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 莊凱証
時間: 2017/10/1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地方期刊;食飽未;歲時記憶;粿;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澎湖地方文獻;澎湖縣
澎湖糕餅發展,與歲時年節、生活禮俗息息相關。在澎湖「以前只要是年節(過年、清明、七夕、七月半等)都會自己製作金瓜粿、七夕粿仔。像是金瓜造型,形體較大,用木筷壓出裂瓣,裡面包番薯、番薯籤、高麗菜、大頭菜(剉籤),也有包紅豆等餡料。」 而食材與季節農作亦反映於每一年節,粿餡應有盡有,鹹、甜口味,滋味點滴在心頭。 每位婦人繼續傳遞一路走來的成長經歷,凝結獨自的粿製文化。然而面對時下環境,精巧、細緻、美觀等概念隨之而來,生活飲食的講求,不似過往,粗俗已漸漸被取代了。 另外從製作原料中可發現,通常與生活背景有關。高粱與洗仔(小米)的使用,刻劃出澎湖早期農作歲月;石製用具、麵粉袋、石頭等物件,見證時代價值的歷史意義。 這樣句句如實的生命經驗,刻劃在臉上一絲絲的皺痕,那是生長之地,人事物的累積,如此伴隨一生,與土地連結,深植在地。然而揮之不去的是,個人生命史的延展,即使年紀日益增長,透過現在文化運動的介入與引導,傳統飲食的在地生活,依舊保有繁衍的獨特性。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1期,頁數為08-11頁,於2017年(民國106年)10月1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