不會空手而回。 澎湖人與海的相處,完全是靠經驗及長輩的教導,潮汐變化烙印在他/她的身體記憶裡,無須任何數據參考,將自己與海的律動已融為一體。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8期,頁8-13頁,於2016年(民國105年)5月1日出版。
澎湖海女
「澎湖查某台灣牛」,是一種生活寫照,背後的意涵在於時代物資與環境變遷。以動物來比喻人,勞動付出,場所的適應,土地的參與。時空替演,人也,物也,任勞任怨的性情,不畏所處之地的種種限制。不論是上山或下海,海的俗事、山的庶務,澎湖女人,通通一手包辦。海,不光是男人的專屬領域,參與其中的尚有在地的婦人。 從自製的小鐵罐子,尼龍穿過孔洞,掛在胸前,罐內的魚塊釣餌以及砂子混煙仔魚的配餌,意義符碼立即出現。婦人身上的各式配件,是釣魚的基本配備,每一用品各有其來源所在,購置、加工、配送,使用者賦予的功能屬性,讓物品本身多了一層存在的意涵;店家提供的材料,與購買者連成一條供需線索。 「拿魚竿就像中毒一樣,一旦上手也就難以脫身了。」62歲的阿伯坐在堤防邊提及遠方釣魚的婦人。如此描述,這天午後正值潮水退潮,「食西流」,流水方向,三位居民,一女二男並坐,一人一釣點,與時間賽跑。「如果再釣不到魚就要回家煮飯了。」婦人喃喃自語,傳達出某種家庭角色的訊息,身為家庭主婦,善盡職責的觀念早已構成生活的一部分。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8期,頁數為26-29頁,於2016年(民國105年)5月1日出版。
澎湖春頭
驚蟄 、春分,節氣吐露時,春雷乍響,驚動沉睡的萬物,枝頭亦冒出嫩芽綠葉,大地,又回春了。上元節一過,澎湖各地廟宇紛紛全體總動員,神明、神轎、神咒、神令,舉凡跟神有關的一切,皆會在「鎮符」這天,一一出動。 神明與神職人員進行安營,分別在聚落四周布設重要的防衛系統。小法、轎班、鄉佬、居民。在迎頭前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小法執行科儀、轎班負責扛轎、鄉佬擔任祭拜、居民籌備供品,同時,社區另一間友廟的到來,增添了熱鬧的氣息,旗隊、鑼鼓、神轎、隨香隊伍等,準備就緒,分序出發。 繞過大街小巷,所到之處,門口設案、擺果迎接,等候的在地居民,無不誠心誠意,祈求事事順遂。 一年一度的鎮符,是時日、是友誼、是交情、也是神意。如此神明出巡的方式是否亦是一種全村的表徵呢?整個過程,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神威的顯赫、信徒的期盼,更多的時候其實是藉此機會,相互問候,聯絡感情、同遊社里的好時機。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8期,頁數為34-35頁,於2016年(民國105年)5月1日出版。
澎湖小孩的大人世界
宮廟為澎湖小孩的大人世界,同時也是與長輩互動的範圍,讓孩子們跨入成年的其中一小步。隨著小法將步伐邁開,臉上的稚氣一掃而空,跟著學有專精的小法哥哥、小法叔叔、小法爺爺一同學習,每位小朋友都頗有小大人的架勢。不同的年齡,參差不齊的組合,反而是促成長幼有序、彼此照料的倫理開關,學習之餘,不知不覺的深受長輩身教影響,正式踏入大人生活的世界。 在為期八個月的小法密集課程中,更是仰賴老師、家長及神明三方的群力合心,才能完成此艱鉅任務。而出館是新訓小法的學成階段,一來驗收成果,二來通過考試,在眾目睽睽之下,克服別於平日練習的緊張與青澀。出館之後,初一、十五的「犒軍」、平日與假日的請壇,即屬例行功課,一次次的練習機會、咒語吟唱、動作操演、法器使用等,相信不久的將來,孩子長大更能理解此時此刻的大小事。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9期,頁數為12-15頁,於2016年(民國105年)10月1日出版。
澎湖「武」林大會
澎湖「武」林大會,是一場比武大會,所謂比武並非江湖上的武功切磋,而是「武轎」,屬神轎類型之一,一般是神明出巡的乘坐工具,常見於神明慶典、地方活動,歲時節令等。一年幾次的活動,隨著年輕人的腳步,展現煥然一新的生活文化。位於澎湖縣湖西鄉的南寮村每年所舉辦的聯合遶境,總能為社區注入一股新活力。 宮廟所維繫的傳統本質,依附在各自擁有的祭祀圈,五營共設的防護系統,孕育得天獨厚的信仰基因。武轎所乘載的是,傳統中的創新思維,以及文化價值的延續。 近年興起的武轎有著七彩繽紛的裝飾,搭配著流行音樂的節奏,各頂轎子互別苗頭,比炫也比人氣,焦點幾乎鎖定在火焰的噴發,炒熱了現場的氣氛。 這場比「武」盛事,雖然沒有悠久的歷史脈絡,也無深厚的文化底蘊,重要的是異質文化的在地養成。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9期,頁數為18-21頁,於2016年(民國105年)10月1日出版。
澎湖曬乾的氣味
每逢夏日日曬小管乾的景致幾乎可見於澎湖各個角落,小管離開水面必然是一連串的生產線,自海上捕撈、冷凍處理、岸上運輸、加工製作,最後成品包裝以及對外銷售。而日照是漁產加工最佳的護身符,不可或缺的關鍵。 小管盛產之季,入夜的海平面,總可見到許多的漁船,現代的船上設備,讓小管被一網打盡的機率提高不少。小管乾的製作過程中,會使用到牙籤棒,是為了讓表面都能平均的日曬到,有效的達到自然乾的狀態。 灑落的光影,點綴出澎湖平凡又樸實的生活地景,每一時序的推進,層層色澤變化萬千,氣味四處瀰漫,隨風飄散,「鮮」氣十足呢!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9期,頁數為30-33頁,於2016年(民國105年)10月1日出版。
澎湖應景之物-平安米龜,疊疊樂
在澎湖,龜與居民緊密不分的生活寫照可見於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中,龜所涵蓋的範疇是生態、史料、民俗、信仰、節慶……等;每逢佳節,各廟宇無不緊鑼密鼓的張羅、張燈結綵,籌備各項事宜。 澎湖平安米龜,其意義在於顯現堆疊師傅的手藝巧思、年節習俗的傳統延續、居民生活的價值觀點、在地居民的生活設計以及文化資產的實質保存。 「乞龜」蘊藏著澎湖人的生活紋理,確切的將內心的盼望寄託其中,人們堅信具有靈性的平安龜會庇佑他們整年的平安順遂、生意興隆、大吉大利。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0期,頁數為14-17頁,於2017年(民國106年)5月1日出版。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9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17篇文章投稿,為在感慨大池野生植物‧龍舌蘭。在伴我成長-〈龍舌蘭〉中提到龍舌蘭即是瓊麻花,原產於熱帶美洲墨西哥,不知在何年被引進澎湖。 根據長輩口述傳承的歷史,由於當時先祖們物資極端匱乏,會拔取瓊麻,待其葉身乾燥後取做柴火用;或是取其葉肉內的纖維,經加工、曝曬後,做成麻繩。 先祖為了生活將瓊麻一株株挖除,使得瓊麻的生命僅短短一、兩年就被摧殘殆盡,可能會因此失去瓊麻生態。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19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2年(民國91年)3月1日。