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嶼鄉老照片

許加等九人合乞肪片龜

  此張照片之位置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拍攝地點為震義宮,由廟門外向廟內拍攝。依據許加先生口述,此照片約在1990年(民國80年)拍攝,相片中跪拜者為許加等九位小門村內居民。大家自動且自願來合股供奉一隻肪片龜,要讓廟更熱鬧。肪片龜後來改用米包堆疊的龜,乞得米包龜的信徒,也多會捐贈一部分給鄉公所來補助低收入戶,目前並有金錢龜、黃金龜或其他各式造型的龜。肪片龜為糯米粉加糖水等材料混合,體積較小,而近年來金錢龜、黃金龜則成本也隨之改變。   澎湖的「乞龜」習俗於各村都可看見,每年元宵節時廟方會擺上各式各樣的龜。而「乞龜」的意涵在於乞求平安,由於澎湖人大多從事海上工作,「龜」所諧音的「歸」字使得「乞龜」代表了平安歸來。民眾至廟中擲筊請示神明,得聖筊者可帶回該隻「龜」,隔年則需返還一隻體積更大者。

跨海大橋戶外教學

此張照片拍攝於1980年(民國69年)位於澎湖縣跨越連通白沙鄉與西嶼鄉的澎湖跨海大橋,照片裡是參加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小畢業旅行的學生,由帶隊出遊的老師所拍攝,拍攝位置應該是在跨海大橋的白沙鄉通梁端,照片由小門村許林罔室女士所提供。 照片裡的跨海大橋仍然是第一階段的舊橋,橋樑右側仍可見最早用以輸送電力的高壓電塔,目前早已經拆除,但是行經目前的跨海大橋時,仍可見到高壓電塔的基座遺留在橋邊外側的海上。 小門國小初為「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學校」小門分班,於1967年(民國56年)升格為小門分校,又於1983年(民國72年)獨立為「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民小學」。照片拍攝當時一班約有二十多人,但是據教育部資料顯示,學生人數自2007年(民國96年)起下滑至不到十人,並於2012年(民國101年)廢校。後來,在2016年(民國105年)起改建為「西嶼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服務對象涵蓋西嶼鄉的小孩、老人、身心障礙人士等。

左撇子的蔡榮燭

畫面中的男孩為孫靜美的丈夫蔡榮燭,根據他目前的年紀(57歲)推測,這張照片約攝於1968年(民國57年)左右。右方抓著男孩左手的婦女為其母親蔡鄭家,根據口述訪談,抓住左手的原因是蔡榮燭是左撇子,並且他還會因為使用左手而被打手。王韻婷在2014年(民國103年)提到,老一輩的人多半認為左撇子是不雅觀的、有礙觀瞻的,在文章中的受訪者案例也特別提到圓桌吃飯時會和其他人卡到手的經驗。這張照片也就很寫實地反映了當時父母親刻意「調整」孩子使用左手吃飯的習慣,也可以看到蔡榮燭使用右手不熟練拿著筷子的樣子。 蔡榮燭,竹灣村蔡丙戊先生的么子,根據陳仁和在2012年 (民國101年)訪談蔡丙戊的紀錄,照片當時是蔡丙戊石滬漁獲最豐厚的時期,有「竹灣石滬首富」的稱號,甚至要請交通船「竹福勝」來載去馬公賣,雖然桌上食物模樣不清楚,但可推測應當是豐衣足食,也才有餘裕可以拍攝這張「日常」生活照。

蔡丙戊一家削番薯

  這3張照片攝於澎湖縣西嶼鄉蔡丙戊先生家中,是同一時間不同角度的畫面,根據照片中小孩的年紀推算時間約為1970年(民國60年)。圖中人物,分別是蔡丙戊與蔡鄭家夫妻,以及蔡金枝(姐姐)、蔡榮燭(弟弟,也是孫靜美丈夫)。整體照片呈現這個位於澎湖西嶼鄉的漁村家庭一家人共同削番薯皮的景況,也相當程度反映出當時依然辛苦貧窮的漁村生活樣貌。 根據訪談蔡丙戊先生的口述資料,過去一家人冬天吃番薯籤,只有夏天才有機會吃到剛收成的新鮮番薯,也就是來自自家田園種植的收成。但是因為自家收成番薯籤不足以完全過冬,大多還需要從台灣本島輸入。如同宋國正在2017年(民國106年)所談到的,早年在番薯量產期,澎湖居民會將番薯籤晒乾收藏起來,成為冬天的主要食糧,可以做成番薯籤、番薯煎、番薯餅,或是高粱跟番薯合成的「蘆黍糊」。

澎湖西嶼鄉漁村歸漁寫照

這是1990年(民國80年)拍攝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蔡丙戊家門前的景象。從穿著判斷應該是天氣炎熱的季節,蔡丙戊(右一)顯然剛從潮間帶捕撈漁獲回來,正脫去上衣準備梳洗,而帶回來的漁獲,則由他的老婆蔡鄭家(右二,側面背對著鏡頭者)正蹲在地上(應該牆壁上有個水龍頭,牆壁前甚至可能有個水槽)進行殺魚整理的工作,裝漁獲的魚簍就放在旁邊,兩位訪客則是聞風過來觀看蔡丙戊究竟帶回什麼漁獲的鄰居。這是非常典型的漁村景象,每當鄰居到潮間帶或出海回來時,鄰居就會過來關心有何漁獲。 這張照片也說明澎湖另一項建築與生活特色。這張在自家門口的合影,左方為廚房門口,右方有一樓梯,往上就是澎湖民宅非常典型的磚坪。以合院式建築來說,就是在中庭的空間蓋出二樓的開放式陽台,通常是住家用來曝曬漁獲或蔬菜作物的重要場地。樓梯往上的地方使用了漁網隔開,顯然是為了防止貓夠上去偷吃。

洪玉娟出嫁時於家門口花轎

  此張照片之位置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拍攝地點為小門村15-1號洪玉娟女士的娘家,也就是現今的洪嫌雜貨店。照片拍攝於1989年(民國78年)洪玉娟女士結婚時。照片中央是新娘乘坐的花轎,此時新娘洪玉娟女士已在花轎內等待出發,蹲在花轎前的是媒婆,正在跟新娘說話,可能是交代叮嚀整個迎娶到夫家的流程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花轎是從竹灣村借來,為已故木器藝術家蔡佛端的作品。在地處偏遠、汽車較少的離島廣被租借為迎娶之用,歷史悠久,也是西嶼北部竹灣、小門、合界、與橫礁村民共同的結婚記憶。除了花轎,也從竹灣聘請專門扛轎的女士人力;時值冬天,這些扛轎人力全都以方巾將臉部包覆起來。照片右方可以看到有攝影師隨行拍攝,攝影師為洪玉娟女士的丈夫許金富先生之友,當時在馬公開設照相館。花轎後方可見居民騎乘摩托車,據資料顯示,1989年(民國78年)澎湖縣內自用小客車共2‚259台,而機車則為33‚552台,可見機車較汽車普遍的多。

澎湖潮間帶捕魚的蔡丙戊

這張相片是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漁民蔡丙戊(左一)跟他的孫子,在小門潮間帶作業後準備回家所拍攝。蔡丙戊先生腳穿雨鞋、身著連身防水的青蛙裝,跟孫子一起挑著扁擔,準備將豐收的漁獲帶回家。扁擔前端纏著一捆魚網,扁擔前端竹簍子有一條中型魚(只看到魚尾,可能是鰹魚)以及其他作業工具,扁擔後端是一隻大魚(不確定魚種)。從扁擔形狀前後下垂的幅度來看,漁獲應該頗重。 魚網是抱墩時用來圍捕玳瑁石斑的用具,多的時候可捕獲10多尾,通常都是帶回家自己料理食用,不會拿去賣。 除此之外,蔡丙戊也管理小門潮間帶的石滬,這種澎湖過去非常普遍的陷阱漁業,主要是利用漲退潮讓海洋生物進入石滬陷阱,等退潮時就可輕鬆地在石滬裡抓魚。以前石滬漁獲相當好,通常是漁民重要的收入來源。目前石滬大多倒塌,不再使用。本張照片似乎可見到石滬倒塌後的遺跡。

洪玉娟與許金富婚禮大合照

  此張照片之位置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拍攝地點為許金富家住宅。拍攝時間為1989年(民國78年)洪玉娟女士(照片中央著白紗者)與許金富先生(照片中央著西裝者)兩人結婚的大喜之日,在新郎家門口的全家福大合照。許家為了迎接這新婚夫婦的大喜之日,門上掛有紅色的喜幛,全家也都特別梳妝打扮,為這對新人祝賀。西嶼小門村的結婚宴席比較特殊,不同於一般宴請一次親友的習俗,多會舉辦2至3天,並且邀請全村民眾一同參與。照片中的新人服飾,已經是整個社會所流行的新娘婚紗與正式西裝,但是當天迎娶時卻乘坐的是中式花轎、伴著樂隊、向震義宮借旗子,頗具傳統氣息;根據瞭解,此中西合併的習慣自上一輩長者許果女士(35年次)與許林罔室女士(39年次)結婚之時就是如此。

澎湖竹灣村潮間帶漁民作業裝備

本張相片是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高齡已經90歲的蔡丙戊先生,在20年前於小門潮間帶撿拾螺介貝類的情形。他身後所揹的是一個塑膠片所編織的籃子,這種籃子可裝盛漁獲又不吸水,很適合在潮間帶作業時使用。直到今日,這樣的籃子還是常見於澎湖漁民的日常生活中,在採集螺介貝類時,是很便利於採集作業進行的用具。 澎湖漁民在潮間帶的採集作業,非常需要豐富的經驗以及累積的好眼力,以前的漁民們會穿著自製的草鞋,後來也有穿雨鞋或防滑鞋。如果是澎湖大蛤的季節,漁民會依據大蛤有吐沙噴水的習性,尋找海水表面是否浮出特定形貌泡泡的位置,再用金屬棍撥動下方的底土,看看有沒有大蛤。大蛤是澎湖清明時節用來製作大蛤飯的重要食材。

1981年舊小門橋上合影

此張照片之位置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拍攝地點為舊小門橋上,面對方向為入村方向。相片中為洪玉娟女士(左一)與她的同學們,拍攝時間為1981年(民國70年)洪玉娟女士就讀西嶼國中時。照片中依稀可見後方白色建築,根據洪玉娟女士口述,該建築為駐村的軍營。裏頭的士兵也會進村與居民互動,由於洪家經營雜貨店,為村內民生用品購得之處,算是兵營內士兵主要光顧來往的地方;士兵早晚也會繞著村子跑步訓練體力。 照片中橋樑右方為小門漁港,於舊小門橋建造時一同修建。舊小門橋橋上可供人車通行,橋下可供船隻進出港口。但是因為橋樑高度限制,因此船隻須等到退潮時才能出入漁港,影響船隻出海作業。因此當時船隻為了可以隨時出海作業,大多仍停泊在震義宮前的灣內海上,再由小舢舨搖櫓接駁上下岸。 舊小門橋在1984年(民國73年)時腐朽成為危橋,又遭颱風吹毀,1987年(民國76年)另外建造新小門橋,也就是被戲稱為麥當勞橋的現今橋梁。此後,船隻停泊在沙灘前的景象才不復見。

