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記憶

烏崁里葉氏宗祠

葉氏宗祠位於烏崁里烏崁5號,其附近正有204號縣道經過宗祠西緣,前方則有一條社區道路和縣道相接,據蔡光庭老師調查葉氏先祖進入澎湖開發甚早,約在明、萬曆晚期,多由金門浯江徙至澎湖烏崁定居。葉姓為該村第二大姓,計有1333人,其宗祠修建甚晚,據葉氏宗祠碑記得知,於民國71年(1982)由葉金醮等12名孫裔共同發起籌建宗祀,得到宗親熱烈響應,隔年農曆10月竣工完成。另外葉姓及史姓冬至時會共同祭祖,起因是清乾隆甲午年(1774)湖西鄉鼎灣村的史珪入贅烏崁葉氏顏娘,因此葉、史兩家便共同祭祖。(楊金燕,1998)

內外垵呂氏宗祠

本張圖片是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交界處的「內外垵呂氏宗祠」。該宗祠是由「澎湖縣內外垵呂氏宗親會」經過募款、設計、建造完成後,於2012年4月4日清明節當天舉行入祠典禮。呂氏家族在內垵村與外垵村均多所繁衍,為期延續古老而重要的敬天祭祖儀式,保存慎終追遠的傳統,乃有呂氏長老發起建造宗祠之舉。不過,宗祠的位置應該建造於何地,則一直在二村呂氏後代之間存在爭執。最後,經過二村呂氏宗親多所折衝後,決定在內垵村與外垵村交界處,購置土地一片,作為建造宗祠之地。

澎湖縣內外垵呂氏宗親會史蹟記要暨「呂氏宗祠」籌建沿革

本張圖片是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交界處「內外垵呂氏宗祠」的內牆上,一塊「澎湖縣內外垵呂氏宗親會史蹟記要暨『呂氏宗祠』籌建沿革」碑記。本碑記簡述內外垵呂氏宗族自清末明初開澎的經過,在首先短暫經住東衛後,再分別由呂晚與呂貳這對叔姪遷往西嶼,呂晚入墾外塹鄉(今外垵)、呂貳遷往內塹鄉(今內垵),繁衍後代至今。內外垵呂氏宗親在祭祖時(原本只有冬至祭祖,在民國八十五年增加清明祭祖,因此變成一年二祭),整個祭祖儀式非常遵循古禮祭祀,依據2019年12月22日實際前往呂氏宗祠的冬至祭祖所見,祭典完全依照本碑記所記載,場面非常莊敬隆重。

澎湖縣內外垵呂氏宗親會史蹟記要暨「呂氏宗祠」籌建沿革-1

本張圖片是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交界處「內外垵呂氏宗祠」的內牆上,一塊「澎湖縣內外垵呂氏宗親會史蹟記要暨『呂氏宗祠』籌建沿革」碑記。本碑記簡述內外垵呂氏宗族自清末明初開澎的經過,祭祖儀禮的演變,以及宗親會成立沿革與「內外垵呂氏宗祠」籌建啟用的過程。根據本碑記的記載,「澎湖縣內外垵呂氏宗親會」是在民國90年清明祭祖後的吃祖時,由呂清喜先生在吃祖餐會上發起,並分別在內垵與外垵就呂氏宗族後代進行發起人相關事宜,經備妥各項必要文件後,函報澎湖縣政府社會處於民國91年9月27日核准成立。發起人呂清喜先生為旅台呂氏宗親,也是第三屆宗親會理事長呂朱武先生的胞弟。呂清喜事業有成,擔任台灣星堡保全公司董事長、台灣新堡投資公司負責人,也是國際扶輪3470地區2014-15年度總監,並且是社團法人佛教觀音慈善會創會理事長,積極投入各種社會公益慈善事業。

澎湖縣內外垵呂氏宗親會史蹟記要暨「呂氏宗祠」籌建沿革-2

本張圖片是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交界處「內外垵呂氏宗祠」的內牆上,一塊「澎湖縣內外垵呂氏宗親會史蹟記要暨『呂氏宗祠』籌建沿革」碑記。本碑記簡述內外垵呂氏宗族自清末明初開澎的經過,祭祖儀禮的演變,以及宗親會成立沿革與「內外垵呂氏宗祠」籌建啟用的過程。根據本碑記的記載與訪談宗親會總幹事魏瑞平校長所得,本碑記重點之一,在記載祭祖方式的演變。在祭祖時間方面,從原本只有冬至祭祖,在民國八十五年(1996)增加清明祭祖。在祭祖地點上,過去在呂氏宗祠尚未建造前,呂氏祭祖採取的是「輪祖牌」的方式,並且由內垵與外垵二村的呂氏後代分別輪流。因此,當某年由內垵後代輪得祭祀祖牌時,外垵呂氏後代就必須在冬至祭祖(民國85年增加清明祭祖)時,前往內垵參加祭祖活動,隔年輪由外垵後代值祭時,內垵宗親也需在祭祖時前往外垵。由於多所不便,在宗祠建造之前的年代,甚至曾有宗親建議內外垵各自祭祖,惟建議者後來家中屢遭不幸,宗親後代遂不再有此議。等到2012年4月4日清明興建完成啟用「內外垵呂氏宗祠」後,祭祖均至「呂氏宗祠」內舉行,不再輪祖牌的方式。

內外垵呂氏宗祠籌建經費捐款芳名錄

本張圖片是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交界處「內外垵呂氏宗祠」內的牆上,一塊「澎湖縣內外垵呂氏宗親會『呂氏宗祠』籌建經會捐款芳名錄」碑記。該宗祠之籌募建造,是由「澎湖縣內外垵呂氏宗親會」第三屆理事長呂朱武先生的胞弟呂清喜先生所發起,經過募款、設計、建造完成後,於2012年4月4日清明節當天舉行入祠典禮後啟用。本碑記翔實記錄了此次所有捐款總計肆百肆拾陸萬肆仟元整背後,所有捐款協助建造的呂氏宗親名錄,包括每位捐款者姓名與捐款金額。而另外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其中有11位非呂姓的捐款者,根據訪談宗親會人員表示,這些捐款者大多是母親為呂氏後代子孫,因為感念呂氏宗親對母親與家人的照顧,因此捐款共襄盛舉。

請祖牌

此為2019年12月22日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呂氏聯合祭祖時所拍攝圖片,本圖為由值祭人員從神龕將祖牌請下來至供桌,以便接受後代子孫祭祖的情形。呂氏列祖列宗之祖牌,平時置於神龕內,神龕內除設有專屬木頭雕刻座檯外,每一座檯上並置有金紙,以安奉祖牌,相當慎重。每年冬至或清明祭祖時,值祭人員身著清朝官服、頭戴官帽,將祖牌請出神龕,供奉於置有金紙之供桌上,以便接受子孫祭祖。神龕內祖牌座檯上的金紙,也藉此祭祖時機同時進行更換,除舊佈新。

恭讀祭文

此為2019年12月22日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呂氏聯合祭祖時所拍攝圖片,本圖為由值祭人員恭讀祭文的情形。負責恭讀祭文者是由「內外垵呂氏宗親會」總幹事擔任,並需以台語恭讀。總幹事為退休小學校長,不僅輩份高,亦能以台語恭讀祭文。恭讀祭文時,值祭人員除需穿著祭祀衣服外,並需頭戴官帽、身穿官服、身披紅帶,並跪拜宣讀。恭讀祭文的時機,是整個祭祖的前半筵席完成前最重要的儀式。在將祖牌請至供桌後,經過祀茶、祀酒,並將最重要的前九大祭品「五湖」「四海」一道道供奉於共桌上請祖先享用,再供奉一碗甜湯品、兩包香煙後進行。

呂氏宗祠冬至祭祖祭文

此為2019年12月22日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呂氏聯合祭祖時所拍攝圖片,本圖為由值祭人員所恭讀的祭文。祭文內容如次:「維 中華民國一0八年歲次己亥朔越有冬至祭祖 主祭孝孫狄虎 值祭孝孫佳榮宏軍俊毅等仝闔派孫曹謹以剛鬣庶饈粿品香楮之儀敢昭告於開澎外垵 顯高祖考諱晚公字萬壽顯高祖妣李氏顯曾祖考諱歡 喜顯曾祖妣李氏顏氏顯高祖考諱貳公字存仁顯高祖妣陳氏顯曾祖考諱福 添字 祿 天眷 瑞維 天育 顯曾祖妣陳氏蔡氏李氏暨諸繼世列位祖考妣之神曰祖有德宗有功歷代式屏水之源木之本,後賜服膺派衍浯江雖百世不易之支流澎岱則兩垵並興文獻。足証庠序聯登念我。祖嘉猷才德可秉國成追我祖夷訓創乘以振家聲孝思永言四序禮意微表一點備其祭器縱未同於瑚璉薦其時食亦足供乎粢盛肆筵將四簋告獻有特牲駿奔者多戰戰追遠者,亦兢兢昭穆知世代之嚴肅典祀無荒冀蘭桂之芳馨我將我享降福孔凝以妥以佑於求或承伏願慶下人文才能萬里鵬騰世代振興進益萬丁科甲蟬聯重宴鹿鳴支綿茂保我詵詵派派昌盛宜求繩繩神其有知鑒此微誠 尚饗」

呂氏宗祠新丁與添丁

此為2019年12月22日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呂氏聯合祭祖時所拍攝圖片,本圖為派下各戶新丁與添丁的入丁名錄。所謂添丁者,是內外垵呂氏派下各家戶有新生男丁者,在祭祖時稟告列祖列宗後,予以正式登錄,因此添丁者之紅包袋上書有添丁者與其父親之名,以及添丁者之生辰。至於新丁者,則是派下各男丁年滿16歲,在祭祖時稟告列祖列宗後,正式成為擁有輪值祭祖資格者,新丁者之紅包袋上也書有新丁者與其父親之名字。正式成為新丁後,開始與宗族內所有16歲以上男丁輪流擔任值祭者,輪值時便負責當年度之祭祖工作,並可參加祭祖後之吃祖(共餐)活動。依據宗族規定,吃祖活動僅限年滿16歲之男丁,宗族女性與16歲以下所有成員,均不得參加。

內外垵呂氏祭祖半宴(半筵)

此為2019年12月22日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呂氏聯合祭祖時所拍攝圖片,本圖為祭祖儀式的前半部,稱為半宴(半筵)。呂氏宗族的祭祖儀式非常隆重,在將列祖列宗祖牌請至供桌後,開始由值祭人員進茶、進酒的儀式。供桌上共有12個茶杯與12個酒杯,每次一個茶杯斟好茶以後,置於拖盤上,由值祭人員向祖先三跪拜,至12個茶杯均完成後,請祖先用茶。進酒儀式也相同,12個酒杯分12刺進酒。進茶進酒儀式完成後,開始將主要祭品「五湖四海」敬獻祖先饗用。「五湖四海」這九大祭品,「五湖」是陸地上的牲禮,分別是全雞、豬肝、豬心、豬肚、豬舌,「四海」則是魚、蝦、龍蝦、以及小管。五湖四海獻祭過程中,每一道菜,同樣必須由值祭人員以拖盤三拜敬獻。等五湖四海敬獻完成後,再進一碗甜湯後,即完成祭祖前半宴(半筵),恭請祖先饗用祭品,全體祭祀人員也因此得以休息半小時。

內外垵呂氏祭祖盛宴

此為2019年12月22日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呂氏聯合祭祖時所拍攝圖片,本圖為將所有祭品敬獻完成祭祖的過程。呂氏宗族的祭祖儀式非常隆重,在將列祖列宗祖牌請至供桌後,開始由值祭人員進茶、進酒、進五湖四海、進甜湯,完成「半宴」(半筵)儀式後,請祖先饗用。經稍事休息後,接續再次進茶、進酒、進八大(盤)、八小(盤)、進白飯12碗、進菜湯。與前半宴一樣,每一道菜均需由值祭人員以拖盤三拜敬獻。本張照片即是所有祭品均完成敬獻後的情形。祭祖儀式至此,再由值祭人員焚燒銀紙與祭文,即完成所有祭祖儀式。

內外垵呂氏祭祖分肉

此為2019年12月22日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呂氏聯合祭祖時所拍攝圖片,本圖為將祭祀的三隻豬進行分肉的活動。依據呂氏祭祖的習俗,每次祭祖後均安排宗親的聚餐活動,又稱為吃祖,只有年滿16歲以上呂氏男丁進丁後,才可以參加,女性與小孩均不得參加。三隻豬的祭品,原本是作為烹調祭祖儀式後的聚餐料理之用,不過由於並非每一位呂氏宗親會的男丁均可以參加吃祖,因此那些無法吃祖的男丁,每人就可以分得一斤豬肉回家烹調,以共享祭祖祭品的福份。分肉活動的方式,由專業屠夫協助將祭拜的三隻全豬進行支解,再由婦女協助用提袋進行分裝。

內外垵呂氏祭祖繳費

此為2019年12月22日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呂氏聯合祭祖時所拍攝圖片,本圖為在完成所有祭祖儀式後,宗族男丁(會員)前來繳交會費,並自行決定參加吃祖或分肉。根據訪談宗親會人員表示,會員會費每人原本收500元,在2011年冬至宗親會上決定改為300元,至於70歲(含)以上會員原則上不收會費。呂氏宗親會祭祖後的會餐,均請料理師傅至宗祠外燴。同時,因為冬春二次祭祖時宗族人員返澎人數有異,因此並規定宗親餐會在冬至祭祖預定9桌,清明則準備11桌。會餐時間,冬至為5時30分開始,清明節則6時整開始餐敘。

內外垵呂氏祭祖金鼓

此為2019年12月22日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呂氏聯合祭祖時所拍攝圖片,本圖為呂氏宗親為配合祭祖儀式進行所使用的金鼓。呂氏宗族的祭祖儀式非常隆重,從祭典開始上香,將列祖列宗祖牌請至供桌,開始由值祭人員進茶、進酒、進五湖四海、進甜湯,完成「半宴」,接續再次進茶、進酒、進八大(盤)、八小(盤)、進白飯12碗、進菜湯的全部祭品敬獻過程中,每一次敬獻,均會動金鼓,在嗩吶、鼓、銅鈸等齊鳴聲中,由值祭人員向祖先祭拜敬獻。以澎湖各宗祠的祭祖儀式來說,搭配金鼓進行獻祭儀式相當少見,可說保存相對完整的祭祖古禮,非常有特色。

紅羅村林氏家祠

紅羅村林姓宗祠位於澎湖縣湖西鄉紅羅村90號,始建於民國84年(1995),正堂奉祀開澎祖林宗進祖牌,由裔孫林興順捐地,由9世裔孫林祖福撰〈開澎祖傳記〉碑文,建廟總基金165萬元。但今(2019)此宗祠已無祭祀作用,詢問當地林姓耆老表示,由於晚輩多旅居台灣,也多不願繳交公基金於祭祀活動,故現今宗祠僅剩此樓房。紅羅舊名為紅羅罩社,林姓為紅羅村第二大姓,據2004年統計資料計有91人,占全村人數12%,據《湖西鄉志》載:林姓開基祖為林作,崇禎年間,由金門上林遷徙至紅羅。

興仁里玩思堂 張氏宗祠

馬公市興仁里玩思堂,位於興仁里100號,張姓為興仁里第二大姓,據民國93年馬公市戶政事務所統計資料計有184人,興仁里舊名為雙頭掛或雙頭跨。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雙頭掛社張姓始祖張尾,係銀同(同安)張氏始祖張天觷23世裔孫;南明、永曆初期自南安石井徙澎。 玩思堂的前身創建於何時並無記載,相傳為一由張氏先祖所創建的祖祠,號曰張家廟。由於年久失修,破爛不堪。至民國61年(1972)冬至張氏族人在祭祖時,目睹祖祠已倒覆,當場提議重修,在眾人同心協力捐獻財力下,於民國62年(1973)農曆10月21 日落成,至今尚未改建,筆者於2019年5月25訪談張姓宗親,他們預計今年會籌款重建。 「玩思堂」名稱的由來,與張氏族譜所載其先祖棄官埋名隱姓於泉南山安生耕讀,所居堂前懸有一匾曰「玩思堂」,故後裔遵其遺志,再號「玩思堂」三字,以明其 「無所不用其玩,無所不用 其思」的記載,以示不忘祖先遺風,藉以留念(蔡平立,1984:815)。資料來源: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竹灣蔡氏家廟(青陽祠堂)-宗祠大門對聯

本圖為竹灣蔡氏家廟大門對聯,外部上聯為「竹成文化雨春風耀杏壇」,下聯為「灣曲水漁舟重釣海中移」;內部上聯為「青經黃卷勉世良規習禮儀陽」,下聯為「廽斗魂貽訓孫子有義方」。青陽堂是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蔡姓宗祠,青陽堂建於村落北側坑裡之坡地上,為竹灣村最早興建之祠堂。據<青陽祠堂重修簡介>碑文(2001年)載:「吾族始祖蔡公諱三,字後繼;明萬曆30年,卒於永曆19年(1602-1665),出生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埕尾保四十四郊(按郊字應為都),與妻鄭氏諡名四老孺人,遷搬來澎。則可知開基祖為蔡瑋三。另外據蔡姓耆老稱,民國61年(1972)重建,至民國89年(2000)又再重建,於翌年完工落成。蔡姓人士近年來由於人數較少,主要參加澎湖興仁里的柯蔡宗親會,每年會另外選擇一天祭祖會餐。

竹灣蔡氏家廟(青陽祠堂)-龍邊門對聯

本圖為竹灣蔡氏家廟(青陽祠堂)龍邊門對聯,上聯「祖宗功德留芳遠」,下聯「瓜瓞連緜世澤長」。青陽堂是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蔡姓宗祠,青陽堂建於村落北側坑裡之坡地上,為竹灣村最早興建之祠堂。據<青陽祠堂重修簡介>碑文(2001年)載:「吾族始祖蔡公諱三,字後繼;明萬曆30年,卒於永曆19年(1602-1665),出生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埕尾保四十四郊(按郊字應為都),與妻鄭氏諡名四老孺人,遷搬來澎。則可知開基祖為蔡瑋三。另外據蔡姓耆老稱,民國61年(1972)重建,至民國89年(2000)又再重建,於翌年完工落成。蔡姓人士近年來由於人數較少,主要參加澎湖興仁里的柯蔡宗親會,每年會另外選擇一天祭祖會餐。

竹灣蔡氏家廟(青陽祠堂)-虎邊門對聯

本圖為竹灣蔡氏家廟(青陽祠堂)虎邊門對聯,上聯「春祈秋報奉社稷」,下聯「祭祀蒸嘗表可寰」。青陽堂是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蔡姓宗祠,青陽堂建於村落北側坑裡之坡地上,為竹灣村最早興建之祠堂。據<青陽祠堂重修簡介>碑文(2001年)載:「吾族始祖蔡公諱三,字後繼;明萬曆30年,卒於永曆19年(1602-1665),出生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埕尾保四十四郊(按郊字應為都),與妻鄭氏諡名四老孺人,遷搬來澎。則可知開基祖為蔡瑋三。另外據蔡姓耆老稱,民國61年(1972)重建,至民國89年(2000)又再重建,於翌年完工落成。蔡姓人士近年來由於人數較少,主要參加澎湖興仁里的柯蔡宗親會,每年會另外選擇一天祭祖會餐。

澎湖內外垵呂氏冬至祭祖

此為澎湖縣西嶼鄉內垵與外垵呂氏冬至聯合祭祖,祭祖儀式人員會由值祭者事先請好祭祖儀式與協助人員,而今年(108年)值祭人員,內垵為呂清和、呂敏生、魏瑞平先生;外垵則為呂金和、呂周北、呂濟勤、呂耀坤。而每年祭祖必會準備三頭豬祭祖,祭祖後均可分肉,宗親會餐每桌為6000元,宗親會員每人收300元(原為500元,再100年冬至宗親會上決定改為300元),70歲(含)以上均不收會費,呂氏宗親每年於下午一點30分準時舉辦祭祖儀式。由明文的規定與族人的向心力因而凝聚成一股對地方的力量。這也是不同於台灣其他地區的冬至,澎湖冬至依舊保有著傳統的祭祖典禮以凝聚族人。

外塹社曾氏冬至迎祖

此相片為出自蔡光庭《大海洋洋總是田》一書,照片為曾佛賜先生所拍攝提供,圖中為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 (外塹社)曾氏冬至迎祖牌的情形,圖中兩側男子為外垵村曾姓裔孫。而據蔡光庭老師調查外塹社始祖為曾半朝,約於康熙年間遷徙澎湖,原籍不詳。按外垵村(外塹社)曾氏開基祖牌,因年代久遠其內文所載先祖生卒年無從知悉。唯據開基祖牌牌面載:皇清開澎高祖曾府公字半朝長生祿,知曉曾氏徙外塹在清領時期,開澎始祖為曾半朝。而在據日治時期、昭和年間曾氏在外塹社居有三合院(14間),僅次於許氏(48間)、李氏(41間)和盧氏(14間)、呂氏(13間)相若。考許氏(大許)徙澎在明崇禎年間;李氏(下李)在南明、永曆晚期;盧氏、呂氏皆在清、康熙中期,故推判曾氏約在康熙年間遷徙澎湖。參考資料: 蔡光庭著,《大海洋洋總是田》,2018。

鐵線里王氏家廟

馬公市鐵線里王氏家廟,位於聚落北端鐵線里1鄰44之4號,王姓為鐵線里第二大姓,據民國94年馬公市戶政事務所統計資料計有78人左右,而鐵線里舊名為鐵線尾社,其王姓始祖據蔡光庭老師調查為王振業(1638-1714)係泉州南安(下房鄉)6世祖,於南明永曆16年(1662)徙澎。另據鐵線尾陳龍安《鐵線尾王氏族譜》載:先祖原籍南安、水頭45都下房鄉(舊名華逢鄉),即今中國福建省石井鎮、下房鄉。 而據楊金燕於1988年田野調查的訪談,宗祠建於何時已不可考,相傳清代已有祠堂,民國71年(1982)重建,民國89年(2000)再重建,民國91年(2002)完工。且於四節(過年、清明、七月半、冬至),由每戶宗親準備兩碗菜作為祭品,早期僅冬至祭祖準備牲禮,現今四節皆會準備。另每年冬至時舉辦家族的祭祖活動,經費的籌措另有組織管理委員會負責。家族成員16歲的男子便「上丁」,開始輪流擔任祭祖的小頭家,負責管理財務,並在清明、 中元及冬至準備牲禮。「小頭家」一次選兩位,每年一任,也輪流負責半年度初一、十五的燒香、打掃工作。(許雪姬、顏尚文,2005)資料來源:1、楊金燕,《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頁97。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隘門村劉家祠堂

本劉家祠堂坐落於澎湖縣湖西鄉隘門村8-1號,堂號為「彭城」。位處隘門村頂寮地區,祠堂方位坐北朝南,是隘門劉姓所有之祠堂。劉姓開基祖為劉十姐,劉十姐世居榕城(福州)。據隘門「劉氏家譜」記載:榕城開基祖為劉亮,明英宗正統8年(1443)曾拜指揮使,傳至十姐為第七世。根據碑記所載,劉家祠堂原建於清雍正丙午年(1726),現在廟貌則是民國60年(1971)所重建。祠堂內供奉著「皇明敕封指揮顯始祖」、「皇明敕封游擊顯祖考」及「劉世祖之神主」等牌位。資料來源: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頁252、隘門「劉氏家譜」。

五德里吳氏宗祠延嶺衍派—宗祠對聯

馬公市五德里吳氏家廟位於五德里7鄰鷄母塢28號,吳姓為五德里第二大姓,計有3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吳姓始祖由吳戌、吳丑兄弟係從金門浯江、上庫12世祖,明、崇禎17年(1644)徙澎。據雞母塢8世吳聰前《吳氏族譜》:吾開澎祖丑公,初徙嵵裡,復遷雞母塢。丑公傳三男:長男吳辛居雞母塢;次男吳酉居嵵裡社;三男吳德與臺灣周仔尾楊家為子。按丑公兄戌公無傳;今戌公、丑公兩位始祖和兩位始祖妣墳螢在井仔垵和雞母塢間,由兩社吳姓裔孫輪流祭掃。五德吳氏家廟創建於民國56年(1967),另於民國100年(2011)進行局部整修重建,至今尚未重建。早期五德吳氏家廟的冬至祭祖,都是遵循古禮進行,連祭祀的物品都依照族譜所記載採買、放置,現在都已經簡化了。過去冬至時還會發給長者一人一斤豬肉,現在因為人口減少,改為由每戶自行準備,拿到宗祠祭祀。目前五德吳氏分四房,每年輪流由一房負責宗祠的打掃及燒香奉茶等雜務,4年一輪(楊金燕, 1998)五德里吳氏宗祠延嶺衍派-宗祠對聯為吳氏宗親所寫上聯:陵邦觀樂四國知音下聯:延德傳家王賢讓位

五德歐陽宗祠 澎湖五德(雞母塢)歐陽氏族略傳

五德歐陽宗祠 澎湖五德(雞母塢)歐陽氏族略傳,為五德歐陽宗祠重建委員共同撰寫,內文部分如下,歐陽氏,源自姒姓。緣禹治水有功,而登大統,會諸侯於會稽。崩,即葬於此。六傳至少康,滅寒浞,復奉禹祀,封庶子姒無餘於會稽,為越侯,是為越之始祖。歷夏、商、周、至春秋,有允常之子勾踐者,嘗臥薪嚐膽,雪恥復國。再傳至七世孫姒無疆,為延續禹廟祭祀於不絕,遂封次子蹄於烏程歐餘山之陽(今之浙江省吳興縣東南二十五里之菰城)為亭侯,稱歐陽亭侯。其以歐陽為氏者始於此,至今已有二千三百餘年。劉漢之初,有仕為涿郡太守者,子孫遂徙籍於此,或居青州之千乘,或居冀州之渤海。千乘之族,自生為漢博士,以經學名家,世稱歐陽尚書是也,惜枝葉不廣,自漢以後,未見其傳。而渤海之支,獨盛於後,如歐陽堅石,擅名北州,丕顯於晉,梁陳之際,歐陽紇威振南土,合門顯貴,子詢、孫通,世謂大小歐陽,擅名筆翰,號為書傑;趙宋之時,則有歐陽永叔,領袖文壇,萬世欽崇,皆渤海之裔胤也。

