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 周舜瑾
時間:
關鍵字: 元寶;冬至;馬公市;歲時記憶;澎湖;澎湖故事;雞狗母仔
這是拍攝於2019年(民國108年)冬至前澎湖縣馬公市楊媽媽所製作的雞母狗仔。澎湖人的冬至,必定要有菜繭和雞母狗仔,拿來恭敬的祭祖,感謝一年的平安。「雞母狗仔」不限於動物,只要是小巧可愛的捏塑物,皆可稱為雞母狗仔,一般以動物造型居多,故以此為名。 照片中是原來自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後來遷居馬公市的楊媽媽,在冬至當天的上午剛捏好的雞母狗仔。為了不讓白白的米團過於單調,米團中加入少許紅花米,呈現淡雅的粉紅色。楊媽媽的雞母狗仔,有圓圓胖胖的豬、羊、雞、鴨、牛和狗,還有成疊的錢幣、元寶,她說動物要捏肥肥才能好過年,這樣祭拜祖先和神明,才能六畜興旺、財源滾滾。而雞隻裡還要有一窩母雞和小雞,表示一家團圓,生生不息。而澎湖人這種把雞母狗直接製作擺在供桌上祭拜祖先的方式,表現冬至祈求六畜興旺、財源滾滾的願望,甚至成為一種供桌上祭品相當豐富的象徵。而祭祀完後多為家人分食,所以雞母狗這樣的冬至習俗,為澎湖人心中的共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