小門橋上入村合影

此張照片之位置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拍攝地點為舊小門橋上,照片背景為小門嶼。照片中為洪玉娟女士(右)與她的同學(左),拍攝時間為1981年(民國70年)洪玉娟女士就讀西嶼國中時。根據洪玉娟女士口述,照片中兩人穿著有特別打扮,是因正值過年時分,出外的親人們紛紛回到小門,洪玉娟女士身穿姐姐們買給她的新衣,眾人一同在村內各處留下合影。這種家人因為旅台工作,回鄉來探親度假時,攜帶相機在家鄉拍照紀念的情形,成為許多小門人留下早期相片的主要來源,也因此留下許多重要的時代記錄。 舊小門橋在1971年(民國60年)西嶼跨海大橋通車後建立,鯨魚洞成為澎湖人想要一睹為快的觀光景點後,原先的渡船已不堪負荷人潮,因此鄉公所趁著建造碼頭之便同時建造了舊小門橋。1984年(民國73年)時腐朽成為危橋,又遭颱風吹毀,因此1987年(民國76年)拆除並且另外建造新小門橋,也就是現今被戲稱為麥當勞橋的入村橋梁。

1981年小門沙灘舊景

此張照片之位置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拍攝地點為小門沙灘,由村落西側海灘往東拍攝,面對著小門聚落拍攝。照片中為洪玉娟女士(右一)與她的同學們,拍攝時間為1981年(民國70年)洪玉娟女士就讀西嶼國中時,而從穿著毛衣外套判斷,當時應該是入冬的寒冷時節。 照片中除拍照點的舢舨之外,右後方遠處也可見小舢舨停放在沙灘上。拍照點的舢舨,從船頭一條繩索往左方延伸,應該是連接船錨,可見拍照時正好處於大退潮的時段,意味著這艘船還有持續下水作業,等漲潮後便可隨時出海。遠方幾艘停到最上方靠廟口前馬路邊的舢舨船,已經不是潮汐所到之處,應該是冬天休漁期間停船的安排。 這片小門沙灘在1986年(民國75年)韋恩颱風侵襲對小門村落帶來嚴重損壞後,也在縣政府經費投入下帶來堤防建設與地貌的改變,使得當時的景象與生活記憶,只能從照片與夢裡去追尋。

澎湖竹灣村許春分長老的喪禮

1965年(民國54年)春,居住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許明白長老的父親許春分前長老過世(1902年2月28日-1965年2月8日,享壽64歲),此為葬禮現場。當天,全體家族成員與教友齊聚在竹灣村外的下葬地點進行基督教下葬儀式。圖中捧著許春分前長老遺照的是家族的大哥,舉手引領家族進行儀式者推測為教會傳道師。 澎湖縣政府於2001年(民國90年)推動撿骨政策,因此連同家族中其他父執輩墓葬,均撿骨後一同遷往西嶼鄉的靈骨塔。不過從當時下葬地點周圍來看,位於竹灣村外的這處土地,地主已完成春耕,與今日竹灣村落周圍大多處於廢耕狀態,並且大多由銀合歡所佔據的田野景象完全不同。

基督徒的棺木

這是1971年(民國60年)3月,住在澎縣西嶼鄉竹灣村許明白長老的母親許陳昧女士過世,放置大體的棺木,當時是喪禮前移棺於住家前。 棺木由暗紅色的布料包覆,上面寫著「永生」、「天國」;棺木用麻繩綑綁,上方用一根木頭(或竹子)平行穿過,前後再各用一根竹子垂直穿過,最後再於四個角落各用一根竹子將棺材立起,並放置在長凳上。棺木移動時,須由至少八人搬動,分別施力在垂直竹竿之四角及圖中撐在地面之竹子端點。因棺木沉重,綑綁棺木之麻繩需特製,喪禮結束後,麻繩會由村民撿去做其他用途。 特殊的是,做為竹灣村僅有二家基督徒的後代,棺木特別以紅布包覆並寫上醒目的永生、天國字樣,以標誌本身做為基督徒的認同,並且強烈地把信徒往生後的靈魂歸宿,指引更靠近主的地方。這樣的信仰認同,可以說是在以道教信仰為主的竹灣村,相當難得的。

西嶼鄉竹灣村許春分長老喪禮後的家族大合照

這張照片拍攝於1965年(民國54年)春天的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這是他們的父親許春分長老過世(享壽64歲)的喪禮儀式結束後,全體家族成員於許家古厝(原址為大義宮旁,現已拆除重建)前留下的大合照。 許春分長老是竹灣村信奉基督教的許家後代。在1886年(光緒12年)甘為霖傳教士前往員貝傳教時,回程往馬公途中因為風浪與海流而偏航到竹篙灣上岸。當時,甘為霖一行在竹篙灣佈道,後來有許懇(許春分的爺爺)與楊臣二戶人家信教,並且持續至今。 許春分共有六個兒子,當時老大與老六皆在台灣本島打拼,為奔喪搭乘台華輪自高雄返家;老五在喪禮結束後因有要事,因此並未參與家族合照。照片中左一為老大,左二抱小孩者為老四(許順天長老),中後為老三,右二為老六(許明白長老),右一為許家老二;中央坐著拄拐杖者為許春分的遺孀許母。 本張許春分長老喪禮後的全家大合照,似乎突顯出基督徒與一般民眾的差異。做為失去親人往生的喪禮,一般民眾家庭往往忙著料理喪禮與後事,尤其喪禮過程充滿諸多禁忌,極少會有拍攝照片記錄的情形。相對而言,基督教將喪禮視為親人被天主接走,尤其必須記錄以榮耀上帝,反而是必須詳加記錄的重要時刻。宗教信仰之間的差異,令人省思。

澎湖鯨魚洞附近的休憩時光

  此張照片是洪玉娟女士在1980年(民國70年)左右,在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鯨魚洞附近所拍攝。當時的她約莫二十來歲,尚未結婚,已經出社會一段時日,經濟獨立自主,身上的衣物、配飾全是自己賺來的。洪玉娟女士約在16、17歲時出社會到台北工作。除了過年外,她每年都會回小門村3-4次以上,想回來又剛好有空閒的時候,就會搭飛機回來,特別是村裡震義宮建醮時,基本上都會回來和村裡人一起熱鬧。這張照片就是她回小門放假遊玩時所拍。玉娟腳下所踩的土地如今已鋪有步道,便於觀光客行走。洪玉娟女士小時候觀光街到鯨魚洞那一帶都還沒有鋪路,地上都是土,現在雖然舖有水泥路,方便行走,她卻想念以前這裡的土壤混有石英砂的回憶,每當陽光照耀時,石英砂反射出光芒,一片金黃閃閃發光,很是漂亮! 洪玉娟女士特別提起村裡震義宮建醮時,她跟許多旅外村民都會回鄉參與廟會盛事,其實是許多澎湖人的習慣,至今仍可以在許多澎湖廟宇的廟會看到此一現象。許多離島或漁村平常居民很少,但是每到廟宇神明聖誕,就人聲鼎沸,許多旅外鄉親都藉此回鄉祭拜,並相互團聚聯絡感情,是澎湖漁村很值得記錄的生活大事。

澎湖小門村鯨魚洞下的休憩時光

  照片大約是1971年(民國60年)在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的鯨魚洞拍攝的,那時候許林罔室女士(左一)約21歲,在臺灣工作,放假回小門村與朋友相聚於鯨魚洞聊天、喝飲料時,從照片可見大家都盛裝打扮。   一看到照片,許林罔室女士就說:「這張是在「那個洞」(臺語)拍的呀!」就是小門觀光勝地鯨魚洞,它是海浪侵蝕的海蝕門,當地耆老多稱之「那個洞」。相傳過去有一天,有尾大鯨魚擱淺在那個洞,大家奔相走告並紛紛帶工具去刮鯨魚肉,鯨魚的身體大到人可以走進去,據說有些人為了避免沾到太多髒血還會穿蓑衣,這件事也就一直流傳到今天,鯨魚洞因此成名。對當地人來說,鯨魚洞是一個滿載回憶的地方,爬上鯨魚洞的平台戲耍,朋友相約聚會,都是深刻的記憶。   許林罔室女士家裡經濟辛苦,年僅15歲就隻身前往臺灣工作。第一份找到的工作是幫忙煮飯,一個月薪水僅有150元,後來因為加工出口區的政策推行,才轉至高雄前鎮鹽埕埔的工廠做合板。雖然每年過年都一定會回家,平常有機會也會抓時間回家一兩次,但澎湖和臺灣畢竟還是隔了個海,回家的距離也拉長了,就算想家也不太能常常回家,回想以前的日子真的很不容易,好在日子雖然辛苦,卻也一步步走過來了。

澎湖竹灣村許陳昧葬禮─披麻帶孝

兩張相片為西元1971年(民國60年)初秋所拍攝,地點為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後山的小地名,現今為靠近竹灣村紫菜礁附近荒地。 主要為竹灣村信奉基督教的許氏家族,許明白長老的母親許陳昧女士過世,從圖一中可以看到許明白家族因為信奉基督教,扛著十字架弔念死者,卻同時也披麻帶孝,與基督教喪禮儀式不同,可以看出早期宗教習慣與文化傳統的衝突與適應。而圖二為許氏家族一同弔念陳母,從明白長老口述中說到:「以前會這樣捧著過世親人的遺照,現在普遍沒有這個習慣了。」竹灣許姓家族從許明白長老的祖父輩起即受到來澎湖基督傳教士影響而開始信奉基督教。 從兩張相片中可以看出基督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喪服沿襲的禮俗,兩者文化在竹灣村中融合並與在地文化適應,進而衍生出這樣值得保存的珍貴影像紀錄。

澎湖小門村許加與章鬆婚禮之喜幛

  照片是在1989年(民國78年)章鬆女士結婚當天,在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新郎許加家中所攝,中間的兩位長輩是許加先生之父母,右邊為新郎許加先生。在他們旁邊掛著粉色鑲紅邊毛毯,印有盛開的花朵做為裝飾。這是華人傳統婚俗會出現的「喜幛」,毛毯中間貼著金色「囍」字,在澎湖傳統上母舅和叔伯都會送喜幛,並在喜幛上用大頭針別上禮金,俗稱「釣錢」,在紅色的布幔或是高級的絨布、毛毯上寫下祝福的話或貼上禮金恭賀新婚,另一方面也為大喜之日添上富貴的寓意。喜幛是原本只有帝王能使用的儀禮,隨著時間推進,已成為民間傳統婚俗中的一部分。在喜嶂上別上大額紙鈔的習俗,後來因為偶而會遭有心人士竊取,逐漸在澎湖與台灣的婚禮中消失,也讓這種故意在婚禮上將錢財露白張揚的習慣消逝或轉型。

澎湖竹灣村基督徒-拜晚

此張相片為1971年(民國70年)初秋所拍攝,此拍攝地點為在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後山的小地名。相片背景故事為竹灣村信奉基督教的許氏家族,許明白長老的母親許陳昧女士過世。從圖上可以看出前來弔念者送的輓聯,其中亦有大池角教會所致贈。 根據許明白長老口述:「依照他們是基督的喪禮儀式,一般不會有圖中的輓聯,基本上就是由牧師主持、唱詩班(由朋友或教友一起組成)唱聖歌完成整場喪禮。而圖中的輓聯多為親朋好友送的,就拿來擺讓場面豐富一點。」