五德里歐陽宗祠衍派—德澤永世匾額

馬公市五德里歐陽宗祠位於五德里4鄰鷄母塢83號,歐陽姓為五德里第一大姓,計有9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歐陽姓始祖歐陽三(1600-1658),係泉州、南安(后房鄉)歐陽氏17世祖,明天啟、崇禎年間徙澎。據雞母塢社12世歐陽鴻勳《澎湖五德歐陽氏族譜|五德歐陽氏|本族之衍慶》載:始祖歐陽三傳一子歐陽四;歐陽四傳三男,長男歐陽丁、次男歐陽卯、三男歐陽未,乃雞母塢社歐陽氏之三房祖。家廟創建於乾隆40年(1775),後經道光年間及民國45年(1956)重新修整宗祠,後又因年久失修,再於民國84年(1995)動土,逾年85年(1996)10月竣工,並舉行宗祠落成典禮(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2002),至今尚未重建。五德里歐陽宗祠衍派-德澤永世匾額為馬公市長楊國夫、秘書鄭坤滿敬賀。

菓葉村穎川家廟

菓葉村穎川家廟位於菓葉59-2號,陳姓為菓葉村第二大姓,計有138人,佔全村總人數16.6%,據《湖西鄉志》載:陳姓開基祖為陳克恭,係金門湖前碧湖陳氏11世祖。穎川家廟又稱「陳克恭宗祠」,係紀念開澎始祖陳克恭而建。家廟坐落於葉村59-2號,作西朝東,地處聚落西北側。現在廟貌分二期工程:第一期〈於民國61年(1972)興建完成陳克恭宗祠,作為奉祀「陳氏開澎始祖克恭之神位」及「歷代祖先牌位」場所;第二期〈工程於民國79年(1990)動工興建二樓,作為「開漳聖王」之神殿,使得菓葉穎川家廟具有宗祠及神廟的雙重特性且二樓正堂牆上有「聖德千秋」匾額,為紀念開漳聖王陳元光1342年聖誕千秋,由全村陳姓族人敬獻。資料來源:1、《湖西鄉誌》,頁247。 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嵵裡里陳氏宗祠—陳氏世代通族序齒字號

馬公市嵵裡里陳氏家廟(穎川祠堂)位於嵵裡里10鄰嵵裡25號,陳姓為嵵裡里第一大姓,民國??年計有681人左右。嵵裡里舊名為嵵內、嵵裏,嵵裡社開基祖陳公、陳八(霸良),係金門水頭11世祖,明崇禎末,遷嵵裡。(望安鄉志:174),另家廟內〈陳姓祠堂重建誌文〉記載:「由大陸遷居金門前水頭鄉定居,開澎始祖霸良公,遷移本里定居分為三房,歷代十三世,三百餘年。本祠堂首創年間,據傳說清嘉慶以前,於光緒年間重修一次,民國二十三年⋯⋯倒塌,至⋯⋯民國六十五年夏完成」(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156)。爾後於民國104年(2015)進行大整修,陳氏宗親共募得774萬2千1百48元整,則為現今108年(2019)看到的樣式。每年冬至亦有祭祖及吃祖活動,亦須繳交吃祖費用一人600元,65歲長者可不用繳費,而現今女性眷屬也可以一同參與吃祖活動,以聯繫宗族情誼。此為陳氏世代通族序齒字號:希仲康至 誠正修治 振弘霸欽 延如君子 萬年保其家邦 賢哲繼世 侯伯公卿 綿翼基業 作述隆興 顯謨承烈 揖讓盛平自希起至平止共四十六字。

山水里陳氏宗祠南院衍派-宗祠大門對聯

馬公市山水里陳氏宗祠南院衍派,位於山水里140-5號對面,為山水里第一大姓,民國??年時計有840人左右。而山水里舊名為豬母水社,其始祖陳欽權,係金門水頭12世祖,萬曆晚間,徙山水;另一始祖陳霸尊,係金門、前水頭11世祖,南明、永曆晚期,亦徙山水。而今山水里陳氏分為兩派,穎川及南院衍派,南院衍派為查某祖,據說由於陳氏某代祖宗在明未清初時曾做過官,所以蓋了一棟新的宅第,卻被奸臣誣陷、密告朝廷說:陳姓官吏意圖利用那新蓋的房舍來謀反,想霸佔江山。陳姓官員的女兒,為了救父親,便心生一計策,落髮為尼到新蓋的房舍念經。朝廷官吏來看了之後,認為不過是用來念佛頌經的,怎麼可能意圖謀反呢?陳父因而逃過一劫,他的女兒也就因此而終身未嫁,長房便送一個兒子給她做後代,故為查某祖。(楊金燕,1998)。至今這兩支陳姓、各有祖廟,冬至祭祖時,各別「吃祖」。此為山水陳氏宗祠南院衍派大門對聯,分為兩組:大門外上聯:南山不老左昭右穆祖宗德。大門外下聯:院水長流春祀秋嘗世代傳。大門上聯:穎川衍派源流遠。大門下聯:為南院分支世澤長。

五德里歐陽宗祠-宗祠大門對聯

馬公市五德里歐陽宗祠位於五德里4鄰雞母塢83號,歐陽姓為五德里第一大姓,民國??年計有9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歐陽姓始祖歐陽三(1600-1658),係泉州南安(后房鄉)歐陽氏17世祖,明天啟、崇禎年間徙澎。據雞母塢社12世歐陽鴻勳《澎湖五德歐陽氏族譜|五德歐陽氏|本族之衍慶》載:始祖歐陽三傳一子歐陽四;歐陽四傳三男,長男歐陽丁、次男歐陽卯、三男歐陽未,乃雞母塢社歐陽氏之三房祖。家廟創建於乾隆40年(1775),後經道光年間及民國45年(1956)重新修整宗祠,後又因年久失修,再於民國84年(1995)動土,逾年85年(1996)10月竣工,並舉行宗祠落成典禮(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2002)至今。此為五德歐陽宗祠大門對聯:大門外上聯:祠原坐甲向庚丙子奠安欣逢祥瑞。大門外下聯:堂為奉先思孝今朝營建喜慶重光。大門上聯:渤水長流五德揚徽光祖德。大門下聯:海山永潤三才毓秀振天才。

內外垵呂氏宗祠-宗祠大門對聯

西嶼鄉內塹(內垵)、外塹(外垵)呂氏宗祠,位於內垵村233號,據內、外垵呂氏宗祠重建沿革碑記載,外垵始祖晚公字萬壽(叔)(1632-1709),內垵始祖貳公字存仁(姪)(1649-1711)。呂氏宗祠於民國100年(2011)清明祭祖宗親餐會發起募捐,共募得446萬4仟元整,並於民國101年(2012)4月4日竣工。而據蔡光庭老師調查,按外塹、內塹兩社呂氏開基祖牌係合而為一,往昔由兩社裔孫輪流存放,每至冬至日再聚族祭拜,每年由兩社輪值裔孫分別負責統籌祭祖儀式和當日饗宴事宜。呂氏一族人口傳昔時兩社常有輪值人員爲省時省事,避免來去兩社之間勞頓奔波,提議由兩社各自祭祖;惟提議者往後諸事屢屢不順,故日後無人再有此議。而民國100年(2011)內、外垵呂氏宗親會,由裔孫呂清喜發起籌建「呂氏宗祠」,旋於次年(2012)宗祠落成,今每逢冬至日由兩社族裔供豬祭祖遵循古禮舉行隆重祭典。此為內外垵呂氏宗祠的宗祠大門對聯:上聯:河海活泉祖德群賢內塹綿延立。下聯:東山旭日祥光世代外垵歡聚來。

烏崁洪氏宗祠-宗祠大門對聯

馬公市烏崁里洪氏家廟位於烏崁里86號,洪氏為烏崁里第一大姓,民國??年時計有313人,占全村總人數31%。據蔡光庭老師調查,烏崁社(今烏崁里)始祖洪廷贊(1630-?)、洪廷渥兄弟皆係青岐洪氏14世祖;南明、永曆初期自后豐徙澎。洪氏家廟創建於何時已不可考,現有廟貌為洪姓裔孫洪清林、洪清耀、洪水來等發起集資重建,於民國65年(1976)興工,至民國67年(1978)完工。據〈烏崁洪姓祖祠重建落成碑記〉所錄,烏崁洪姓與紅羅村頂寮派洪姓同屬金門后豐11世祖洪元才之後裔,烏崁開澎祖洪廷讚即洪元才之曾孫(許雪姬、顏尚文,《續修澎湖縣志 人民志》,2005)。此為烏崁洪氏家廟宗祠大門對聯,首字合為「燉煌宗祠」4字。外部上聯:燉振家聲千秋鼎盛。外部下聯;煌光世澤百代綿延。內部上聯:宗溯燉煌俎豆馨香崇祀典。內部下聯:祠興烏崁雍容肅穆篤倫常。

烏崁葉氏宗祠-宗祠大門對聯

葉氏宗祠位於烏崁里烏崁5號,其附近正有204號縣道經過宗祠西緣,前方則有一條社區道路和縣道相接。據蔡光庭老師調查,葉氏先祖進入澎湖開發甚早,約在明萬曆晚期,多由金門浯江徙至澎湖烏崁定居。葉姓為該村第二大姓,民國??年時計有1,333人,其宗祠修建甚晚,據葉氏宗祠碑記得知,於民國71年(1982)由葉金醮等12名孫裔共同發起籌建宗祀,得到宗親熱烈響應,隔年農曆10月竣工完成。另外葉姓及史姓冬至時會共同祭祖,起因是清乾隆甲午年(1774)湖西鄉鼎灣村的史珪入贅烏崁葉氏顏娘,因此葉、史兩家便共同祭祖。(楊金燕,1998)此為烏崁葉氏家廟宗祠大門對聯:上聯:南來北往共瞻馨風貌。下聯:陽春嚴冬同仰舊典型。

嵵裡里吳氏宗祠-宗祠大門對聯

嵵裡里吳氏家廟(延陵衍派),位於澎湖縣馬公市嵵裡新港漁村21號旁,吳姓為嵵裡里第二大姓,民國??年計有175人。嵵裡里舊名為嵵內、嵵裏,嵵裡吳姓開基祖為吳隆賽,明崇禎17年(1644)自福建泉州同安金門徙澎。據吳姓家廟誌文記載:「清康熙年間,由小金門遷移至此」。原本並無興建家廟,後經裔孫吳德明發起興建,於民國78年(1989)落成(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2002),至今108年(2019)尚未改建 。此為嵵裡里吳氏家廟大門宗祠對聯,字首合為「延陵」二字:上聯:延日繁榮祖德流芳綿百卋。下聯:陵岡毓秀宗支茂盛繼千秋。

竹灣村陳氏宗祠-宗祠大門對聯

西嶼鄉竹灣村陳氏宗祠位於竹灣村221-5號,陳姓為竹灣村第一大姓,民國??年計有230人,佔全村30.8%。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陳姓開基始祖為陳明德。竹灣村陳姓宗祠位於竹灣下寮,即共合造船廠內側。早期陳姓宗親未建祠堂,至民國64年(1975)才新建完成,至民國108年(2019)尚未改建。陳姓宗親每年選擇冬至這天齊聚於穎川堂,由族長率領宗親祭祖、吃祖,以聯絡宗親之感情。另外,1年內出生的男孩在冬至要辦理「入男孫」的登記,將姓名登記在紀錄簿上;16歲就要辦理「入丁」的登記,將名字登記在輪流「作祖」的牌位上。「作祖」採輪流制,陳姓宗親依序每年由4人聯合作祖,負責會餐事宜。參加吃祖的人則採自由參加制,冬至前先登記,參加者每人交100元,其中40元做為宗祠平時上香祭拜香油錢,60元補貼輪流作祖的人,族長滿60歲者免費參加。然而隨著人口的外流,參加祭祖的宗親也越來越少了(許麗鈞主編,《竹灣風情》,1988)。此為竹灣村陳氏宗祠大門對聯上聯:澎邑開基垂卋澤。

興仁里玩思堂張氏宗祠-宗祠對聯

馬公市興仁里玩思堂,位於興仁里100號,張姓為興仁里第二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事務所資料顯示,該里計有184人。興仁里舊名為雙頭掛或雙頭跨,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雙頭掛社張姓始祖張尾,係銀同(同安)張氏始祖張天觷23世裔孫;南明永曆初期自南安、石井徙澎。 玩思堂的前身創建於何時並無記載,相傳為一張氏先祖所創建的祖祠,號曰張家廟。由於年久失修,破爛不堪,至民國61年(1972)冬至張氏族人在祭祖時,目睹祖祠已倒覆,當場提議重修,在眾人同心協力捐獻財力下,於民國62年(1973)農曆10月21 日落成,民國108年(2019)時預計會再籌款重建。「玩思堂」名稱的由來,與張氏族譜所載其先祖棄官埋名隱姓於泉南山安生耕讀,所居堂前懸有一匾曰「玩思堂」,故後裔遵其遺志,再號「玩思堂」三字,以明其「無所不用其玩,無所不用其思」的記載,以示不忘祖先遺風,藉以留念(蔡平立,1984:815)。此為興仁里玩思堂張氏宗祠大門對聯:上聯:玩景清懷蘭桂騰芳貽後裕下聯:思親孝念箕裘濟美頌前徽。

小池角黃氏宗祠「莫不尊親」匾額

本文物圖片為澎湖西嶼鄉小池角(現為池西村)黃氏宗祠「莫不尊親」匾額,由黃姓裔孫副董黃豐德、幹事黃庚明、幹事黃豐恭仝立。此匾額為大正庚申年葭月日吉置,為1920年農曆11月,十分具歷史價值。小池角黃姓始祖黃斌,據開基祖牌內文載:「始祖黃斌,字恪齊,生於崇禎17年,卒於康熙44年」。(1644-1705)推算黃斌約於明永曆晚期徙澎。裔孫大多據於小池角社下寮。目前小池角黃氏宗祠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登錄的歷史建築,由於祠堂內保有黃氏家族相關歷史文物及牌匾,包括第六世石製香爐、第八世銅製香爐,其反映歷史價值,也包括具有民居和當地宮廟建築架構,呈現日治時期庭院圍牆的特色,也能呈現出特殊族群生活文化之定義與特色。

五德里吳氏宗祠延嶺衍派—大門對聯

馬公市五德里吳氏家廟位於五德里7鄰鷄母塢28號,吳姓為五德里第二大姓,民國??年計有3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吳姓始祖由吳戌、吳丑兄弟係從金門浯江、上庫12世祖,明崇禎17年(1644)徙澎。據雞母塢8世吳聰前《吳氏族譜》:吾開澎祖丑公,初徙嵵裡,復遷雞母塢。丑公傳三男:長男吳辛居雞母塢;次男吳酉居嵵裡社;三男吳德與臺灣周仔尾楊家為子。按丑公兄戌公無傳;今戌公、丑公兩位始祖和兩位始祖妣墳塋在井仔垵和雞母塢間,由兩社吳姓裔孫輪流祭掃。五德吳氏家廟創建於民國56年(1967),另於民國100年(2011)進行局部整修,至今尚未重建。早期五德吳氏家廟的冬至祭祖,都是遵循古禮進行,連祭祀的物品都依照族譜所記載採買、放置,現在都已經簡化了。過去冬至時還會發給長者一人一斤豬肉,現在因為人口減少,改為由每戶自行準備,拿到宗祠祭祀。目前五德吳氏分四房,每年輪流由一房負責宗祠的打掃及燒香奉茶等雜務,4年一輪(楊金燕, 1998)圖為五德里吳氏宗祠的大門對聯。上聯:始祖帝王三讓位下聯:裔孫孝子五經傳

二崁陳氏祖廟

二崁陳氏祖廟位於二崁村55號,陳姓為二崁村第一大姓,民國93年計有69人,佔全村總人數52.2%。「二崁社」開基始祖為陳廷益。二崁陳氏祖廟,於民國89年(2000)底開工,民國93年(2004)完工啟用,成為凝聚陳氏宗族的聚會中心,也是“澎湖二崁村聚落保存計劃”中硬體建設最浩大的工程之一。宗祠厝群基地約六百坪,採用傳統閩南樸實的建築風格,順著陡坡地勢建構呈現步步高升的氣勢,正堂位於最高處為宗族祭祀中心,搭配週邊雙護龍,與左側三合院和後方連棟屋舍,目前規劃為二崁社造展示廳與實作坊、會議所等空間,也成為官方展示澎湖社區營造與聚落保存交流的最佳場地。每到冬至時採聯合吃祖,每人交100元,族長61歲以上者免費。(蔡光庭,2017)資料來源:1、蔡光庭,《大海洋洋總是田》,頁111-115。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南寮村趙氏祖廟

南寮趙氏祖廟,位在澎湖縣湖西鄉南寮村94號。始建年代不知何時,日治昭和12年(1937)重建,民國67年(1978)新建,至民國108年(2019)尚未改建。趙氏為南寮較早遷徙定居的住民,現今仍有祭祖的家族活動。正堂奉祀趙氏南寮開澎祖唐趙氏先祖禧祖34裔孫趙子憲祖牌。據南寮趙水德《趙氏族譜續編》載:趙氏,帝顓頊伯益之後,望出天水、南陽、金城。趙氏先祖共推禧祖,禧祖仕唐,歷文安、幽都、永清三縣令,五傳生宋太祖,傳世十六,歷年三百。迨元狄侵逼,宋氏留裔,乃從帝昺航海南下,散處泉漳,世祖孝成帝派後也,明初,卜宅浯州浦邊鄉,係開浯始祖也。至弘治年間,27世祖肇基其脈于後浦,生一子進賢,進賢生二子,長源耀,次源輝,此東源、西源趙氏之所由也。潭邊村開基祖趙子聖、南寮村開基祖趙子憲(子憲兄、子聖弟)即東源派源耀後裔;子聖、子憲二人為34世裔孫。明天啟年間,子憲偕祖妣許氏順娘,伯占、伯吉二子徙南寮村,衍派至今(湖西鄉志)。資料來源:《澎湖縣誌-卷三人民誌》,頁96。

五德里歐陽宗祠「後繼書香」匾額

馬公市五德里歐陽宗祠位於五德里4鄰鷄母塢83號,歐陽姓為五德里第一大姓,民國??年計有9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歐陽姓始祖歐陽三(1600-1658),係泉州南安(后房鄉)歐陽氏17世祖,明天啟、崇禎年間徙澎。據雞母塢社12世歐陽鴻勳《澎湖五德歐陽氏族譜|五德歐陽氏|本族之衍慶》載:始祖歐陽三傳一子歐陽四;歐陽四傳三男,長男歐陽丁、次男歐陽卯、三男歐陽未,乃雞母塢社歐陽氏之三房祖。家廟創建於乾隆40年(1775),後經道光年間及民國45年(1956)重新修整宗祠,後又因年久失修,再於民國84年(1995)動土,逾年85年(1996)10月竣工,並舉行宗祠落成典禮(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2002)至今。圖為五德里歐陽宗祠內的「後繼書香」匾額,為民國85年(1996)、為慶祝歐陽宗祠重建落成,由當時的省議員許素葉敬贈。

五德里吳氏宗祠延陵衍派「延陵衍派」匾額

馬公市五德里吳氏家廟位於五德里7鄰鷄母塢28號,吳姓為五德里第二大姓,民國??年計有3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吳姓始祖由吳戌、吳丑兄弟係從金門浯江、上庫12世祖,明崇禎17年(1644)徙澎。據雞母塢8世吳聰前《吳氏族譜》:吾開澎祖丑公,初徙嵵裡,復遷雞母塢。丑公傳三男:長男吳辛居雞母塢;次男吳酉居嵵裡社;三男吳德與臺灣周仔尾楊家為子。按丑公兄戌公無傳;今戌公、丑公兩位始祖和兩位始祖妣墳塋在井仔垵和雞母塢間,由兩社吳姓裔孫輪流祭掃。五德吳氏家廟創建於民國56年(1967),另於民國100年(2011)進行局部整修,至今尚未重建。早期五德吳氏家廟的冬至祭祖,都是遵循古禮進行,連祭祀的物品都依照族譜所記載採買、放置,現在都已經簡化了。過去冬至時還會發給長者一人一斤豬肉,現在因為人口減少,改為由每戶自行準備,拿到宗祠祭祀。目前五德吳氏分四房,每年輪流由一房負責宗祠的打掃及燒香奉茶等雜務,4年一輪(楊金燕, 1998)圖為五德里吳氏宗祠「延陵衍派」匾額,為民國丙午年(1966)嵵裡吳姓宗親一仝敬贈

山水里陳氏宗祠南院衍派「宗誼情深」匾額

馬公市山水里陳氏宗祠南院衍派,位於山水里140-5號對面,為山水里第一大姓,民國93年時計有840人左右。而山水里舊名為豬母水社,其始祖陳欽權,係金門水頭12世祖,萬曆晚間,徙山水;另一始祖陳霸尊,係金門、前水頭11世祖,南明永曆晚期,亦徙山水。而今山水里陳氏分為兩派,穎川及南院衍派,南院衍派為查某祖,據說由於陳氏某代祖宗在明未清初時曾做過官,所以蓋了一棟新的宅第,卻被奸臣誣陷、密告朝廷說:陳姓官吏意圖利用那新蓋的房舍來謀反,想霸佔江山。陳姓官員的女兒,為了救父親,便心生一計策,落髮為尼到新蓋的房舍念經。朝廷官吏來看了之後,認為不過是用來念佛頌經的,怎麼可能意圖謀反呢?陳父因而逃過一劫,他的女兒也就因此而終身未嫁,長房便送一個兒子給她做後代,故為查某祖。(楊金燕,1998)。至今這兩支陳姓、各有祖廟,冬至祭祖時,各別「吃祖」。圖為山水里陳氏宗祠南院衍派裡的「宗誼情深」匾額,歲次壬辰民國102年(2012),為祝賀宗祠重修慶成,由沙港村陳氏宗親會敬贈。

興仁蔡氏宗祠〈濟陽堂宗祠重建碑誌〉

興仁蔡氏宗祠〈濟陽堂宗祠重建碑誌〉,民國103年(2014)立,內容敘述濟陽堂創建原由。先祖於唐代自河南濟陽徒閩,南宋時復由閩而金。公元1644年(明末),金門瓊林17世祖華衷公渡海開澎,披荊斬棘,拓墾拱北山之陽,子孫蕃衍形成雙頭掛-興仁聚落。秉承敬祖之倫理,19世新倉三房雙頭掛克舉公、20世新倉上二房湖西君輔公等倡議,於1769年(清乾隆34年)始建瓊林大宗祠于大泉溝西,擬定每年冬至會祭。時居湖西、文澳、井垵、赤馬等地族裔紛紛趨堂拜祖,崇隆祀禮且洽篤宗誼,此誠此敬歷兩百餘載猶篤者,正先賢堅守敬祖教孝之要道並垂示後人也。日治時期,因大泉劃作軍事水源地,宗祠被迫遷入進士祖自建小祠堂奉祀。民國43(1954)及61年(1972)祠堂修繕,同年澎湖柯蔡宗親會成立,民國104年(2015)宗祠再度重建落成。

山水里陳氏宗祠南院衍派「宏揚祖德」匾額

馬公市山水里陳氏宗祠南院衍派,位於山水里140-5號對面,為山水里第一大姓,民國??年時計有840人左右。而山水里舊名為豬母水社,其始祖陳欽權,係金門水頭12世祖,萬曆晚間,徙山水;另一始祖陳霸尊,係金門、前水頭11世祖,南明、永曆晚期,亦徙山水。而今山水里陳氏分為兩派,穎川及南院衍派,南院衍派為查某祖,據說由於陳氏某代祖宗在明未清初時曾做過官,所以蓋了一棟新的宅第,卻被奸臣誣陷、密告朝廷說:陳姓官吏意圖利用那新蓋的房舍來謀反,想霸佔江山。陳姓官員的女兒,為了救父親,便心生一計策,落髮為尼到新蓋的房舍念經。朝廷官吏來看了之後,認為不過是用來念佛頌經的,怎麼可能意圖謀反呢?陳父因而逃過一劫,他的女兒也就因此而終身未嫁,長房便送一個兒子給她做後代,故為查某祖。(楊金燕,1998)。至今這兩支陳姓、各有祖廟,冬至祭祖時,各別「吃祖」。圖為宗祠內「宏揚祖德」匾額,歲次壬辰民國102年(2012),為祝賀宗祠重修慶成,由議長陳雙全致贈。

五德里歐陽宗祠「德澤永世」匾額

馬公市五德里歐陽宗祠位於五德里4鄰鷄母塢83號,歐陽姓為五德里第一大姓,民國??年計有9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歐陽姓始祖歐陽三(1600-1658),係泉州南安(后房鄉)歐陽氏17世祖,明天啟、崇禎年間徙澎。據雞母塢社12世歐陽鴻勳《澎湖五德歐陽氏族譜|五德歐陽氏|本族之衍慶》載:始祖歐陽三傳一子歐陽四;歐陽四傳三男,長男歐陽丁、次男歐陽卯、三男歐陽未,乃雞母塢社歐陽氏之三房祖。家廟創建於乾隆40年(1775),後經道光年間及民國45年(1956)重新修整宗祠,後又因年久失修,再於民國84年(1995)動土,逾年85年(1996)10月竣工,並舉行宗祠落成典禮(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2002)至今。圖為五德里歐陽宗祠內的「德澤永世」匾額,為民國85年(1996)、為慶祝歐陽宗祠落成,由當時的馬公市長楊國夫、秘書鄭坤滿敬贈。