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0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14篇文章投稿,為在介紹大池僅存的綠珊瑚。在伴我成長-〈綠珊瑚〉中提到綠珊瑚又稱青珊瑚,澎湖人稱其「仙露穗」,係由原產地馬來西亞引進歸化於澎湖群島的。謠傳綠珊瑚的根與枝可治胃痛及疝氣,但是否真實,有待查證。 綠珊瑚適合生長在濱海地區的海岸沙地,其用途僅在海岸間沙地造林之用,大池角現僅存一處綠珊瑚叢,為在鼻頭坪滬頭上方九鼎山坡地上。 綠珊瑚一年四季常綠,唯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而略為乾枯,春雨過後,便又欣欣向榮、綠意盎然。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0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2年(民國91年)5月1日。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1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20篇文章投稿,為在介紹澎湖植物‧仙人掌。在伴我成長-〈仙人掌〉中提到仙人掌雖然年年經歷冬季的狂風鹽水肆虐,但每到初夏時節,卻傲挺身骨群聚在荒野間。仙人掌在澎湖被冷落了大半輩子,直至數十年前,才被有心人研發製作生產多種系列食品,例如仙人掌冰淇淋、仙人掌果醬、仙人掌冰沙,尤其仙人掌冰淇淋目前在澎湖各風景點均有販售。 目前澎湖野生的仙人掌樹大都侷限在濱海地區,而大池角內可見的仙人掌只有在「龍尾」外的山野海岸間;仙人掌已在澎湖島上落地三百多年了,是否有會消失的可能,值得澎湖人用心去思量。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1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2年(民國91年)7月1日。
澎湖粿
澎湖糕餅發展,與歲時年節、生活禮俗息息相關。在澎湖「以前只要是年節(過年、清明、七夕、七月半等)都會自己製作金瓜粿、七夕粿仔。像是金瓜造型,形體較大,用木筷壓出裂瓣,裡面包番薯、番薯籤、高麗菜、大頭菜(剉籤),也有包紅豆等餡料。」 而食材與季節農作亦反映於每一年節,粿餡應有盡有,鹹、甜口味,滋味點滴在心頭。 每位婦人繼續傳遞一路走來的成長經歷,凝結獨自的粿製文化。然而面對時下環境,精巧、細緻、美觀等概念隨之而來,生活飲食的講求,不似過往,粗俗已漸漸被取代了。 另外從製作原料中可發現,通常與生活背景有關。高粱與洗仔(小米)的使用,刻劃出澎湖早期農作歲月;石製用具、麵粉袋、石頭等物件,見證時代價值的歷史意義。 這樣句句如實的生命經驗,刻劃在臉上一絲絲的皺痕,那是生長之地,人事物的累積,如此伴隨一生,與土地連結,深植在地。然而揮之不去的是,個人生命史的延展,即使年紀日益增長,透過現在文化運動的介入與引導,傳統飲食的在地生活,依舊保有繁衍的獨特性。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1期,頁數為08-11頁,於2017年(民國106年)10月1日出版。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2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24篇文章投稿,為在介紹澎湖行道樹‧木麻黃。在伴我成長-〈木麻黃〉中提到大池人喚木麻黃為「木黃」,早期引它進來主要是作為行道樹及防風林樹種。由於木麻黃本身適合生長在熱帶與亞熱帶,且具有抗風、耐鹽害的特性,因此像澎湖這種具有特殊東北季風及「鹹水煙」鹽害的地區,木麻黃尤為適合。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2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2年(民國91年)9月1日。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3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25篇文章投稿,為在講述大池植物‧菅芒的用途和現況。在伴我成長-〈甜根子草〉中說到大池人都喚甜根子草叫「菅芒」,其用途僅為海岸造林時防風定沙之植物;在早年的澎湖農村,菅芒是炊飯的上等柴火,也是牛羊們的牧草。 菅芒花在目前澎湖自然生態中,已屬保育類種;因可供其生長、繁衍的空間大都被「青枝仔」(銀合歡)給剝奪了,所以現僅能在不被侵犯的角落裡,透過季風的吹拂下,悄悄在荒野中綻開朵朵白色大花,努力生存下去。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3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2年(民國91年)11月1日。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4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17篇文章投稿,為在介紹大池植物‧蘆薈的用途和其下場。在伴我成長-〈蘆薈〉中提到大池人稱蘆薈為(lôo-huē),據說具有清毒素,有療火傷、健胃、治便祕等功效,也是肝病的良藥。蘆薈在1980年(民國69年)曾被大量採伐運往台灣,經過生物醫學不斷研發,相繼出現蘆薈食品、飲品、化妝品等,廣受消費者喜愛,可見蘆薈功效無庸置疑。 但身居福中不知福的澎湖人卻鮮少有人去正眼瞧過它,任其自身自滅也未多加利用。蘆薈是大家熟知的澎湖野生植物,但卻被在地人漠視而不覺自己和它一同成長過。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4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3年(民國92年)1月1日。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5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5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3年(民國92年)3月1日。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16篇文章投稿,為在介紹大池植物‧長春花。在伴我成長-〈長春花〉中說若是用心觀看大池的野生花草,便能發現有許多花木小草是一年四季都展露著旺盛生命,本篇介紹的長春花就是其一。長春花又名日日春、四季花、日日花,其名由來是因為它的花期很長,每天從不間斷地開著新花,因而得名。 長春花花期雖長、花色雖美、且易於栽種,可因全株具有毒性導致身價低微,所以從未受過人類青睞,任其枯榮;但也因此保住了可貴的繁榮。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期刊,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6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6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3年(民國92年)5月1日。