澎湖小門村許金富與表姊之合影

  此張照片大約拍攝於1977年(民國66年),於小門國小那塊高地上往舊小門橋的方向拍攝留下的合影。左邊較高的女子就是許金富先生的表姊,是合界人,因為許金富先生家裡沒有女兒,所以他的父母對表姊很是疼愛,兩家關係要好。根據表姊的穿著可以判定當時應該是夏天。而旁邊的許金富先生卻穿著長袖長褲是因為當時年僅14歲、身材矮小的他,已經常常和家人們出海跑船,開始幫家裡分擔家計。洪玉娟女士惋惜的說,當時的父母比較不重視教育,到了國中的年紀家長會比較期待小孩出去工作,而非繼續升學,如果當時丈夫許金富有接受中等教育的話,可能會有更高的成就。   背景望過去隱約可見舊的小門橋,在舊小門橋興建之前,小門村是一座小離島,交通往來只能憑藉舢舨渡船搖櫓接駁或者是等待退潮時涉水走過通往兩地。1971年(民國60年)興建舊小門橋後,開始促進了小門與外界的聯繫,也增加了青年出走找工作的機會,而原有的渡船工作也悄然消逝,舊小門橋的興建一定程度的改變了村民的生活方式。舊橋在1984年(民國73年)拆除,另外興建新橋於1987年(民國76年)正式通車。

許清心與許林罔室之結 婚照與傳統婚俗

這張婚紗照是在1973年(民國62年)時拍攝的,新娘是許林罔室與其先生許清心,當時相機等產品尚未普及,小門人的結婚照和沙龍照都是到澎湖縣馬公市的照相館拍的,留下一張張青春且重要的相片。 泛黃的老照片勾起許林罔室的回憶,和我們分享著小門村的特殊婚俗。在小門結婚時會宴客三天。第一天早上親朋好友就會來送紅包,主人家會拿四個炸棗回禮送客人離開;下午再宴請村民同樂。第二天請新娘家的人來吃飯;第三天再請一次小門全村的人。宴客前兩日新娘只能待在房間不能出來,連吃飯都要請小姑送進房裡,一直要到第三天才可以出新房。第三天穿著新娘服、丈夫穿西裝一起去廟裡拜拜,然後再帶著「新娘包」去拜訪長輩、鄰居。新娘包是一種麵粉發酵而成的白色糕點,內餡通常會包有紅豆或花生,外面再印上紅色「囍」字,有點類似囍餅的概念。 第四天新娘回家作客並發囍糖;第五天新娘娘家會請女婿吃飯,女婿和新娘要中途離席且不可道別,期望兩人長長久久;第六日新人一同前往馬公拍婚紗照;第七日炒土豆,寓意「呷到老老老」。 許林罔室講著當初的婚禮,嘴角露出甜甜的笑容,一旁的兒子和孫子也聽得入神,讓這些小門傳統婚俗和故事透過語言和文字,一代代傳承下去。

澎湖小門村海堤上的返鄉人章光鏡

  坐在堤防上的男子是章鬆女士的弟弟章光鏡先生,14歲時赴台灣工作,照片是在1986年(民國75年)18歲回小門時所攝。當時小門的經濟以農、漁業為主,生活辛苦,工作機會相對都市少,青年多有出走家鄉,前往臺灣求職的經驗。現今有部分人留在臺灣定居,亦有人返鄉經營事業。章光鏡先生就是當時出外打拼的青年代表之一。   拍攝地點即現今小門沙灘停車場的位置,就在阿鬆的店門前約3-4公尺左右的距離,是在韋恩颱風侵襲前建造的水泥製小堤防,高度約60公分,用來抵擋海水倒灌及颱風侵襲。背景可見三艘漁船停泊在小門沙灘灣內,較小的船則會拉到沙灘上擱置。   1986年(民國75年)韋恩颱風肆虐,海水㚒著海砂倒灌屋內,對居民生命財產都造成極大傷害,也毀掉了當時的小堤防。之後才開始興建今天較高的堤防,以及供船隻停泊的漁港,後來為了發展小門觀光,也興建停車場改造這個地域。   隨著時間流逝,小門堤防歴經二次修堤,小門沙灘面積也隨之縮減。遼闊的沙灘如今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階梯式的堤防,保障了居民的安全,不過也有人盼望沙灘回到從前的景致。沙灘的變遷,記錄了人與自然這五十年來的距離取捨,因民生的緣故拉近又拉遠,形成了今天小門沙灘的樣貌。

「阿挺的店」的前世今生

本照片大約拍攝於1970年代(民國59年),照片左邊身著白色上衣的是許林罔室女士的同學,右邊黑色上衣可能是朋友。拍攝地點是今天「阿挺的店」的前身,是1977年(民國66年)開張的「海樂濱」,當時老闆章佛挺約三十多歲,因為當時舊小門橋已經開通,常常會有外地人來小門遊玩、吃海鮮。店裡二樓有三間包廂,樓下有五張桌子,一開始做得還不錯,後來碰上一次大颱風把舊小門橋沖毀之後,外面遊客沒有辦法進來,不好做生意就把店面收掉。這張照片拍的時候店就沒有在營業了,家門前空出來的地方,成為親朋好友過年過節聚在一起聊天吃飯的好地方。 店面收掉之後,章佛挺有三年和別人合股一艘船討海,兒子當兵之後拆夥,自己另造一艘船「永滿福」討海,寓意漁獲豐收、福氣滿滿,相關漁獲則在馬公、台中、高雄等地販售。後來因故舉家搬遷到桃園。1999年(民國88年)九二一大地震,章佛挺回到小門家中發現家裡物件東倒西歪,百廢待興,同時觀察到小門觀光起飛,人潮流動頻繁,認為開店有一定的發展性,乃重新修整開店,即為今日「阿挺的店」。 「阿挺的店」歷時四十餘年,起起伏伏一路陪伴章家走過許多歲月,承載著一家子的經濟收入,更見證了這幾年來小門觀光的興衰。

澎湖小門村洪玉娟的伴嫁團

  此張照片拍攝於1988年(民國77年),洪玉娟女士出嫁當天,在今天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洪嫌女士的店(雜貨店)店內拍攝的,也就是洪玉娟女士的娘家。照片左邊三位女子都是她的姊姊,手上抓著的紅色物件是洪玉娟女士的嫁妝。嫁妝包含了洪玉娟女士慣用的各類日常用品與衣物,以皮箱裝起來後覆以紅布增添喜氣,由女方家人提著,跟在新娘轎後(當時小門村的新娘會在大婚之日坐轎前往夫家),隨迎親隊伍前往夫家。洪玉娟女士結婚時的嫁妝大大小小加起來就有12~16箱!右邊的四位小孩子則是洪玉娟女士的姪子與姪女們,他們與洪玉娟女士的姊姊們都在等新娘子從房間出來,準備跟著迎親隊伍,送家中最小的女兒出嫁。

澎湖竹灣國小分校校友回母校

  此為1981年(民國70年)時洪玉娟(右四,著咖啡色背心者)約13、14歲,正值國中,在過年時穿著姊姊買給她的新衣服,同國小同學回到小門國小(當時為竹灣國小分校)遊玩嬉戲,在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小門國小教室前的司令台留下了合影。   基於當時的社會風氣比較不注重教育,更看重小孩子可以分擔家裡的經濟壓力,所以在照片中有些與洪玉娟同齡的同學並未繼續升學,而是離開小門前往台灣工作,分擔起家庭經濟。洪玉娟的父母有時候也會拿她和同學比較,言語中透露出期待小女兒也可以趕快出社會、養活自己。   在司令台背後是小門國小的教室,那時整間學校只有三間教室,無法讓六個年級各有一間教室使用,故而當時形成兩年招生一次的特殊制度。在司令台的右手邊還設有一個小廚房,洪玉娟記得有位阿伯會在這個廚房裡面做饅頭給全校師生吃,另外還會煮兩鍋麵疙瘩,洪玉娟說到這裡的時候兩眼散發出的光芒,似乎都可以體會到阿伯的手藝有多好,讓她在四十年後仍然津津樂道。   小門國小如今因為少子化的緣故已然廢校,現在已變更為「澎湖縣西嶼社會福利館」,內設有白沙西嶼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轉型為提供弱勢團體社會資源的服務據點。

1960年澎湖西嶼竹灣村婚禮花轎迎娶

  這張照片拍攝於1960年(民國49年)澎湖縣西嶼鄉的竹灣村,由陳長銘先生提供,是其父母結婚的攝影紀錄。鑼鼓喧天的婚禮迎娶隊伍沿著竹灣海岸的道路前進,新郎是居住於下寮穎川堂附近(竹灣村205之2號)的陳媽發先生,新娘是張靜枝女士,隊伍中領頭的是身穿時髦西裝的許移兄弟、四個抬轎人,與胸前戴花的許姓媒人,隊伍後方則是抬著嫁妝的親友,與前來湊熱鬧的街坊鄰居,眾人浩浩蕩蕩往張家前進。   從照片中可見,當時竹灣村內的巷道已有簡易的水溝排水設施,而沿路的房舍仍以混凝土樓板結構的一樓平房民宅為主,照片中的花轎,據陳長銘先生口述,是向信仰中心大義宮租借,為竹灣村民所共有,這頂花轎乘載了竹灣村民數十年的婚禮記憶,也在竹灣國小八十年校慶歡喜回娘家活動中出現,現今該頂花轎以文物形式存放在竹灣活動中心內。

澎湖竹灣村老照片-少女抬嫁妝

  這張照片拍攝於1960年(民國49年)澎湖縣西嶼鄉的竹灣村,由陳長銘先生提供,是其父母陳媽發與張靜枝的結婚攝影紀錄。照片中可見兩位妙齡少女合力用扁擔抬著裝滿嫁妝的木𣛮,跟著迎娶的隊伍走過竹灣村內的硓𥑮石牆,而嫁妝中可見遠從馬公買來的肥皂、茶壺、熱水瓶、收音機等物。   據受訪的陳長銘先生口述,這批用來裝載嫁妝的木𣛮,與花轎等傳統婚禮用品皆是與竹灣的信仰中心大義宮租借,是竹灣村民所共有,而合力抬著親友的嫁妝走過竹灣村內的場景,也是1950、1960年代(民國40、50年代)竹灣村民的共同回憶。這些家家戶戶重複使用的木𣛮,承載了竹灣村民數十年的婚禮記憶,也在竹灣國小八十年校慶歡喜回娘家的活動中再次出現。 將嫁妝沿路招搖讓所有村民都能親眼目睹的習俗,反映出一種時代的印記,除了公開宣示的意義外,也有用來展示、炫耀雙方家庭、特別是女方門風及家世的意味。

1960年西嶼竹灣村的迎親隊伍

此張照片拍攝於1960年(民國49年)澎湖縣西嶼鄉的竹灣村,由陳長銘先生提供,是其父母陳媽發與張靜枝的結婚攝影紀錄。照片中可見戰後早期完整的迎娶隊伍,由穿著小學制服的孩童拿著國旗領頭,後方則有象徵「添燈 」即「添丁」的祈子燈籠,更後方則是吹奏「八音」的鄉人,更後方則有穿著新穎西裝負責放鞭炮的許移兄弟。由於當年竹灣村的生活條件普遍清貧,據陳長銘先生口述,迎娶隊伍中的人多為居住在家附近的親族朋友,而迎娶的花轎、抬嫁妝的竹擔,也都是與竹灣村內的信仰中心大義宮租借。 在地域空間上,也可從照片中看到早年竹灣村的聚落景觀與地貌,道路旁皆有硓𥑮石砌成的矮牆,菜宅邊緣有芒草擋風,傳統閩式住宅與平房是村內主要建築。