五德里吳氏宗祠-門板門聯

馬公市五德里吳氏家廟位於五德里7鄰鷄母塢28號,吳姓為五德里第二大姓,根據民國93年馬公市戶政事務所統計資料顯示,該里共計有3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吳姓始祖由吳戌、吳丑兄弟係從金門浯江、上庫12世祖,明崇禎17年(1644)徙澎。據雞母塢8世吳聰前《吳氏族譜》:吾開澎祖丑公,初徙嵵裡,復遷雞母塢。丑公傳三男:長男吳辛居雞母塢;次男吳酉居嵵裡社;三男吳德與臺灣周仔尾楊家為子。按丑公兄戌公無傳;今戌公、丑公兩位始祖和兩位始祖妣墳塋在井仔垵和雞母塢間,由兩社吳姓裔孫輪流祭掃。五德吳氏家廟創建於民國56年(1967),另於民國100年(2011)進行局部整修,至今尚未重建。早期五德吳氏家廟的冬至祭祖,都是遵循古禮進行,連祭祀的物品都依照族譜所記載採買、放置,現在都已經簡化了。過去冬至時還會發給長者一人一斤豬肉,現在因為人口減少,改為由每戶自行準備,拿到宗祠祭祀。目前五德吳氏分四房,每年輪流由一房負責宗祠的打掃及燒香奉茶等雜務,4年一輪(楊金燕, 1998)圖為宗祠內木板大門上的門聯。上聯:成名傳澤世下聯:至德振遺風

鎖港里吳氏延陵宗祠-大門對聯

馬公市鎖港里吳姓延陵宗祠位於鎖港里24鄰鎖管港1805號,吳姓為鎖港里第三大姓,民國??年計有175人。鎖港里舊名為鎖管港社,其鎖管港社吳姓始祖據蔡光庭老師調查為吳湊(必疇),明祟禎年間自泉州南安、江崎徙澎。另據鎖港吳氏宗祠興建誌,又稱延陵宗祠,民國104年(2015)12月12日於馬公市鎖港里竣工落成,值年頭家吳順天率眾宗親子孫奉祀吳氏祖先牌位於宗祠做序記之。吳氏宗祠從發起興建到完工落成,歷經三年多努力,共投入四百零三萬總工程費。圖為鎖港里吳氏延陵宗祠大門對聯,為吳孟炫、吳孟煌敬獻。上聯:百代孝慈山仰泰下聯:萬年支派水流東

山水里陳氏宗祠南院衍派—宗祠合影紀念

馬公市山水里陳氏宗祠南院衍派,位於山水里140-5號對面,為山水里第一大姓,民國??年時計有840人左右。而山水里舊名為豬母水社,其始祖陳欽權,係金門水頭12世祖,萬曆晚間,徙山水;另一始祖陳霸尊,係金門、前水頭11世祖,南明、永曆晚期,亦徙山水。而今山水里陳氏分為兩派,穎川及南院衍派,南院衍派為查某祖,據說由於陳氏某代祖宗在明未清初時曾做過官,所以蓋了一棟新的宅第,卻被奸臣誣陷、密告朝廷說:陳姓官吏意圖利用那新蓋的房舍來謀反,想霸佔江山。陳姓官員的女兒,為了救父親,便心生一計策,落髮為尼到新蓋的房舍念經。朝廷官吏來看了之後,認為不過是用來念佛頌經的,怎麼可能意圖謀反呢?陳父因而逃過一劫,他的女兒也就因此而終身未嫁,長房便送一個兒子給她做後代,故為查某祖。(楊金燕,1998)。至今這兩支陳姓、各有祖廟,冬至祭祖時,各別「吃祖」。此圖為民國102年(2013)1月28日山水南院洐派宗廟重修慶成時全體委員與宗親合影留念。

五德里吳氏宗祠—宗祠合影紀念

馬公市五德里吳氏家廟位於五德里7鄰鷄母塢28號,吳姓為五德里第二大姓,民國??年計有3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吳姓始祖由吳戌、吳丑兄弟係從金門浯江、上庫12世祖,明崇禎17年(1644)徙澎。據雞母塢8世吳聰前《吳氏族譜》:吾開澎祖丑公,初徙嵵裡,復遷雞母塢。丑公傳三男:長男吳辛居雞母塢;次男吳酉居嵵裡社;三男吳德與臺灣周仔尾楊家為子。按丑公兄戌公無傳;今戌公、丑公兩位始祖和兩位始祖妣墳塋在井仔垵和雞母塢間,由兩社吳姓裔孫輪流祭掃。五德吳氏家廟創建於民國56年(1967),另於民國100年(2011)進行局部整修,至今尚未重建。早期五德吳氏家廟的冬至祭祖,都是遵循古禮進行,連祭祀的物品都依照族譜所記載採買、放置,現在都已經簡化了。過去冬至時還會發給長者一人一斤豬肉,現在因為人口減少,改為由每戶自行準備,拿到宗祠祭祀。目前五德吳氏分四房,每年輪流由一房負責宗祠的打掃及燒香奉茶等雜務,4年一輪(楊金燕, 1998)。

鎖港許氏宗祠—宗祠合影

澎湖馬公市鎖港里許姓家廟位於鎖港里20鄰鎖管港1497號,許姓佔鎖港里人口不超過10%。鎖港舊名為鎖管港社,據蔡光庭老師調查許姓始祖為許晚(世貴),係珠浦(大前廳)13世,於明崇禎2年(1629)徙澎。其裔孫有曾任馬公、五德、石泉等國小校長許丁現,為許氏11世裔孫。據鍾志誠田野訪談,許氏家廟創建於咸豐年間,後因頹圮不堪,於民國85年(1996)由族裔鳩資重建,民國88年(1998)落成,至今民國108年(2019)尚未重建。許氏祭祖活動在每年的冬至,也是每年祭祀輪值的起點。至於祭祖經費的籌措,主要分兩房輪流舉辦,輪到哪房輪職則由其負擔祭祀經費。圖為歲次己卯(民國88年)12月21日家廟落成典禮族親合影留念,為許宏偉敬贈。

山水里陳氏宗祠南院衍派-山水南院宗廟重修樂捐芳名錄

馬公市山水里陳氏宗祠南院衍派,位於山水里140-5號對面,為山水里第一大姓,民國??年時計有840人左右。而山水里舊名為豬母水社,其始祖陳欽權,係金門水頭12世祖,萬曆晚間,徙山水;另一始祖陳霸尊,係金門、前水頭11世祖,南明、永曆晚期,亦徙山水。而今山水里陳氏分為兩派,穎川及南院衍派,南院衍派為查某祖,據說由於陳氏某代祖宗在明未清初時曾做過官,所以蓋了一棟新的宅第,卻被奸臣誣陷、密告朝廷說:陳姓官吏意圖利用那新蓋的房舍來謀反,想霸佔江山。陳姓官員的女兒,為了救父親,便心生一計策,落髮為尼到新蓋的房舍念經。朝廷官吏來看了之後,認為不過是用來念佛頌經的,怎麼可能意圖謀反呢?陳父因而逃過一劫,他的女兒也就因此而終身未嫁,長房便送一個兒子給她做後代,故為查某祖。(楊金燕,1998)。至今這兩支陳姓、各有祖廟,冬至祭祖時,各別「吃祖」。圖為山水南院宗廟重修樂捐芳名錄,立於民國102年(2013),由三房丁口、其他陳姓族人及熱心人士共同樂捐。

五德里吳氏宗祠延陵衍派-捐款名錄(民國100年)

馬公市五德里吳氏家廟位於五德里7鄰鷄母塢28號,吳姓為五德里第二大姓,民國??年計有3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吳姓始祖由吳戌、吳丑兄弟係從金門浯江、上庫12世祖,明崇禎17年(1644)徙澎。據雞母塢8世吳聰前《吳氏族譜》:吾開澎祖丑公,初徙嵵裡,復遷雞母塢。丑公傳三男:長男吳辛居雞母塢;次男吳酉居嵵裡社;三男吳德與臺灣周仔尾楊家為子。按丑公兄戌公無傳;今戌公、丑公兩位始祖和兩位始祖妣墳塋在井仔垵和雞母塢間,由兩社吳姓裔孫輪流祭掃。五德吳氏家廟創建於民國56年(1967),另於民國100年(2011)進行局部整修,至今尚未重建。早期五德吳氏家廟的冬至祭祖,都是遵循古禮進行,連祭祀的物品都依照族譜所記載採買、放置,現在都已經簡化了。過去冬至時還會發給長者一人一斤豬肉,現在因為人口減少,改為由每戶自行準備,拿到宗祠祭祀。目前五德吳氏分四房,每年輪流由一房負責宗祠的打掃及燒香奉茶等雜務,4年一輪(楊金燕, 1998)圖為民國100年(2011)五德吳氏家廟重建捐款芳名,金額合計為1,480,000元。

嵵裡里陳氏宗祠-献金芳名錄(民國65年)

馬公市嵵裡里陳氏家廟(穎川祠堂)位於嵵裡里10鄰嵵裡25號,陳姓為嵵裡里第一大姓,民國??年計有681人左右。嵵裡里舊名為嵵內、嵵裏,嵵裡社開基祖陳公、陳八(霸良),係金門水頭11世祖,明崇禎末,遷嵵裡。(望安鄉志:174),另家廟內〈陳姓祠堂重建誌文〉記載:「由大陸遷居金門前水頭鄉定居,開澎始祖霸良公,遷移本里定居分為三房,歷代十三世,三百餘年。本祠堂首創年間,據傳說清嘉慶以前,於光緒年間重修一次,民國二十三年⋯⋯倒塌,至⋯⋯民國六十五年夏完成」(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156)。爾後於民國104年(2015)進行大整修,陳氏宗親共募得774萬2千1百48元整,則為現今108年(2019)看到的樣式。每年冬至亦有祭祖及吃祖活動,亦須繳交吃祖費用一人600元,65歲長者可不用繳費,而現今女性眷屬也可以一同參與吃祖活動,以聯繫宗族情誼。此為民國65年(1976)陳姓祠堂重建宗親献金芳名錄,金額合計412,800元。

興仁濟陽堂蔡氏宗祠-捐款芳名錄(民國61年)

馬公市興仁里濟陽堂蔡氏宗祠,位於澎湖縣馬公市興仁里3鄰双頭掛28號,蔡姓為興仁里第一大姓,民國93年共計249人左右。興仁里舊名為雙頭掛或雙頭跨,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雙頭掛社始祖蔡鳴震(士長),係浯江、瓊林(新倉三房)17世祖,明崇禎17年(1644)徙澎。按道光年間,開澎進士蔡廷蘭係雙頭掛蔡氏6世裔孫。興仁里濟陽堂創建於乾隆34年(1769),由蔡氏先祖蔡克舉、蔡君輔聚議創建,後經幾次修建,於民國61年(1972)大整修,另於民國103年(2014)年再度重建,至今民國108年(2019)尚未重建。而民國61年(1972)的修建為濟陽堂的分水嶺。以前本堂僅興仁里蔡姓族人的家廟,於每年春、秋二季祭祖。民國61年(1972)修建時同時成立「澎湖縣濟陽柯蔡宗親會」。每年春祭擴大為全縣柯、蔡代表在此祭祖,也邀請全省柯蔡宗親會理事,冬季則維持僅由興仁里蔡姓族人祭祖。至於祭祖經費,由四房族長輪流主祭,由輪到的人負責經費的籌措與辦理(許雪姬總編纂;顏尚文編纂,2005)。此圖為民國61年(1972)修建時的濟陽堂重建樂捐者暨建設委員會紀念碑樂捐芳名錄,金額合計為206,330元。

興仁濟陽堂蔡氏宗祠-捐款芳名錄(民國65年)

馬公市興仁里濟陽堂蔡氏宗祠,位於澎湖縣馬公市興仁里3鄰双頭掛28號,蔡姓為興仁里第一大姓,民國93年共計249人左右。興仁里舊名為雙頭掛或雙頭跨,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雙頭掛社始祖蔡鳴震(士長),係浯江、瓊林(新倉三房)17世祖,明崇禎17年(1644)徙澎。按道光年間,開澎進士蔡廷蘭係雙頭掛蔡氏6世裔孫。興仁里濟陽堂創建於乾隆34年(1769),由蔡氏先祖蔡克舉、蔡君輔聚議創建,後經幾次修建,於民國61年(1972)大整修,另於民國103年(2014)年再度重建,至今民國108年(2019)尚未重建。而民國61年(1972)的修建為濟陽堂的分水嶺。以前本堂僅興仁里蔡姓族人的家廟,於每年春、秋二季祭祖。民國61年(1972)修建時同時成立「澎湖縣濟陽柯蔡宗親會」。每年春祭擴大為全縣柯、蔡代表在此祭祖,也邀請全省柯蔡宗親會理事,冬季則維持僅由興仁里蔡姓族人祭祖。至於祭祖經費,由四房族長輪流主祭,由輪到的人負責經費的籌措與辦理(許雪姬總編纂;顏尚文編纂,2005)。此圖為民國65年(1976)本祠堂屋頂面前堂修飾庭院整裝工程族親捐款芳名列左,金額合計94,400元。

鎖港里吳氏延陵宗祠-捐款芳名錄

馬公市鎖港里吳姓延陵宗祠位於鎖港里24鄰鎖管港1805號,吳姓為鎖港里第三大姓,民國??年計有175人。鎖港里舊名為鎖管港社,其鎖管港社吳姓始祖據蔡光庭老師調查為吳湊(必疇),明祟禎年間自泉州南安、江崎徙澎。另據鎖港吳氏宗祠興建誌,又稱延陵宗祠,民國104年(2015)12月12日於馬公市鎖港里竣工落成,值年頭家吳順天率眾宗親子孫奉祀吳氏祖先牌位於宗祠做序記之。吳氏宗祠從發起興建到完工落成,歷經三年多努力,共投入四百零三萬總工程費。圖為延陵宗祠興建吳氏宗親捐献芳名,金額合計為5,825,000元。

鎖港里許氏宗祠-宗親認捐丁口芳名錄

澎湖馬公市鎖港里許姓家廟位於鎖港里20鄰鎖管港1497號,許姓佔鎖港里人口不超過10%。鎖港舊名為鎖管港社,據蔡光庭老師調查許姓始祖為許晚(世貴),係珠浦(大前廳)13世,於明崇禎2年(1629)徙澎。其裔孫有曾任馬公、五德、石泉等國小校長許丁現,為許氏11世裔孫。據鍾志誠田野訪談,許氏家廟創建於咸豐年間,後因頹圮不堪,於民國85年(1996)由族裔鳩資重建,民國88年(1998)落成,至今民國108年(2019)尚未重建。許氏祭祖活動在每年的冬至,也是每年祭祀輪值的起點。至於祭祖經費的籌措,主要分兩房輪流舉辦,輪到哪房輪職則由其負擔祭祀經費。此圖為民國89年(2000)鎖管港許家廟重建宗親認捐丁口芳名,每丁口六仟元整,總共272丁口,合計金額為1,632,000元。

鎖港里許氏宗祠-捐款芳名錄

澎湖馬公市鎖港里許姓家廟位於鎖港里20鄰鎖管港1497號,許姓佔鎖港里人口不超過10%。鎖港舊名為鎖管港社,據蔡光庭老師調查許姓始祖為許晚(世貴),係珠浦(大前廳)13世,於明崇禎2年(1629)徙澎。其裔孫有曾任馬公、五德、石泉等國小校長許丁現,為許氏11世裔孫。據鍾志誠田野訪談,許氏家廟創建於咸豐年間,後因頹圮不堪,於民國85年(1996)由族裔鳩資重建,民國88年(1998)落成,至今民國108年(2019)尚未重建。許氏祭祖活動在每年的冬至,也是每年祭祀輪值的起點。至於祭祖經費的籌措,主要分兩房輪流舉辦,輪到哪房輪職則由其負擔祭祀經費。此圖為民國89年(2000)立的樂捐芳名錄,摘要如下:家廟重建承蒙各位宗親群策群力,慷慨捐獻,得竟全功,尤蒙東南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暨世界許姓,宗親總會鼎力贊助,無任感謝。謹將捐款芳名暨金額勒石誌念。

鐵線里王氏宗祠-捐款芳名錄

馬公市鐵線里王氏家廟,於鐵線里1鄰44之4號,王姓為鐵線里第二大姓,民國93年計有77人。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鐵線尾社始祖王振業(1638-1714),係泉州、南安(下房鄉)6世祖,南明、永曆16年(1662)徙澎。鐵線尾陳龍安《鐵線尾王氏族譜》載:先祖原籍南安、水頭45都下房鄉(舊名華逢鄉),即今石井鎮、下房鄉。王氏家廟建於何時已不可考。就田野調查的訪談,相傳清代已有祠堂,民國71年(1982)重建,民國89年(2000)再重建,民國91年(2002)完工。每年冬至時舉辦家族的祭祖活動,經費的籌措另有組織管理委員會負責。另外,家族成員16歲的男子便「上丁」,開始輪流擔任祭祖的小頭家,負責管理財務,並在清明、 中元及冬至準備牲禮。「小頭家」一次選兩位,每年一任,也輪流負責半年度 初一、十五的燒香、打掃工作。(許雪姬、顏尚文,2005)此圖為民國91年(2002)澎湖鐵線里王氏家廟重建樂捐芳名的碑記,芳名臚列於左。

鐵線里蔡氏宗祠-捐款芳名錄

公市鐵線里蔡氏家廟,位於鐵線里7鄰鐵線尾1號,蔡姓為鐵線里第一大姓,民國93年計有148人。鐵線里舊名為鐵線尾社,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鐵線蔡姓先祖分有兩派,分為瓊林派、龍山派。瓊林派的鐵線尾社始祖蔡標係浯江、瓊林21世祖,乾隆年間初徙雙頭掛社,再遷鐵線尾。另龍山派鐵線尾社始祖為蔡飼(處士)(1660-1740),康熙中期由晉江、內厝徙澎。蔡氏家廟係由日治初期由已移居風櫃的第七世裔孫蔡玉成所建,承父親蔡耀坤遺命回鐵線興建家廟,家廟曾於昭和2年(1927)重建(今鐵線里12-2號),而民國75年(1986)因受韋恩颱風損害,再由二房、三房族長蔡欲修、蔡上克及四房蔡自申籲請宗親樂捐,在翌年民國76年(1987)重新修建完成於現址。另外,家族成員假如有添丁,會包大約300元至500元不等的紅包給家廟「入祖」,以維持宗祠的花費;但到婚嫁時,家廟會再包200元的紅包表示祝賀之意。圖為祭祀公業鐵線尾蔡宗廟復建寄附者芳名及金額的碑記,旁邊另有一增加寄附者姓名及金額。

鐵線王氏宗祠〈澎湖鐵線里王氏家廟重建碑記〉(民國91年)

此為馬公市鐵線里王氏家廟內的〈澎湖鐵線里王氏家廟重建碑記〉,立於民國91年(2013)。王姓為鐵線里第二大姓,據碑文記載,鐵線王姓開澎始祖為王振業,原籍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水頭四十二都下房鄉,舊名叫華蓬故里住居,至明朝崇禎年間遷駐來澎,首次寄居馬公東甲,不久再移至本鐵線尾里徙澎。三位七世祖曾新建王氏第一所新祠堂;民國71年(1982),三位九世祖發起重建第二所新祠堂;民國91年,第三所新祠堂在族長王宗田、陳龍安、許進興、王敏生、王耀翰等人發起下重建竣工。

鐵線蔡氏宗祠〈蔡氏家廟重建碑記〉

此為鐵線蔡氏宗祠的〈蔡氏家廟重建碑記〉。蔡姓為鐵線里第一大姓。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鐵線蔡姓先祖分有兩派,分為瓊林派、龍山派。瓊林派的鐵線尾社始祖蔡標係浯江、瓊林21世祖,乾隆年間初徙雙頭掛社,再遷鐵線尾;另龍山派鐵線尾社始祖為蔡飼(處士),則由晉江、內厝徙澎。由本碑文可知此蔡氏為龍山派,開澎始祖蔡處士於清乾隆年間自金門徒澎鐵線,哲嗣有四:長曰孝諱、次曰理康、三曰忠久、四曰從命。嗣後,長房延居虎井,少部三、四房播遷風櫃,緜傳逮今,則十有餘世之遠矣。而家廟歷經數次整修重建,民國76年(1987)重新修建完成於現址。

竹灣蔡氏家廟(青陽堂)

青陽堂是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蔡姓宗祠,青陽堂建於村落北側坑裡之坡地上,為竹灣村最早興建之祠堂。據<青陽祠堂重修簡介>碑文(2001年)載:「吾族始祖蔡公諱三,字後繼;明萬曆30年,卒於永曆19年(1602-1665),出生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埕尾保四十四郊(按郊字應為都),與妻鄭氏諡名四老孺人,遷搬來澎。則可知開基祖為蔡諱三。另外據蔡姓耆老稱,民國61年(1972)重建,至民國89年(2000)又再重建,於翌年完工落成。蔡姓人士近年來由於人數較少,主要參加澎湖興仁里的柯蔡宗親會,每年會另外選擇一天祭祖會餐。(蔡光庭著,《大海洋洋總是田》,2018)。資料來源:1、蔡光庭,《大海洋洋總是田》,頁64-66。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龍門村林氏宗祠

龍門村林氏宗祠,西河衍派,位在湖西鄉龍門村,公車營區站旁,始建於民國88年(1999) ,由裔孫林雲贊捐地,建廟基金為31萬元。正堂奉祀開澎祖牌,但未載名開基祖為何人,僅載忌日4月21日,最早記載生卒年者為林聰(生於康熙26年,卒於乾隆3年,1687-1767)、林求(生於康熙35年,卒於乾隆6年,1696-1741)二人,(兩人相差9歲,應是兄弟,或堂兄弟)。據《金門縣志,人民志》載:林氏,殷太丁王子比干之後,望出南安、河西。(杜奉賢主持,《湖西鄉志》,2010)。

小赤村呂氏祖廟

澎湖縣白沙鄉小赤村呂氏祖廟,位於小赤村54-1號,原祖廟建造年代不詳,但因歷經歲月風霜而年久失修,因此小赤呂姓裔孫呂稱王先生提出重建共募得242萬元,於民國101年2月12動工,同年12月15日落成。呂姓是為小赤村第一大姓,依據白沙鄉戶政事務所提供的名冊,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統計資料顯示,小赤村呂姓人口約有55人。而根據小赤崁呂氏開基祖牌,牌面上書寫為「呂氏開澎始祖公諱呂周德司馬神位、妣諱楊氏太孺人仝神位」,因而得知呂姓始遷祖為呂周德,據蔡光庭調查顯示,呂周德由浯江(金門)徙澎湖,由於開基祖牌內文,並未詳細載明呂周德生卒年,因而不能確知其徙澎湖年代。小赤村呂姓後代呂築,昭和18年(1943)曾任任白沙庒長,民國39年(1950)轉任澎湖水產學校任職,民國46年(1957)任白沙鄉農會總幹事,為澎湖白沙杏壇貢獻良多。資料來源:1、蔡光庭,《揚帆棹槳‧古厝聚落姓氏圖鑑》,頁282。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東衛里呂氏宗祠

馬公市東衛里呂氏宗祠位於東衛里167-1號,呂姓為東衛里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馬公市戶政單位統計資料內容顯示,里內姓呂的住民有711人,佔全村人數38%,據蔡光庭老師調查東衛社始祖呂成都,明崇禎17年(1644)自浯江、林兜徙澎。呂氏宗祠,坐東朝西,意思是遙望金門故鄉。這座揉合中西結構,二層樓高的宗祠,樓上為宗祠神殿,祀奉著呂氏歷代祖先牌位,樓下為懇親會館。宗祠於民國74年(1985)動工,民國76年(1987)12月落成。興建經費由在鄉及旅外族親合力捐獻,宗祠基地則由呂氏四房所提供。每年冬至舉行祭祖活動時,祠堂有對外開放參觀,祭祀活動及經費來源則另有組管理委員會專門負責。(許雪姬總編纂;顏尚文編纂,2005),《續修澎湖縣志 人民志》,2005)資料來源:1、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頁122。2、鍾志誠田野訪談,2004年7月15日。3、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林投村呂氏宗祠

湖西鄉林投村呂氏宗祠位於林投村109號,呂姓為林投村為第一大姓,根據澎湖縣民國93年戶政統計資料顯示,計有220人,佔全村人數19%,據蔡光庭老師調查呂氏開浯始祖呂萬壽,係金門林兜開浯始祖呂望晃(號三才)11世裔孫,於清康熙年間遷林投(按東衛呂氏開基祖呂成都係林兜10世祖,於清順治年間遷東衛)。呂氏宗祠坐北朝南,地處林投頂厝,位於澎19號鄉道與村道交會處西邊。家廟受韋恩颱風受損重建,於民國82年(1993)舉行落成大典。宗祠正殿奉祀呂氏來澎始祖的牌位,牆上懸掛呂福份先生敬撰的省思錄,兩側牆上懸掛之匾額甚多(許雪姬、顏尚文,《續修澎湖縣志 人民志》,2005)。資料來源:1、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頁257。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湖西村辛氏家廟

