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 莊凱証

時間: 2016/5/1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地方期刊;食飽未;海域;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澎湖地方文獻;澎湖縣

聚落的周邊環境,是居民日常走動的路徑。而海域,更是澎湖人的生活範圍,依生物種類、生態條件下塑成的作業方式。 位於白沙鄉的赤崁村,每逢退潮,聚落北邊露出大片的潮間帶,或入夜,或白晝,在此從事採集的生活海域,2015年(民國104年)3月28日,當日大潮,砂砱的底質環境是大狗仔(光手滑面蟹)棲息地,於是村民齊聚,目標物正是「大狗仔」。而大狗仔是要放緄的,公的比較大隻,母的比較小,通常一顆石頭或珊瑚礁上,大概會有一隻公的加上七至八隻母的。由於二隻公的放在一起會打架,所以放入魚簍時會先把腳拔掉。一般都是抓公的,活的,回去倒在網袋養在港口裡,等到要出海時,剖半當餌,專門捕石老(寒鯛),在虎井嶼附近一帶作業。 而同一生活魚場範圍內,這片潮間帶生物如數家珍,像是珠螺、鐘螺、海膽、章魚、石鮔等等,原本前來撿拾珠螺的村民,似乎未能如願,反倒是燒酒螺的收穫,至少不會空手而回。 澎湖人與海的相處,完全是靠經驗及長輩的教導,潮汐變化烙印在他/她的身體記憶裡,無須任何數據參考,將自己與海的律動已融為一體。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28期,頁8-13頁,於2016年(民國105年)5月1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