澎湖縣立池東國民學校第三屆畢業攝影紀念

此照片為1948年(民國37年),這照片比較特殊的是文字是由左至右,在當時都是由左至右的書寫方式,可能尚沿襲日治時期的書寫方式,澎湖縣立池東國民學校第三屆畢業攝影紀念,因為當時西嶼鄉仍無照相館,本照片是由從馬公特別請來的攝影師所拍攝。圖中的第一排中間為當時的校長高如竹先生,第二排的右6為照片的提供者黃清池先生。根據照片提供者黃清池先生的說法,照片中的畢業生如今多已不在,仍健在者不多,僅剩兩三位。 池東國民學校原先在日治時期時稱為小池角國民學校,1945年(民國34年)戰後改稱為池東國民學校,本圖為1948年(民國37年)戰後學校改名後的第三屆畢業生。因為戰爭躲空襲的關係,此屆畢業生在三四年級時是沒辦法到學校就讀的,到了五六年級戰後才重回學校學習。 池東國民學校的學生主要來自池東、池西、大池、二崁、赤馬等地區的的學生,一班約70人。當中來自大池村的學生比例男女比例相差極大,因為許多女同學小學還沒讀完就休學出去工作了。就1948年(民國37年)的第三屆畢業生而言,大池村僅有一兩位女性畢業,顯示出時代背景下女性為了維持家計放棄就學的情形。

遠足在合橫國小圍牆防風林邊的野餐

  此照片為1966年(民國55年)楊洋甫先生就讀白沙初級中學西嶼分部(今西嶼國中)二年級時,一次學校戶外遠足郊遊時,中午來到合橫國小後方的防風林野餐所拍攝的照片,左4為照片提供者楊洋甫先生,左二為曾在外垵燈塔上班的呂耀坤先生,左三為當時班上成績最好,後來擔任過校長、現已退休的薛長傑先生。當時國中生都理三分頭,身穿制服,不過有人穿球鞋、有人穿皮鞋:無論如何,可以遠足野餐,大家都很開心。   照片的左側即為合橫國小後方(北方)的防風林,再往左即是海邊,主要種植的是木麻黃,其分枝部分常會被西嶼鄉民砍除拿去當柴火燒,因此照片中的木麻黃只有主幹部分,少有枝幹。時至今日,防風林已不復見,在合橫國小的後方目前僅存大片的沙灘。

竹灣村合界村交界公車候車處

  此照片大約是在1968年至1969年(民國57-58年)間拍攝。畫面中右方的人沿著凸起的土堆坐下;畫面中間偏左的男性蹲在路邊。這些畫面中的人,看似在發呆,其實是在等公車,這是一個沒有站牌、沒有候車亭的公車停靠點,顯示當時相對簡陋的時代樣貌。   此公車停靠處位於西嶼鄉的竹灣村與合界村的交界處(今日竹灣村入村前的牌樓處),是西嶼鄉最北邊的一站。因此,附近三村(含橫礁村)的居民若欲前往西嶼鄉的其他地方,特別是要前往西嶼鄉中部小池角上學、往大菓葉搭乘渡船,必須在來到此停靠點等待。當時的公車很少準時,居民通常必須提早來到此處等待。   此照片為照片提供者楊洋甫先生在等公車時隨手偷拍的,一個無心插柳意外地保留了當時居民的等車的生活記憶。

楊洋甫先生的爺爺楊猛與二房全家照

  本照片為提供者楊洋甫先生的爺爺楊猛先生與他二房家庭的合照。照片中前方右一為楊猛先生,前方中間者為楊猛的二房蔡乖女士,後方右一為楊猛二房家庭的養女楊秋月。   來自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的楊猛先生在日治時期約1940年(昭和15年)左右在高雄左營開設「新華樓」日式料理餐館,提供上流人士聚餐或是軍人的伙食,事業有成且經營穩定。原在合界村已婚的他於高雄左營另組一個家庭,也就是所謂的「二房」,並在往後鮮少回澎湖,只會固定匯部分工作薪資回合界村給元配楊莊映女士。   在楊猛的二房家庭中領有一位養女名為楊秋月。楊秋月原是澎湖馬公西衛的王姓家族,來到左營楊猛的二房家庭後改姓楊猛先生的楊姓,但在家中地位低落,甚至長期遭到蔡乖女士的虐待,未婚生下一子後,僅19歲便過世。   這樣一段家族故事,反映了澎湖人離開家鄉來到台灣本島工作,在事業有成後另組家庭的一個情形。

1972年楊洋甫先生與收錄音機

  此照片為1972年(民國61年)3月在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鯨魚洞前,楊洋甫先生與他的收錄音機合照。楊洋甫先生於同年4月入伍服役,故此照片為入伍前一個月外出遊玩時所拍攝。   能擁有收錄音機在當時而言屬於奢侈品,而當時楊洋甫先生因為在澎湖馬公的美軍招待所擔任服務生,薪水高,且因工作認真受到信任,因此在這一段期間累積了高達3萬元的積蓄,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也是在這樣的工作環境與背景之下,楊洋甫先生才有能力購買收錄音機。   根據楊洋甫先生的回憶,因為工作背景的因素,讓他所收聽的音樂類型都是西洋歌曲,當時他最常利用此收錄音機收聽美軍電台,或是自行購買西洋鄉村音樂的卡帶放入此收錄音機來收聽。因為收錄音機在當時的澎湖縣西嶼鄉實在太稀有了,因此楊洋甫先生所收聽的音樂類型成為在村莊內大家所跟隨模仿的,甚至到楊洋甫先生退伍後依舊引領村內的音樂風潮。

林振垣先生的整理祭拜用具

此照片為照片提供者楊洋甫先生的父親林振垣先生在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家中整理金紙、冥紙、香等祭拜用具的情形。 林振垣先生原是嘉義縣竹崎人,19歲時跟隨哥哥林文周的腳步透過合界村楊家的推薦從嘉義來到澎湖,且和哥哥一樣入贅合界楊家,從事捕魚、釣魚等工作。後來,林振垣先生開始利用西嶼與竹崎兩地的天然優勢進行貨物販賣:在產竹子的竹崎批購竹做釣竿至西嶼銷售,在西嶼則是利用部分魚獲曬成魚乾,回家鄉竹崎販賣。到了中後期,林振垣先生才改做寺廟的祭拜用品買賣以及收購鴨毛的生意,不再西嶼竹崎兩地跑。此圖便是在家中整理祭拜用具批貨的一個情況。 林振垣先生從嘉義來到澎湖,相當地融入當地生活。而他與哥哥林文周的入贅情形反映了他們嘉義竹崎原家庭狀況。因為他們的父親早逝,母親嫁入別家,因此林氏兄弟成了無家庭背景的流浪漢,才會有機會從竹崎入贅到西嶼的一個特殊情況產生。

1968年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簡易自來水配管經費收據

  此照片為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楊洋甫先生家中於1968年(民國57年)2月25日裝設簡易配水管工程費之收據。此資料的提供者楊洋甫先生表示,在還沒有自來水配管之前,村民須到水井挑水起取得民生用水。自1966年(民國55年)起,才開始有新式的用水建設,如開鑿新地下水源,並以幫浦將水抽出至圓柱形水塔儲存,到1967年(民國56年)年村莊內架設電纜線後,家戶才開始有電可用,並且運用幫浦加上配送水管,最後才將水輸送到各戶人家。   欲享有新式自來水的服務,並不是一筆小開銷。1968年(民國57年),楊洋甫先生一個月的收入僅300元,而配水管的工程費就要725元,價格是超過兩個月的收入,且在家中僅配一條管線,一個水龍頭而已。從此收據中反映了當時澎湖縣西嶼鄉邁入現代化的過程,且在新建設尚未普及之時的昂貴價格。

1925年林振垣相親照

照片中的人為照片提供者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楊洋甫先生的父親林振垣。根據受訪者的說法,當時受訪者的二伯林文周住在合界,為受訪者母親的鄰居。受訪者的祖母有一天問林文周說:「恁家有小弟要分人疼嗎?」意思是想問他有無兄弟可以介紹來澎湖作親家,於是林文周便聯絡弟弟林振垣去拍了沙龍照,並且寄照片到澎湖西嶼鄉合界村來。後來照片送到後,受訪者祖母拿給他母親看,等她看過照片後說:「大人好,就好」,顯然受訪者母親看過之後是滿意此對象的。後來受訪者的父親便乘船從嘉義竹崎來到澎湖。根據受訪者的說法,當時澎湖入贅的比例不低,受訪者父親又剛好家道中落,於是便遠來澎湖和受訪者母親結婚。比較特殊的是,當時連同沙龍照寄過來的還有第二張照片「婚姻屆」,根據楊洋甫先生表示,這應該算是當時的「結婚證書」。

1959年黃清池與顏雪娥的結婚照

本照片為黃清池先生與妻子顏雪娥,於1959年(民國48年)所攝之結婚照,拍攝地點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50號黃家老厝門前。   黃清池先生出生於1935年(昭和10年),1948年(民國37年)畢業於池東國民學校,曾經從事汽車修理、輪機修理的工作。1956年(民國45年)從軍中退伍後,透過介紹人王鴛鴦之介紹與顏雪娥結婚,並開始討海為生。   本照片攝影師為顏進興,在當時是大池村唯一的照相師,並開設有西嶼最早的一間照相館,村民如果要拍照,除了找他以外,另一個選擇是前往馬公拍攝。據黃清池先生回憶,相片中的新郎西裝是在馬公所訂製,新娘婚紗則是一次性租借使用。   背景的黃家老厝據推測為清領時期所建,以硓𥑮石作為主要建材,產權為整個家族所共有。後來經分家歸屬於黃清池先生,並於1981年(民國70年)之後進行拆除、重建、加蓋的工程,因此照片中的背景現在已不可見。

西嶼國中的秋季遠足

照片是1981年(民國70年)時,15歲正就讀西嶼國中的洪春華(從前排右邊數來第二位),在9月中秋節過後參加班上的秋季遠足,遠足地點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的網垵,現今改稱夢幻沙灘,拍攝者是班導師林麗華。 遠足的地點由導師決定,考量到西嶼國中的同學來自西嶼鄉各村落,因為大池村位於島的置中點,最後決定由西嶼國中抄小路步行至大池村的夢幻沙灘,舊稱網垵。網垵的名稱由來是因為早期村民都會到這片沙灘進行牽罟漁業,也就是可以牽罟下網的灣澳,村民也會來此地撿拾海龜的蛋回去加菜。沙灘外的石堆有一個石滬,當地人稱大滬,也是重要的陷阱漁業設施。 遠足時學生會自己攜帶點心,常見的零食有乖乖、謝謝口香糖和蠶豆酥。當年洪春華就讀的班級還是男女分班,一直到小她兩歲的妹妹洪春芝就讀西嶼國中時,才改成男女合班。