湖西辛氏家廟位於湖西村11鄰湖西10號,辛姓為湖西村第一大姓,民國93年計有234人,佔全村20.6%。據蔡光庭老師調查,湖西社始祖辛一明(秉啟),係浯江、金門城辛氏開浯始祖辛胡6世裔孫,南明、永曆初期,自浯江、後垵徙澎。辛氏家廟始建於清順治年間,由開澎祖辛秉啟建成,道光年間5世辛齊光名登舉人,重建,爾後由裔孫辛翁花、辛正榮於民國80年(1991)提議重建。家廟共二樓,由設計家謝自南設計,二樓奉祀辛氏宋明歷代先祖,及開澎祖辛秉啟祖牌,正堂兩側,懸掛欽賜嘉慶癸酉科舉人辛齊光「文魁」、「經元」匾額。(杜奉賢主持,《湖西鄉志》,2010)。資料來源:1、《湖西鄉誌》,頁315。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烏崁洪氏家廟

馬公市烏崁里洪氏家廟位於烏崁里86號,洪氏為烏崁里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統計資料顯示,計有313人,占全村總人數31%。據蔡光庭老師調查,烏嵌社(今烏崁里)始祖洪廷贊(1630-?)、洪廷渥兄弟皆係青岐洪氏14世祖;南明、永曆初期自后豐徙澎。洪氏家廟創建於何時已不可考,現有廟貌為洪姓裔孫洪清林、洪清耀、洪水來等發起集資重建,於民國65年(1976)興工,至民國67年(1978)完工。據〈烏崁洪姓祖祠重建落成碑記〉所錄,烏崁洪姓與洪羅村頂寮派洪姓同屬金門后豐11世祖洪元才之後裔,烏崁開澎祖洪廷讚即洪元才之曾孫(許雪姬、顏尚文,《續修澎湖縣志 人民志》,2005。資料來源:1、蔡平立纂撰,《馬公市志》,頁825。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隘門村洪姓家廟

湖西鄉隘門村洪姓家廟位於隘門村68號,洪姓為隘門村第一大姓,民國93年計有317人,佔全村總人數38.3%。據蔡光庭老師調查洪姓開基祖東寮為洪基寬(廷和),中寮為洪中(弘均),下窟仔為洪南(鐘瑛),三人皆為金門后豐始祖洪興嗣後裔。 洪姓家廟創建於民國71年(1982),由傳統古厝拆建而來。家廟正殿設置「文昌宮」,奉祀文昌帝君、四大金剛及土地公。左案供祀始祖宋賜進士;右案供祀皇明開澎始祖、皇清開澎始祖及開閩世祖等之神主。家廟內並懸掛一面「勸善堂」匾額,據耆老表示,於日治昭和11年(1936)左右,開始揮鸞闡教,勸導子孫行善(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2002)。資料來源:1、《湖西鄉誌》,頁225。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尖山洪氏家廟

湖西鄉尖山村洪氏家廟位於尖山村45號,洪姓為尖山村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統計資料顯示,該村計有224人,佔全村總人數38.3%。據蔡光庭老師調查,尖山社(今尖山村)始祖洪廷采(1635-1720)係青岐洪氏14祖,南明、永曆初期自后豐徙澎。按洪廷采傳四男:洪龍、洪虎、洪彪、洪熊,即今尖山社洪氏四房。洪氏宗祠坐北朝南,地處尖山村辦公處的北側。現今宗祠為民國70年(1981)興建完竣落成,正堂奉祀歷代洪氏神主及開尖山始祖廷采公之神主;左側牆上懸掛著尖山洪氏世系表,讓子孫能明白自己所由及輩份(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2002)。資料來源:1、《湖西鄉誌》,頁234。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龍門村洪氏祠堂

湖西鄉龍門村洪氏祠堂位於龍門村63-6號,洪姓為龍門村第一大姓,民國93年計有343人,佔全村總人數16.9%。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龍門港社(頂洪)始祖洪廷荊(1608-?)係青岐洪氏14世祖,崇禎年間自后豐徙澎。按龍門港另一洪氏始遷祖洪光勳係尖山社洪氏始祖洪廷采8世裔孫,清道光年間徙龍門港社。尚有洪廷采裔孫洪三合,日治明治時期入贅歐姓。龍門港社(下洪)始祖洪泉隱(同德)(1594-?)係烈嶼、柏埔洪氏14世祖;明天啟年間徙澎。龍門洪氏祠堂始建於民國61年(1972),此祠堂為龍門頂洪私廟,奉祀開澎祖,金門后豐14世祖洪廷荊,正堂上有「傳世顯祖考洪公暨顯祖妣列位仝之神主」,「萬古流方」匾額亦是落成時所懸掛。現在右側牆壁上另懸掛有「良文港頂社歷代系統表」,是洪氏子孫認識自己根源的記載,其系統表示由紅羅洪錦川書寫。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資料來源:1、《湖西鄉誌》,頁312。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湖東村許氏家廟

湖東村許氏家廟位於湖東村5鄰湖東45號,許姓為湖東村第一大姓,民國93年計有202人,佔全村總人數50%。據蔡光庭老師調查,湖東村始祖有二個,其一為許學程(子亮),係珠浦(西宅房)12世祖,崇禎2年(1629)挈眷及子13世許甲(爾聚),先在龍門落角,再徙菓葉,復遷湖東。另一始祖許弘弼(子)(1602-1668),係珠浦(後翰房)12世祖;挈眷及子13世許光耀自浯江、後湖徙澎。湖東村許氏家廟於民國67年(1978)修建,此家廟屬湖東「西宅房」一族之私廟,正堂祭祀珠浦許氏開浯始祖許忠輔50郎,及開湖東始祖12世許學程祖牌。至今冬至仍有祭祖的家族活動。資料來源:1、《湖西鄉誌》,頁258。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許家村西宅許氏家廟

湖西鄉許家村西宅房許氏家廟位於許家村41號,許姓為許家村第一大姓,根據澎湖縣民國93年的戶政統計資料顯示,村內許姓村民計有130人,佔全村總人數67.3%。據蔡光庭老師調查,下社開基祖許爾嚴,係金門珠浦許氏開浯始祖50郎(忠輔)後裔。許家村許氏家廟,始建不知何時,民國60年(1971)整修,據《湖西鄉志》載: 此為許家「西宅房」一族之私廟,正堂祭祀許氏開浯始祖及開許家祖13世許爾嚴祖牌。家廟大門石刻對聯為開澎進士手跡,其聯文上聯「地勢延東瀛之勝」,下聯「家聲溯泰岳而遙」,門楣「南村取足」。(杜奉賢主持,《湖西鄉志》,2010)。資料來源:《湖西鄉誌》,頁312。

龍門村許氏家廟(東厝)

湖西鄉龍門村許氏家廟(東厝)無門牌號碼,位於澎湖縣湖西鄉龍門村1號西南側,許姓為龍門村第三大姓,民國93年計有235人,佔全村11.6%,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龍門村許姓開基祖為許寅(啟正),係金門珠浦許氏開浯始祖五十郎公(忠輔)14氏裔孫。據許嘉立「龍門村許氏族譜」載:珠浦許氏始祖出自光州固始縣,至唐末曰愛者,官居左侍御,鎮守避難,入泉州晉江,地號瑤林,分派漳州南安。元成宗元貞2年(1296)自漳州丹詔(詔安)遷浯,傳至四世分六房,長房深井頭,二房東厝房,三房大前廳,四房小前廳,五房後翰房,六房西宅房。許寅乃東厝房14世祖。 龍門村許氏東厝,據《湖西鄉志》載:始建於光緒5年(1879),創建東西兩祖宇(祭祀13世東厝祖許春、西厝祖許連),並於民國48年(1959)兩祖宇合併重建,正堂奉祀開澎祖金門珠浦12世祖許啟正祖牌。資料來源:1、《西湖鄉誌》,頁238。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菓葉村許氏家廟

湖西鄉菓葉村許氏家廟位於菓葉村103號,許姓為菓葉村第一大姓,民國93年計有388人,佔全村總人數約46.2%,據蔡光庭老師調查:菓葉社(今菓葉村)始祖許錦夫(世基)(1599-1664),係珠浦(深井頭)13世祖;天啟6年(1626)初遷潭邊,南明永曆18年(1664)再徙菓葉。菓葉社另一始祖許團英(1678-1744),係珠浦(大前廳)15世祖;康熙晚期徙澎。許氏家廟坐西朝東,與舊聖帝廟相鄰,格局亦相若。家廟肇建於乾隆26年(1761),於清乾隆27年(1762)完竣。現在廟貌是民國62年(1973)興工,於民國64年(1975)竣工,並舉行落成祭祖大典。家廟正堂除奉祀入金始祖五十郎公及二世祖東菊圃、西菊圃神主外,另有九世至十四世祖任官者神位。而諸多匾額中,則以嘉慶2年(1797)許樂三所立之「好義為福」匾額最為珍貴(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2002)。

岐頭村陳氏宗祠

岐頭村陳氏宗祠位於岐頭村16號之1號,陳姓為岐頭村第二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統計資料顯示,村內陳姓計有522人,占全村總人數20%。據《岐頭鄕陳姓族譜·岐山陳氏家乘》載:岐頭第一世雅公,傳二子長望學,次望升;雅公生於萬曆12年,卒於天啟2年(1584一1622),望學生於萬曆37年(1609),望升生於萬曆40年(1612);望升裔孫相傳遷居台灣、笨港,今岐頭陳氏為望學裔孫。禮房一族,傳至7世陳大業,和其子8世陳桂林,孫9世陳和浦、陳和睦,曾孫10世陳邦珍,皆為秀才,號稱「一門五秀」,時在嘉慶、光緒年間,傳為家談。資料來源:1、蔡光庭,《揚帆棹槳‧古厝聚落姓氏圖鑑》,頁240-243。 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中墩嶼社吳氏8世 吳清改、吳清家兄弟冬至祭祖

此相片為蔡光庭老師拍攝、提供,圖中為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 (中敦嶼社)吳氏8世裔孫吳清改、吳清家兄弟冬至祭祖的情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中墩嶼社吳姓開基始祖為吳府。中墩嶼社吳姓開基祖牌內文載:始祖吳府,生於丁未,卒於甲辰。另一始祖妣牌位內文載:祖妣吳門洪氏却,生於雍正癸丑(1733),卒於乾隆癸酉(1753)。按吳府牌位生卒年未載年號,惟依祖妣洪却,生於雍正11年,卒於乾隆18年(1733-1753),推斷吳府生於雍正5年(1727),卒於乾隆49年(1727-1784),約於清乾隆初期徙澎,惟原籍不詳。(蔡光庭著,《揚帆棹槳-古厝聚落姓氏圖鑑》,2016)

中墩嶼社鄭氏冬至 (送祖牌)

此相片為蔡光庭老師拍攝、提供,此相片攝於2010年12月22日,圖中為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 (中敦嶼社) 鄭氏裔孫鄭連生冬至送祖牌的情形,當天將家中神祖牌請出,送去輪值年的族人家中,並於當天一同於輪值年族人家中一起參與冬至祭祖與吃祖。據蔡光庭老師調查,中墩嶼社(中屯村)鄭姓開基始祖為鄭賜(邦達)。而從中墩嶼社鄭姓開基祖牌所載,始祖名諱、生卒年闕漏。另從鄭氏裔孫鄭連生家中分房祖牌內文載:分房祖鄭父弘,生於乾隆36年(1771)。故確知在乾隆年間,鄭氏已遷入該社。(蔡光庭著,《揚帆棹槳-古厝聚落姓氏圖鑑》,2016)

中墩嶼社鄭氏冬至 (迎祖牌)

此相片為蔡光庭老師拍攝且提供,於2010年12月22日拍攝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 (中敦嶼社) 鄭氏家族冬至迎祖牌的情形,從鄭氏宗親將家中神祖牌請出,送去輪值年的宗族家中,而輪值年家中需出來迎接祖牌,並於當天一同與族人參與冬至祭祖與吃祖。據蔡光庭老師調查中墩嶼社(中屯村)鄭姓開基始祖為鄭賜(邦達)。而從中墩嶼社鄭姓開基祖牌所載,始祖名諱、生卒年闕漏。另從鄭氏裔孫,鄭連生家中分房祖牌內文載:分房祖鄭父弘,生於乾隆36年(1771)。故確知在乾隆年間,鄭氏已遷入該社。(蔡光庭著,《揚帆棹槳-古厝聚落姓氏圖鑑》,2016)

大赤崁社(山寮派)魏世8世魏瑞欣夫婦冬至祭祖

圖片為蔡光庭老師提供,本相片拍攝主角為白沙鄉大赤崁社(山寮派)魏世8世的魏瑞欣夫婦於冬至祭祖情形,以飯菜和菜繭、酒水、水果以祭祀祖先。大赤崁社現更名為赤崁村,位在澎湖縣白沙鄉。白沙鄉赤崁村魏姓分為兩支系:其一為山寮派,始祖為魏聖,生於西元1735年至1804年,乾隆中期徙澎,但原籍不詳;其二為廟後派,始祖為魏公。而在日治時期、昭和年間,山寮派的魏氏僅有三合院2間,而現在魏氏裔孫魏瑞欣於馬公經營天邊海角、幸福工廠兩間民宿。(蔡光庭著,《揚帆棹槳-古厝聚落姓氏圖鑑》,2016)

岐頭康氏6世康勇男家族 (冬至祭祖)

此相片為蔡光庭老師拍攝、提供,在2011年12月22日拍攝澎湖縣白沙鄉岐頭村(岐頭社)康氏6世康勇男家族冬至祭祖情形,以飯菜和菜繭、湯圓、酒水、水果祭祀祖先。另據蔡光庭老師調查,康姓開基始祖為康四美。康姓開基祖牌內文載:康四美生於乾隆53年,卒於道光14年(1788-1834),道光初期徙澎。6世裔孫康勇男口述,言其先祖原籍漳州、海澄、溪墘(今紫泥鎮),惟紫泥鎮康氏族譜,據聞文革時期已亡佚,現已難以溯源確認。而日治時期、昭和年間,岐頭社康氏僅一戶(現今岐頭村一號)。(蔡光庭著,《揚帆棹槳-古厝聚落姓氏圖鑑》,2016)

橫礁社莊氏裔孫莊聖全等(冬至祭祖)

本圖片為蔡光庭老師拍攝、提供,圖片為橫礁社(西嶼鄉橫礁村)莊氏裔孫莊聖全等人冬至祭祖的情形,供桌上已擺滿酒水、8大菜,金紙…等。據蔡光庭老師調查橫礁莊姓始祖為莊玄祿。橫礁社莊氏開基祖牌牌面上書:清莊氏由金往台桶盤淺開澎始祖考字玄祿神位。由祖牌牌面可知莊氏始祖為莊玄祿,祖籍金門(浯江),先遷徙桶盤嶼,再移居橫礁。另一祖牌面又書刻2世祖莊妹、莊欣、莊㑹(即今橫礁莊氏三房)。3世祖分別為長房莊祖、莊賜、莊滿;二房莊引;三房莊智、莊義、莊開、莊鬧、莊富。然祖牌內文始祖生卒年闕如,唯在10世莊聖全(馬公國中退休教師)家中祖牌裡載有2世三房祖莊會,生於康熙35年(1696)。推算莊玄祿約生於南明、永曆晚期,康熙中期徙澎。目前莊姓人口數約佔全橫礁村七、八成,聚居於社內「宮邊」、「東勢」、「下厝」、「海墘腳」各小區域。(蔡光庭著,《大海洋洋總是田》,2018)。

大池角社(穎川)陳氏冬至祭祖 (照片人物裔孫 陳家俊)

照片為蔡光庭老師提供,內容為大池角社(颍川)陳氏冬至祭祖照片,照片人物為陳氏裔孫陳家俊,裔孫準備簡單的三牲、飯菜祭祀祖先。另大池角為舊地名,今為西嶼鄉大池村,大池角陳姓並無興建宗祠。陳姓分兩支系:其一為颍川小陳派,始祖為陳八(1637-1721),始祖八公生於明崇禎10年(1637),卒於清康熙60年(1721)。其二為碧湖大陳派,始祖陳悟(敦德)。而本相片拍攝為颍川小陳支派的裔孫,相片中間開基祖牌供奉始祖陳八,而相片左二祖牌則供奉大池角社颍川陳氏2世祖陳亨。(蔡光庭著,《大海洋洋總是田》,2018)。

大池角社顏氏冬至迎祖

照片為蔡光庭老師提供,西嶼大池角社顏氏冬至迎祖狀況,而圖中為第11世的顏英傑先生將神祖牌及神龕一同迎回家中祭拜。大池顏姓始遷祖為顏文。據小池角〈顏氏世系表〉載:顏文係小池角社顏氏始祖(晉仲)長子,明永曆晚期自小池角移居大池角社。於昭和時期顏氏三合院有34間,係該社最繁盛的姓氏,裔孫分居社內頂寮8間(今大池村71、78-81、113、127-128號)、下厝7間(今大池村89-91、93-96號)、中寮5間(今大池村84-88號)、下寮14間(今大池村7-19、22號)。(蔡光庭著,《大海洋洋總是田》,2018)。

小池角盧姓宗祠冬日祭祖活動—燒紙錢

照片為蔡光庭老師提供,小池角盧姓宗祠冬日祭祖活動燒紙錢,此照片為2015年12月22日所拍攝,而盧姓宗親會於每年冬至時,齊聚於盧姓宗祠一同祭祖,並準備牲禮及菜飯祭拜。小池角盧氏宗祠建於203縣道旁,池東村209號。據日治時期、昭和11年(1936)《澎湖小池角范陽家廟碑記》載:竊維我范陽氏,自始祖甫院公(云甫),衍派金浯賢聚鄉,開族澎湖、小池角鄉,緜緜延延,歷傳至今12世(按盧氏至2019年已傳14世)。開基祖為盧姓開基始祖為盧云甫,係浯江賢聚盧氏(貞房)11世祖。(蔡光庭著,《大海洋洋總是田》,2018)。

小池角社黃氏裔孫冬至祭祖

本圖片為蔡光庭老師拍攝、提供,圖片為小池角社黃氏裔孫於冬至返鄉祭祖,準備酒水、5大菜,金紙等。小池角黃姓始祖黃斌,據開基祖牌內文載:「始祖黃斌,字恪齊,生於崇禎17年,卒於康熙44年」。(1644-1705)推算黃斌約於明永曆晚期徙澎。裔孫大多據於小池角社下寮。目前小池角黃氏宗祠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登錄的歷史建築,由於祠堂內保有黃氏家族相關歷史文物及牌匾,包括第六世石製香爐、第八世銅製香爐,其反映歷史價值,也包括具有民居和當地宮廟建築架構,呈現日治時期庭院圍牆的特色,也能呈現出特殊族群生活文化之定義與特色。(蔡光庭著,《大海洋洋總是田》,2018)。

許波(1889-1944)於湖西鄉菓葉村許氏家廟敬獻「歷世重光」匾

許波,生於清光緒15年(1889),媽宮北甲人,日治時期馬公合發號的掌舵者,乃許魁之四子,居住於馬公街馬公516番地。許魁育有五子,在媽宮館口一帶(原銅山館前)以販售蕃薯籤、雜糧為業。許魁去世後,長子許元與諸弟合力在今中央街3號及3-1號經營郊商「合發行」,許元壯年辭世後,改由四弟許波繼掌合發行。日治時期,合發號參與公共事務則多冠以「許合發」之名,昭和2年(1927)登記的經營者是許波。「合發」登記的營業所則位於街內706番地(今中央街3號、3-1號),營業項目包含米穀、雜貨、果實、炭薪的批發、販賣,並且涉足運輸業,經營對廈門的海運貿易,是街內數一數二的商舖。大正5年丙辰(1916),許合發於湖西鄉菓葉村許氏家廟敬獻「歷世重光」匾一方,目前的保存狀況良好。

嵵裡陳氏宗祠〈嵵裡里陳姓祠堂重建誌文〉

陳姓為嵵裡里第一大姓,此為家廟內民國65年(1973)所立之〈陳姓祠堂重建誌文〉,誌文記載陳姓先祖的由來,乃出於舜胄姚姓,至周封於宛邱、賜姓媯、國號陳、傳二十四世、全溫公事晉為大夫、邑於浚義為陳留、改姓陳氏。後代入閩,開浯始祖丙公,由大陸遷居金門前水頭鄉定居,開澎始祖霸良公,遷移本里定居分為三房。文末附有辨正備註,認為族譜上的開澎祖霸良公應係二房之開澎始祖。嵵裡陳姓每年冬至亦有祭祖及吃祖活動,亦須繳交吃祖費用一人600元,65歲長者可不用繳費,而現今女性眷屬也可以一同參與吃祖活動,以聯繫宗族情誼。

五德歐陽宗祠〈澎湖五德(雞母塢)歐陽宗祠重建記〉

五德歐陽宗祠〈澎湖五德(雞母塢)歐陽宗祠重建記〉,民國85年(1996)澎湖五德歐陽宗祠重建委員會立,內容概述開澎歐陽先祖於明末遷徒澎湖,擇居雞母塢,篳路藍縷。三世祖丁爰倡議漸祠祭祖,約設每丁備金壹,累歲募集,於每年冬至日祭祀列祖,除逐年應開祭祀費外,餘皆儲為興建之資。及至乾隆40年(1775),五世祖瑟出首鳩集,每房出金壹佰貳拾,三房合金參佰陸拾,建立宗廟。後於道光年間及民國45年(1956)曾兩度翻整重修,至民國85年再度重建落成。

鎖港許氏宗祠〈鎖管港許氏家廟重建記〉

鎖港許氏宗祠〈鎖管港許氏家廟重建記〉,民國88年(1999)鎖港許氏家廟重建委員會立,內容敘述鎖港許氏及家廟建立源由。開澎先祖世貴公,系出開浯始祖五十郎公派下三房大前廳,為十三世孫。明崇禎2年(1629)自金門播遷來澎,卜基於鎖管港。公生二子,長子正會公,次子德杰公,厥后傳衍益眾,丁數逾六百,可謂奕世永昌。清咸豐年間創建家廟,民國85年(1996)由族裔鳩資重建,民國88年(1998)落成。為保護原家廟前的珍貴老樹蓮葉桐,予以遷種而不砍除。許氏祭祖活動在每年的冬至,也是每年祭祀輪值的起點。至於祭祖經費的籌措,主要分兩房輪流舉辦,輪到哪房輪職則由其負擔祭祀經費。

鎖港吳氏宗祠〈鎖港吳氏宗祠興建誌〉

鎖港吳氏宗祠〈鎖港吳氏宗祠興建誌〉,民國104年(2015)立,吳氏裔孫吳文靜撰,內容敘述宗祠的興建與有功人士。吳氏宗祠從發起興建到完工落成,歷經三年多努力,共投入四百零三萬元總工程費,發起人宗親吳明志,土地所有權人吳莊返、李吳金蓮、吳進作,籌備會主任委員吳文筆、總幹事吳登聰、財務組長吳安上,以及執筆宗祠各對聯的吳再佐,熱心付出,不遺餘力。鎖港吳姓為明祟禎末年,始祖吳湊(必疇)自泉州南安徙澎。吳姓為鎖港里第三大姓,吳氏宗祠又稱延陵宗祠,

鎖港里吳氏宗祠「宏揚祖德」匾額

馬公市鎖港里吳姓延陵宗祠位於鎖港里24鄰鎖管港1805號,吳姓為鎖港里第三大姓,民國??年計有175人。鎖港里舊名為鎖管港社,其鎖管港社吳姓始祖據蔡光庭老師調查為吳湊(必疇),明祟禎年間自泉州南安、江崎徙澎。另據鎖港吳氏宗祠興建誌,又稱延陵宗祠,民國104年(2015)12月12日於馬公市鎖港里竣工落成,值年頭家吳順天率眾宗親子孫奉祀吳氏祖先牌位於宗祠做序記之。吳氏宗祠從發起興建到完工落成,歷經三年多努力,共投入四百零三萬總工程費。圖為鎖港里吳氏宗祠內的「宏揚祖德」匾額,為民國104年(2015)為祝賀宗祠落成誌慶,由當時的馬公市長葉竹林敬獻。

嵵裡里陳氏宗祠-捐款芳名錄(民國104年)

馬公市嵵裡里陳氏家廟(穎川祠堂)位於嵵裡里10鄰嵵裡25號,陳姓為嵵裡里第一大姓,民國??年計有681人左右。嵵裡里舊名為嵵內、嵵裏,嵵裡社開基祖陳公、陳八(霸良),係金門水頭11世祖,明崇禎末,遷嵵裡。(望安鄉志:174),另家廟內〈陳姓祠堂重建誌文〉記載:「由大陸遷居金門前水頭鄉定居,開澎始祖霸良公,遷移本里定居分為三房,歷代十三世,三百餘年。本祠堂首創年間,據傳說清嘉慶以前,於光緒年間重修一次,民國二十三年⋯⋯倒塌,至⋯⋯民國六十五年夏完成」(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156)。爾後於民國104年(2015)進行大整修,陳氏宗親共募得774萬2千1百48元整,則為現今108年(2019)看到的樣式。每年冬至亦有祭祖及吃祖活動,亦須繳交吃祖費用一人600元,65歲長者可不用繳費,而現今女性眷屬也可以一同參與吃祖活動,以聯繫宗族情誼。此圖為民國104年(2015)嵵裡陳氏祖廟整建經費宗親暨友好人士捐獻芳名錄,金額合計為7,742,128元。

興仁濟陽堂蔡氏宗祠-捐款芳名錄(民國103年)

