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娘媽生-澎湖護子祈美的婦幼節
創作者: 周舜瑾
時間: 2013/8/13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七夕;七娘媽;湖西龍門;歲時記憶;澎湖;澎湖故事
此為2013年(民國102年)8月13日所拍攝的照片,照片中是一位湖西鄉龍門村的媽媽,在七夕這一天抱起孩子向七娘媽祈禱。 七夕民俗起源於牽牛、織女星的星辰信仰,反映男耕女織的性別分工與歡慶豐收的祈願,後來在民間敘事中被擬人化為男、女相會,富含了成年禮、婚育、孕產和乞巧的多元意義。在閩南,更發展為護幼育兒的七娘媽信仰。 澎湖的七夕屬閩南七娘媽信仰裡的一環,七夕俗稱七娘媽生,七娘媽被視為織女或傳說中的七仙女,又稱七星娘娘、七星娘仔媽。七夕這天的傍晚或華燈初上之時,民家將供桌、板凳置於門口、中庭或陽台,供品主要有:七夕粿(或油飯、麵線、光餅,一般為7碗)、花朵7朵、胭脂(或女性化妝品、保養用品)、白粉(緣粉)、五色紙(或七色紙)、洗面水(含一條新毛巾)、香、金紙等,有的會另外準備剪刀、尺、針線、鏡子、梳子等用品。家中若有未成年的孩子,會另外準備五色線或紅紗線,祭拜完後讓孩童佩戴,象徵七娘媽的保佑,亦有民家於此日祭拜床母。 澎湖七夕常見由媽媽或祖母等女性長輩帶著孩童誠心向七娘媽祈求,為孩子捾絭,充滿母性美,這也可說是澎湖傳統的「婦幼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