洪春綢上國小前在馬公照相館的留影

這張(左下)照片拍攝於1962年(民國51年),當時洪春芝的媽媽洪顏玉蘭帶著即將上國小一年級的二姐洪春綢,步行至池東村大菓葉碼頭,搭乘早上6點第一班西基號到馬公的中和照相館留影,晚上再搭乘最後一班8點的船,回到西嶼鄉。當時西基號票價為兩塊半,航程約一個半小時左右。 媽媽身上的襯衫和窄裙是竹灣村或大池村的師傅手工縫製成的,腳上的白色絲襪是大姐送的,絲襪和皮鞋都是當時十分高貴的打扮。媽媽為了拍照,特地走到西嶼池東村的枕頭餅店附近燙頭髮,也親自幫二姊縫製衣服和裙子,以及剪頭髮。左方的照片中,二姐旁的花盆和桌子是實物,背景是布畫,可以自由更換場景。 對於當時的孩子來說馬公市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事物,三哥看見媽媽跟二姐去馬公拍照,央求爸爸洪頭也帶他去,當時38歲的洪頭便抱著三哥到馬公拍照(右下照片)。相較於媽媽,爸爸對於小孩的服裝並未格外打理,三哥僅穿著一件汗衫就拍照了。

坐在西嶼小門舢舨上的洪登先生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居民洪登先生大約四、五十幾歲時,坐在舢舨(闊頭仔)的影像紀錄,由台灣回來度假的大女兒洪彩疊所攝,時間應該是在1970年(民國59年)後期。 洪登從小從事討海漁業,與親戚一同出海進行放緄(延繩釣)作業。出海作業回來的延繩釣漁具已經雜亂,需要整理稱為「清緄」,才能再次出海使用。男人討海作業回來以後,清緄的差事大多是交給婦孺老幼負責,洪家七姊妹大多有參與過。早期的緄箱是以木頭釘製成四角形,如果要拿到海邊,必須通過沙灘,行走比較吃力,所以會以一條龍接力的方式,一個人接一段,把緄籃接到船上。 洪玉娟表示,最早看到相機的時候,感到很驚奇,不知這是什麼。拍照時,拍照者會叫大家站好,然後按下快門,咔擦一聲。那時拍完照片,都要等很久,過了一段時間才會看到相片。洗出來的相片可能用寄的,但是更多是會直到過年過節才拿回來。 洪登育有七女,祖父洪友很生氣,為何一直生女兒,靠海維生,加上重男輕女的時代,希望可以生男丁討海、傳宗接代。四女兒洪嫌指出,正因為如此,他父親才開設雜貨店,可以留給女兒經營,傳承下去。

許金富、許金涼兄弟情深

這張照片是自學校(小門國小)附近往下拍的畫面,畫面中的二位人物是小門居民洪玉娟的先生(右)許金富,1963年生(民國52年)與其小弟許金涼,1972年生(左,民國61年),於自家門前合影,拍攝年代約1976年(民國65年)左右。許金富當時還在唸小學,在校課業成績優異,從小便展露繪畫天分,其舅舅不時地鼓勵並希望他小學畢業後可以繼續升學,但懂事的他,為分擔家務,便投入討海行列。背景之一是當時小門村對外交通的舊橋,也是村內國中生步行上學的必經之路。 國中時,所有同學於雜貨店集合,大家一起走山路,自廟旁往上的一條路,一直沿著農田,繞到舊橋,走過橋面之後,到對岸的車站搭車上學。冬天在行走時比較暗黑,天還沒亮,加上聽聞那裡有鬼,所以男生都走在女生前面,結伴同行壯膽。夏天天亮的時間比較早,因此沒有這方面顧慮。制服方面,夏天是白色襯衫,藍色裙,著白色球鞋、白色襪子(腳踝高度)或未穿襪。鞋子脫掉之後,都會有腳臭味。 照片裡村子屋頂上已經有幾戶人家設有電視天線,代表這時期已經進入電視娛樂的時代。

西嶼小門1970年代的孩提記憶

這張照片是洪彩雲(右著學生制服)、洪玉娟(左)與洪彩疊之女兒(前)於夏天時在小門沙灘的合影,時間在1970年(民國59年)。沙灘上停放不少艘的舢舨(闊頭),有尖頭的、四角形的,船頭兩側各有龍目的裝飾。早期村內還有養鴨,鴨子有時候會跑到船旁(船尾)遮陽並下蛋,小孩子看到便會偷偷地撿拾。穿西嶼國中制服者是六姐洪彩雲,當時頭髮規定,耳垂一定要露出,不能被遮住。家中排行最小的洪玉娟,當時大概是國小五年級,而沒穿鞋的小孩,是大姐洪彩疊的女兒,於夏天時回來玩。雜貨店前面都是沙灘,居民會在這裡戲水、游泳,以前只要颱風或風浪大,便會漂來一些漂流木。 國小時的洪玉娟,記憶中的小門學校只有三間教室,因為入學新生不足,因此每二年才招生一次,她當時就是八歲才入學,並且與小她一歲的親戚同班。背景亦呈現對岸的海岸地形,屬澎湖典型的柱狀玄武岩,對照之下,世隔多年,現今的落石明顯變多了。

剛出社會的小門女子洪玉娟與男同學

這張照片是洪玉娟(右)與男同學(左)出社會之後於小門沙灘的合影。約十七、十八歲左右剛出社會的模樣,約拍攝於1980年(民國69年)初期。洪玉娟記得他們國中畢業後,除了少數留在村裡討海外,許多同學都到台灣工作打拼。透過在台親友介紹是很重要的管道,因此有些人到台北從事毛線衣(紡織)加工,有些則到台南從事成衣製作(車衣服);因為親友照顧,家裡長輩也會比較放心地讓小孩到台灣。 洪玉娟女士記得當時到台灣的期待是,一定要看到稻米。因為在澎湖的生活裡,小時候只有看過高梁(蘆穗)、地瓜、花生,卻從沒見過稻米。小時候因為採收高粱,曾與姐姐一同摔(甩)高梁,並且把高粱稈日曬後再收起來,可用於大灶升火。據說小門女孩子不願嫁回家鄉的原因,多少與田裡工作辛苦的耕種有關。 這張照片是從台北回來小門度假的洪玉娟,身穿整套洋裝,打扮時髦,那時大約是在秋、冬之際所攝。她在台北工作四、五年之後,再到高雄百貨公司專櫃上班,專賣男襯衫。照片裡站在洪玉娟身旁的男同學,則是出外學習機車修理工作,並於高雄自行開業經營。

剛出社會的洪玉娟女士

這張照片是洪玉娟女士於夏天返家在小門沙灘的個人照,大約在1980年(民國69年)初期。此時剛至台北工作,但是穿著與打扮因為受到台北生活環境影響,有別於南部工作或留在澎湖家鄉的同輩女孩裝扮。平常穿著的衣服主要購自於士林、三重、社子等地。照片是夏天時姊妹們一同回到小門時所攝。腳下的整片沙灘面積已縮小許多,曾經何時,住家前的沙灘環境,還曾是兒時走路,不小心踢到海龜的生活場域。洪玉娟表示,小時候海龜會在晚間上岸產卵,主要在現今資訊站一帶,她跟同學會跑去挖,後來被長輩發現並口頭警告制止後,便再也不敢了。 以前資訊站那裡有一個小軍營,其中有一位外省阿伯會做饅頭,有時也會拿給他們吃。這些阿兵哥也會到雜貨店下棋、聊天,跟家裡關係很好。而對岸山上的海巡單位也有一個軍營,洪玉娟女士與同學都會到那裡回收瓶子,種菜的阿伯有時候會拿菜讓她們帶回家。聚落西邊也有軍營,但是聽說晚上鬧鬼,所以不敢過去那邊玩。尤其傳聞防空洞裡面有蛇,所以後來就不敢進去裡面。 她特別記得小時候會跟同伴用空的罐頭煮糜,就是回家中偷一點米,以及在旁邊沙灘潮間帶抓螃蟹、螺介貝類,於沙灘上挖個洞就開始烹煮,大家就吃得非常開心。那是一個小時候難忘的回憶。

國中時期的洪玉娟

這張照片是洪玉娟,1965年生(右,民國54年)國二、國三左右(1979年至1980年,民國68-69年),於農曆過年的小門舊橋與同學(左)的合影。洪玉娟過年時所穿的衣服是六姐洪彩雲買的,六姐當時於台灣的南亞塑膠公司工作,從台灣買回來當禮物在過年時贈送給小妹。另一位同學,腳穿馬靴,亦很符合當時的打扮潮流。頭戴的毛帽據說是自己編的,因為國中時期有編織課程,學習毛帽、餐墊的製作。 照片中可清楚地看見舊橋樣貌,人車皆可通行的路面,由水泥鋪成,兩側設有高起的欄杆,沿著欄杆的地面則配有管路等。國中時搭專車到學校的路線,沿路是先到合界、竹灣,再到小門、大池,最後終點站才是學校。 據洪玉娟女士表示,以前漁村玩牌相當普遍,大家習以為常。特別是過年,即使是小孩子,也都會跟著玩牌,甚至會到隔壁友人家摃將(天九牌),當時一次金額大約是1塊、2塊。

返鄉的洪玉娟與同學

這張照片是洪玉娟(左)與從小長大的同學(右)於廟(震義宮)前矮堤(防波堤)的合影。照片裡二人的穿著打扮,呈現一種主客、城鄉、以及特殊與日常之間的有趣對比。一位是前往台灣工作的洪玉娟,一位是留在小門的同學,洪玉娟因為返家探親,因此必須特別打扮穿著,整身洋裝的裝扮也因而呈現出台灣當時的流行時髦的訊息。相對而言,留在家鄉的同學,穿著的則是比較家居或平時的裝扮,具有比較樸實的特徵。 據洪玉娟女士表示,廟前這條防波堤後來拆掉,因為颱風時風浪還是會打上來,因此改放消波塊,風浪打上岸的情況才有所改善、解決。照片中的背景是小門海灣的常景,幾艘討海的大漁船與接駁的小船停泊在海面上,顯現漁業(討海)曾是小門村養家糊口的生活命脈。當時還是小門舊橋的時代,並已設有簡易的漁船碼頭。

洪玉娟與外甥女

這張照片是洪玉娟女士,1965年生(民國54年)與其五姐洪賽之女的合影,約1985年(民國74年)左右於小門沙灘所攝。洪賽之女長大後學有所成,目前在榮民醫院擔任藥劑師。 出外前往台灣工作的洪玉娟與其姐姐們,一般會利用夏天放假時返家,回家度假期間通常會來到沙灘戲水、玩耍,姐姐擔任攝影師,姐妹趁此聯絡情感。照片背景可見小門舊橋聯外道路,一直通往203縣道、竹灣村。海面上正停泊一艘作業漁船與一艘接駁小船。對面岸上亦擱置幾艘待整理的船隻。按照人影方向大致可以推估當天時間,應屬傍晚前的一段休閒時光。

十七、八歲的洪玉娟

這張照片是洪玉娟女士十七、十八歲時於家門前的留影。拍攝時間約在1981年(民國70年)左右的冬天時。身後是當時增設的公共設施-一座簡易的籃球場,除作為居民日常運動使用之外,這片籃球場場地亦充當漁船卸漁獲(如土魠等)的暫放場所以及舢舨(闊頭仔)暫置的地方。自影像中亦能看到當時小門村的漁業榮景,每一艘停泊在海面上的漁船,見證居民長年以來,與海維生的一項生活命脈,更說明討海生活與地方產業的連結以及碼頭建設的一段變遷演進。當時因為屬於冬天的時節,通常需要風浪小的日子才有辦法出海,海上停泊眾多漁船應該是天候不佳停泊港內候風。 過去,小門村的男性居民,海性絕佳,不論是搖櫓、潛水(海膽採集)或游泳(自沙灘游至對面處),樣樣精通,其實都是從小在這片海域遊戲玩耍自然學會的。