馬公市興仁里濟陽堂蔡氏宗祠,位於澎湖縣馬公市興仁里3鄰双頭掛28號,蔡姓為興仁里第一大姓,民國93年共計249人左右。興仁里舊名為雙頭掛或雙頭跨,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雙頭掛社始祖蔡鳴震(士長),係浯江、瓊林(新倉三房)17世祖,明崇禎17年(1644)徙澎。按道光年間,開澎進士蔡廷蘭係雙頭掛蔡氏6世裔孫。興仁里濟陽堂創建於乾隆34年(1769),由蔡氏先祖蔡克舉、蔡君輔聚議創建,後經幾次修建,於民國61年(1972)大整修,另於民國103年(2014)年再度重建,至今民國108年(2019)尚未重建。而民國61年(1972)的修建為濟陽堂的分水嶺。以前本堂僅興仁里蔡姓族人的家廟,於每年春、秋二季祭祖。民國61年(1972)修建時同時成立「澎湖縣濟陽柯蔡宗親會」。每年春祭擴大為全縣柯、蔡代表在此祭祖,也邀請全省柯蔡宗親會理事,冬季則維持僅由興仁里蔡姓族人祭祖。至於祭祖經費,由四房族長輪流主祭,由輪到的人負責經費的籌措與辦理(許雪姬總編纂;顏尚文編纂,2005)。此圖為民國103年(2014)興仁里濟陽堂蔡氏宗祠重建捐款芳名錄,金額合計為13,357,500元。

興仁濟陽堂蔡氏宗祠-「進士」匾額

馬公市興仁里濟陽堂蔡氏宗祠,位於澎湖縣馬公市興仁里3鄰双頭掛28號,蔡姓為興仁里第一大姓,民國93年共計249人左右。興仁里舊名為雙頭掛或雙頭跨,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雙頭掛社始祖蔡鳴震(士長),係浯江、瓊林(新倉三房)17世祖,明崇禎17年(1644)徙澎。按道光年間,開澎進士蔡廷蘭係雙頭掛蔡氏6世裔孫。興仁里濟陽堂創建於乾隆34年(1769),由蔡氏先祖蔡克舉、蔡君輔聚議創建,後經幾次修建,於民國61年(1972)大整修,另於民國103年(2014)年再度重建,至今民國108年(2019)尚未重建。而民國61年(1972)的修建為濟陽堂的分水嶺。以前本堂僅興仁里蔡姓族人的家廟,於每年春、秋二季祭祖。民國61年(1972)修建時同時成立「澎湖縣濟陽柯蔡宗親會」。蔡廷蘭(1801年9月21日-1859年4月17日),原名崇文,字仲章、後改名廷蘭、更字香祖,號郁圓,學者稱秋園先生,雙頭掛社(今馬公市興仁里)人,為澎湖唯一的進士。圖中的「進士」匾額為民國61年(1972)宗祠重新落成時所立,上款「道光甲辰科登進士誥授奉政大夫」,下款「殿試第二甲第六十一名 蔡廷蘭立」。

五德里歐陽宗祠-捐款芳名錄(民國85年)

馬公市五德里歐陽宗祠位於五德里4鄰雞母塢83號,歐陽姓為五德里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馬公市戶政事務所統計資料顯示,該里共計有9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歐陽姓始祖歐陽三(1600-1658),係泉州南安(后房鄉)歐陽氏17世祖,明天啟、崇禎年間徙澎。據雞母塢社12世歐陽鴻勳《澎湖五德歐陽氏族譜—五德歐陽氏—本族之衍慶》載:始祖歐陽三傳一子歐陽四;歐陽四傳三男,長男歐陽丁、次男歐陽卯、三男歐陽未,乃雞母塢社歐陽氏之三房祖。家廟創建於乾隆40年(1775),後經道光年間及民國45年(1956)重新修整宗祠,後又因年久失修,再於民國84年(1995)動土,逾年85年(1996)10月竣工,並舉行宗祠落成典禮(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2002)至今。此為民國85年(1996)澎湖五德(雞母塢)歐陽宗祠重建樂捐金額暨丁金數(每丁折計壹仟元正)芳名臚列於左,金額合計為8,286,000元。

潭邊村歐陽宗祠

歐陽氏族人佔本村人口的4成,為潭邊村第一大氏族。至於家廟興建由來,據《潭邊歐陽氏族譜》〈歐陽宗祠之由來〉記載甚為詳細:「憶本宗祠係吾先祖即七世祖啟綱,那時見兒孫生長欲讀書無閒室可作芸窗,乃於民國庚申年前,築一祖廟於西偏之五七八地號,至庚申年遭受西南颱風而襲壞。吾祖先百步字仲侯,念及先祖祠堂非可草草作罷,乃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歲次丁丑再擇姑婆墳墓地,將先祖妣枯骨拾起葬在崎頭祖公之身邊,就此新建祠堂一座,安奉先祖之牌位頗感心安。祖國光復後因被國軍占駐,未加修整,且年久失修,又遭民國七十五年(1986)歲次丙寅韋恩颱風之襲擊殘破不堪,幸我族親十一世孫祖藥、祖天,先後率先倡議,商諸宗親共襄新建,一議即成,乃擇吉於民國七十八年歲次己巳元月二十九日破土奠基,同年十月初一日告竣⋯。」資料來源:《澎湖歐陽氏族譜—摘要》,頁18。

小池角盧氏宗祠 (范楊家廟)

小池角盧氏宗祠 (范楊家廟),建於澎湖203縣道旁,地址為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209號。而盧姓開基始祖為盧云甫,係從金門浯江賢聚盧氏(貞房)11世祖。據日治昭和11年(1936)《澎湖小池角范陽家廟碑記》載:竊維我范陽氏,自始祖甫院公(云甫),衍派金浯賢聚鄉,開族澎湖、小池角鄉,緜緜延延,歷傳至今12世(按盧氏今已傳14世)。開基祖為盧姓開基始祖為盧云甫,係浯江賢聚盧氏(貞房)11世祖。目前依舊有冬日祭祖的活動。資料來源:1、蔡光庭,《大海洋洋總是田》,頁148-150。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成功村蕭家宗祠

始建民國95年(2006),10世蕭金碧倡建。正堂奉祀開澎祖金門東蕭蕭氏8世祖蕭爾丑祖牌。蕭氏宗祠籌建委員會撰〈澎湖港底蕭氏宗祠落成記〉碑文,由11世蕭福壽捐地,建廟基金93萬。而根據《湖西鄉志》中載,據蕭永奇「澎湖蕭氏族譜稿」中「金門蕭氏淵源記」一文所載:蕭宗壽(彥友)祖父蕭一郎原居岑兜鄉,明洪武元年(1368),移入泉州南安十四都古榮(今金淘鎮),再遷移至金門東半島。其孫彥城仍居古榮,彥定居浯州沙美,彥友分居東蕭。彥友生三子,長蕭仁,次蕭義,三蕭明。仁,後裔居東蕭,又分居閩南;義,後裔於「癸卯島變」之前(康熙二年,清軍殺戮浯島軍民),大都徙澎。按浯州族裔,以一郎公遷籍「古榮」為堂號,澎湖族裔以一郎孫蕭彥友為「浯州」開基始祖,即古榮三世,為浯州一世。則可知蕭氏淵源於此。資料來源:《湖西鄉誌》,頁315。

山水里許氏家廟

馬公市山水里許氏家廟無門牌號碼,位於山水里153號旁,許姓佔山水里姓氏不到10%。據蔡光庭老師調查豬母水社始祖許應嘉(世宗),係金門珠浦(西宅房)13世祖;南明、永曆晚期徙澎。山水里許氏宗祠建於民國61年(1972)。相傳開豬母水者為許應嘉,由福建同安金門遷入本地定居,但由於沒有記載生卒與朝代帝號,故不知何時遷入山水里。後裔遷徙臺灣各地,以遷入高雄者最多。(楊金燕,《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1988:91)

西衛里王氏宗祠

馬公市西衛里王氏宗祠位於西衛里16鄰西衛3之1號,王姓為西衛里第二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536人。據蔡光庭老師調查西衛社始祖王興,南明、永曆初期,自漳州海澄(溪州)徙澎。王興傳五男:長男英德、次男英勉、三男英兌、四男英才、五男英添,即今西衛王氏五房。 王姓家廟係本地王姓居民之祖厝,里民指家廟一帶稱為祖厝邊,並未有任何建廟時的紀錄,家廟奉祀王氏開澎始祖王淑慎及歷代祖宗。據《馬公市志》的記載:「光緒二十一年(1895)三、四月媽宮城內疫病流行,一旦暫駐鎮總兵署之日本列島行政廳,暫遷移至近郊之西衛社,王姓祖廟辦公」。可證明清光緒年間以前,家廟即已存在。(許雪姬總編纂;顏尚文編纂,2005)。資料來源:1、蔡平立纂撰,《馬公市志》(澎湖:馬公市公所,1984年),頁822。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尖山村王氏家廟慶襲槐堂

湖西鄉尖山村王氏家廟慶襲槐堂位於尖山村3鄰尖山20號,王姓為尖山村第二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127人。據《湖西鄉志》載:王姓開基祖為王學,約於清康熙中期,偕同母親趙氏,背攜高、曾、祖三代神祖牌,由金門東渡落腳,然王氏家譜並未言及先祖原住金門何處。《金門縣志,人民志》載:王氏,出周靈王子晉之後,廣韻載二十一望,以太原、琅邪為尤蕃。東晉時,士族南渡入閩者即有王氏。然今閩、金門王姓,皆自承為唐末王潮、王審知後裔。考金門王氏有三系:一山後王,為審知8世孫王璡,於元初卜居山後。一珩厝王,乃審知10世孫王煥三,於明洪武12年(1379)卜居珩厝。三何厝王,明中葉有王道顯,自同安路嶺遷何厝,亦閩王支派。 尖山村王氏家廟慶襲槐堂始建於日治昭和13年(1938),民國94年(2005),10世王竹倚、王清遊、王合搵提倡建新廟。正堂三槐堂奉祀開閩歷代顯祖考、妣祖牌。並由10世王合搵撰〈尖山村王氏家廟緣由碑記〉,新建祠堂大門合正堂內,石柱四對對聯,為昭和13年廟始建時,保留之痕跡,以堂號〈大原〉、原籍〈開閩〉入聯,建廟基金256萬元。

內塹、外塹呂氏宗祠

西嶼鄉內塹(內垵)、外塹(外垵)呂氏宗祠,位於內垵村233號,據內外垵呂氏重建沿革碑記載,外垵始祖晚公字萬壽(叔)(1632-1709),內垵始祖貳公字存仁(姪)(1649-1711)。呂氏宗祠於民國100年(2011)清明祭祖宗親餐會發起募捐,共募得446萬4仟元整,並於民國101年(2012)4月4日竣工。而據蔡光庭老師調查,按外塹、內塹兩社呂氏開基祖牌係合而為一,往昔由兩社裔孫輪流存放,每至冬至日再聚族祭拜,每年由兩社輪值裔孫分別負責統籌祭祖儀式和當日饗宴事宜。呂氏一族人口傳昔時兩社常有輪值人員爲省時省事,避免來去兩社之間勞頓奔波,提議由兩社各自祭祖;惟提議者往後諸事屢屢不順,故日後無人再有此議。而民國100年(2011)內外垵呂氏宗親會,由裔孫呂清喜發起籌建「呂氏宗祠」,旋於次年(2012)宗祠落成,今每逢冬至日由兩社族裔供豬祭祖遵循古禮舉行隆重祭典。(蔡光庭著,《大海洋洋總是田》,2018)。資料來源:蔡光庭,《大海洋洋總是田》,頁215-217。

瓦硐村呂氏宗祠

白沙鄉瓦硐村呂氏宗祠衛於瓦硐村45號,呂姓為瓦硐村第一大姓,民國93年計有70人,佔全村人數20%,據蔡光庭老師調查瓦硐港社始祖呂繼誠、呂繼實、呂八、呂仁叔侄4人,南明、永曆初期自浯江庵邊徙澎。 瓦硐村呂氏宗祠肇始於何時,因年代久遠已不可考。後因年久未經修繕,頹圮欲墜,於民國71年(1982)祭祖聚會中提議重建,於民國73年(1984)完工落成(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2002)。資料來源: 1、瓦硐港社12世呂盤龍,《河東衍派浯島遷移瓦硐呂氏祖譜》(民國74年,1985)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小赤村林氏祖廟

白沙鄉小赤村林氏祖廟位於小赤村12號,林姓為小赤村第二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43人,佔全村人數23%,據《重修白沙鄉志》載: 開澎始祖林厚,由漳州府海澄縣遷來定居,渠生於明崇禎6年(1633),卒於康熙48年(1699),林厚之遷居年代在康熙初(1662)。小赤村林氏祖廟興建於日治昭和7年(1932),於民國103年(2014)8月27日登錄為歷史建築,民國104年(2015)12月16日動工,民國105年(2016)7月22日進行上樑儀式,於106年(2017)3月25日上午舉行合脊落成儀式。其登錄為歷史建築理由(一)可以做為小赤村林氏家族在白沙開拓的見證,且為少數現存的傳統格局宗祠,具歷史文化價值。(二)以玄武岩及硓𥑮石結合搭配,整體以硓𥑮石為內外牆基礎,為白沙地區建築特色,表現地域風貌。(三)本宅裙堵、窗堵、以洗石子貼磁磚及壽字窗框為其特色,雕塑、彩繪作工精緻,結合中國傳統建築美學與日本時代水泥與洗石子技術以及庭園概念,呈現漢、和文化交融技藝美學運用,表現民間藝術特色及建築史價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蔡光庭著,《揚帆棹槳-古厝聚落姓氏圖鑑》,2016)

中西村翁姓宗祠

中西村翁姓宗祠,位於中西村坡頂,無門牌號碼,翁姓為中西村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36人,佔全村總人數14.2%。據翁姓祖牌記載開基祖為翁冲,係金門盤山翁氏開浯始祖翁師男(號康叟)11世裔孫。 翁姓宗祠又稱為「鹽官衍派」,始建於日治昭和11年(1936),於民國73年(1984)新建,由裔孫翁在、翁寬裕、翁標、翁君倡建,並由翁松永撰〈翁姓祖祠碑記〉,建廟基金共49萬1仟500元整。正堂奉祀開澎祖金門盤山翁氏11世祖翁祖牌(杜奉賢主持,《湖西鄉志》,2010)。資料來源:1、《湖西鄉誌》,頁315;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許家村許氏宗祠

湖西鄉許家村許氏宗祠位於許家村1號,許家舊名港仔尾,許姓為許家村第一大姓,民國93年計有130人,佔全村總人數67.3%,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頂社開基祖許面遠,係金門珠浦許氏開浯始祖50郎忠輔後裔。許家村許氏家廟,據《湖西鄉志》載:此為許家「深井頭」一族之私廟,正堂祭祀許氏開浯始祖及開許家祖12世許面遠。正堂對聯為「面啟裔孫明禮教」、「遠懷列祖薦馨香」,取先祖明諱面遠二字。起初為在私家祀奉,日治昭和6年(1931),由10世許槌、許屈等倡建。而現今廟貌為民國72年(1983)重建落成,由旅日裔孫許蒼頡、旅台裔孫許文能發起,並由裔孫許保富撰,許蒼頡書〈深井頭許家宗祠重建記〉,宗祠上則懸掛著落成時各地許姓宗親會所贈之匾額。頂社的深井頭房雖然留住港仔尾的只剩10餘戶,但每年在農曆11月25日開基祖忌日時,仍然會參與祭祖及吃祖的聚餐活動(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2002)。資料來源:1、《湖西鄉誌》,頁306。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後寮村許氏宗祠

白沙鄉後寮村許氏宗祠位於後寮村83號,許姓為後寮村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145人,約佔全村總人數18.8%。後寮村許氏宗祠,清領時期本地許氏先祖每年冬至之日,必雇船前往金門祭祖;至日治時期仍未間斷。後改為會合全澎宗親聚集,在菓葉祖廟隆重舉行祭祖大典。清道光25年(1845),因許氏各地宗親繁衍日眾,且路途遙遠交通不便,跋涉倍極困難,遂改由各地宗親自行祭祀。後寮許氏亦於本年分大祖、私祖於每年冬至一日及二日前輪流祭祀,並由輪值祭主邀全體親族聚餐。民國61年(1972)東厝房啟謙派下二房,有鑑於祭祖無一固定處所,乃自動撥出其故居作為祖祠,同年冬至將始祖五十郎暨各房開基神主集中奉祀。每年改為清明及冬至春秋二祭,並重新排定輪值祭主順序,以擲筊決定,多者為次年祭主。民國69年(1980)冬至祭祖之日,諸族親目睹祖祠年久失修破舊不堪,乃提議籌建家廟,於民國70年(1981)冬組織許氏家廟籌建委員會,民國72年(1983)破土興建,於同年10月竣工(許金龍編輯,《金門珠浦許氏族譜》,1987)。

岐頭村郭氏家祠

岐頭村郭氏家祠位於岐頭村45之10號,郭姓為岐頭村第一大姓,民國93年計有76人,佔占全村總人數29.9%。據蔡光庭老師調查岐頭社始祖郭朱寓、郭朱屛、郭魁高,係錦湖8、9世祖,明崇禎年間徙澎。郭氏家祠肇建於何時,因年代久遠已不可考。祠內石碑記載郭氏開澎始祖朱寓,於清初年間自太原錦湖遷居。原祠建在小岐頭段609號地段,於民國38年(1949)遭受颱風摧毀,民國54年(1965)以該筆土地與族親郭永交換重建祠堂,唯規模較小,迨至73年(1984)冬至時宗親會倡議重建祠堂,於民國74年(1985)重修,翌年完竣(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2002)。資料來源:1、蔡光庭,《揚帆棹槳‧古厝聚落姓氏圖鑑》,頁244。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石泉里陳姓宗祠

石泉里陳氏宗祠位於石泉里10-1號,陳姓為石泉里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522人,佔全村總人數36.2%。此宗祠於民國76年(1987)開始建造,在隔年完工落成,是石泉陳氏宗族祭祖及奉祀開基祖先靈位的地方(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2002)。資料來源:1、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頁111。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沙港村陳姓祖祠

澎湖縣湖西鄉沙港村陳氏祖祠,位於沙港村143號,該位置當地人稱作為下社。沙港村陳姓祖祠,始建時間不祥,於清道光25年(1845)重建,後兩次小修,並於民國64年(1976)大修,而於去年提議再次修建,共募得新台幣伍百多萬元並於民國108年(2019)1月27日落成。陳姓為沙港村第一大姓,依據湖西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名冊約394人(民國93年統計),占全村總人數47.8%。宗祠內部正堂奉祀開漳聖王陳元光及開浯江始祖陳丙,開澎始祖八世陳道太、九世陳振遙、陳和宗祖牌,祖祠原是兩社陳姓族人於下社建有共同祭祀,但後來頂社陳姓(7柱祖)獨立搬出,先均由下社祭祀。沙港陳氏後代陳玉珩為貢生,為澎湖舉人鄭步蟾、郭鄂翔恩師,家廟內牆上另掛有清咸豐七年「貢元」匾額,家廟前還有貢元旗桿台及陳玉珩事蹟石碑。而十八世裔孫秀才-陳梅峰,設杏園堂於家廟內,培養澎湖文化人才,更是不遺於力。照片提供者 | 江昭蓉

沙港村陳氏七柱宗祠

沙港村陳氏七柱宗祠,位於澎湖縣湖西鄉沙港村143號,沙港村舊名為沙港頭、沙港社,而陳姓為沙港村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394人,佔全村總人數47.8%。而陳氏七柱宗祠,為頂社14世祖陳文獻七房裔孫所建,奉祀7世瑞顯祖,五柱祖裔孫陳謙省、陳潘然、陳柏寮捐宗祠權狀。而宗祠為19世陳英豪撰〈陳氏七柱宗祠重建碑銘〉。沙港陳氏有兩支脈,據《湖西鄉志》載:分為頂社陳姓開基祖為陳振遙,跟下社開基祖為陳道太、陳和宗,均係金門水頭陳氏開浯始祖陳丙後裔。陳振遙為9世裔孫,陳道太為8世裔孫,陳和宗為9世裔孫。兩社陳姓族人於下社建有共同祭祀之陳氏家廟。爾後,頂社陳振遙6世裔孫文獻生七子,子孫另於頂社建陳氏七柱宗祠。《金門縣志,人民志》載:陳氏,帝舜之後,望出汝南、潁川、廣陵、下邳、東海、河南等郡。考陳氏入閩甚早,為閩之巨姓;晉室南渡,中原難民避居浯州者六姓,陳為其一,惟其裔無考。浯之陳氏,源遠派繁,族眾支多,號稱十三宗。按中西村開基祖陳三,係水頭陳氏13世祖,於康熙中期徙澎;潭邊村開基祖陳振,係水頭陳氏9世祖,於天啟年間徙澎。故沙港村、中西村、潭邊村陳氏,均係金門水頭陳氏一族。資料來源:1、《湖西鄉誌》,頁288。 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後寮村陳氏家廟

後寮村陳氏家廟位於後寮村197-12號,陳姓佔全村總人數不到10%,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陳姓開基始祖為陳細,係浯江、前水頭11世祖。後寮陳氏祖廟〈開澎始祖傳統後寮裔派略歷〉碑文載:太始祖諱政公,開漳入浯,到金門凡10世自11世諱細公,於清康熙年間,到澎地後寮海界捕魚。最初築草廬於西邊大滬頂,捕魚網為業,後遷居後寮社內,建築平居瓦厝,帶祖妣李氏梓娘,夫妻二人居住。陳細傳四子,長陳招(幼亡)、次陳財、三陳進、四陳寶,即今後寮陳氏三房。資料來源:1、蔡光庭,《揚帆棹槳‧古厝聚落姓氏圖鑑》,頁75-76。 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竹灣村陳姓宗祠(穎川堂)

西嶼鄉竹灣村陳氏宗祠位於竹灣村221-5號,陳姓為竹灣村第一大姓,民國93年計有230人,佔全村30.8%。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陳姓開基始祖為陳明德。竹灣村陳姓宗祠位於竹灣下寮,即共合造船廠內側。早期陳姓宗親未建祠堂,至民國64年(1975)才新建完成,至民國108年(2019)尚未改建。陳姓宗親每年選擇冬至這天齊聚於穎川堂,由族長率領宗親祭祖、吃祖,以聯絡宗親之感情。另外,1年內出生的男孩在冬至要辦理「入男孫」的登記,將姓名登記在紀錄簿上;16歲就要辦理「入丁」的登記,將名字登記在輪流「作祖」的牌位上。「作祖」採輪流制,陳姓宗親依序每年由4人聯合作祖,負責會餐事宜。參加吃祖的人則採自由參加制,冬至前先登記,參加者每人交100元,其中40元做為宗祠平時上香祭拜香油錢,60元補貼輪流作祖的人,族長滿60歲者免費參加。然而隨著人口的外流,參加祭祖的宗親也越來越少了(許麗鈞主編,《竹灣風情》,1988)。

菜園黃姓紫雲宗祠

澎湖縣馬公市菜園里黃姓紫雲宗祠現址位於聚落的中央的菜園里31號,座標為(23.552296, 119.596899)。根據《馬公市志》的記載:「黃氏家廟約在二百二十年前,先祖聚議建於現在東安宮後曠地,坐西朝東,嗣因偏僻不便即約於一百五十年前遷建現址,占地二十五坪。建後年久失修,且受二次大戰盟軍之空炸破損不堪,於民國六十一年(1972)循政府建設社區活動中心之機會,建立兩體合一之黃姓宗祠」。民國74年(1985),另在東安宮前建了活動中心,才完全正名為黃姓紫雲宗祠。據紫雲黃氏菜園族譜記載,菜園始祖為正束公與弟正伍公,約崇禎10年(1637)自同安、內厝徙至澎湖菜園,而菜園裔孫可謂人才輩出,五世黃發、六世黃義七世黃仁、黃流、八世黃筵皆為秀才,號稱菜園五秀才。資料來源:1、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頁114。2、澎湖馬公紫雲黃氏菜園族譜重修委員會,《紫雲黃氏菜園族譜》。照片提供者| 江昭蓉

池西村黃氏宗祠

池西村黃氏宗祠,位於澎湖縣西嶼鄉池西村小池角166號,典型閩南三合院之外貌與格局,彩繪具有特色,為本地難得一見的宗祠建築,具表現地域風貌、民間藝術特色及特殊族群生活之歷史文化價值。小池角(現今池西村)黃姓始祖黃斌,據開基祖牌內文載:「始祖黃斌,字恪齊,生於崇禎17年,卒於康熙44年(1644-1705) 。」推算黃斌約於永曆晚期徙澎。裔孫大多據於社下寮。目前小池角黃氏宗祠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登錄的歷史建築,由於祠堂內保有黃氏家族相關歷史文物及牌匾,包括第六世石製香爐、第八世銅製香爐,其反映歷史價值。也包括具有民居和當地宮廟建築架構,呈現日治時期庭院圍牆的特色,也能呈現出特殊族群生活文化之定義與特色。(蔡光庭著,《大海洋洋總是田》,2018)。資料來源:1、蔡光庭,《大海洋洋總是田》,頁157-159。2、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烏崁里葉氏家廟

葉氏宗祠位於烏崁里烏崁5號,其附近有204號縣道經過宗祠西緣,前方則有一條社區道路和縣道相接,據蔡光庭老師調查葉氏先祖進入澎湖開發甚早,約在明萬曆晚期,多由金門浯江徙至澎湖烏崁定居。葉姓為該村第二大姓,民國93年時計有1,333人,其宗祠修建甚晚,據葉氏宗祠碑記得知,於民國71年(1982)由葉金醮等12名孫裔共同發起籌建宗祠,得到宗親熱烈響應,隔年農曆10月竣工完成。另外葉姓及史姓冬至時會共同祭祖,起因是清乾隆甲午年(1774)湖西鄉鼎灣村的史珪入贅烏崁葉氏顏娘,因此葉、史兩家便共同祭祖。(楊金燕,1998)資料來源:1.楊金燕,《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頁98;2. 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山水里陳氏宗祠南院衍派