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19篇文章投稿,為在介紹澎湖縣花‧天人菊與其功效。在伴我成長-〈天人菊〉中提到天人菊又名野菊花、墓仔花。是一種耐旱、耐寒、耐鹼、耐鹹性皆相當強的觀賞花卉,除可供觀賞外,天人菊兼具食用與藥用功能。 食用上取其花曬乾後泡茶飲用或添加枸杞等,有清肝明目及去頭風的功效;藥用上是因早期澎湖住民醫藥缺乏,為避免蚊蟲叮咬,便取其草曬乾,於夏夜時點燃燻煙,以驅除蚊蟲。 天人菊受澎湖島民青睞而成為縣花,除卻其耐寒旱鹹鹼的旺盛生命和澎湖人與天搏鬥不屈不撓的精神一致外,其不需費過多心思照料卻能隨處可見那燦爛如陽般的花海,充滿著喜樂的象徵,也顯現出澎湖人特有的草根天性和樂觀進取的個性。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7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15篇文章投稿,為在講述作者對狗尾草的回憶和理解。在伴我成長-〈狗尾草〉中提到狗尾草又名狗母仔草,生長在臨海地區,春夏期間在台灣全島和澎湖、綠島、蘭嶼的荒野陌路上均能看見;它也曾是許多大人在兒童時的青澀年代回憶,是最不需要花錢、費力的童玩。 六月天豔陽正熾,路旁的野花野草正欣欣向榮,隨著漂流的風,處處可見群聚的狗尾草熱情的打招呼;作者認為狗尾草像是在訴說「我一如往昔的奮力跟隨四季的腳步生生不息,但為何你們不再需要我、正視我了呢?」;可對作者來說,童年垂手可得的玩物,如今也確實早已不再需要了。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7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3年(民國92年)7月1日。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8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18篇文章投稿,為在描述作者眼中玄武岩的哭訴。在大家寫詩-〈還我千古的美麗─玄武岩的控訴〉中寫到:「你看不見我的美麗,即便老外也讚嘆稱奇;你聽不到我在哀嚎求饒,即使它已泣鬼神驚天地。你未把眼矇住,怎能看不見我的美麗?你未把耳封住,怎能聽不見我的哀泣?」,言下之意作者認為當地人並未懷著感恩、好好珍惜、重視玄武岩。 作者甚至在詩篇中為玄武岩感到不公,憤而控訴道:「你怎忍心將這一片光榮地理寫成一頁嘲弄的歷史?被你斬斷的千古美麗,正是你昨日今日的榮耀,也會是你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的驕傲!」。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8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3年(民國92年)9月1日。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9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19篇文章投稿,為在講述大池即將絕跡的植物‧猩猩草。在伴我成長-〈猩猩草〉中提到猩猩草乍看像極了聖誕紅,俗名「火苞草」,早年大量生長在荒郊野地、路旁或海邊,因其基部有火焰似的大紅斑花苞,故因此得名。 近年大池周邊環境隨著經建不斷投入,為了建設而去傷害自然景物,猩猩草花雖依然綻開、依舊艷紅,但其在大池早已面臨絕跡的困境。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29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3年(民國92年)11月1日。
澎湖漁村裡的時空節奏
每年的三月初十,是風櫃溫王殿真武大帝聖誕以及安營頭的日子。曾經出現過轎班人員不足的情況,除武轎外,乩童所使用的神轎,轎班人員遲遲未聚攏,所幸其他甲支援,最後連婦人也下去幫忙,方能順利成行。據當地居民表示,昔日這天禁港,禁止漁船出港,參與三月初十盛事的人力應當足夠。禁港規範似乎有所動搖,港內不再是強制性的禁止,漁民把握好天氣出海,廟務則由家人代為出席、分擔。 雖然漁村聚落的社會組織依然依附在宮廟信仰內,但行之有年的廟會繞境等活動,亦受到現代發展與變遷的影響,除了人員參與率低之外,禮數的簡化、型式的轉變等等現象,一一出現在當今社會的傳統文化裡,使之面臨斷層、瓦解,以及變調的局面。然而,服務於廟宇的這批漁民,他們參與信仰的另一面,表現於港口的一串串鞭炮以及插上船旗的精神支柱。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1期,頁數為26-28頁,於2017年(民國106年)10月1日出版。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30期
本期刊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所發行,主要為記錄大池社區內的大小事。本期內容共49頁,共有25篇文章投稿,為在介紹大池植物‧冬葵子。在伴我成長-〈冬葵子〉中提到冬葵子俗名磨盤草、米籃草,大池長輩稱它「帽子屯仔頭」(臺語),生長於山野路旁或沿海地區。 冬葵子的嫩葉和種子皆可炒食,據傳有治耳鳴及耳炎的功效。早年大池人經濟條件不好,少有餘錢可購買中藥材,遂有許多戶人家曾挖取冬葵子的根部和雞肉一起熬燉,傳聞有治風濕的功效。但是否有效,有待查證。 《鄉情大池角小代誌》是大池村社區漁耕園工作室在村內自組籌措經費發行,共出刊30期。從1999年(民國88年)至2004年(民國93年),長達五年時間裡記錄了大池村村落各種喜憂與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本期刊為《鄉情大池角小代誌》第30期,發行人為大池村王國華前村長,本期出刊日期為2004年(民國93年)1月1日。
澎湖艾的,節日家常
五月節,端午佳節,對於澎湖人而言,節日伴隨生活大小事,如祭祀、採買、備料、叫賣等等。傳統節日的時代演變,在當今社會是如何繼續發酵呢?門口插艾、港口划船、市場賣粽、井邊打水等,每一場景都在傳遞實質的生活功能與象徵意義。 在北辰市場,處處可見應景物品:粽子、艾草、榕枝等,可以感受到濃濃的佳節氛圍,前來光顧的老顧客或新面孔,寒暄幾句的問候自然表露無遺,對話模式的啟動,在在凝聚在地市場的歲時調性。當下的一景一物,如何被解讀或詮釋呢? 「這種植物浸在水裡,可以拿來洗澡,特別是這一天,效果特別好。我們那裡(湖西)大多是插艾兒而已,馬公這裡有的會加榕枝,有些不一樣。」市場不時傳來的陣陣介紹,原來各地的生活習俗,在老一輩的生活背景裡,仍有所差別。透過親臨現場的參與,便可窺探「艾草」與地方生活的連結線索,一來追隨澎湖人過節的生活步調;二來深入在地事物的種種意境。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1期,頁數為36-37頁,於2017年(民國106年)10月1日出版。
澎湖煠熟的,滋味