洪彩雲的先生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洪家七姐妹裡面,排行第六洪彩雲的先生,夏天回到小門時,於小門岸邊的留影,拍攝時間應該是在1980年(民國70年)後期。 洪彩雲的先生亦是小門村人,也是洪彩雲國小時期的同學,原先國小畢業後與其姐夫一起討海,主要從事放緄(延繩釣)漁法,但是由於漁獲有限,後來舉家搬至高雄發展。 兩人的追求過程,成因主要來自於洪彩雲的一次受傷事件促成。當時洪彩雲女士因手受傷住院,其先生便以探望為由,到醫院持續關心、照顧,進而追求之。這份誠意終於讓她感動,最終擄獲她的芳心。婚後,洪玉娟與其先生原本在嘉義生活了二十二年左右。後來因年紀大了,才想搬回家鄉。 背景的山頭與海岸即為柴菜礁一帶,對照現今,當時的山頭上並未設有涼亭等設施。

結婚後的洪彩雲女士

這張照片是小門洪家七姐妹,排行第六的洪彩雲,二十幾歲結婚後返家於小門沙灘的留影。洪家姐妹臉形頗為相似,排行第六的洪彩雲與排行第四的洪嫌較為相似,相似程度主要遺傳自父親;排行第七的洪玉娟則與排行第五的洪賽較為相似,相似程度主要遺傳自母親。洪彩雲年紀大洪玉娟3歲,現今近六十歲左右。 洪玉娟的記憶中,從以前小門村的新船要進水時,就一樣會有擲炸棗的習俗,以祈求新船順利,也分享喜悅給村民。但是早期因為未設碼頭,新船因此在沙灘海域擲麻糬、炸棗、糖果,讓村民在沙灘撿,有的時候就會撿到沒有包裝又沾黏沙子的麻糬。有一年,其姐夫的新船下水,除了傳統的炸棗、麻糬之外,也特別訂購果凍給現場民眾撿拾,算是比較特殊的一次,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門雜貨店的洪彩雲孩子

這張照片是洪彩雲二位孩子於自家雜貨店門口的合影,前者是妹妹(吸著奶嘴,目前從事簡餐店經營,年約三十幾歲),後者是哥哥,約是二、三歲時的成長階段。拍攝時間應為夏天,乃父母親利用放假帶小朋友回來度假的生活紀錄。 門口前的水泥矮牆,是區隔住家與公共空間(路面)的範圍,而洪家用一塊板模倚靠在矮牆上,就可以當作孩子們的玩具,讓他們爬上爬下玩耍。一旁的台灣啤酒酒籃子與空酒瓶,說明雜貨店的酒類品項與菸酒專賣的一段販售發展。 背景可清楚看見籃球場上的籃球架、沙灘上擺放的舢舨等,是受到1986年(民國75年)韋恩颱風嚴重侵襲破壞之前所拍攝的生活場景。

舊小門沙灘上的玩耍孩子

此張照片是洪彩雲之女(前)與洪嫌之子(後),洪文亮,1982年生(民國71年),於沙灘上嬉戲、玩耍的生活寫照。這是1986年(民國75年)年韋恩颱風來襲大肆破壞之前的小門沙灘景象,該次颱風之後完全改建。 當時沙灘與住家之間築有一小段高起的水泥設施,並設置一個籃球場,照片上有位正在投籃的少年。背後的二戶樓房住家,左邊是雜貨店,約在1981年(民國70年)左右改建成今貌,即今洪嫌女士之住家。 以前,由於洪家姐妹的父親洪登曾受過日本教育,每次補網時會唱日文歌,而且幾乎每次都會唱「愛你入骨」這首歌。洪玉娟記得小時候都要在父親補網時候幫忙拉牽漁網,這其實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拉牽到她都快睡著了,但是又必須替父親留意哪些地方未補到,提醒哪些需要再補。但是幫忙過程裡,那首日文歌卻成為後來跟父親記憶的重要連結,每當聽到這首歌,往日的情景就會浮現眼前。 她說以前補網的地點有時候在雜貨店門口,有時候較短的網子就會在舊房子的樓上陽台。補網作業需二人,彼此對坐,一人一邊,一人協助拉網、巡視,另一人則負責修補。

小門村對岸的時光記憶

這張照片是1980年(民國70年)所拍攝位於小門沙灘對面西嶼本島的山形地貌,讓洪嫌、洪玉娟姊妹回想起幾十年前的往事。 洪玉娟,1965年生(民國54年)回憶起小時候(約國小三、四年級)與同學到對面的舊海巡單位回收酒瓶時,很怕被營舍裡凶悍猛叫的小狗咬。在門口呼叫裡面看守的士官兵伯伯,他們常以小妹稱呼,除了讓他們回收酒瓶,也會讓他們看裡面一架可以看到整個小門聚落的望眼鏡。洪玉娟記得有位台灣兵仔就告訴洪家姐妹,小門村的一舉一動都被看得一清二楚,使得大家都緊張兮兮的。 這個對面兵營的高地,洪嫌女士則慣稱35高地,早期兵營是一間矮房子,有不少外省兵、台灣兵,當時洪嫌女士因為從小就幫忙顧家裡的雜貨店,所以跟這些阿兵哥都很熟,有時候會帶同年紀的女孩子過去那裡玩,看裡面的望眼鏡。她記得有一年中秋節,營區舉辦唱歌活動,特別邀請年輕的洪嫌女士找一些女孩子去參加康樂會同樂。在那個全部都是男生的舊兵仔營裡,年輕的洪嫌女士因此很受兵仔的喜歡,有時也會收到這些兵仔贈送的飾品。

西嶼小門舊堤防上的大朋友與小朋友

這張照片是洪玉娟之大兒子(幼稚園小班)、小兒子與友人於小門防波堤的合影,拍攝時間約在1990年(民國80年)的夏天。當時除了防波堤之外,沙灘上亦投放消波塊(俗稱肉粽)。村內曾發生肉粽事件,主要在於設置消波塊之後,村內就有人陸續傳出意外或往生,因此有人就說是肉粽有三隻腳會咬(吃)人的緣故,所以才把原先放在沙灘上的消波塊撤除,後來才改成現今有樓梯的模樣。 有關肉粽事件,〈西嶼鄉訊〉第21期曾有一段記載: 「本村活動中心前海堤的消波塊擺設位置不當一事,曾在本村喧然一時。因本村近年來村內中青人不幸死亡者多於往年,經村民求諸神明,皆指為消波塊位置不當,另有地理師指示,俗稱三角釘的消波塊,其尖銳部份朝天,層層排列,由空俯視,宛如鯊魚齒,破壞地理風水,對村民不佳,應儘速遷移。召開村民大會通過遷移一案後,由於,所需經費龐大,經省議員許素葉協調後,由水利局勘測辦理。」 另據洪玉娟表示,以前山頭(三角石)那裡還未打掉、開通道路的時候,有人說小門像一個畚箕,對小門來說是比較好的,後來打掉之後,其實對小門來說比較不好。

早期西嶼小門的漁港景象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洪家七姐妹中,排行第二洪換的大女兒,利用冬天過年自台灣回來玩,於自家門口的留影。照片大約拍攝於1981年(民國70年)左右、未改建前的雜貨店時期。當時住家前面的空心磚圍牆,應是取自於澎湖空心磚建材,說明澎湖建材發展的一段變遷。空心磚牆旁的地面上放置船隻使用的錨,而當時圍牆外的路面都還是沙土路。圍牆之設置,想必也是為了阻擋風沙與海浪而設置。 圍牆後面的沙灘與海上景象,就是以往一般漁村的漁港景象,當時由於並無適當的碼頭建設可以隨時停泊,因此呈現這種大小舢舨船通常停泊於海灣、沙灘的情形。根據小門村耆老口述,當時村裡共計有8艘如海上的大舢舨漁船,這些都是屬於多人共同合夥出資擁有、並且一起出海作業捕撈的漁船,是一個屬於共有共享經濟的時代。海上與沙灘上的小舢舨船則是用於接駁漁具漁網漁獲上下大船之用。

小門橋旁的洪玉娟

這張照片是洪家七姐妹,排行第七的洪玉娟女士,1965生(民國54年)國中畢業剛出社會(約16、17歲),於小門舊橋的留影,拍攝時間大概在1981年(民國70年)左右的夏天,由姐姐(洪賽或洪彩雲)擔任攝影師。舊橋在西嶼端往上有一兵營(海巡、出入海管制站),阿兵哥經常在放假時前來小門雜貨店、撞球間逗留,帶來一些生意。舊橋靠小門嶼端的東邊設有簡易碼頭,可供船隻停靠,港邊設有路燈等設施。不過在簡易碼頭停泊的大艘漁船必須掌握海水漲退潮變化,方能自舊橋下方出入,十分不便,因此這些船隻大多依然停泊在小門沙灘前的海域,再由小舢舨船接駁漁具漁獲上下船,而選擇不進入簡易碼頭停泊。據洪玉娟女士表示,當時同班的國中同學,僅有一人繼續升學,其他人也都跟他一樣畢業後便選擇就業。

半世紀前小門沙灘上的洪賽女士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雜貨店洪家七姐妹裡面,排行第五的洪賽女士,約20歲左右於小門沙灘的留影,拍攝時間大約在冬天,背景是約1970年代(約民國60年)的小門村。照片裡可見不同形式的舢舨停放在沙難以及當時的住家建築形式。在以前尚無現代碼頭建設之前,舢舨停放在沙灘上是漁村常見的景象,尤其照片裡這種主要用來接駁用的小舢舨;出海討海作業的大舢舨船則都停泊在海上。 據洪玉娟女士表示,在現今小門居民許天旗的雜貨店附近,曾有一個大窟,當時還是小孩子的洪家姐妹,都會到那裡玩耍。漲潮時,海水會淹進大窟裡面,孩子都會在這裡戲水。洪賽小時候會幫忙家務,特別擅長清緄(就是將出海作業之後混亂一團的延繩釣漁具,重新整理好以便再次出海作業使用)與裁縫(曾於馬公學習裁縫製作衣服)。

半世紀前小門洪氏雜貨店

這張照片是小門洪氏雜貨店(左)早期的建築樣貌,大約是1950至1960年(民國40至民國50年)左右的二樓式老房子,早已拆除改建。老房子後面是洪氏古厝(已拆),右邊是親戚家的房舍。據洪氏後代洪玉娟女士的兒時記憶,小時候,大家都喜歡在二樓陽台搭蚊帳,睡在外面,這樣比較涼快。雜貨店門前的棚子是以漂流木(竹子)搭建而成,上面鋪蓋一塊帆布,就可以擺放幾張桌椅作為礤冰販售的位置。一樓牆面掛有圓形的菸酒牌、黑松牌(註冊商標)各一面。老房子的窗戶是水管窗,二樓陽台與屋頂立面皆有水泥花磚構件的組成。這張照片也呈現出小門昔日的街巷風貌以及道路情況,可見住家前緊鄰水泥路、朝向大海的方向都建築了一面空心磚圍牆,顯然是為了阻擋從海上過來的風浪與風沙。另外利用竿子曬衣服,門口乘涼的居民、電視訊號接收的天線、民生用電的電線桿等,亦在畫面中一一出現。影像中亦可看見小門村合院式住宅以及二樓式水泥瓦房的建築形式。