馬公市山水里陳氏宗祠南院衍派,位於山水里140-5號對面,為山水里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時計有840人左右。而山水里舊名為豬母水社,其始祖陳欽權,係金門水頭12世祖,萬曆晚間,徙山水;另一始祖陳霸尊,係金門、前水頭11世祖,南明、永曆晚期,亦徙山水。而今山水里陳氏分為兩派,穎川及南院衍派,南院衍派為查某祖,據說由於陳氏某代祖宗在明未清初時曾做過官,所以蓋了一棟新的宅第,卻被奸臣誣陷、密告朝廷說:陳姓官吏意圖利用那新蓋的房舍來謀反,想霸佔江山。陳姓官員的女兒,為了救父親,便心生一計策,落髮為尼到新蓋的房舍念經。朝廷官吏來看了之後,認為不過是用來念佛頌經的,怎麼可能意圖謀反呢?陳父因而逃過一劫,他的女兒也就因此而終身未嫁,長房便送一個兒子給她做後代,故為查某祖。(楊金燕,1998)。至今這兩支陳姓、各有祖廟,冬至祭祖時,各別「吃祖」。資料來源:1.楊金燕,《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頁91;2. 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鐵線里王氏家廟

馬公市鐵線里王氏家廟,位於聚落北端鐵線里1鄰44之4號,王姓為鐵線里第二大姓,民國93年時計有78人左右。而鐵線里舊名為鐵線尾社,其王姓始祖據蔡光庭老師調查為王振業(1638-1714)係泉州南安(下房鄉)6世祖,於南明永曆16年(1662)徙澎。另據鐵線尾陳龍安《鐵線尾王氏族譜》載:先祖原籍南安、水頭45都下房鄉(舊名華逢鄉),即今中國福建省石井鎮、下房鄉。 而據楊金燕於1998年田野調查的訪談,宗祠建於何時已不可考,相傳清代已有祠堂,民國71年(1982)重建,民國89年(2000)再重建,民國91(2002)完工,至今民國108年(2019)尚未重建。且於四節(過年、清明、七月半、冬至),由每戶宗親準備兩碗菜作為祭品,早期僅冬至祭祖準備牲禮,現今四節皆會準備。另每年冬至時舉辦家族的祭祖活動,經費的籌措另有組織管理委員會負責。家族成員16歲的男子便「上丁」,開始輪流擔任祭祖的小頭家,負責管理財務,並在清明、 中元及冬至準備牲禮。「小頭家」一次選兩位,每年一任,也輪流負責半年度初一、十五的燒香、打掃工作。資料來源:楊金燕,《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頁97。

烏崁里洪氏家廟

馬公市烏崁里洪氏家廟位於烏崁里烏崁86號,洪姓為烏崁里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時計有313人。烏崁里舊名為烏崁社,據蔡光庭老師調查洪姓始祖為洪廷贊(1630-)、洪廷渥兄弟皆係青岐洪氏14世祖;南明、永曆初期自金門后豐徙澎。且據〈烏崁洪姓祖祠重建落成碑記〉所錄烏崁洪姓與紅羅村頂寮派洪姓同屬金門后豐十一世祖洪元才之後裔,烏崁開澎祖洪廷讚即洪元才之曾孫。而洪氏家廟創建於何時已不可考,現有廟貌為洪姓裔孫洪清林、洪清耀、洪水來等發起集資重建,於民國65年(1976)興工,至民國67年(1978)完工(蔡平立,1984)。資料來源:蔡平立纂撰,《馬公市志》,頁825。資料來源: 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鎖港里許姓家廟

馬公市鎖港里許姓家廟位於鎖港里20鄰鎖管港1497號,許姓佔鎖港里人口不超過10%,據鍾志誠田野訪談,許氏家廟創建於咸豐年間,後因頹圮不堪,於民國85年(1996)由族裔鳩資重建,民國88年(1998年)落成,至今民國108年(2019)尚未重建。許氏祭祖活動在每年的冬至,也是祭祀輪值的起點。至於祭祖經費的籌措,主要分兩房輪流舉辦,輪到哪房輪職則由其負擔祭祀經費。而本圖文為民國88年(1998)落成時的大合照。資料來源:鍾志誠田野訪談,2004年7月14日。

嵵裡里吳氏家廟

嵵裡里吳氏家廟(延陵衍派),位於澎湖縣馬公市嵵裡新港漁村21號旁,吳姓為嵵裡里第二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175人。嵵裡里舊名為嵵內、嵵裏,嵵裡吳姓開基祖為吳隆賽,明崇禎17年(1644-)自福建泉州同安金門徙澎。據吳姓家廟誌文記載:「清康熙年間,由小金門遷移至此」。原本並無興建家廟,後經裔孫吳德明發起興建,於民國78年(1989)落成(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2002)。資料來源: 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嵵裡里陳氏家廟

馬公市嵵裡里陳氏家廟(穎川祠堂)位於嵵裡里10鄰嵵裡25號,陳姓為嵵裡里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681人左右。嵵裡里舊名為嵵內、嵵裏,嵵裡社開基祖陳公、陳八(霸良),係金門水頭11世祖,明崇禎末,遷嵵裡(望安鄉志:174)。另家廟內〈陳姓祠堂重建誌文〉記載:「由大陸遷居金門前水頭鄉定居,開澎始祖霸良公,遷移本里定居分為三房,歷代十三世,三百餘年。本祠堂首創年間,據傳說清嘉慶以前,於光緒年間重修一次,民國二十三年(1934)⋯⋯倒塌,至⋯⋯民國六十五年(1976)夏完成」(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156)。爾後於民國104年(2015)進行大整修,陳氏宗親共募得774萬2千1百48元整,則為現今108年(2019)看到的樣式。每年冬至亦有祭祖及吃祖活動,亦須繳交吃祖費用一人600元,65歲長者可不用繳費,而現今女性眷屬也可以一同參與吃祖活動,以聯繫宗族情誼。資料來源:1.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頁156;2. 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鎖港里翁姓宗祠

馬公市鎖港里翁姓宗祠位於鎖港里1379號,翁姓為鎖港里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638人。鎖港里舊名為鎖管港社,翁姓宗祠又稱為「六桂樓」。根據族譜的記載,翁氏出自浙江錢塘,是周昭王庶子賜姓翁(名溢),食采翁山。唐朝時有翁氏裔孫出任閩州刺史,定居福建莆田,後來又有子孫出仕泉州;泉州翁氏第十五世的翁乾度官至郎中,在所生的6子均居官職之後開始分姓。長子處厚分姓洪、次子處恭分姓江、三子處易本姓翁、四子處朴分姓方、五子處廉分姓龔、六子處休分姓汪,人稱「六桂聯芳」。而鎖港翁氏開基祖翁大盛之子翁弘傑、翁弘俊兄弟,於明崇禎13年(1640)由金門盤山渡海來澎湖,定居鎖管港,後來子孫分為5房(林文鎮,2007) 。家廟創建於何時已不可考,在清末倒廢後祖先牌位改由各房自行奉祀;民國84年(1995)才由族內長老開會決議,提供祖厝土地供建商建成4間皆三樓房,分一間給翁氏做為家廟(三樓的立面嵌有「六桂樓」3字),至今108年(2019)家廟尚未改建。資料來源: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

五德里吳氏家廟

馬公市五德里吳氏家廟位於五德里7鄰鷄母塢28號,吳姓為五德里第二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3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吳姓始祖由吳戌、吳丑兄弟係從金門浯江、上庫12世祖,明崇禎17年(1644)徙澎。據雞母塢8世吳聰前《吳氏族譜》:吾開澎祖丑公,初徙嵵裡,復遷雞母塢。丑公傳三男:長男吳辛居雞母塢;次男吳酉居嵵裡社;三男吳德與臺灣周仔尾楊家為子。按丑公兄戌公無傳;今戌公、丑公兩位始祖和兩位始祖妣墳塋在井仔垵和雞母塢間,由兩社吳姓裔孫輪流祭掃。五德吳氏家廟創建於民國56年(1967),另於民國100年(2011)進行局部整修整修,至今尚未重建。早期五德吳氏家廟的冬至祭祖,都是遵循古禮進行,連祭祀的物品都依照族譜所記載採買、放置,現在都已經簡化了。過去冬至時還會發給長者一人一斤豬肉,現在因為人口減少,改為由每戶自行準備,拿到宗祠祭祀。目前五德吳氏分四房,每年輪流由一房負責宗祠的打掃及燒香奉茶等雜務,4年一輪(楊金燕, 1998)資料來源:楊金燕,《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頁96-97。

五德里歐陽宗祠

馬公市五德里歐陽宗祠位於五德里4鄰鷄母塢83號,歐陽姓為五德里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9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歐陽姓始祖歐陽三(1600-1658),係泉州南安(后房鄉)歐陽氏17世祖,明天啟、崇禎年間徙澎。據雞母塢社12世歐陽鴻勳《澎湖五德歐陽氏族譜|五德歐陽氏|本族之衍慶》載:始祖歐陽三傳一子歐陽四;歐陽四傳三男,長男歐陽丁、次男歐陽卯、三男歐陽未,乃雞母塢社歐陽氏之三房祖。家廟創建於乾隆40年(1775),後經道光年間及民國45年(1956)重新修整宗祠,後又因年久失修,再於民國84年(1995)動土,逾年85年(1996)10月竣工,並舉行宗祠落成典禮(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2002)至今。資料來源: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頁148。資料來源: 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興仁里濟陽堂蔡氏宗祠

馬公市興仁里濟陽堂蔡氏宗祠,位於澎湖縣馬公市興仁里3鄰双頭掛28號,蔡姓為興仁里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共計249人左右。興仁里舊名為雙頭掛或雙頭跨。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雙頭掛社始祖蔡鳴震(士長),係浯江瓊林(新倉三房)17世祖,明崇禎17年(1644)徙澎。按道光年間,開澎進士蔡廷蘭係雙頭掛蔡氏6世裔孫。 興仁里濟陽堂創建於乾隆34年(1769),由蔡氏先祖蔡克舉、蔡君輔聚議創建,後經幾次修建,於民國61年(1972)大整修,另於民國103年(2014)年再度重建。民國61(1972)的修建為濟陽堂的分水嶺。以前本堂僅興仁里蔡姓族人的家廟,於每年春、秋二季祭祖。民國61年(1972)修建時同時成立「澎湖縣濟陽柯蔡宗親會」。每年春祭擴大為全縣柯、蔡代表在此祭祖,也邀請全省柯蔡宗親會理事,冬季則維持僅由興仁里蔡姓族人祭祖。至於祭祖經費,由四房族長輪流主祭,由輪到的人負責經費的籌措與辦理(許雪姬總編纂;顏尚文編纂,2005)。資料來源: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頁131。 鍾志誠田野訪談,2004年7月15日。

五德里歐陽宗祠「祖德永垂」匾額

馬公市五德里歐陽宗祠位於五德里4鄰鷄母塢83號,歐陽姓為五德里第一大姓,民國??年計有9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歐陽姓始祖歐陽三(1600-1658),係泉州南安(后房鄉)歐陽氏17世祖,明天啟、崇禎年間徙澎。據雞母塢社12世歐陽鴻勳《澎湖五德歐陽氏族譜|五德歐陽氏|本族之衍慶》載:始祖歐陽三傳一子歐陽四;歐陽四傳三男,長男歐陽丁、次男歐陽卯、三男歐陽未,乃雞母塢社歐陽氏之三房祖。家廟創建於乾隆40年(1775),後經道光年間及民國45年(1956)重新修整宗祠,後又因年久失修,再於民國84年(1995)動土,逾年85年(1996)10月竣工,並舉行宗祠落成典禮(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2002)至今。圖為五德里歐陽宗祠「祖德永垂」匾額,為高雄市議員裔孫石秀率子昌典、昌宗、昌滿、昌景敬獻,上款「歐陽宗祠進香紀念」,無法確定詳細日期。

鎖港里延陵宗祠(吳姓)

馬公市鎖港里吳姓延陵宗祠位於鎖港里24鄰鎖管港1805號,吳姓為鎖港里第三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175人。鎖港里舊名為鎖管港社,其鎖管港社吳姓始祖據蔡光庭老師調查為吳湊(必疇),明祟禎年間自泉州南安、江崎徙澎。另據鎖港吳氏宗祠興建誌,又稱延陵宗祠,民國104年(2015)12月12日於馬公市鎖港里竣工落成,值年頭家吳順天率眾宗親子孫奉祀吳氏祖先牌位於宗祠做序記之。吳氏宗祠從發起興建到完工落成,歷經三年多努力,共投入四百零三萬總工程費。資料來源: 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鐵線里蔡氏家廟

馬公市鐵線里蔡氏家廟,位於鐵線里7鄰鐵線尾1號,蔡姓為鐵線里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148人。鐵線里舊名為鐵線尾社, 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鐵線蔡姓先祖分有兩派,分為瓊林派、龍山派,瓊林派的鐵線尾社始祖蔡標係浯江、瓊林21世祖,乾隆年間初徙雙頭掛社,再遷鐵線尾。另龍山派鐵線尾社始祖為蔡飼(處士)(1660-1740),康熙中期由晉江、內厝徙澎。蔡氏家廟係由日治初期由已移居風櫃的第七世裔孫蔡玉成所建,承父親蔡耀坤遺命回鐵線興建家廟,家廟曾於昭和2年(1927)重建於(今鐵線里12-2號),而民國75年(1986)因受韋恩颱風損害,再由二房、三房族長蔡欲修、蔡上克及四房蔡自申籲請宗親樂捐,在翌年民國76年(1987)重新修建完成於現址。 另外,家族成員假如有添丁,會包大約300元至500元不等的紅包給家廟「入祖」,以維持宗祠的花費;但到婚嫁時,家廟會再包200元的紅包表示祝賀之意。(楊金燕,1988:97;138)。目前家廟內除了祭祀祖先牌位之外,也設有卡拉OK、電視、泡茶組、麻將等,供族人消遣聯誼。資料來源:楊金燕,《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頁97。

後寮村葉氏宗祠

白沙鄉後寮村葉氏宗祠,位於後寮村7之5號,葉姓佔後寮村姓氏不到10%,據蔡光庭老師調查葉姓開基始祖為葉秋水,《嵺山葉氏祖譜·歷代族譜記》載:開嵺始祖考葉諱公,字不詳;原住福建省泉州府、銅垵縣(即同安),金門佛嶺分派于後窟潭鄕,後再分來藔(後寮村);生卒年不詳。葉秋水與後窟潭2世祖葉春山為同胞兄弟(春山兄,秋水弟);葉春山生於萬曆17年(1589),葉秋水生於明萬曆25年(1597)。兄弟兩人萬曆晚期徙後窟潭(重光里);稍後葉秋水再自後窟潭社(重光里)徙後寮社。葉氏宗祠創建於民國74年(許雪姬、顏尚文,2005)。資料來源:1、後寮社11世葉添富,《嵺山葉氏祖譜‧歷代祖譜記》(澎湖:嵺山葉氏宗親會,1991年),頁17。2、後窟潭社13世葉根壯,《後窟潭葉姓祖譜‧葉姓開澎始祖世系先祖歷記》(馬公:重光里葉姓宗親會,2012年),頁60。

南寮村吳氏禮堂

湖西鄉南寮村吳氏禮堂,位於南寮村16鄰南寮42號之1號,吳姓為南寮村第三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90人,佔全村11%。據《湖西鄉志》載:(頂寮)吳姓開基祖為吳東流,和中寮吳姓開基祖吳嬰為叔姪關係,稍早由漳州遷南寮。(中寮)吳姓開基祖為吳嬰,約生於明崇禎年間,二世祖吳樸夫生於康熙9年(1670),卒於乾隆15年(1750)。吳嬰於清順治年間,追隨叔父頂寮開基祖吳東流足跡,由漳州龍溪泥仔文圍18都遷徙南寮村。 吳氏禮堂於民國81年(1992)新廟落成,正堂奉祀澎祖吳嬰祖牌,新廟建成由9世裔孫吳胆石饌〈吳氏禮堂興建碑記〉,禮堂大門對聯「延綿霧光宗耀里」、「陵祀禮儀貴孫賢」,取「延陵」堂號入聯,建廟基金為145萬2仟611元。(杜奉賢主持,《湖西鄉志》,2010)。資料來源:《湖西鄉誌》,頁314。

紅羅村洪姓家廟

湖西鄉紅羅村洪家公祠位於紅羅村20-1號,洪氏為紅羅村第一大姓,民國93年計有328,佔全村總人數44.5%。據蔡光庭老師調查,紅羅罩社(今紅羅村)洪氏共分五支系。其一:(東寮)始祖洪管(君重)(1565-1611)係浯江、烈嶼(青岐)洪氏13世祖,明萬曆中期自浯江、后豐徙澎。按洪管係當前澎湖居民先祖中最早徙澎者。其二:(頂寮)始祖洪廷萬(1628-?)係青岐洪氏14世祖,南明、永曆初期自后豐徙澎。其三:(下寮)始祖洪廷選、洪廷左係青岐洪氏14世祖,南明、永曆初期自后豐徙澎。其四:(南浦仔)始祖洪廷範(1630-?)係青岐洪氏14世祖,南明、永曆初期自后豐徙澎。其五:(溪墘)始祖洪妹係青岐洪氏15世祖,南明、永曆初期徙澎。紅羅村洪姓家廟創建於民國84年(1995)。資料來源:1、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鼎灣洪姓家廟

鼎灣村洪姓家廟,位於澎湖縣湖西鄉鼎灣村37號,洪氏為鼎灣村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澎湖縣戶政單位之統計,村內該姓氏之居民計有107人,佔全村總人數29%,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鼎灣洪姓開基祖為洪鐘奇,係金門后豐洪氏16世祖又稱為「敦煌衍派」,宗祠創建年代不詳。而根據「洪氏宗譜」載:金門后豐洪氏一族本肇基烈嶼鄉青岐村,其開浯始祖為十七郎洪公楷。公楷本居閩同安縣,宋高宗末期登科,授同安縣尉,後徙烈嶼青岐。公楷傳6世,有後裔洪坤載遊學金門水頭,至9世洪興嗣始遷居后豐,故興嗣被尊為后豐始祖。興嗣傳二子,長欽順,次欽悅;欽順傳五子,元彰、元善、元熹、元幙、元懷;欽悅傳二子,元才,元繇。鼎灣開基祖16世洪鐘奇和後寮開基祖16世洪鐘亨皆元善裔孫。鐘奇生五子淳掖、淳睦、淳標、淳崇、淳元,即今鼎灣五房。按今湖西鄉紅羅村、北寮村、龍門村、尖山村、鼎灣村、西溪村、城北村洪姓,皆洪公楷後裔。(均屬后豐洪姓一族)。資料來源:2004年5月感謝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戶政事務所提供各村里戶長、姓名臨時名冊。本資料由鍾志誠、陳至德、林靜薇、謝芳怡統計,楊書濠彙整所得。

林投村郭黃宗祠

林投村郭黃宗祠,位於澎湖縣湖西鄉林投村42-1號,宗祠正堂汾陽堂祭拜「詔安生祖郭我終」·「同安養社黃達道」及「開澎祖郭心懷」祖牌。而宗祠於民國94年(2005)廟成,由裔孫11世黃洪瑞男撰〈林投郭黃宗廣建祠碑記〉。而廟堂右牆掛始祖、祖妣,「郭心懷·李引娘」遺像;左牆掛「三房祖克誠妻灼娘孝道史節」書法。汾陽堂左側奉祀「至聖先師」·右側奉祀「福徳正神」,建廟基金共為315萬2千元。另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郭(黃)姓開基祖為郭巢,據〈郭黃宗祠碑記〉載:康熙9年(1670),郭巢13歲,自漳州詔安,浪跡澎島,舉目無親,人生地不熟,四處遊歷,至哨瓜隘門仔內(今隘門新村),遇上養祖黃三(字達道)、祖妣張氏懿徳,養祖夫婦無子,善心收養做養子。後郭巢生父郭尾(字我終)得知消息,將郭巢帶回詔安;日後,郭巢思念養祖,再帶妻子李氏引娘回養祖家團聚。(杜奉賢主持,《湖西鄉志》,2010)。資料來源:《湖西鄉誌》,頁315。

張氏宗親會祖先祭文

根據民國九十三年調查,張姓為興仁里第二大姓,計有184人,興仁里舊名為「雙頭掛」或「雙頭跨」。據張氏神主牌記載,張氏始祖張天觷為張氏第二十三世裔孫,於南明永曆初期自南安徙澎。辦理祭祀活動的玩思堂並無紀錄創建時間。張氏宗親會位於澎湖縣馬公市興仁里,冬至當天(108/12/22)的祭祀活動,由玩思堂管理委員會主導,帶領眾裔孫進行儀式。以下為一O八年冬至祭祖祭文,資料由玩思堂管理委員會提供:維中華民國一O八年 歲次己亥年仲冬之月 朔越二十七 冬至日主祭孫:玩思堂管理委員會眾委員 謹以牲禮粿品 庶(食庶)饈香楮之儀敢 昭告於唐始祖考張公天觷 妣洪氏/許氏開澎始祖考張公 妣林氏暨諸列位祖考祖妣之靈 曰追惟我祖 肇基清河派衍平泉之土 支分於南安瓜瓞綿澎江之嶼 而世世流芳祿位煥雙掛之鄉 而代代食德際此冬蒸 是物以供惟冀列祖 是歆是享來格來嘗 伏願支支歌綿茂派派慶攸長科甲繩繼大振家聲

張氏宗親會福德正神 祝文

根據民國九十三年調查,張姓為興仁里第二大姓,計有184人,興仁里舊名為「雙頭掛」或「雙頭跨」。據張氏神主牌記載,張氏始祖張天觷為張氏第二十三世裔孫,於南明永曆初期自南安徙澎。辦理祭祀活動的玩思堂並無紀錄創建時間。本篇文件內容為澎湖縣馬公市興仁里張氏宗親會108年冬至祭祖的「福德正神祝文」,資料由玩思堂管理委員會眾委員提供。祭祖活動當天由委員會帶領祭祀者一同進行,以下為祝文內容:維中華民國一O八年歲次己亥年仲冬之月 朔越二十七 冬至日主祭孫:玩思堂管理委員會眾委員 謹以牲禮粿品 庶(食庶)饈香楮之儀敢 昭告於福德正神曰 惟神道守正直 權主幽冥地鍾其秀 山萃其靈茲廟冬至 有祀高會敬陳酒禮 先表微誠神其來格是享是蒸水潘裔冑繼起簪纓尚饗

湖西濟陽堂蔡氏族親會102年冬至日祭祖 祭祖程序

據蔡氏家廟神主牌及族譜記載,湖西蔡氏第十七世始祖蔡才六,以及十六世祖蔡秩賓,叔姪兩人於明崇禎年間徙澎開墾。本文件內容由湖西濟陽堂蔡氏族親會所提供,冬至祭祖對宗族來說是一項重要的例行儀式,希望子孫不忘祖先移墾與開拓的辛勞。活動當天由蔡氏族親會帶領眾裔孫進行祭祀,以下為湖西濟陽堂蔡氏族親會102年冬至日祭祖之祭祖程序及祭祀細節:一、典禮開始(奏樂)二、執事者就位三、主祭者就位、陪祭者就位、與祭者就位四、奏 樂五、全體肅立(面向大門,先拜天公)六、進香 上香 香進上(拜天公三跪九叩禮)跪 一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跪 再叩首 五叩首 六叩首跪 七叩首 八叩首 滿叩首 禮舉七、向祖先神位行三跪九叩禮跪 一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跪 再叩首 五叩首 六叩首跪 七叩首 八叩首 滿叩首 禮畢八、獻酒 獻茶 獻果 獻饌 獻帛九、恭讀 祭祖祝禱文十、眾裔孫再向祖先神位行三跪九叩禮十一、恭化財帛十二、望燎十三、撤饌送祖十四、全體裔孫向祖先神位行三鞠躬禮十五、禮成(奏樂、鳴炮)

湖西村蔡氏家廟一O八年冬至祭祖祭文

據蔡氏家廟神主牌及族譜記載,湖西蔡氏第十七世始祖蔡才六,以及十六世祖蔡秩賓,叔姪兩人於明崇禎年間徙澎開墾。蔡氏裔孫慎終追遠,為感念祖先庇佑與傳承先祖開疆闢土之精神,於一O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由族長、委員裔孫率領眾裔孫族員進行祭拜。以下為祭文內容:湖西村蔡氏家廟一O八年冬至祭祖祭文維中華民國一O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歲次己亥年十一月廿七日為湖西濟陽堂蔡氏族親會宗祠舉行冬至祭祖祀典族長裔孫  蔡清原 蔡萬吉 蔡清原委員裔孫 蔡啟裕 蔡福松 蔡金池 蔡世保 蔡龍就蔡一郎 蔡春烈 蔡丙丁 蔡锦蒼 蔡俊賢陪祭者傳下眾裔孫族員等謹以香花牲禮祭告於太祖 叔度公始祖 仲胡公湖西開基祖 才六公暨歷代祖考妣之靈曰:嵩嵩吾祖、源遠流長。宗支廣殖、聚集八方。祖德庇佑、內外皆康。各安其位、士農工商。前程似錦、如意吉祥。秋高氣爽、濟濟一堂。謹掬虔誠、俎豆馨香。仰祈先祖、恩賜熾昌。敬呈祝禱、來格來嘗伏維尚饗