家中最能展現四季分明的場所,便屬「廚房」了。端上桌的菜餚,光那飄散的香味,就能令人感受一種專屬季節的味道。 五月份的某一天,家中的鍋爐有了新任務,只見婦人將清晨現採的玉米,一一放入鍋子裡,分別進行加水、洗滌、加鹽、煮沸等步驟。一大鍋滿滿的新鮮玉米,正在煮沸的滾水中,散飄著季節限定的滋味。這是澎湖慣見的生活常景之一。 澎湖的農作條件有限,每年開春之後的耕種,農民總是會在花生、番薯之外,留下一點空間給玉米。 玉米自種植至煠熟過程,正是澎湖種種生活寫照的堆疊,意義層層,深具在地滋味。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1期,頁數為40-41頁,於2017年(民國106年)10月1日出版。
澎湖在地與外地的修復之路
神像修復,是一件耗時又費工的工作,修復者需要細心、耐心、恆心的頂真精神與態度,才能好好面對眼前的每一件舊文物。 於2017年(民國106年)3月澎湖文澳城隍廟現場,對於神像處置,分為二種截然不同的作法。一是澎湖在地粧佛師傅的修復脈絡手路;一是台灣來的修復團隊的專業保存,同時同地進行,創造過去、現今與未來的時空氛圍。 在地師傅修復小神尊採取傳統的剃面方式,重新整理、上色。「女性神的臉比較粉紅,武將的臉比較紅。」師父說表面色澤的彰顯,是角色辨識的基本參考,是代代相傳的工藝準則。大神尊則由外地修復團隊採取科學性整治方式,全面地檢視文物狀況,除了基本的表面清潔及全色等工作外,科學儀器檢測也是修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1期,頁數為42-45頁,於2017年(民國106年)10月1日出版。 ( 更多內容,詳見全文 )
澎湖冬至雜記
農曆12月22日是澎湖人的冬至,在這天處處可見過節的氣氛。魚對於討海的漁村而言,不僅是生活支柱,更是家人的期許;魚,亦有年年有餘之意,代表的不僅是漁獲滿載的希望,更是「有剩」的象徵。 一早的北辰市場比往常熱絡,尤其應景的攤位,人潮更是絡繹不絕;從市場裡可以發現,現代社會早已不似傳統社會,眼下凡事以買現成為考量,那段左鄰右舍互助以及自家勞動的日子,早已成為往事。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2期,頁數為20-23頁,於2018年(民國107年)6月1日出版。
澎湖船位祭拜的地方風俗
「船位祭拜」這項習俗已行之有年,各家各戶自行準備幾樣煮食的東西,如白米飯、菜湯、魚湯等等,朝向王船所在的位置置於地面,並點香、燒金,目的在於祈求漁獲豐收、家人平安、慰勞無形之物等。 從祭拜行為的熟稔度與參與度,大致可分為經驗老成的祭拜者、正在學習的祭拜者以及還是孩子的新手。祭拜者們站在船位後方,從此處可以清楚看見出海返回的船隻紛紛進港,這正是家人在此祭拜的心願之一。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2期,頁數為24-27頁,2018年(民國107年)6月1日出版。
澎湖紀錄-拆除前的一景一物
澎湖縣馬公市朝陽里,舊名為紅木埕、紅毛城。馬公市林森路是現代行政區分下的街路,一間澎湖典型的傳統合院式住宅位於路旁,正循歷史軌跡,見證了澎湖建築史。 一落四櫸頭帶前庭的格局配置,加上水泥灌模的欄杆窗,花鳥水族的花磚和古代人物的彩繪故事等;留意每一處,心中的疑問便不斷浮現,尤其是每一堵彩繪裝飾,總讓人特別想進一步探究,試著解開箇中的蛛絲馬跡。 斑駁的一景一物,都曾是該家族共同的生活承載,每一環節深具禮義廉恥、教化倫理、傳統工藝等意涵。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2期,頁數為32-33頁,於2018年(民國107年)6月1日出版。
澎湖曾幾何時的生活點滴
紙紮千歲據說是自馬公城隍廟,與觀音佛祖同為堂內供奉的神明。一本複印的善書證實了這間善堂的發展歷史,原來澎湖真有如此佛道本家的信仰結構,至少在昭和年間(1929-1945)便已存在了。手繪的設計圖不難看出當時的規模與配置,坤儀堂、澄源堂、太和堂,都曾是馬公地區重要的善堂(也有人稱為菜堂);這三處的前身據說源自於馬公城隍廟,後來各自分出開堂,如今僅徒留太和堂一棟建築物。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2期,頁數為34-35頁,於2018年(民國107年)6月1日出版。
澎湖社區營頭的發展軌跡
清晨時分,島內的某個角落正為今日的重頭戲─盛事擾動起來,盛事之一為安營、之二為祝壽。營頭象徵地區的防護罩,具有神聖性、信仰性以及民間性等多重關係。而暗澳社的西營,其位處聚落西邊的營頭,因原址無法繼續使用,必須遷移、重新安座。 這天時辰一到,物品紛紛上車前往現場,在大夥的齊心協力下於新址共同完成安營盛事。儀式結束後營頭煥然一新,召請了神靈與兵馬駐守,紅綾、竹符、烘爐則各自發揮應有的角色與功能;而一旁的景色,此時此刻又與地方生活有何連結?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2期,頁數為42-43頁,於2018年(民國107年)6月1日出版。
澎湖深入地方產業的生活節錄
2017年(民國106年)位在井垵與嵵裡間的一處工廠,是澎湖規模產量屬一屬二的漁產加工大本營。加工產業曾是澎湖賴以維生的重要收入之一,舉凡離島望安的酸黃瓜、鎖港的曬海菜、鐵線與通梁的海菜加工、小管乾、小管片等,不論農漁,其皆有段輝煌的黃金加工時期。 而加工業者的汗水,流露於在加工作業中的每一個過程。在五至七分鐘的時間,是經驗累積的判斷;蒸熟與否、關係著加工成敗。 文章中的描述印證加工業者每段生活紀錄,延續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回味再三。字字吐露的是曾經一路走來的生命旅程,水產加工業者的心聲,將何去何從?每一則短述,經層層堆疊,連結歷史脈絡、人生經歷、地方生活、歲時祭祀,如此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3期,頁數為6-8頁,於2018年(民國107年)12月1日出版。
澎湖上元雜記:頭春
『乞頭春』是祈福用的,頭春是在一張紅紙上書寫一個「春」字。據老一輩人講,頭春每年本來只有一張,而能乞得頭春者,必是個福運雙全的人。後來為應眾善信之要求,演變成每年製作頭春若干張,但凡有人乞走,便立刻再貼,供人求乞。 昔日的風俗已有所動搖,如今頭春不再是單純的祈福求運,而是另種求財的途徑。正月十五日鬧上元,已是澎湖地區代代相傳許久的節氣盛事。財力雄厚的廟宇,無不絞盡腦汁、各出奇招來吸引人潮。只是人潮就是錢潮嗎?除卻人氣指數,濃厚的金錢味比的是重量、大小、多寡、花樣;乞龜文化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求平安或吃平安,在經濟水平提升、日新月異的聲光科技和外來文化的滲入下,澎湖上元早已走向新局面的發展。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3期,頁數為9-11頁,於2018年(民國107年)12月1日出版。
澎湖平安橋手藝
2018年(民國107年)4月21日,位於山水聚落一隅,一家木器工廠正趕工,製作平安橋。 一些未盡人意的地方,陳老闆以鐵鎚修飾;他不時凝視這座橋,顯然很在意對稱、平整這兩部分。透過為廟宇服務,展現出陳老闆的木工技藝、專注神情、細膩工法、與頂真的職人態度,深信平安橋的初體驗,將會為生活烙印深刻的印痕,一是陳老闆的木作職涯,二是地方習俗的現代價值轉變。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3期,頁數為14-15頁,於2018年(民國107年)12月1日出版。
澎湖漁船的在地生活時態