小門沙灘上的小朋友

這張照片拍攝於1970年(民國60年)後期,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的雜貨店洪家七姐妹裡面,排行老大洪彩疊的女兒,其小時候於小門沙灘的生活寫照。這位當年的小女生目前任職於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擔任國文老師一職,年約五十歲左右。據洪玉娟女士表示,早期小門沙灘的貝殼很多,小朋友都會去撿,充當女生自己的寶物,如今已看不到如此景象,貝殼種類、數量不如往昔。洪彩疊的女兒小時候長得很討喜,人人皆誇漂亮,尤其是那極長的眼睫毛特徵。小朋友所在位置是現今小門沙灘一帶,自身上穿著的衣飾大致推判是秋冬之際的一段生活時光。

往日的小門沙灘景象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雜貨店洪家七姐妹的小孩子,於1985年至1986年(民國74年、民國75年)左右,一起在沙灘、舢舨玩耍的合影。坐在舢舨裡面的是洪彩雲(排行第六)的兩位兒女,利用放假回到小門遊玩。其他在舢舨旁是排行第四洪嫌的小孩。自照片中可以看見,住家(雜貨店)門口前便是一座籃球場,球場上有一群正在打籃球的少年,球場再過來就是沙灘,在沙灘與住家之間並無防波堤或圍牆等設施。籃球場除了提供少年運動的場所,也是小門村的漁船返航後,將船上漁獲卸魚暫時放置的地點,一度也是提供魚販在此標魚的聚集地。 停放在沙灘上的這艘舢舨,其材質是使用玻璃纖維製成,船上的櫓,則是用木料製成,根據耆老口述,櫓通常是用質量密度高、不浮水的木材製作,才能順利入水搖櫓,不會被水的浮力浮起來,以致無法搖櫓操作。回來度假的孩子喜歡在船上爬上爬下,長輩趁此機會拍下同樂的畫面。

坐在門口吃美濃瓜的小門孩子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民洪彩雲家的小女兒,其小時候(約三、四歲左右)坐在老家門口吃美濃瓜的留影。小門村的聚落屋舍主要在小門嶼西側環繞沙灘的平地發展,僅少數幾家在較高位置上建築房屋,洪彩雲的家就是其中之一。從家門口,可以居高臨下鳥瞰對岸的西嶼竹灣。 家門口一大片的澎湖縣花天人菊,呈現著繁花盛開的景況,似乎是人工刻意栽種的結果,目前已經很少在澎湖出現。天人菊是一年生草本,屬菊科,花期約在春、夏季之間。昔日利用空心磚石材築牆的作法亦可見於照片中。 小女孩吃得津津有味的美濃瓜,則是引進當地栽種的夏季農作物之一,口中所食的美濃瓜,便是直接採自於小門村耕種地的產物。

舢舨上的小門孩子

這張照片是洪家七姐妹的小孩,老六洪彩雲的小女兒、老四洪嫌的二個兒子,約二至六歲時於小門沙灘上的合影,拍攝時間大約在1980年(民國70年),拍攝者是家中的長輩。這張影像主要記錄洪彩雲一家人於夏天放假時帶小孩回小門的生活點滴。照片裡,可見玻璃纖維製成的舢舨,以及舢舨內的主要推動工具-櫓,自小朋友與船隻之間的比例,船身頗有一定規模。舢舨主要功能之一是協助大船漁獲的接駁運輸,運至岸上後,分別放在水泥地標售,其他地方的魚販會來此競標。 船隻背後有一間小門居民許天旗先生經營的撞球間,當時門口亦設有郵筒。撞球間的設施,顯示當時小門對岸的軍營士兵仍舊不少,是提供他們在休假時的重要娛樂休閒去處。郵筒則是過去仍舊以信件為主要通訊方式的重要設施。目前這間房子的撞球設施早已不在,不過仍有簡易雜貨店的功能。

小門沙灘上的玩耍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雜貨店洪家七姐妹裡面排行第六洪彩雲的小女兒(約二、三歲左右)於小門沙灘玩耍的留影,拍攝時間約在1990年(民國80年)初期的夏天,由其父母親擔任攝影師,記錄其放假返回小門的生活時光。小女孩腳底下的沙灘有許多貝殼,對照今日的沙灘,貝殼明顯少了許多。其身後有戲水的居民,以及退潮後裸露而出的石滬(宮口滬)。宮口滬是小門的二口石滬之一,居民依然持續維護、修滬,也因此還持續具有陷阱漁業的功能,可以供擁有石滬居民巡滬捕魚。不過到了現在,這口石滬已經失修、廢棄,無法再提供巡滬的狀態,只是偶有居民在此附近從事螺貝的採集。 根據小門村民口述,這一宮口滬除了具有捕魚的功能之外,也是以往村裡小朋友在沙灘嬉戲的重要道具,也是小朋友爬上滬堤上跳水的戲水場域。

洪彩雲的大兒子

這張照片是洪家姐妹,排行第六洪彩雲的大兒子(約三、四歲左右)坐在放置緄籃船的留影,拍攝時間大約在1990年(民國80年)初期的夏天,由長輩擔任攝影師。這艘船上放置的緄籃是塑膠製的籃子,另設有吊具。照片裡的緄籃上端周緣已經佈滿釣鉤,顯示釣鉤已經整理完畢(即所謂的清緄),可以準備出海作業。緄籃依照勾子大小的使用,目標漁獲也會有所不同。放緄就是漁法所稱的延繩釣。放幼緄的漁獲有鰱仔、嘉鱲、雞魚、嘉志、白口等。放中緄的漁獲則有石斑、青嘴、魟等。放大緄的漁獲則是更大型的龍紋鯊、鮸魚、海鱺等。放大緄即所謂的放鱝,目前僅剩一艘漁船在作業。 小門村早期盛行放緄漁法,回家探親度假的洪彩雲跟兒子,也就在村裡漁船上留下這樣的記錄與記憶,呈現漁村生活的特殊面貌。

年輕時的洪彩雲女士

這是一張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前記錄過去景觀的珍貴照片,大約拍攝於1990年(民國79年)左右,照片裡是村裡雜貨店洪家七姐妹裡排行第六的洪彩雲女士,在其年輕時(約二十幾歲)於家門口的留影。 從雜貨店往前拍攝的影像,已經跟今日完全不同。從照片來說,從雜貨店往小門海邊、甚至對岸的西嶼望去,總計設有三道圍牆。第一道是雜貨店家門前的圍牆,第二道是家門口到沙灘之間道路阻隔沙灘的小圍牆,再往前則是防波堤的圍牆。這個景觀,是在1986年(民國75年)韋恩颱風重創小門之後,經由村民向政府反映爭取之後所建造的結果。重重圍牆的設計建造,突顯出村民對於防範來自正前方海洋破壞力量的一種自我保護。 或許是後來最前方的防波堤被證實可以產生足夠的保護作用,因此今日這家雜貨店門前的圍牆、路旁的小圍牆均已拆除,在住家與防波堤之間,舖設了柏油路面、也劃設停車區。

小門殼灰岩前的洪彩雲夫妻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雜貨店洪家七姐妹裡面,排行第六洪彩雲與其先生剛結婚不久,回到小門時於鯨魚洞附近的合影,拍攝時間在1980年(民國70年)後期。夫妻倆合影的所在位置,即為小門嶼重要的地質資源之一-殼灰岩。殼灰岩是屬生物沈積岩的一種,主要由生物介殼及其遺骸堆積構成,含有石英粒或粘土等成份,外表呈蜂窩形貌,分布於小門嶼西北岸一帶,跟小門鯨魚洞等澎湖主要的玄武岩是由火山噴發的火成岩有所不同。 洪彩雲與其先生這段姻緣的促成,主要是當時洪彩雲女士在臺灣因工作受傷住院,男方得知後,一方面就近照顧,一方面展開追求,最後感動對方、獲得芳心,結為連理。

洪賽與洪玉娟等一家人於鯨魚洞

這張照片是洪家七姐妹,排行第五的洪賽(左3)與排行第七的洪玉娟(左2),1965年生(民國54年)等一家人於鯨魚洞前的合影。拍攝時間大約是洪玉娟20歲的時候,約在1980年(民國69年)的夏天。洪玉娟因為五姐與姐夫、小孩一家人回來小門,跟著大夥一起到鯨魚洞遊玩,身後是不認識的遊客。鯨魚洞是小門村知名景點,也是澎湖屬一屬二的地質地形代表。這裡附近小地名俗稱四籠灣,據在地居民表示,因早期有四個類似海蝕拱門的孔洞,因而得名;但是也因為四籠灣的台語諧音,而被戲稱為死人灣。目前四籠灣多半已自然風化崩塌,僅鯨魚洞較為完整。比較特殊的是,當時遊客會走近鯨魚洞下方,為目前所少見。

小門雜貨店門口玩海蟑螂的小孩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洪家七姐妹的小孩在家門口嬉戲海蟑螂的合影。洪家姐妹家人於夏天放假期間帶孩子回到小門,雜貨店門口成為孩子們共同的生活場所。臉盆內的海蟑螂一出現,立刻引來大夥的圍觀與好奇,將海蟑螂當作生活玩伴之一。三位女孩,分別是排行第五與第六的孩子。另一畫面是洪玉娟回娘家,夫妻兩人共同餵奶育兒的日常作息,先生身上抱的是剛出生三、四個月的大兒子,只要姐姐從台灣回來,洪玉娟便會從夫家那裡走路回到娘家找姐姐們聚一聚。據洪玉娟女士表示,生命禮俗方面,包括剃頭髮、收涎、坐月子等。收涎時,孩子身上掛一塊餅,讓年紀較大的老年人(應該是七十歲以上)捏一塊吃,然後說些好話,意思是讓孩子可以身體健康、平安長大。

小門雜貨店門口前嬉戲的小朋友

此張照片大約拍攝於1990年(民國79年)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的村內雜貨店門口,雜貨店是洪登老先生所開設,這些孩子們是他七個女兒所生,正圍聚於自家雜貨店門口戲弄海蟑螂的生活寫照。洪登老先生七個女兒的孩子們只要一放暑假,常會回到小門度假,大家聚在一起,好不熱鬧。畫面中面向相機穿著淡青色衣服的男生是洪文亮,1982年生(民國71年),這些都是他的姨表兄弟姐妹。幾位比較大膽的男生正在抓弄海蟑螂,一點也不害怕,女生則在一旁觀看,其中一人手中還持有底片式的相機。不過拍攝者顯然尚未習慣於使用相機,並未將旁邊女生、男生全身入鏡,形成只見身體不見頭部的畫面。 海蟑螂是澎湖人在釣魚用的餌料,其棲息環境一般會出沒於港口或海岸等,並以玄武岩、礁石環境為主。