西衛吳氏宗親聯誼會暨崎頭頂祖厝冬至祭祖祝文

根據西衛吳氏族譜記載,吳氏分為兩個支派,其一為於南明永曆來澎的始祖吳盤 ,另一為清道光中葉徙澎的始祖吳士略。本資料由西衛吳氏宗親聯誼會、崎頭頂祖厝所提供,為兩間吳氏裔孫聯合辦理冬至祭祖的祝文。祭祖日期為108(2019)年12月22日。祭文中提及數位重要的先祖,後續接著恭讀感恩、感念先祖之文,內容如下:    冬 至 祭 祖 祝 文    維  中華民國一百有八年歲次己亥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農曆十一月廿七日)為冬至佳節之吉日良辰、主祭者西衛吳氏宗親聯誼會五間起祖厝會長吳文緣暨崎頭頂祖厝會長吳文忠等率全體裔孫宗親、敬備鮮花素果、牲禮、龜桃、酒、茗茶、糕品、香燈財帛、庶饈之儀。  恭獻於吳家開姓祖泰伯公傳代祖仲雍公延陵祖季札公五間起、崎頭頂開澎祖暨歷代祖考、祖妣之神位前曰:列祖列宗 日月同光 為我祖神 萬古流芳一脈相傳 源遠流長 後裔霑德 恩比天長飲水思源 念念不忘 茲逢佳辰 共聚一堂同心奉祀 誠敬拈香 恭獻微儀 請祖來饗謝祖隆恩 庇佑安康 爾今爾後 勵當圖強毋忝所生 以期隆昌 言祝不盡 惠保無疆裔孫冒昧 恭進祝章 祖先鑒核 雀躍榮光    伏維尚饗                  後世子孫  西衛吳氏宗親聯誼會五間起祖厝會長吳文緣暨                       崎頭頂祖厝會長吳文忠同率全體裔孫宗親等叩首   天運歲次己亥年十一月廿七日吉時

東衛呂氏宗祠冬至祭祖典禮流程

馬公市東衛里呂氏宗祠位於東衛里167-1號,呂姓為東衛里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呂氏占全村人數38%。呂氏宗祠落成於民國76年(1987)分為兩層樓,樓上為宗祠神殿,祀奉著呂氏歷代祖先牌位,樓下為懇親會館。以下為東衛呂氏冬至祭祖典禮的流程規劃:澎湖縣東衛呂氏宗祠冬至祭祖典禮壹 典禮開始(典禮開始前主祭官先詣福德正神前上香上茶致酒)一 主祭就位 當祭就位 參祭就位(主祭立階上 當祭執事列階下 各宗子按昭穆列立階下)二 奏樂 請神 進香(主祭率領各宗子焚香向西北方晉江金門遙請依神主位次告神)(恭請完回身詣祖考妣前就位)三 啟闈四 跪 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升 復位 樂止貳 初獻禮一 主祭就位 奏樂1進香 (進三柱香與主祭) 上香2跪 酹酒3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升 復位 樂止二 當祭就位 參祭就位 奏樂1進香 上香2跪 進茶 上茶3跪 進酒 獻酒4跪 進饌 獻饌(四大盤)(鼓樂三通)5跪 進點心 獻點心(二大盤刈包或蛋糕)6跪 進甜湯 獻甜湯(二大碗)7主祭就位 跪8灌茅 (一灌茅 再灌茅 三灌茅)9恭讀祝文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升 復位 樂止三整席:饌移前 茶酒湯點心撤下參 亞獻禮一 主祭就位 奏樂1進香(進三柱香與主祭) 上香2跪 酹酒3叩首 再叩首 六叩首 升 復位 樂止

七娘媽生-澎湖護子祈美的婦幼節

此為2013年(民國102年)8月13日所拍攝的照片,照片中是一位湖西鄉龍門村的媽媽,在七夕這一天抱起孩子向七娘媽祈禱。 七夕民俗起源於牽牛、織女星的星辰信仰,反映男耕女織的性別分工與歡慶豐收的祈願,後來在民間敘事中被擬人化為男、女相會,富含了成年禮、婚育、孕產和乞巧的多元意義。在閩南,更發展為護幼育兒的七娘媽信仰。 澎湖的七夕屬閩南七娘媽信仰裡的一環,七夕俗稱七娘媽生,七娘媽被視為織女或傳說中的七仙女,又稱七星娘娘、七星娘仔媽。七夕這天的傍晚或華燈初上之時,民家將供桌、板凳置於門口、中庭或陽台,供品主要有:七夕粿(或油飯、麵線、光餅,一般為7碗)、花朵7朵、胭脂(或女性化妝品、保養用品)、白粉(緣粉)、五色紙(或七色紙)、洗面水(含一條新毛巾)、香、金紙等,有的會另外準備剪刀、尺、針線、鏡子、梳子等用品。家中若有未成年的孩子,會另外準備五色線或紅紗線,祭拜完後讓孩童佩戴,象徵七娘媽的保佑,亦有民家於此日祭拜床母。 澎湖七夕常見由媽媽或祖母等女性長輩帶著孩童誠心向七娘媽祈求,為孩子捾絭,充滿母性美,這也可說是澎湖傳統的「婦幼節」。

牽牛織女星兩相望

七夕節俗起源於古時農耕社會和牽牛、織女二星的星辰信仰,中國閩南地區則發展為護幼育兒的七娘媽信仰。 此為2005年(民國94年)8月11日所拍攝的照片,照片中是一位馬公市烏崁里洪宅的阿嬤在大門口祭拜七娘媽,拜完之後,這位阿嬤總是抬頭仰望星空,說道:「牛郎織女分東西(Gû-nn̂g Tsit-lú hun tang-sai)」。 牽牛星右左兩旁各有一顆稍暗之星,織女星與旁邊的小星連成菱形,兩星隔著銀河相望,予人們無限遐想,譜出歷史上無限浪漫動人的愛情故事與史詩。而在澎湖,依據對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和二星的星象聯想,產生了許多地方俗諺,例如:「牛郎抱子在身邊(phō-jí tsāi sin-pinn),織女抱子在胸前(phō-jí tsāi sin-pinn hing-tsîng )」、「牛郎帶子(兒)分擔番(tài-jî/lî hun-tam huan),織女帶子(女)犁頭款(tài-tsú/lú Lê-thâu khuán )」、「牛郎牽子手獻開(khan-jî tshiú hiàn-khai ),織女牽子手垂垂(khan-jî tshiú suî-suî )」,說的是牽牛星與旁邊兩星,三星連成一線,彷彿一個人以兩肩荷著匾檐或雙手攤開的樣子,菱形的織女星形似犁頭或雙手垂放狀,澎湖人同情、感嘆這對苦命鴛鴦,同時也讓想像力放飛。

七夕粿-七夕限定古早味

照片為2009年(民國98年)8月26日在澎湖縣湖西所拍攝,澎湖七夕最應景的傳統特色供品就是七夕粿,是一種厚約半公分、中間微凹的圓形白色小軟粿,另有粿仔、七夕粿仔、軟粿、糖渣粿仔、糖粿仔、貼粿仔等多種俗稱,七夕限定,其他時節很少見得到。 七夕粿的材料為小米或高粱或糯米、蓬萊米,泡水磨成漿後以布袋裝置、壓乾成米粹(bí-tshuì),再揉製而成,最後用蒸籠蒸熟。澎湖不產水稻,早期多高梁、小米等旱作,以之為原料同少許蓬萊米混合,所製之七夕粿冷卻後較為硬實。現今米糧進口便利,七夕粿多以糯米摻和蓬萊米製作,較為軟嫩,亦可購置現成的米製粉,直接加水揉製即成。七夕粿的中心微凹原是為了易於受熱蒸熟,又據傳是為了裝盛織女的眼淚。 七夕粿常見的吃法是祭拜完後沾糖漿、砂糖或花生糖粉食用。不少長輩回憶,早期物資匱乏,年節做粿是期待之事,尤其勞動工作回來,七夕粿沾著糖漿吃,甜蜜又止飢。

北辰市場七夕味

此照片為2009年(民國98年)8月26日所拍攝,菜市場是最能反應地方時節與生活脈動的地方,一個地方過什麼節日、吃什麼用什麼,逛一趟菜市場便一目了然。照片裡是七夕當天澎湖馬公市北辰市場的一景,有各式各樣的七夕商品。 澎湖馬公北辰市場,是澎湖最重要的菜市場,只要看到潔白圓扁的小軟粿出現,就知道七夕到了。澎湖地區目前還保留七夕民家祭祀七娘媽的習俗,在七夕當天與前一天,北辰市場會有許多攤位兼售七夕商品,市場旁老餅舖前出現長長的排隊人龍在等著新鮮出爐的七夕粿,也有一些是七夕當天才出現的臨時攤位,不論是餅舖批發來的,還是獨家配方手工自製,任君挑選,充滿濃濃的七夕味。 與七夕相關的商品五花八門,常見的有:瑩白圓扁的七夕粿、中間有小孔的圓形光餅(戚繼光餅)、麻糬、圓形鳳梨酥、各種圓形零食、油飯、麵線、白粉(緣粉)和五色紙、紅紗線、五色紗線、針線盒等,琳瑯滿目。尤其是七夕粿,可謂節日限定,七夕一過就消失無蹤,除非特別定購,否則錯過就要再等一年。

老餅舖七夕飄香

此為2010年(民國99年)8月22日所拍攝的照片,澎湖七夕時節將近,除了民家自製拜七娘媽專用的七夕粿,許多餅舖、傳統食品行也會量產七夕粿銷售。照片一為湖西鄉旭西食品行趕製七夕粿的場景,一個忙著揉米糰,一個忙著將米糰揉成等重的圓球;照片另一為湖西鄉福榮食品行,七夕粿已蒸熟,等著散熱後包裝。 店家製粿大致遵照傳統,至少2-3天前就得事先作業,使用的米種與比例,各有配方。大致的流程是:首先需將米泡水,加水磨漿後裝入布袋,以重物壓乾製成米粹,再揉成一顆顆約等重的圓球,用手掌輕壓成中間略凹的小扁粿,放入蒸籠蒸熟即成,最後放涼裝盒或裝袋,讓空氣四處瀰漫著粿香。 七夕粿一般為純米粿,以2019年的物價而言,一斤在60-70元之間,有的會加糖製成甜粿,也有包入甜料餡,但銷路最好的仍是純米製不加任何調味的原味七夕粿,初食無味,細嚼漸覺微甜,一如七娘媽的愛,樸實無華,餘韻不絕。

七夕拜拜各地小不同

此為2013年(民國102年)8月13日所拍攝的照片,照片為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民宅七夕拜拜的情景,有七碗七夕粿,一碗麻油雞蛋麵線湯,紅紅的那一盤是自家種的鮮花。澎湖雖小,但七夕各地拜七娘媽的方式略有不同,供品方面,七夕粿、花朵、金、香、洗面水、白粉、五色紙等是基本款,白沙鄉常見用菜湯飯;西嶼鄉則常見用麻油蛋麵線、麻油黑糖煎蛋或是油飯、摻糖的甜飯等;離島則屬混搭,有什麼就拜什麼。 麻油、蛋、黑糖、油飯等,是昔時婦女坐月子滋補的食品,也是具有孕產意味的民俗飲食,反應出七娘媽母性神的特質。 不想用七夕粿的,現代也有許多圓形食品可替代,如光餅、旺旺雪餅、麻糬、鳳梨酥、蛋糕,或是家中兒童愛吃的圓形餅乾,變化多端,非常彈性。而家中若有學齡前兒童還常常口水不止者,可使用拜過的七夕粿或光餅,過爐後請七娘媽來幫助收涎。

新裝出席,美麗赴約

此為2005年(民國94年)8月11日所拍攝的照片,照片裡是澎湖縣馬公市烏崁里某洪宅阿嬤七夕拜拜的一景,有7朵胭脂花、白粉(緣粉)、五色紙、剪刀、木尺和金紙,阿嬤說,這些是要給七娘媽(織女)打扮、做新衣,水水(漂亮)去約會。 澎湖的七娘媽信仰,沒有雕金身立廟奉祀,沒有使用紙紮七娘媽亭,更沒有熱鬧鑽亭的場面,祭拜時間約從下午三點以後到入夜星出,門口或陽台擺個長椅、小桌子,供品簡單,雖不隱密,亦不張揚,悄悄進行,默默結束,這或許可以解釋,何以清代方志和日治時期幾乎沒有澎湖七夕節俗的紀錄。 和臺南府城比起來,澎湖的七夕形式簡樸,同時因應七娘媽身為女性神的身分,供品中還有花朵、白粉(緣粉)、五色紙、剪刀、尺、鏡、針線或化妝品,頗有古俗乞巧祈美的遺風。 然而,對於這些女性用品,澎湖人有更溫馨的解釋,這些東西不僅能乞巧,更重要的是讓七娘媽(織女)在這一年只有一次相會的難得時刻能「妝水水」(妝扮美麗)、製新裝,漂漂亮亮去見牛郎。

七夕捾絭-七娘媽愛相隨

此為2009年(民國98年)8月26日所拍攝的照片,農曆七月初七,俗稱七夕,閩南地區又稱七娘媽生,七娘媽是護幼的女性神,澎湖保留了七娘媽信仰與七夕節俗,會在七夕傍晚祭拜七娘媽,家中若有未成年小兒,供品中會另外準備五色線或紅紗線,為小兒捾絭(Kuānn-kǹg)用。圖為澎湖烏崁一位阿嬤為未滿週歲的孫子戴五色線,和媽媽為女兒掛上紅紗線。 線材的使用有年齡大小之分,通常嬰幼兒使用五色線,較大的兒童則使用紅紗線,祭拜完後,常由女性長輩為孩童戴上,有時還加掛古銅錢,至來年再換新線,大多戴到小學畢業,也有一直戴到16歲成年為止(古時年滿16歲為成年)。鐵線尾王宅的阿嬤一邊給孫子戴紅線,一邊口唸:「絭捾過後,紅嘎乎你呷嘎老老老。」意為戴了紅線,讓你紅到老,「後」和「老」的閩南語發音押幺韻,具諧韻之美。 每個捾絭的孩子都受到七娘媽的眷顧,戴著這條項練,象徵七娘媽的愛與保佑常相左右,這是許多澎湖人的童年記憶,而七娘媽也就這樣守護了一代又一代的澎湖孩子。

小粿小餅大功用

此照片為2009年(民國98年)8月26日所拍攝,當天為農曆七月七日,七夕,又稱七娘媽生,許多澎湖人會在這一天傍晚備供品祭拜七娘媽,尤其家中有孩童的家庭,會另外準備五色線或紅紗線,誠心祈求七娘媽後,給孩童佩戴。 身為護幼神的七娘媽能保佑孩童健康平安,也能幫助育兒。七夕粿和光餅是澎湖七夕的應景特色供品,光餅一般用在小孩滿四月收涎,但如果小孩過了四個月仍流涎不止,或是遲遲不斷奶,可以在七夕這天再補一次,以光餅或七夕粿祭拜七娘媽,誠心祈求,祭拜完後過爐,便可用來收涎或斷奶。 照片中,井垵一位阿嬤,就用拜過的光餅幫孫子收涎;同樣是井垵,另一位阿嬤,叫孫子雙腳跨在戶碇兩旁,用拜過的七夕粿輕擦孫子嘴唇,請七娘媽幫助收涎和斷奶,小小的七夕粿和光餅,具有通過儀式(rite of passage)的大大功用,也蘊含了澎湖孩子成長的滋味。

浮花洗面-美容保健兩相宜

照片為2009年(民國98年)8月26日所拍攝,澎湖的七夕承襲了閩南七娘媽信仰與節俗,在七夕這一天傍晚,備簡易供品於自宅祭拜七娘媽,供品中通常還會準備一水盆,祭拜完後,將花瓣放入水裡,據說此花瓣水具有美容保健功效。 七夕是屬於七娘媽(織女)的節日,女神予人美麗的想像,據傳在七夕這一天水盆中放入花瓣,用花瓣水來洗臉,可美容養顏,歐陽修〈漁家傲〉有著名詩句:「乞巧樓頭雲幔卷,浮花催洗嚴妝面。」即為此意。關於花瓣水,澎湖有一個說法,認為此水盆乃為裝盛織女與牛郎相會時流下的淚水,俗云「洗七娘媽水,面才會水(美)」、「七娘媽水(美),洗洗乎水(美)」,家中女性絕不可錯過。因此,從歐陽修到今日澎湖民俗所見,完全就是古時七夕浮花洗面遺風的傳承。 此外,因七娘媽是美麗又會護幼的女神,拿新毛巾使用祭拜後的花瓣水擦臉,據說可帶來好運,讓女子美麗,小孩健康,因此澎湖俗諺又云「洗臉,洗乎肥,洗乎水」,七夕的花瓣水,真是美容保健兩相宜。

七娘媽請享用

此照片為2013年(民國102年)8月13日所拍攝,照片裡是澎湖馬公市五德里(雞母塢)歐陽宅的阿嬤,在七夕拜完七娘媽後,將7朵胭脂花、香、白粉和五色紙放在牆角,留給七娘媽(織女)享用。 澎湖七夕敬拜七娘媽,在七夕粿或相關食品之外,多會另外備有鮮花7朵、白粉和五色紙、剪刀、尺、針線、梳子、鏡子或化妝品、保養品等女性用品,各家繁簡不一。鮮花,以家宅附近易於取得者即可,通常以7為數;白粉,就是古時婦女挽面用的白粉塊,又稱緣粉,現在有和五色紙一同包裝的現成品可買。澎湖民間認為,敬拜這些縫紉和化妝用品,可祈求七娘媽(織女)賜予好手藝,還可給七娘媽(織女)使用,以便在七夕這個一年只有一次相會的時刻,裁製新衣,盛妝出席,美麗見牛郎。 敬拜完後,剪刀、尺、化妝品等留著自用,白粉和五色紙、鮮花則留在牆角或屋頂,讓七娘媽(織女)繼續享用。還有的婦女會將白粉折為兩半,一半留給七娘媽(織女),一半留給自己用,據說這樣可以跟七娘媽(織女)一樣美麗。

開天門,祝天貺

這是2013年(民國102年)農曆六月初六(國曆7月13日)拍攝於澎湖縣馬公市城隍廟的情景。 民間傳說每年農曆六月初六日是天門大開的日子,俗云「開天門」,人們的祈願可以直接上達天聽,是補運的最佳時刻,故又稱「補年中運」。歷史上,宋真宗在1011年(大中祥符4年)下詔書,認為此日天書再降,訂為「天貺節」,民間又稱「天貺日」。或又有云此日正好是農曆年度的一半,又稱「半年節」,亦有以農曆六月十五日為半年節者。而農曆六月初七,則相傳是玉皇大帝成道日,此日拜天公,可祈求降祥賜福,補好運,所以從農曆六月初六到初七這兩天,是澎湖人拜天公、補運的好日子。 照片中是馬公城隍廟民眾補運一景。澎湖年中補運以馬公市的兩座城隍廟(馬公、文澳)最盛,尤其是馬公城隍廟,越到農曆六月初六日的子時人越多,廟方會特別準備長桌,讓民眾將補運供品和祈願疏文擺上桌。這二張照片所見共桌上琳瑯滿目的祭品與疏文,不僅顯得熱鬧滾滾,也說明民眾希望除厄運、進好運的熱切心情。

天門開開,全家補起來

農曆六月初六俗云「開天門」,又稱「天貺節」,初七是玉帝成道日,此兩日可拜天公、補運。由於民間認為城隍爺燮理陰陽,為了消災解厄,到城隍廟補運最為適合。照片中是馬公城隍廟補運一景,廟內的長桌上擺滿補運供品和祈願疏文,補運金將供品團團圍住,各家擺法不一,供品各異,不變的是,疏文單裡要寫上全家人的個資。 每當天貺節一到,廟方會貼心的準備現成的疏文紙單,裡頭有表格方便填寫,或是自己用紅紙寫上家人生辰資料亦可。一旁籃子裡的金紙元寶是另一個重點,拜神用的金紙或天公金要折成元寶狀,才能顯得有誠意,不只補好運,也能補財運。

除厄運,補好運

這是2020年(民國109年)農曆六月初六(國曆7月26日)拍攝於澎湖縣馬公市城隍廟內的一景。 每年農曆六月初六俗稱「天貺節」各地風俗各異,閩南地區以拜天公和補運為主。澎湖承襲補運習俗,以農曆六月初六、初七這兩天最盛,尤其是馬公兩座城隍廟,到了晚上,五花八門的補運供品就出現在廟內長桌上。照片中,補運錢所圍的食品,一為紅蛋,一為荔枝和湯圓。補運錢的擺法則隨意,一般常見為圓形和方形,亦有如照片中的八卦形。 補運要準備的供品基本上要有補運錢、香、金紙,另外準備湯圓、甜糯米和煮熟帶殼的紅蛋,視人數準備紅蛋數量。湯圓和紅蛋表示團圓,甜糯米有「黏」(連、團結)和甜蜜的用意,或可用麵條墊底,比喻長壽。紅蛋可用能剝殼的食品代替,例如花生,或是季節水果荔枝、龍眼(或龍眼乾)等,近年偶爾還出現果凍、櫻桃、糖果等進口食品。紅蛋拜完之後,要在桌子四角輕敲,剝掉殼,表示厄運脫去,換上好運,再將糯米或麵條塗上少許香灰,帶回去給全家人享用,以保整年平安,逢凶化吉。

廟口元寶工廠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農曆六月初六日(國曆7月26日)澎湖縣馬公市城隍廟口的情景。 民間相傳,農曆六月初六天門開,又稱「天貺節」,此日天門大開,人們的祈求能直接上達天聽,暢行無阻,是拜天公和補運的好日子。尤其初六和初七的晚上,馬公城隍廟就會湧入大批補運人潮,常將廟內擠得水泄不通。 在等待的時刻,廟內外常見低頭折紙錢的民眾,三三兩兩、閒話家常,階梯上、角落旁,或拿個小板凳,找到空位就坐著,小心奕奕的將手中一張張的金紙化成元寶,心中的祈願,也隨著籃子裡的元寶越來越多,逐漸滿溢。特別的是,來為全家人補運的民眾,以女性居多,城隍廟也就變成婆婆媽媽的另類聚會所。 由於廟裡的空間有限、香煙瀰漫,許多民眾如同照片中所示,移駕到廟埕,廟口彷彿元寶工廠,將元寶一籃一籃的生產出來。農曆六月常逢國曆七月的暑假,正值澎湖的觀光旺季,大家在廟口低頭折紙的輕聲細談,和廟前餐飲街的人車鼎沸,一鬧一靜,這就是天貺節的日常。

公廟補運

這是拍攝於2013年(民國102年)澎湖縣馬公市烏崁里靖海宮。 澎湖的補運習俗,以農曆六月初六、初七這兩天為主,俗稱「開天門」或「天貺節」,而平日的農曆初一、十五、正月初七人生日、正月初九天公生、六月十五半年節、八月十五中秋節、神明聖誕和醮典期間,也都可以補運,地區不同,日期各有差異,補運的形式則大同小異。 天貺節的補運,澎湖以馬公的兩座城隍廟最盛,無法到城隍廟的,在聚落公廟辦理即可。照片中的烏崁媽媽們,就是在晚上到公廟靖海宮為全家人補運,有的正焚香祝禱,有的在旁邊折元寶。桌上一組補運錢就是一戶人家,媽媽們對補運錢的擺法各有千秋,極盡其手藝與巧思,配上金紙元寶,頗有幾何之美,紅單上是全家人的資料,這是要請神明看仔細,不要把好運給錯人,並謝謝神明半年來的保佑,未來的半年,也要麻煩眾神了。

脫殼之蛋,厄運退散

這是拍攝於2013年(民國102年)農曆六月初六(國曆7月13日),俗稱開天門、天貺節,此日天門大開,人們的祈求可以直達天聽,也是補運的絕佳時機。農曆六月初七,相傳為玉帝成道日,因此六月初六、初七兩天,都可以到廟裡補運、拜天公。 補運要準備補運錢、金紙、香、紅蛋、甜糯米、家人個資,將紅蛋放在糯米上,要補運者有多少人就準備多少顆紅蛋,糯米可用麵條代替,紅蛋可以改以其他帶殼食品,不過仍以紅蛋最常見。焚香燒金完後,要在廟內剝完蛋殼才可以回家,蛋殼退去,代表厄運退散,蛋又代表新生,所以每個家人都要吃到,才能得到好運。 剝蛋殼的時候,要先拿起紅蛋在桌子四角輕敲,再脫去蛋殼。照片中的烏崁媽媽正在剝蛋殼,剛剛在折元寶時還有說有笑,但一到剝蛋殼的時刻,立刻變得專注而沉默,原來是從剝蛋殼開始到回家途中都不能講話,否則一開口,好運就煙消雲散了。

冬至相約包菜繭

這是拍攝於2012年(民國101年)冬至前澎湖縣馬公市烏崁里的婦女包菜繭情景。眾所皆知,「冬至」是一年當中,日照最短、黑暗最長的日子,過了冬至,日照漸長、黑夜漸短,顯示冬至是一個具有光明與新生含意的日子,古人說:「冬至大如年」,或云吃了冬至圓就大一歲。 在澎湖,冬至是祭祖與團圓的節日,要包菜繭(音同菜幹)、捏雞母狗仔,家裡要拜祖先,宗祠也要祭祖、吃祖。菜繭是一種米皮包餡、餃子型的食品,又稱菜包、菜豬、菜粿。雖然現在菜市場有現成的菜繭販售,許多民眾還是會自行製作,但由於製作費工,通常在冬至的前一兩天就要準備,有些婦女們會相約共同出資、分工合作,照片中的烏崁媽媽就是如此。 菜繭在澎湖不僅是節日食品,也是家鄉與媽媽的滋味,照片左邊的洪媽媽,除了祭祖與自己食用外,就是要冷凍後寄給在台中工作的女兒,洪媽媽表示,女兒說冬至沒吃到媽媽包的菜繭,就不叫冬至。