前往風櫃聚落,漁民提及年後的首航須遵循良辰吉時的生活時曆,以求漁利大進、滿載而歸。以往年後的第一次出海,主要參考農民曆的記載,今年正月初四是開市的好日子,當天漁船紛紛出港,並在作業前先繞三官廟、溫王殿及金王殿前海域,依序燃放鞭炮。望藉此份心意,以炮為禮表示虔敬,祈求眾神庇佑漁民們首航,告知村內眾神,希望能在新的一年拔得好彩頭,漁獲豐收。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3期,頁數為28-29頁,於2018年(民國107年)12月1日出版。
澎湖鎮符的變與不變
「鎮符」信眾的範圍幾乎含括整個馬公市區與近郊一帶,即使早期的五營位置受居住人口擴散、樓房林立的影響而消失,而今卻又全部集中於一處,但繞境的範圍依舊維持不變。 在以往,通行證的香條是一種禮貌上的問候,是神與神之間禮尚往來的溝通,亦是繞境時的方向參考。反觀如今的繞境,似乎已被便利的交通工具漸漸取代,廟方在面對人手不足、參與度不佳的情況下,選擇了以車代人。這些年來,扛轎的外力支援、神像出廟入廟的步伐、香案擺設人員的老年化、以車代步的行動和時間賽跑的簡略儀禮等現象,在說明這些年來澎湖鎮符文化的變與不變。 這是一場在地生活的追蹤,看似平淡的熱鬧、日常中的非常,卻有很深的文化底蘊。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3期,頁數為32-33頁,於2018年(民國107年)12月1日出版。
澎湖五年一會的神人情誼
五年一次的兄弟聯誼會是行之有年的一項傳統,來自赤崁與鳥嶼地緣姻親的結合。多年以前,赤崁村於雞善嶼及錠鉤嶼進行紫菜採集,帆船在途中遇難,便就近向湖西村求助,並受到該村民的照顧與協助,自此後人共同勾勒一段聯誼之約,但因開銷頗大,遂由原先的三年一次,更改為五年一次,並由三村輪流舉辦。這項聯誼,奠定於村與村之間的聯姻,以及後來一段段的真實故事。 村與村之間的交陪關係來自於人,為報答救助之恩,進而產生了贈與關係及稱兄道弟的信仰情誼;每人皆有獨自的詮釋,真偽與否已不是重點。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3期,頁數為36-39頁,於2018年(民國107年)12月1日出版。
澎湖合鎮
合鎮,意旨聯合鎮符,少見於澎湖各村落,卻在中西村與鼎灣村行之多年。 在澎湖每逢過年及上元後,聚落廟宇紛紛舉行春頭的踏青草或打大圍,象徵除舊佈新。煥然一新的竹符,是村內神明一年一度的出巡繞境,兩村同心協力的互助表現,不單是鄰村的關係,也是友誼的堅定。在合鎮過程中,可以看見村落與村落間的行政演變、婦女扛轎的比例甚高、友廟小法的協力和神意與友情互動。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3期,頁數為42頁,於2018年(民國107年)12月1日出版。
澎湖農曆正月的記憶
澎湖的上元有乞龜活動,已經被認為是臺灣元宵節四大特色活動之一,所謂「東寒單、西乞龜、南蜂炮、北天燈」。 澎湖各廟宇元宵乞龜活動每年都是地方重要大事,而龜形如何拿捏,要看製龜師傅的細膩手工和廟方的需求。 製龜師傅希望保有童年的那段歲月印象,廟方則站在現實層面考量,希望米龜的體態可以增大;對講求細膩擬真感的師父來說,增大體態使得米龜失去海龜的真實感;雙方理念雖不同,但卻豐富了上元平安龜的生活觀點與特色。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3期,頁數為43-44頁,於2018年(民國107年)12月1日出版。
澎湖婆婆媽媽們的生活側寫-紀錄冬至
冬至,澎湖地方生活的重要節日!一群媽媽們總會團聚在一起,共同完成年度大事—關於冬至食品的製作。 生產線排開,兩小組兵分兩路包菜繭、搓湯圓。菜繭,有甜、鹹、葷、素,甜料有紅豆、花生等,鹹料則有高麗菜、蝦米等混搭,為了區分,以「點紅」作記號。湯圓有紅、白兩色,大小依個人習慣而有所不一;整個製作從磨粹、製粹、切塊、揉糰,一直到上手的按壓、包餡、捏合等,每一步驟緊緊相連,缺一不可。唯獨手中那顆大小不一的完成品,或多或少流露著每位媽媽成長歷程的記憶技藝。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4期,頁數為06-09頁,於2019年(民國108年)06月1日出版。 ( 更多內容,詳見全文 )
澎湖一份日常中的「海」職-箍海菜
鐵線村落的一間小店,沒有明顯招牌、路標指示,前身是甘蔗買賣的集散地,開店至今已有三十多個年頭。本想休業,基於感情層面等因素,決定以「做議量」(tsuè-gī-niū)消遣、排遣的想法,將這份老人工繼續維繫下去。 一邊處理狗母魚漁獲,一邊說起地方產業,店家說:「我們這裡有做海菜加工,外銷台灣較多,雖然費工但收入還算不錯,趁漲潮時抵住寒冷下海採集,回來後還要洗脫,以前都用手,很費力,現在就有機器了。」箍(khoo)海菜是另一項靠天吃飯的技能,順應天時的海菜子民,已能豁達的面對這自然現象。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4期,頁數為20-22頁,於2019年(民國108年)6月1日出版。 ( 更多內容,詳見全文 )
澎湖鎮符文化的當代觀察
對於熱衷地方信仰這件事,早期因時空環境因素,深信不疑,時時刻刻遵照神明指示,而這些年,澎湖鎮符文化與時俱進,因應各種侷限產生因應對策,儼然成為時下習以為常的時代象徵,其中包括:以時間換取時間;以車代步,有些範圍較大,加入交通工具,讓繞境多一層便利;神轎、涼傘裝輪;外派的扛轎支援,當人手不足時,國軍弟兄、武轎班等外力資源,是不可或缺的後援;民意代表的出現,乃一種親民的展現;專業的涼傘班,是一群來自地方政府培訓的涼傘手,當執事者年事已高時,他們是澎湖地區大小廟會的生力軍;還有隨香人員減少、儀禮的簡化和友廟的協助,這些都是現代出現的現象。 鎮符,擁有在地特質發展的循序漸進,即使面對世代交替,也能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各廟宇神明出巡的規模,依屬性可大可小,基本班底的成員,常年不分彼此的繼續在這座島嶼實踐在地力量。從基本的生活圈,醞釀出另一層次的祭祀圈,盼望的是心理(靈)的撫慰、寄託。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4期,頁數為24-25頁,於2019年(民國108年)6月1日出版。
澎湖石泉里營頭東移
營頭的特別之處在於守護交通路口安危,以有形的碑符與無形的靈力,驅逐四面八方的不淨之物-路煞。圖片中的營頭位於馬公市石泉里,由當地朱王廟管轄,是每年鎮符遶境必經之處,含括聚落祭祀範圍。 從圖片中可以看到一位土水師傅正在打造全新的路口營頭,壁體全貌已大致成形,接下來牆面粉刷將接續完成。此處不是原址重建的營頭,而是向東位移,位移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交通事故頻傳、學生上下課安全等因素。因此重新規劃路口轉彎的設計,營頭完工後,遵造神明指示,擇日舉行安營科儀。 營頭對地方防護系統,是結合現代工程技術與傳統信仰能量,一方面建立良善的有形機能,一方面塑立安穩的無形寄託,鎮守之責,實屬重要,眾人期盼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率。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5期,頁數第7頁,於2019年(民國108年)12月出版。
澎湖港口,釣魚,小試身手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5期,頁數為8-11頁,於2019年(民國108年)12月出版。一段關於在地生活知識的輕描淡寫,落實於一位婦人的身體行動。港口出現一位拿著釣竿的女士,看她持竿的架式,一點也不像菜鳥級的新手,經驗來自於旁觀久聞附近的釣客,對婦人來說,漁獲的多寡並非重點,打發時間,過的清悠自在,可謂心滿意足了。 對於釣魚的種種認知,婦人有著個人的解讀。婦人口中的憨烏,是一種不挑餌的魚,食餌速度驚人,因此以愚笨形容;至於處理魚的方式,桶內唯二的漁貨-烏魚和象魚,從圖中可看到婦人以剪刀加上俐落的身手,在現場清除魚鰭、魚頭、魚尾、魚鱗和內臟等。同時分享烹煮方式,象魚以鹽巴提味、烏魚加辣椒是去除油味的偏方;對於魚吃甚麼餌料,婦人也有一套與眾不同的作法,從圖片中可以看到罐中一小條切開的餌料,取自於廟宇建醮結束後的供品-肪片,加上麵粉避免沾手。婦人細數桶內漁獲,體型肥瘦、數量多寡不是她在意的一環,反而是每天獨自一人的休閒時光,樂在其中。 收起既定的印象,一竿在手的婦人,正在勾勒一種地方生活態度、價值觀點以及生命場景。
澎湖五澳迎王「請聖賢」
三月二十八日,澎湖老一輩的食曆觀點,落實於今日的民俗-「請聖賢」,即恭請倉頡與沮誦。 從圖中可看到「制字先師倉頡沮聖帝仝神位 」陽刻字樣,賦予神性的主要象徵。從無形的生活脈絡,發展出獨一無二的在地特質,形成宮廟、組織與人群,彼此間的友誼之邦。「請聖賢」,一般以聖賢公、聖賢公祖最為耳熟能詳,流傳於湖西地區,以湖東村、湖西村、白坑村、紅羅村、南寮村、北寮村為範圍。自古以來,五澳迎王一直是六村相互輪流、密不可分的集體意識。曾因日治時期的殖民治理,暫時斷除了這項地方風俗,取而代之的是另一項新思維和做法,一方面與學校創立有關,一方面與文風期盼有關。儀式演變至今,仍在六村的宮廟系統不斷演繹、變動著。農曆三月二十八日這天,六村宮廟的鄉老齊聚一堂,互為最大禮數與最高敬意,鄉老代表聚落的所有居民也身兼宮廟的重要門面,送來的禮炮、水果,呈現的是禮尚往來、情義相挺的厚重心意。 自1905年(明治38年) 起,每年輪流由六廟來舉行迎送「倉頡聖人」過爐迄今,為澎湖湖西地區一項盛事。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5期,頁數為37-39頁,於2019年(民國108年)12月出版。
澎湖眾望「誰」歸:關於小門村的上元頭香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前後,過上元的場景如火如荼地展開,店家限量的節慶食材、廟宇主打活動以及市場琳瑯滿目的應景商品,「上元節」可謂是色香味俱全的重要慶典。以「鯨魚洞」為遠近馳名的景點招牌-小門村,至今仍保有「跋頭春」的習俗。當天入夜後,村民抵達廟宇參與上元活動,其中,廟內的一塊木牌,是大家每年議論紛紛的話題,這塊木牌裝載與頭春有關的歷史發展以及產業變遷的來龍去脈。從圖中可看見,木牌的圓體中間刻有一「春」字樣,周圍另有「文衡聖帝」、「溫府王爺」、「如來佛祖」、「合境平安」等。 對於「跋頭春」的意義,一位高齡在地男性耆老有著一番見解:頭春就是代表我們有剩 (錢) 的好話;「跋頭春」固定是在正月十五當天跋十八送,放在廟裡三天,但現在變成昨天跋今天送。早期的「頭春」是在紅布寫上金色的「春」字或是用黏貼的方式,一年換一塊,放在家裡奉祀。 從前,「頭春」的意義在於出海平安、漁載滿貨的期盼,雖然產業結構的改變,信仰依然不變,居民依舊懷著虔誠心,祈求子孫生活順遂、期望事業興隆、財源廣進。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5期,頁數為41-44頁,於2019年(民國108年) 12月出版。
澎湖船普
農曆七月的澎湖紛紛舉行普渡祭儀,無所不「普」的場域,表現於每一聚落。除了一般的廟普、家普外,碼頭、海邊、甚至是山園,皆為「普」的延伸範圍。漁民口中的「普船」指的是在自己家船上或船邊進行普渡,此種由老一輩流傳下來的地方習俗正面臨後繼無人的窘況,所幸尚有幾位年輕漁民身上依舊流淌上一代的生命泉源。 澎湖的普渡發展至今,隨著時代求新求變,代代相傳的傳統習俗,可還保有多少原貌和真實感?畢竟在過往科技不發達的時代,神明是漁民們唯一的寄託與依附,雖說現在祭祀方式稍稍的改變了,但那份先民流傳下來的信念與堅持卻是不變的。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6期,頁數為13-18頁,於2020年(民國109年) 6月1日出版。
澎湖約定成俗的日子
農曆十月十六這天是赤崁村家戶「拜平安」的日子,據聞與昔日空襲時代有關,一來是答謝免於災禍的那段事蹟,二來是紀念平安歸來的那份慶幸。對赤崁村家戶而言或許在那段過往日子裡,能夠逃過一劫就算是謝天謝地了,這項行之有年的紀念日,可以算是普天同慶的國慶日。 「拜平安」是赤崁村居民展現感恩的一面,也是聚落承載期望的約定,在美軍空襲澎湖的那段日子裡,向神明祈求保佑的那份心聲,在無任何波及的前提之下,觸動了日後每一年的平安之約。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6期,頁數為21-23頁,於2020年(民國109年)6月1日出版。
澎湖漁場的傳統規範
拈網鬮,指小門聚落前的一處作業漁場,俗稱大垵口。這項以抽籤決定大垵口海域使用權的方式早已行之有年,這種地方性的漁場管理,流傳至今,少說也有一甲子,也因此證實了該傳統習俗代代相傳的生活脈絡。 拈網鬮與整個漁業從業人口的結構的生態資源皆有關係,欲在該海域作業者,須遵守廟方制定的遊戲規則,廟方至今仍維持著這份神明與居民的信賴關係,年復一年。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6期,頁數為20-23頁,於2020年(民國109年)6月1日出版。
澎湖神明旗
當一面布旗經過生產化的製作,用途就不同了,圖樣、火紋、字圖印、祥瑞、寶珠,各具象徵。而廟宇的名稱、神明字樣,讓人一目了然,是神明與民間信仰的第一層關係,村落名的出現,表示宮廟信仰與在地生活圈的連結,特別是以五營所涵蓋的傳統領域所構成的祭祀圈。 神明旗上的「令」字,代表接旨的命令、神聖的傳令,神明之令不得怠慢,這層關係乃由神明主導,每支旗子上的「神明印」是具有神力象徵之物。神明旗或船旗,居民口中的慣稱,凝聚無法分割的認同感,每逢廟宇大型慶典、活動,不論大小漁船,在廟方的通知下,帶回旗子安插在船頭或船身之處,由靈力加持的布旗,已是漁民一種求心安的寄託。 神明旗對在地居民而言,具有保平安、利豐收的安撫作用,他們將盼望、心願訴諸於神明的表現,一方面是海洋文化的一環,一方面是漁業民俗的一頁。這層人與神之間的依附過程,相互扶持彼此照應,這面有形的旗子,在澎湖漁村裡延續其實質的生活意義。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0期,頁數為42頁,於2017年(民國106年)5月1日出版。
澎湖二崁通訊期刊-創刊號
本期刊為澎湖二崁聚落保存協進會所發行,主要記錄二崁社區內發生大小事及報導聚落保存的相關消息,除了能聯繫二崁人之間的情感,下一代也能更了解長輩生長的故鄉,讓居民們共同累積二崁的過去。 其中《一段二崁良緣:紀念傳統營造匠師李扶》作者周維崇,這篇文章主要是在紀念一位二崁的古厝匠師李扶師傅。因傳統社會中的人情枷鎖,澆熄了這位老人家的熱忱,而在台大二崁工作隊及家人的鼓勵下,在1994年(民國83年)3月,在文建會、二崁工作室與二崁人的見證下成為工作隊的顧問,為二崁聚落保存獻出心力。雖然在他有生之年沒有看到二崁的房子被修起來,但相信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期刊記錄了二崁社區的居民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與情感及二崁社區舉辦大大小小的活動,十分具記憶價值。 本期《創刊號》發行日期為1995年(民國84年)10月5日。