菜繭百味

冬至在澎湖是團圓、祭祖的日子,在食俗上,澎湖人承襲閩南習俗,在冬至包菜繭、捏雞母狗仔。 菜繭是一種米皮包餡、餃子型的米食(音同菜幹),台灣又稱菜包、菜粿,莫約成人手掌長度,體型比常見的水餃為大,蒸熟食用。將米粹揉出乒乓球大小的圓球,從中間下壓揉成碗狀,填入餡料,兩邊夾緊封口,就形成水餃狀的菜繭。內餡鹹甜隨意、葷素皆可,甜餡通常有花生、紅豆、綠豆,鹹餡一般有高麗菜、絞肉、紅蘿蔔、木耳、香菇、芹菜等,或加蝦米、小管乾爆香,各家配料不同,造就菜繭百味。 照片中,一個正將米粹捏成碗狀,一個正放入餡料,餡料中隱約可見蝦仁,旁邊還有一碗炒過的土魠魚丁。冬至是澎湖盛產土魠魚的季節,這戶人家用料大方,包山包海,是為了寄給遠方的遊子。拜冷凍配送和航空運輸之賜,現在的冬至總有一顆顆的菜繭從澎湖輸出,飄洋過海,撫慰一顆顆想家的心。

菜繭-孩子眼中的冬至大水餃

這是拍攝於2018年(民國107年)冬至前的澎湖縣馬公市烏崁里人家包菜繭的情景。冬至日團圓、祭祖、吃湯圓,是台灣普遍的習俗,澎湖的冬至還有兩樣重要的應景食品:菜繭和雞母狗仔,這個閩南風俗在清代澎湖方志中沒有明確的記載,澎湖人卻默默的流傳至今。 菜繭(音同菜幹)又稱菜包、冬至包,照片中一是剛包好的菜繭,一是菜繭蒸好的樣子,外形酷似放大版的長型水餃,因此孩子們戲稱為冬至的大水餃。菜繭的外皮由糯米混搭其他米粉,若全為糯米,蒸熟後會過於黏稠、軟塌,像融化的冰淇淋,如何讓菜繭皮薄餡多,炊蒸的過程中不破皮、不開口,才是考驗工夫所在,至於內餡則鹹甜葷素皆可,端視各家配方。 許多澎湖孩子最喜歡站在炊煙裊裊的蒸籠邊,等待出爐的那一剎那,在「哇」的驚嘆聲與騰騰煙霧中,冬至大水餃亮麗登場,撿幾顆最漂亮飽滿的拿來祭祖,稍有瑕疵者讓孩子先嚐,這是寒風凍塞的時節中,由菜繭演繹的澎湖冬至節。

澎湖冬至社區福利-菜繭

現在台灣的社區與村里事務裡通常包含有年節禮品,比如母親節會送花、端午節會送粽子、中秋節送月餅,而澎湖的社區還多了一項福利,那就是冬至送菜繭。菜繭是澎湖人冬至的應景食品,這張照片就是2015年(民國104年)冬至前夕澎湖縣馬公市烏崁里辦公處委託烏崁製粿名手徐媽媽製作冬至菜繭,準備分送里民享用。照片中,一是徐媽媽與其助手正在包菜繭,一是徐媽媽正以古法用石頭壓出米漿中的水分,以製作米粹。 由於菜繭數量龐大,加上這些幫忙的媽媽們冬至也有家務要忙,社區菜繭約在冬至前兩週就要開始進行。大致的流程是:浸米、磨米、壓米粹、炒內餡、揉皮、包餡,最後蒸熟,放涼包裝後,再由里辦公室請志工分送。也因此常常冬至還沒到,大家就收到菜繭了,不用看日曆,就知道冬至快到了。

楊媽媽的冬至圓和雞母狗仔

這是拍攝於2019年(民國108年)冬至前澎湖縣馬公市楊媽媽所製作的雞母狗仔。澎湖人的冬至,必定要有菜繭和雞母狗仔,拿來恭敬的祭祖,感謝一年的平安。「雞母狗仔」不限於動物,只要是小巧可愛的捏塑物,皆可稱為雞母狗仔,一般以動物造型居多,故以此為名。 照片中是原來自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後來遷居馬公市的楊媽媽,在冬至當天的上午剛捏好的雞母狗仔。為了不讓白白的米團過於單調,米團中加入少許紅花米,呈現淡雅的粉紅色。楊媽媽的雞母狗仔,有圓圓胖胖的豬、羊、雞、鴨、牛和狗,還有成疊的錢幣、元寶,她說動物要捏肥肥才能好過年,這樣祭拜祖先和神明,才能六畜興旺、財源滾滾。而雞隻裡還要有一窩母雞和小雞,表示一家團圓,生生不息。而澎湖人這種把雞母狗直接製作擺在供桌上祭拜祖先的方式,表現冬至祈求六畜興旺、財源滾滾的願望,甚至成為一種供桌上祭品相當豐富的象徵。而祭祀完後多為家人分食,所以雞母狗這樣的冬至習俗,為澎湖人心中的共同記憶。

冬至雞母狗仔繽紛上市

這是拍攝於2012年(民國101年)冬至前澎湖縣馬公市。照片中這些小巧可愛的米製小動物,是澎湖人冬至必備的「雞母狗仔」,這是在北辰市場販售的現成品,白底米團綴上點點朱紅、芝麻眼睛,或是繽紛色塊,顯得喜氣洋洋,又充滿童趣。 傳統的雞母狗仔,可說是澎湖冬至時大人與孩童的集體參與和創作,眾生百物皆可捏塑,大家互相比較成品,看誰的手巧,誰捏得好笑。蒸熟後,敬奉祭拜祖先,寄託年年是豐年的想望,祭拜完後,就交給孩童吃食把玩,看是要先吃一條腿,還是先咬掉兩隻耳朵,吃不完的,再切片煮成鹹粥或鹹湯。 由於傳統製作米粹費時費工,近年來市場上有現成品販售,各家廠商自由創作,環肥燕瘦,青紅黃綠,任君挑選,這些雞母狗仔在冬至前夕繽紛上市,預告節日的來臨。

西嶼輪普-小門普度

這是拍攝於2016年(民國105年)8月15日(農曆7月13日)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的普度場景。當天普度祭品分別由小門村裡的東西南北四甲提供,分為四條長桌,夕陽西下,彩霞滿天,村民就這樣在天寬地闊和無敵海景中,熱熱鬧鬧在廟口普度。 農曆七月俗稱鬼門開或慈悲月,澎湖西嶼鄉農曆七月普度日期各村不同,從7月13日小門村開始,到7月24日合界村為止,總計11村落卻形成特殊的輪普習俗,各村形式不一,大同中有小異。 小門村,普度不請道士、不糊大士,往年曾請請戲班演戲,近年改為放映電影,村小人稀,悲憫孤幽的情懷依舊。照片中比較特殊之處,為左側二條長桌中間也擺設一尾村民捕抓到的鯊魚,被當成了祭品一起貢獻給好兄弟。

西嶼輪普-后螺鮮食普渡

農曆七月俗稱鬼門開或慈悲月,澎湖西嶼鄉農曆七月普渡時,各村的日期不同,從7月13日小門村開始,到7月24日合界村為止,形成特殊的輪普習俗,各村形式不一,大同中有小異。 農曆7月24日由合界村接力普渡,合界附近有一個小社區叫后螺,目前行政區域亦屬合界村中,普渡日期與合界村同日,併入西嶼輪普的一環,但普渡品的擺設自成一區。 照片中是后螺的阿婆,桌上是她準備的菜湯飯,要來祭拜好兄弟的,希望他們可以飽食一頓。目前普渡品常見罐頭、餅乾、泡麵等現成品,后螺民眾還是維持傳統的澎湖鮮食,照片中可以看到螃蟹、花枝丸、小管與鮮魚,這些都是當季的海鮮,還有那一鍋飯與湯,合起來就是拜拜常講的菜湯飯,誠意十足。

竹灣村蔡氏宗祠青陽堂

這是拍攝於2000年(民國90年)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北甲(村莊東北角)的蔡氏祠堂「青陽堂」。 竹灣蔡氏源自明朝萬曆年間的福建泉州,竹灣蔡氏青陽堂則首建於1846年(道光26年),第二次修建於1891年(清光緒17年),第三次修建於1971年(民國60年),最後一次則修建於2001年(民國90年),也就是照片裡的面貌。此一蔡氏青陽堂的歷史,總計承載了竹灣蔡家近400年、十七代的家族情感。青陽堂在日治時期,曾經被殖民政府最早在竹灣設置的竹灣公學校前身:「小池角公學校竹篙灣分離教室」(1920年、大正9年)當作臨時教室使用,直到2年後升格為「小池角公學校竹篙灣分教場」(1922年、大正11年)並且搬入建造好的新校舍才結束借用。 跟澎湖所有宗祠的習俗相似,竹灣蔡氏宗祠每年清明、冬至均有祭祖活動。惟此一照片似乎並非祭祖,而受訪的蔡丙戊老先生(左三)也不記得是何緣由讓族裡耆老共聚一堂。

蔡丙戊家中祖傳「萬世師表」木牌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在地耆老蔡丙戊先生家中,一塊紅底金漆的木匾,上書「萬世師表」,是竹灣村蔡家的傳家之寶。 根據蔡丙戊老先生的口述,這是他曾祖父在清朝時期所親手雕刻的木匾,時間在1859年(咸豐9年巳未年),當時他的曾祖父在家中開設私塾教導村裡幼童,這塊木匾相當程度表明他在教導幼童的心志。後來,蔡老先生的祖父在日治時期也當過漢語老師,可以說是個書香門第。然而,蔡丙戊老先生在從小的成長學習過程中,卻因為遭遇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亂,以致無法繼續上學,顯得些許無奈。

冬至祭拜祖墳大合影

這是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洪氏家族男丁在1970年(民國59年)冬至祭拜祖墳後的大合照。 拜祖只有家族男性可以參與,需整飭儀容著正式服裝,且由各房宗長輪流主辦,該年由宗長洪頭先生主辦。冬至祭祖會先在家中擺放甜食和米酒等祭品,然後燒紙錢,接著戶外祭拜祖墳時,準備熟花生、蛤蜊、冬瓜糖、花生糖四樣祭品,以及香、米酒,並舉辦挂紙儀式。結束後宗親一起返家吃外燴,祭品的雞和豬等三牲都是食材,當時由洪元振主廚,稱為吃祖。 祭祖基金由各房子孫合資,並可提供子孫借貸作為經商、買房或婚喪喜慶等用途,隔年加上利息歸還。主辦者須負責供奉開澎祖第一代與第二代祖先的神位牌,並記錄祭祖收支明細,同時讓宗親每年在族譜登記剛出生的男孩和滿16歲的男生。除此之外,也交接祭祖用品予下位宗長,有鑼鼓、祖龕、福壽爐、神位牌、敬神杯、收支簿、宗旗等,其中宗旗和神位牌都是開澎祖從福建帶至澎湖,神位牌內有木片紀錄該祖宗生卒年以及家庭資料等。 早期一年兩次拜祖,由於人口外流,遂改成一年一次,2012-2014年(民國101-103年)都由洪頭主辦,隔年繼續接辦,因洪頭年邁改由么女洪春芝承接拜祖事務,成為洪家唯一全程參與拜祖的女性。

竹篙灣蔡姓家廟青陽堂地景變化

此兩張照片分別拍攝於2000年與2009年(民國89與98年)的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坑裡蔡丙戊住家前陽台,由蔡丙戊先生提供,背景皆為竹灣村的山海天際線與蔡姓宗祠「青陽堂」。同時也可見於蔡家生活裡悠閒的一面。 竹灣村蔡姓分兩支系:「坑裡蔡」與「頂寮蔡」,蔡丙戊家族即屬於坑裡蔡家。照片中的蔡姓家廟「青陽堂」建於竹灣村北側坑裡坡地,為竹灣各姓氏中最早興建之祠堂。根據蔡丙戊先生口述與「青陽堂」碑記所載,「青陽堂」1972年(民國61年)曾重建,至2000年(民國89年)也有重修;從照片中也可看出,2000年(民國89年)時的「青陽堂」仍是古樸的形制,建築的燕尾與馬背並無裝飾,遠方的山坡也呈現原生的芒草植被地景;但是到2009年(民國98年)的相片可見青陽堂已經過全面翻新,屋瓦更新為黃色琉璃瓦,燕尾與馬背上也增添了裝飾物,更大的變化是旁邊原本種植作物的山坡地已完全被銀合歡所佔據,可推測銀合歡是在2000年後的十年內入侵、改變竹灣的地景樣貌。

竹灣村穎川堂

  此張照片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的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下寮,穎川堂為竹灣村陳姓家廟,位於共合造船廠斜對角,面海而建,下寮一帶也是竹灣聚落內陳姓的主要聚居地。 相傳竹篙灣陳姓先祖於崇禎年間來澎,日治時期發展為竹篙灣最繁盛的姓氏。竹灣穎川堂建於1975年(民國64年),陳姓宗親每年冬至這天會齊聚於穎川堂,由族長率領宗親祭祖,完畢後並舉辦吃祖活動,為竹灣陳姓宗族的年度盛事。冬至祭祖時,該年內出生的陳姓男丁也要在冬至辦理「入男孫」的登記,將姓名登記在簿上;16歲則要辦理「入丁」的登記,將名字登記在輪流「作祖」的牌位上。祭祖與吃祖的活動,僅限於16歲以上已經入丁的男性,至於女性與年幼男性均不得參加。

許天旗得標野生大尾海鱺

這是西元2000年(民國89年)左右拍攝於澎湖縣馬公市第三漁港魚市場,由小門村民許天旗先生競標拍得一大尾野生海鱺魚的照片。 許天旗先生早年從事過多種工作,也是討海人,並且曾經到高雄加入遠洋漁業的行列,後來不幸發生意外,漁船損壞,也就結束遠洋漁業的工作。50歲之後回到澎湖生活,雖然不再討海,過去駕駛漁船且熟悉海域的能力,讓他在夏季可開快艇載觀光客賺取生活收入,冬天進入旅遊淡季時,則仰賴從小討海捕魚瞭解魚貨品質與行情的專業經驗,進入魚市場依靠標魚買賣維生。 這張照片裡的許天旗與二位婦女都頭戴帽子、腳穿雨鞋,正是典型魚市場裡從事標魚作業的裝扮。想要在魚市場標魚買賣,必須跟管理魚市場的澎湖縣漁會登記、註冊並繳交保證金,方才取得可以標魚資格的「代賣」身份。標魚的方式則類似民間標會,以出價高者得標。如此大的野生海鱺魚相當難得一見,也受到大家的矚目。 由於海鱺魚肉質鮮美,深受民眾喜愛,澎湖漁民也因此掀起箱網養殖海鱺魚的產業。不過因為海鱺魚不耐低溫,因此過去每隔幾年出現的寒流、寒害,都導致養殖戶的嚴重損失,目前似有養殖減少之趨勢。

小門村許天旗保存之假餌

  此為小門村居民—許天旗先生過去使用的鯊魚形假餌。目前保留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11之7號。   許天旗先生的前半生是討海人。20歲於高雄退伍,至台中幫姊姊經營漁獲生意,後返回小門做漁夫,以放緄(即延繩釣)為主要漁法,捕撈範圍遍及全台,漁獲包含白腹魚、土魠魚、海鱺、鯊魚等。不料九二一大地震(民國88年)時發生火燒船事件,時年49歲的許天旗幸運生還,後轉行於夏季在白沙鄉駕駛快艇載遊客維生,冬季則到馬公的魚市參與漁獲競標,並透過轉手貿易成功致富。   如今許天旗先生早已不出海捕魚,目前正專心經營標魚與宅配生意。照片中的假餌,是他於訪談中展示的,據許天旗先生所說,海鱺與鯊魚這類大型海魚喜愛較大的餌,這個假餌是他過去為了捕撈大型魚類,加上休漁期空閒時間多,以海上漂流木為原料親手雕刻出來,並製作成鯊魚形狀以自娛。現成為孫子女最愛的玩具。   許天旗先生的一生十分精彩,從台灣本島回到家鄉捕魚的職業轉變,更是許多小門村民共同的經歷。許天旗先生展示的假餌,除了是其奮鬥一生的象徵,也代表過去偏鄉漁民,即使常面對生活困頓,仍自力求生的精神,可視為當地漁民堅韌與勇敢的縮影。

竹灣國小80周年校慶邀請卡

這是2000年(民國89年)年由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所製作發出的80週年校慶邀請卡,由當時陳仁和校長與校慶籌備委員會蔡英傑主任委員共同聯名邀請。邀請卡的設計採用具有童趣的插圖,並印製紅色字體以表示喜氣。未來若跟其他年代校慶的邀請卡比較,也無疑成為重要的歷史記錄。 陳仁和校長指出,當初想要邀請歷屆竹灣國小的校友可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最後就是採取滾雪球的方式進行。這也就是先從每一屆找出一位具有影響力的核心份子,再由他協助將80週年校慶的訊息在同班同學之間傳遞邀請。但是最困難的地方,當然就是怎麼找到這一位能夠將訊息有效傳遞給同學的核心份子。從生活裡非常重要的人際關係網絡出發,陳仁和校長與蔡英傑主任委員分頭進行非常繁複的核心人物打聽、聯繫與拜訪,才讓邀請卡逐漸在各屆校友裡傳遞出去。

竹灣國小80周年校慶-舞龍舞獅

竹灣國小80年校慶是一個值得紀念以及充滿兒童記憶的曾經。當時的校長陳仁和校長,帶領著所有同仁一同舉辦這一次校慶的所有活動。整個活動的討論包括前置作業、布置、操演等等……。耗時大概近四個半月的時間。 校慶當天為2000年(民國89年)6月11日,此活動為「舞龍舞獅」 。其淵源來自 從前農業社會,鄉民平日忙於農事栽種,休閒時還是需要些娛樂,就是在此需求下產生的,除了娛樂外,更有聯絡同宗感情的社會功能。 早期「舞獅」另有驅逐疫鬼之意。但現今出現於慶典,以表示歡欣鼓舞,不再有驅鬼逐疫的意義了。

竹灣國小80周年校慶-幼兒健康操活動

本張照片拍攝於是2000年(民國89年)6月11日竹灣國小80年校慶活動,是低年級學童表演的健康操活動。當年的竹灣國小80年校慶活動,是個值得紀念以及充滿回憶的特別日子,經由當時陳仁和校長的帶領,經前後約超過4個多月時間的籌備,讓所有學童、特別是參與的村民、校友都留下珍貴而美好的記憶。 事實上,澎湖大部分國小的校慶活動,幾乎都跟在地村落社區有著緊密的連結,村子裡國小的校慶,幾乎也就是村子的重大事情,因此從村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一直到一般村民,也大多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地積極參與。配合這樣的關係,國小校慶活動裡面,也就一定會安排讓村民、特別是學團家長以及歷屆校友共同參與的趣味競賽活動,讓大家有機會在自己的母校重溫舊夢。同時也會跟在地的其他機構合作,例如這張健康操的小朋友就是來自竹灣托兒所的參與演出。在這些可愛有活力的幼童身上,可以看見竹灣未來主人翁的模樣。而在他們表演之際,除了幼兒所師長之外,最關注他們表演的人,當然就是他們的父母、家人、甚至街坊鄰居了。 澎湖許多國小的校慶活動,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村落大事,讓大家能夠感受到教育與生活之間非常緊密的連結,也會成為這些孩童未來尋找記憶的養分。

竹灣國小80周年校慶-踩高蹺

本張照片是2000年(民國89年)6月11日竹灣國小80年校慶中的一項趣味競賽活動:「踩高蹺」。竹灣國小80年校慶是一個值得紀念以及充滿回憶的特別日子。當時的陳仁和校長,帶領著所有同仁努力籌備舉辦這次校慶的所有活動。從活動規劃、籌備、聯繫、布置、預演等等……,前後耗時大概近四個半月的時間。校慶當天除了儀式性的開頭以及學童的各項田徑比賽之外,最獨特、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後續一連串充滿古早味的活動,就像照片中的「踩高蹺」。 踩高蹺是一種考驗學童手腳並用以及與大腦統合的趣味遊戲。踩高蹺完全打破平常走路或跑步的自然行進方式,必須改變成同手同腳的肢體合作,才能穩健地往前移動,否則將從高蹺上跌落,這就會影響參賽者的成績。 在過去的時代裡,踩高蹺是屬於漢人古代百戲之一,也是過去澎湖社會很通俗、常見的活動,通常是廟會慶典活動裡的重要項目,也會在某些大型遊街活動裡出現,一直會吸引當時民眾的好奇與歡笑。只是過去幾十年來,隨著各種五花八門娛樂活動的興盛,不僅踩高蹺活動逐漸銷聲匿跡,連廟會活動參與的人潮也大不如前,這也算是當前社會變遷的寫照。

第六、七屆澎湖縣國語演講優勝

這二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小的珍藏照片,二張照片分別是由竹灣國小老師帶領學校學生參加澎湖縣舉辦第六屆1952年(民國41年)與第七屆1953年(民國42年)全縣演講比賽獲得優勝,由帶隊教師與獲獎學生的合照留念。 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之後,國民政府發現民眾失學的比例極高,並且使用國語的民眾更低,因此在教育政策上採行了許多推廣國語教育的作為,以期能夠提高國民的國語識字能力。例如,由台灣省教育廳普遍開設的失學民眾補習教育(簡稱「民教班」),就是其中之一。而此處照片所示的「國語演講比賽」,更是各級學校、各級政府努力舉辦推動的重要活動,透過給予優勝者獎金與獎品獎勵的方式,期待能帶來示範與引導效果,讓國語能力提升。

澎湖望安鄉菜宅見聞( 二)

照片是拍攝於澎湖縣望安鄉將軍澳嶼的聚落田野景象,拍攝於2014年(民國103年)11月12日,是位於遠離聚落的山園區域,另一張照片則是位於聚落旁。照片裡呈現典型澎湖冬季的景象。有耕作的土地,在冬季因為沒水可以耕種,因此大多是一片黃沙。至於廢耕的土地,則大多已經被銀合歡此一強勢外來種植物所霸佔,並且因為冬季強風與鹽霧作用,枝葉呈現一片枯黃的景象。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澎湖人所使用的土地面積單位,不是台灣人所熟悉的幾甲、幾分或是幾坪地,而是非常特殊的「千栽」。栽是澎湖農民種植番薯的特殊單位。栽種番薯的方式,是從番薯母栽擷取一截一截大約30公分長的番薯藤,栽種在整理好的土地上。根據許雪姬總編纂、林文鎮編纂《續修澎湖縣志--物產志》(2005:18),「栽」的單位大約0.275平方公尺,每1,000栽大約是83坪的土地,可供不熟悉「千栽」地積單位的人藉以換算瞭解。 根據相關研究指出,澎湖會使用此一特殊的地積單位「千栽」,很有可能是受到原居地金門的影響。而在澎湖依序接受不同政權統治之下,今日在澎湖漁村行走,如果要問問在地耆老家裡有多大土地,可能就要入境隨俗地說「阿伯,你家有幾千栽土地啊?」

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七夕節

每年農曆7月7日是七娘媽生,也是牛郎織女相會之日,若當天下雨,則被認為是兩人相遇感動的淚水,在澎湖有祭拜七娘媽習俗,居民普遍認為16歲以下的孩子受到七娘媽的守護,在當天澎湖人會於日落月起時拜七娘媽,在自家中神明廳外的陽台,將供桌對外祭拜七娘媽。 澎湖各地拜七娘媽的方式有些許不同,每到農曆7月7日內垵村各家戶會準備的祭品為甜麵線、紅花(3朵)、白花(4朵)、雞蛋、4碗七夕粿、3碗飯、7雙筷子、衣服、胭脂粉。七夕粿為以米粹揉圓壓至圓扁形狀,直徑約2吋左右。 隨著現代化社會的來臨,每年七夕節拜七娘媽的人越來越少,但在內垵村總還會看見不少人家用心準備,等待中午過後,與七娘媽的一年一會。

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冬至

北半球冬至一般都在西曆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這張照片是內垵村在地居民於冬至時與雞母狗合照,冬至是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在冬至這天,澎湖人會祭拜天公、佛(不一定每戶人家皆有拜)、祖先。 在祭拜的物品中,除了有湯圓外,有一項澎湖特有的供品為「雞母狗」,將米揋成米粹,捏成貓、雞、豬、狗、羊、牛的形狀,象徵六畜興旺,以雞母狗代替真的牲畜,其原因為冬至距離農曆春節甚近,實在無法再準備牲禮,因此就用雞母狗替代牲禮進行祭祀儀式。 《澎湖紀略》記載:冬至日,謂之長至節,家皆以糯米粉做湯丸,宰雞煮肉,以祭祀家堂祖先。可見冬至是澎湖人心重要的大節日,許多旅台鄉親會於冬至時回澎湖祭祖。

澎湖縣西嶼鄉輪普

照片於國曆2020年(民國109年)9月8日、農曆7月21日所拍攝,地點為澎湖西嶼內塹宮 。每年農曆7月15,是中元節,中元節緣由有不同說法,但有相同面貌—普渡,家家戶戶準備食物供好兄弟食用。西嶼鄉普渡是11個村莊輪流進行普渡,起源原因有幾種說法,包含因為以前食物保存不易,若在同一個時間同時舉辦,食物太多,無法保存;師公、戲班少,無法在西嶼鄉同時舉辦普渡法會;拉長普渡的時間,讓好兄弟可以一連吃好幾天。 不論西嶼鄉輪普的起源為何,可以確定的是,對西嶼人來說普渡是一個慈悲的節日,在這天村莊的營頭會掛上路燈,放通行證給好兄弟,讓好兄弟們能夠飽食一頓。西嶼人對好兄弟的尊敬之意在以下幾點可以看得出來,包含西嶼頭家(爐主),身穿白色孝服,腳穿草鞋表示當成親人過世祭拜;在普渡時會準備暫歸所,讓好兄弟上岸可以暫時休息;準備讓好兄弟更衣及住宿的寒林所,在寒林所二側會有吊彩,表示讓給好兄弟好光彩。 澎湖縣西嶼鄉輪普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據記載已上百年,每年從農曆七月十三日至七月二十四日,11個村莊輪流普渡,各個村莊有各自的特色,竹灣村拜海口、大池村水果塔、小池角村囡仔普、內垵村108道菜、外垵村有大士伯遶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