《吼門》第四期-老來讀書
西嶼鄉隨著都市逐漸發展,「社區教育」日漸萌芽,以成人識字班來說,學生大多為早年失學的婦女,他們在夜晚閒暇之餘,走進學校去學習以往不熟識的文字。由此能夠發現學生對學習文字有著一定的熱忱,足以證明他們對文字的需求。 因為過去生活中文字的參與並不多,以至於過往的西嶼鄉不曾察覺到文字的重要性,畢竟以往的各種活動都是依賴口頭傳播,甚至像耕作、捕魚等技術也是靠實地學習去累積經驗,文字於當時絲毫派不上用場。但現在的西嶼鄉,因為人口大量外移、近海漁業面臨漁源不足,原有的生產模式逐漸沒落,鄉民們便有了大量的閒暇時間去學習新的事物。 識字是一種權利,過去因種種現實的主客觀因素使得他們與文字擦肩而過、無緣相識;但不管以前情形如何,若現在還想讀書識字,那就應排除障礙與困難,去實現「活到老,學到老」的意義。 本《吼門》期刊創刊於1991年(民國80年),為西嶼鄉民社團所出版的刊物,後因財力不濟和人力不斷流失而僅出刊4期,於1992年(民國81年)底停刊,但仍保有時代背景之過往紀錄,十分具回憶價值。 本篇選自《吼門》期刊第4期中的焦點話題-〈老來讀書,酸甜苦辣知滋味〉,頁數為4-5頁,於1992年(民國81年)9月1日出版。
《吼門》第四期-杏壇不退的馨香‧呂香
西嶼鄉的小池角,有這麼一位令人尊敬的女老師,名叫呂香。呂香老師一直在池東國小服務,任教期間帶的都是初小學生,在呂香老師的經驗裡,一年級的學生是最難教的;除了每班人數實在過多,同時還得應付學校時常有的「學習評量」,只好利用其他時間作輔導,為了讓學生的成績不要太難看。又因為呂香老師都是從低年級開始教學,自然能掌握到初學者的心理狀態,也更加能幫助適應不良、學習不佳的孩童們找回信心。 呂香老師的一生給了教育、給了學生,不是因為她好為人師,而是她對百年樹人的事業有股難捨難分的執著與愛。教人是一種付出,但相對也是一份所得,呂香老師誨人不倦的原因,除了是自然的愛心流露,也是對生命的一種積極體認。 本《吼門》期刊創刊於1991年(民國81年),為西嶼鄉民社團所出版的刊物,後因財力不濟和人力不斷流失而於1992年(民國81年)底停刊,但仍保有時代背景之過往紀錄,十分具回憶價值。 本篇選自《吼門》期刊第4期中的西嶼人物-〈呂香,杏壇一束不褪的馨香〉,頁數為6-7頁,於1992年(民國81年)9月1日出版。
《吼門》第四期-愛讀書的歐巴桑
以內垵的情形來說,失學者大多是女性,失學原因除了當時重男輕女的性別差異外,也有觀念認為女性較愚昧且無耐性,不可能唸得來。在1930-1940年代(大正、昭和年代)生活普遍困苦,大部分的孩子到了可以投入經濟生產的年齡時,就跟著父母親討海農忙去了,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甚至孩子多的家庭,女孩子更不可能有機會,故失學者多為女性是相當能理解的。 大部分人的就學動機都是因有實際需要,但她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常感到吃力的問題並不是無法理解,而是記憶的問題;由於學生年齡普遍較大,也就需要更多時間來記憶、學習,加上課本內容普遍與她們的日常生活沒什麼連結,導致學習上的效果不盡人意。 但她們並未輕言放棄,輕鬆的互嘲彼此的糗事、並努力的克服自身的問題,就是希望自己有天能不再依賴他人的幫助;於她們來說,人生七十才開始,只要肯讀、肯學,一切都不算太晚,說「我識字,是字不識我」的人對她們來說是最沒志氣的。 本篇選自《吼門》期刊第4期中的新新學生-〈阮就是愛讀冊的歐巴桑〉,頁數為第9頁,於1992年(民國81年)9月1日出版。
《吼門》第四期-都道赤馬彭先生‧篾笠絕藝(一)
「撩二笠」或稱「篾笠」,一種由細竹片編織而成的斗笠,是西嶼獨特的傳統民間工藝品;在十幾二十年前僅供鄉間婦女外出或工作時遮日之用,而最近幾年被視為民俗藝術,廣受各界矚目。各地的觀光客、學生、民俗研究者,都爭相搶購收藏;篾笠的功能也由室外遮陽,轉變成室內的玩賞、擺飾。 彭祖林先生,西嶼鄉赤馬村人,現年六十,篾笠手藝源於家傳;其令尊為昔時專業篾笠製作者,在耳濡目染下彭先生自幼即對篾笠產生濃厚興趣,在開始接手後便不斷檢討改進,設法克服當時一般業者始終無法突破的諸多技術上困難。除此之外,彭先生嚴格要求自我品質、以求精益求精,也正因其所製作的成品都能維持一定的水準,故而廣受好評。 但篾笠為何突然受到重視?主要原因是其製作不易;一頂造型古樸的斗笠,是以纖薄如紙的篾皮編織成若隱若現且隨不同角度觀看能再產生變化的萬、壽、回紋等圖案做外層,再以堅實、易吸汗、散熱的篾榔做內層,內外緊密契合,兼具了美觀與實用的價值。 本篇選自《吼門》期刊第4期中的工藝現場-《篾笠絕藝憑誰問?都道赤馬彭先生》,頁數為第10-14頁,於1992年(民國81年)9月1日出版。
《吼門》第四期-諺語拾遺(二)
做婊趁,生瘡了(Chòe piáu thàn, senn chhng láu): 做妓女賺來的錢會因生瘡治療而又把所賺的錢全部花光。這句話其實含有告誡的意思,它奉勸人們要用正當、光明的方法賺錢,否則怎麼賺的黑心錢它到時也會怎麼去,不但得不到,還會惹來別人的恥笑;黑心錢固然好賺,可如果被治安單位抓到,就是花再多錢,恐怕也無法消災。 七月鬼,八月水(chhit ge̍h kuí, peh-ge̍h chuí):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鬼必然很多;農曆八月由於潮汐轉換,在大潮流的日子如果遇上強勁的北風或颱風來襲,沿海地區會造成嚴重的海水倒灌。八月水指八月十五的潮水會漲得特別高的意思。 本《吼門》期刊創刊於1991年,為西嶼鄉民社團所出版的刊物,後因財力不濟和人力不斷流失而於1992(民國81年)年底停刊,但仍保有時代背景之過往紀錄,十分具回憶價值。 本篇選自《吼門》期刊第4期中的諺語拾遺-《七月鬼,八月水外三則》,頁數為第15頁,於1992(民國81年)年9月1日出版。
《吼門》第四期-都道赤馬彭先生‧篾笠絕藝(二)
這種隨著視線移動可看出不同圖案和顏色的篾笠,其精心設計的複雜圖案令人總有種捉摸不定、目眩神迷的感覺,而這也是篾笠最令人著迷的原因。 彭先生一直是以編漁簍、竹籃、及捕魚為業,製作篾笠大都是兼差性質;而使他感慨的正是傳統手工藝普遍都面臨的困境;除費工費時又無合理報酬外,由於作工要細,耐心是不可少的;而這對現代年輕人來說無疑是項挑戰,因此年輕人學習意願普遍低落,導致這項傳統工藝將後繼無人。 另一方面,篾笠在繁複的製作過程中無法以機器代勞,只得完全倚靠雙手;但在一切都以自動化大量生產的工商業社會中,講求慢工出細活、又無法以機器替代的傳統工藝,顯然已不符合現實社會的需求。 但這充分利用竹篾特性來發揮編織藝術的巧思本應該受到肯定,然而工商日益繁榮、人們競逐短期現實利益,使得許多原本人類最珍貴的民俗藝能逐一凋零,篾笠就是其中一項;而這項屬於西嶼獨特的工藝在傳承無人的情形下,也終將走到了存或失的關口。 本篇選自《吼門》期刊第4期中的工藝現場-〈篾笠絕藝憑誰問?都道赤馬彭先生〉,頁數為第10-14頁,於1992年(民國81年)9月1日出版。
《吼門》第四期-以一針一線裁縫出二崁的風采(一)
對二崁村聚落常民文化蒐集保存不遺餘力的民間團體─「采風小組」究竟懷有何種態度?其所關心的又是什麼?透過對談,進一步理解常民文化保存、再生對整個聚落保存計畫的重要性,試圖道出處在「文化重建」與「經濟發展」兩難情況下的二崁。 在「常民生活空間」的調查中包含了可見空間的紀錄與保存;例如位在二崁本區或週邊區域的古蹟其維護及歷史由來,又或是信仰、傳說探索、特殊地景和人文景觀的紀錄及復原等等,都是采風小組不肯放過的一點一滴。 如二崁到大菓葉碼頭的路上其標示道路修建的舊碑因各種自然因素導致碑刻文字已模糊不清,那些重要的年代、立碑事由、建碑背景都已付之闕如;只得用一些特殊的碑拓技術來做些可能的補救,這樣才能使得這古蹟的存在有被理解的可能。 所謂的特殊地景,指的是與完整二崁聚落密切相關的自然環境,包括其沿海地貌和為了配合自然環境而有的特殊生產形式─如石滬;這些自然、特殊、或人文景觀的保存與紀錄是對整個過程的空間記憶重建來說非常重要的。 本篇選自《吼門》期刊第4期中的民俗風采-《一針一線,裁縫出二崁的風采…》,頁數為第16-19頁,於1992年(民國81年)9月1日出版。
《吼門》第四期-以一針一線裁縫出二崁的風采(二)
傳說和信仰也是二崁采風小組想保存延續的點滴,而這些較屬於精神活動的層面;其中有幾則關於二崁的神話傳說顯示居民對其崇拜的自然給予神靈意義上的來源。如「石頭母」的崇拜,主要象徵一種對畜養物(牛、羊)的祈佑,通常立在草原的邊界,故其更大的意義是與二崁當地的放牧生產文化有所連結。而另一個全村人共同信仰的神話─壓網石,源自明朝崇禎末期的傳說,遽聞當時通梁與二崁在漁場的界定上有了爭執,二崁人的祖靈以石頭壓住漁網以彰顯神力,適時化解這場來自他村的侵犯。 這個神話信仰標示了一個地區住民有別於其他聚落住民的自我認同和界域,同時也說明在生活條件不良的情形下,要與其他聚落競爭生存空間需藉著信仰形態的差異來更形強化。 在規劃保存區的地區命名時,能夠體認到當時居民對其生活環境的認識與適應的方法、原則,這些各種命名的由來,從舊有的空間記憶裡應當能理解更多當地文化的根源,所謂的無形文化資產才能有真正保存的可能。 本篇選自《吼門》期刊第4期中的民俗風采-《一針一線,裁縫出二崁的風采…》,頁數為第16-19頁,於1992年(民國81年)9月1日出版。
《吼門》第四期-諺語拾遺(三)
正月查某,二月港鼓(chian-ge̍h cha-bó, jī-ge̍h káng-kó): 查某在此指年輕女子,港鼓(káng-kó)又稱墨賊,形似魷魚,背上有一堅厚而疏鬆名叫「海螵蛸」的白殼。 澎湖鄉下地區向來人口外流嚴重,青年男女大多往都市發展,以致年輕女子平日裡難得一見,唯有農曆過年期間會依傳統習俗設法返家團聚。鄉村姑娘歷經都市風雨的影響,裝扮和氣質都隨時尚流行,與昔日相比洽似「麻雀變鳳凰」,故正月查某乃新正期間多年輕漂亮女子之意。 每年二月港鼓盛產於沿海,以小魚為餌可輕易釣獲,為漁民帶來一筆不錯的財富,直至四月產量才逐漸減少。 《吼門》期刊創刊於1991年(民國80年),為西嶼鄉民社團所出版的刊物,後因財力不濟和人力不斷流失而於1992年(民國81年)停刊,但仍保有時代背景之過往紀錄,十分具回憶價值。 本篇選自《吼門》期刊第4期中的諺語拾遺-〈五月烏狗不饕外三則〉,頁數為第27頁,於1992年(民國81年)9月1日出版。
《吼門》第四期-諺語拾遺(四)
正蟳,二蠘,三大狗(chiàn-chîm, jī-chhi̍h, san toā-káu): 蟳,紅蟳。蠘,螃蟹,如沙蠘、花蠘、三目蠘等。大狗(toā-káu)產於沿海珊瑚礁的一種小型螃蟹。以前生活困苦,在物資缺乏下沿海村民捕魚後用鹽醃漬,但因該種蟹肉甚少,僅能吮吸其所含的湯汁以佐餐,別具風味。此句指正月的紅蟳、二月的螃蟹、以及三月的大狗仔最為肥美好吃。 四月鰹,不免落由煎(sì-ge̍h ian, m̄ bián lo̍h iû chian): 鰹(ian),又稱炸彈魚,全年皆可捕得。四月時候通常能捕獲一種漁人稱之為「播田鰹」的炸彈魚,魚體豐腴、油質特多。此句形容幾乎不用放油到鍋內即可煎煮。 五月烏狗不饕/叼(gō-ge̍h o, káu m̄ tho): 烏(o),烏魚;饕(tho),貪吃;叼(tho),用口齒銜住。五月,烏魚都產完了卵,魚體乾瘦,俗稱「烏殼」。肉質粗糙,味道甚差。此句以連狗吃都倒盡胃口來形容其難吃。 本篇選自《吼門》期刊第4期中的諺語拾遺-《五月烏狗不饕 外三則》,頁數為第27頁,於1992年(民國81年)9月1日出版。
《吼門》第四期-電槍捕魚挑戰法律
在虎井嶼海域一斷層明顯的礁盤處,只見一艘漁船速度漸緩、慢慢停了下來,對他們來說,這裡是理想的地點。船上左右兩舷的潛水員手扶面鏡、執著電擊槍,待船長一聲令下「跳!」便躍入海中。 燈光在海底不停掃描著,約莫半小時後潛水員們便帶回一大網袋的魚獲,網袋裡滿是昏死的龍蝦、老鼠斑、大小石斑、青衣、黃衣、大臭都魚、龍占……等,全是大餐廳的高級魚,一般市場是很難見到的。 漁船趁著夜色未退前回了港口並通知魚販前來取貨,一夜下來三、四次探索,弄到三、四百斤魚獲是很正常的;而這些加總後,順利從魚販那得到一疊五十來張的鈔票,僅僅一夜的忙碌,就能讓一艘漁船的人賺上了五萬多元。 用電抓魚確實是「一網打盡」,既不費事、所得又多;但為了錢,如此偷偷摸摸的非法橫行,該當如何?多年來,澎湖每一海域地點無不被大量夜捕,使得現在沿岸魚銳減,再豐富的漁場若像這樣持續被挖掘,也終會面臨枯竭的一天;如此下去,澎湖夜間的海底將是一片死寂。那麼到時,我們的子孫將賴何為生? 本篇選自《吼門》期刊第4期中的環境主張-《那個一暝五萬元的殺手是不是你?》,頁數為第24-26頁,於1992年(民國81年)9月1日出版。
《吼門》第四期-想起一段彼時空襲的日子
二次大戰末期,人民每天都在響不停的警報中逃避飛機空襲,因當時日本政府強烈統治,不分男女都被徵用去做軍夫,青年則徵召入伍當兵;在糧食缺乏的當時每戶都無隔日之糧,眾人都在飢餓和空襲壓力下精神處在崩潰邊緣,時時刻刻都有朝不保夕、死神降臨的危機感。 日本為應付戰爭,人力物力幾乎消耗殆盡,在糧食、醫藥、一般物資皆缺乏的狀態下,每天都處在飢寒垂危的狀態,靠著無藥可救的經濟陷入困惑與絕望,渡日如年。 在被飢饉所迫到無路可走的情形下,為求生存,有人便去挽番薯栽葉、野菜等回來充飢;甚至在寒流來襲時去海邊撿死魚,但往往容易碰到因轟炸而陣亡於海邊的死屍,人瞬間有如洩氣的氣球般,精神憔悴、不知所措;最後還須百般無奈的去做孝男兼土公,替死屍收屍埋葬。 那個年代人命輕的如灰燼,天災人禍彷彿一場揮之不去的噩夢;戰火漫漫,似遊戲卻又不是,生命在凝結的氛圍中度過,許多人現在仍能憶起這段被蹂躪的往事,撫今追昔,能不喂然。 本篇選自《吼門》期刊第4期中的歷史看板-《唉,若想起彼一段空襲的日子…》,頁數為第28-30頁,於1992(民國81年)年9月1日出版。
《吼門》第四期-忠義猶存的白馬崎
白馬崎位在今內塹(內垵)與外塹(外垵)交界的三號公路瀕海南坡處,坡上建有濟安宮興建於乾隆時期,初名西嶼義祠,後稱濟安宮、萬善爺廟。 濟安宮英靈顯赫,為百姓所虔誠信仰;一般百姓不論上山下海、遭遇困厄,只要焚香虔誠祈求,皆能有求必應、化險為夷、安寧無事。 在1765年(乾隆30年)間澎湖發生旱魃,災情嚴重、五穀不登、生靈塗炭,官府派遣官員自閩省渡洋至澎湖施賑,但不幸遭遇颶風而罹難;而其遺骸漂流至內塹後被漁民發現予以安葬於建祠。而當時第18任澎湖通判胡建偉更感慨「孤魂渺渺、永與波濤、誰實祀之?」,遂在西嶼內外塹找塊適中之地創建祠宇,招溺者之孤魂而普祭,由是靈有所依、鬼可無餒,使得這些鬼魂而有所居所。 謠傳當年官員罹難後,其坐騎白馬游泅在側,凝視良久後才轉首投海離去,而該白馬見主已逝也殉義於此,自此該地便稱白馬崎。如今滄海桑田,義殉白馬英姿已不復見,獨留白馬傳說蘊涵忠義精神,永遠流傳。 本篇選自《吼門》期刊第4期中的尋找歷史-《忠義猶存的白馬崎》,頁數為第32頁,於1992年(民國81年)9月1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