以海蟑螂捉弄嬉戲的西嶼小門孩子

這張照片大約拍攝於1990年(民國79年),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內雜貨店老闆洪登先生一群孫子,在暑假期間回來外公家過暑假時候的嬉鬧場面。坐在椅子上的洪登先生有七個女兒,雜貨店最後由留村的洪嫌女士繼承經營,暑假期間這些姊妹的小孩多會回來澎湖度假。這群姨表兄弟關係的小孫子,年紀較大的正手拿海蟑螂鬥弄年紀較小的孩子。 根據孩子之一的洪文亮(後排右一)1982年生(民國71年)表示,小時候都會去抓海蟑螂當餌釣魚。由於當時生態相當豐富,村裡的小朋友大多會到聚落前面海邊從玄武岩石頭上、縫隙間,抓取海蟑螂,大人則會到聚落北邊海岸的柴灣仔(以常漂來木柴而得名)一帶,用掃把去抓海蟑螂,以當作釣魚的餌料。

西嶼小門分校師生

這張照片是洪彩雲就讀小門分校時的師生班級合影,拍攝背景年代約為1970年(民國59年)。當時的學校建築規模為一個樓層,相對簡陋,建築屋簷上方還特別刻上「毋忘(在莒)」字樣,並且標示注音符號,便利學生認識與讀音,顯示當時政治教育常常設置標語的習慣。照片裡也顯示當時小門分校有4位師長負責課堂上的所有教學。洪彩雲坐於第一排右邊起的第五位。 洪彩雲父親洪登認為,雖然有七個女兒負擔相當大,但是一定要讓孩子都有機會上學、受教育,至少都要完成小學學業。會有這樣的心願,主要是洪登有時出海作業時屢受報關人員的盤查,因為不識字也造成填寫表單的困難,導致出入相當不方便,因此他也讓七個女兒至少都完成小學教育。 受訪者洪玉娟談起小學時的一段難忘之事,她說當時因為大家會生吃地瓜,所以肚子都會長蛔蟲,但是吃蛔蟲藥則是小學生最害怕的一件事,排出蛔蟲時特別可怕。另外,以前如果被頭蝨傳染,先用必安住殺蟲劑噴在頭上,再把頭包起來,一、二個小時之後,洗頭髮除去頭蝨。

西嶼小門的蒙面婦人

這張照片大約拍攝於1970年(民國59年),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早期住家(傳統合院式住宅)的生活常景,居民於水缸用水的情形,其所在位置是住宅配置俗稱「深井」的地方。蒙面是幾百年來澎湖婦人的一種日常作息的妝扮,時常表現於作山、出漁、潮間帶採集等工作時態,至今依然經常可見。蒙面,一方面凸顯在地氣候環境的特徵,以便遮擋澎湖夏天的烈日、秋冬的強風,以及幾乎無所不在的鹹水煙;一方面也刻劃這種在地居民在生活裡所累積的一面。目前此項地方生活風俗已登錄為民俗類文化資產。畫面中的水缸,是澎湖早期住家必備的儲水設施,反映在那無自來水年代,必須挑水返家,倒入水缸儲存的使用日子。

西嶼小門橋上的合照

這張照片大約拍攝於1970年(民國59年)後期,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的旅外鄉親返鄉時在小門舊橋上的合影。從照片裡的人物特別盛妝打扮的衣著、手提皮包的樣貌判斷,這是在秋冬季節、很有可能是在過年返鄉時的留影。 村民記憶猶新的是,昔日小門舊橋的建迼,曾經是大家共同努力投入搬石塊、合力參與建造的結果,並於1971年(民國60年)正式通行。這也才使得原本獨立的西嶼離島,藉由小門舊橋的建造,搭起與西嶼本島的連結,加上當時跨海大橋也已經完工通車,更是因此帶動此地觀光產業的發展。照片背景是在地俗稱三角石的山頭,山頭高地上安置一座石塔(三角石塔),一方面作為山靈保護的鎮守象徵;一方面也是漁船出入港內航向指標之參考。

西嶼小門村古厝裡的婦人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早期的傳統合院式住宅,於深井、亭下的空間配置與生活場景,拍攝時間大約在1970年(民國59年)。照片中的婦人頭包著方巾,正在水缸舀水,水缸前放置臉盆的臉盆架,似乎是以當時的木頭圓板凳倒置後充當,並且與一般專用臉盆架相對較高、設置有鏡子以便梳洗裝扮使用有所不同,顯得相當克難。大厝身入口上方貼有「萬象更新」春聯,左邊牆面有一塊戶長牌,右邊牆面是一塊門牌,門牌前吊著一個竹籃子,通常是以前澎湖漁村為了防範蟑螂、老鼠、螞蟻為患的阻隔設計。正面壁開窗為三爪窗(鐵土窗)型式,廳門右下方設有一貓洞,據說是讓貓可以出入的一個小孔。本張照片左方有位居民,只見一半身影,未被拍攝者完全拍攝進來,顯示早期居民還不習慣使用照相機的情形。 小門村的傳統合院式住宅(一落二櫸頭或一落四櫸頭等),其空間平面配置大致可區分為大厝身、間仔、門樓、深井(天井)、磚坪、以及庭院等。

小門村居民與小門舊橋

這張照片拍攝於1970年(民國59年),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居民於小門舊橋上的留影。這一座小門舊橋於1971年(民國60年)建造完成通行,是這座西嶼鄉唯一「離島」的小門嶼跟西嶼本島首次連通的橋樑,在此之前,人們都需透過舢舨船隻的載運接駁才能往來。照片背景是當時小門嶼的樣貌,坡地上清楚可見的梯田顯示,小門嶼在討海漁業之外,依然是個相當依賴做山(澎湖人對耕種的說法)的漁村,跟今日這些山園土地都已經荒廢幾十年、並且被銀合歡所入侵佔滿的景象完全不同。而被拍攝者洪玉娟女士穿著毛衣、頭髮被風穿亂的景象,顯示這是澎湖秋冬季節所拍攝。 小門舊橋是一條大約一台車寬度路面的橋梁,開啟以步行、車輛通行的聯外交通時代;第二階段大約是1987年(民國76年)左右的新橋通車,舊橋拆除,於原舊橋之東側處新建一條長18公尺,寬7.5公尺的橋梁,亦是今日小門村主要的聯外道路。小門橋又稱跨海小橋,附近海域,每逢退潮,是居民主要的潮間帶作業範圍之一。

小門舊防波堤上的學生許素霞

這是一張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的珍貴照片,大約拍攝於1990年(民國80年)左右,當時照片所見的小門村防波堤,目前已經完全改變。 小門村過去在小門沙灘跟聚落之間並未設置防波堤,後來在1986年(民國75年)遭受韋恩颱風重創之後,為加強海岸與住家安全,即由政府築設防波堤,並且投以大量消波塊,以改善颱風天海水倒灌、巨大海浪打上岸毀壞居民屋舍財產與生命安全的問題。然而,防波堤建造完成之後,村裡卻開始陸續出現村民意外、老年人往生等諸多事件,讓小門村民人心惶惶。後來,村民前往村廟震義宮祈求神明,經降駕指示是因為防波堤外的消波塊(如照片)宛如虎口裡的虎牙,以致村內無法安寧,必須移走。最後,經過村民請求,政府則要求全體村民簽署同意書之後,才將這些消波塊吊走。消波塊吊走後,村內逐漸安寧,而原來消失的沙灘也逐漸回復舊貌,再經申請建設階梯連接到沙灘,成為今日模樣。 畫面中的人物是學生時代的許素霞女士,當時是念高中階段。

1970年代小門沙灘上的洪賽女士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居民洪賽女士年輕時(約二十幾歲),大約拍攝於1970年(民國60年)後期,在老家小門沙灘的留影。 拍攝地點的景物,提供認識當時社會經濟面貌的基礎。人物背後可看到接駁用的舢舨船隻,停泊在海面上,這是當時尚無適當碼頭建設的情況下,村裡漁民主要的作業模式。更大的舢舨船在拍照當下應該是出海作業,等到他們返航,照片裡這種小舢舨就要開始忙碌起來,擔負接駁船上漁獲上岸的吃重角色。至於後面可以看見從遠處蜿蜒下來往左的一條道路,則是連通小門與西嶼本島的小門舊橋,在1971年(民國60年)通行之後,解決過去無法連通,因此必須依靠照片中這些小舢舨漁船擔任渡船往來的辛苦。 照片中的洪賽女士年輕時便出外工作,與外界接觸時間較早,穿著打扮普遍受台灣影響,多半是當時的流行服飾(如喇叭褲、淑女帽),似乎也藉由返鄉探親的機會,把台灣的流行服飾帶回樸素的小門漁村。洪女士身後是三角石的所在位置。

小門沙灘上的洪賽女士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居民洪賽女士年輕時(約二十歲左右)於小門沙灘的留影,拍攝時間約在1970年(民國60年),由家人擔任主要拍攝者。洪女士一身的喇叭褲搭配襯衫的穿著,顯示當時的一種流行文化,以及出外返鄉的一種成長象徵。洪女士身後倚靠的船隻是小門村常見的舢舨,通常作為海上漁獲接駁,或人員接送之用。由於並無適當的碼頭設施,當時暫不出海的舢舨船都是以擱淺在沙灘上方式停放,等候漲潮時海水進來以後才出海。如果停放沙灘上,卻又趕著出海,漁民就召集多人把船扛下海,非常辛苦。這種小型的舢舨船配有一支櫓,屬於單櫓舢舨船,如較大的舢舨船除了船尾的大櫓,側邊也還有一支櫓,稱為崁櫓。二支櫓的舢舨船,通常是需要速度的漁法時使用。另外,船頭前擺放一支錨。沙灘前海域亦可見幾艘不同類型的漁船。

坐在小門震義宮前的洪賽女士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雜貨店洪家七姐妹裡面排行老五的洪賽女士,於小門村震義宮前的個人留影。拍攝時間是舊廟未改建前的時間點,大約在1970年(民國60年)。此張照片呈現小門震義宮的舊廟以及廟埕樣貌,自影像中可以得知舊廟格局,乃屬一樓層的閩式建築,由前殿、正殿等配置格局所組成,前殿入口處裝飾、構件豐富,有石雕、石柱、木雕、彩繪等。屋脊亦有雙龍護塔等剪黏作品。震義宮後來拆除,於1984年(民國73年)重建竣工至今,是聚落重要的信仰中心,每年的主祀神溫府王爺(溫主公)聖誕,皆會舉行遶境、建醮等儀式慶典。背景除了舊廟之外,亦能看到當時小門村的住家建築,在傳統合院式建築、硓𥑮石牆之外,也已經有二層樓洋房式的水泥建築出現,說明當時經濟已經開始好轉的情形。另外,廟前一位男士身穿西裝、騎著打檔的機車,也顯示新時代交通工具開始在此出現的記錄。

冬天回鄉的洪賽女士與友人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雜貨店洪家七姐妹裡面排行老五的洪賽女士(左),年約二十幾歲時與友人於小門沙灘的合影。拍攝時間大約在1970年(民國60年)的冬天,這可從洪賽女士一身毛帽、皮衣搭配的服飾組合大致可以得知當時的季節天候, 而且很有可能是過年回鄉時所留下。回鄉時邀請友人同行,並且攜帶照相機留下一些影像,是當時小門人比較特殊的回鄉安排,也因此留下珍貴的記錄。 人物背後是小門聚落的一部分,屬於聚落西側一帶的住屋群,以傳統合院式住宅為最具代表,該海域亦有一座在地俗稱宮口的石滬,即宮口滬,曾經記載於日治時期的文獻,是小門二座石滬中的其中一座。目前這座石滬已無實際的巡滬功能。

站在雜貨店前的洪賽女士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雜貨店洪家七姐妹裡面排行老五的洪賽女士,約拍攝於1975-76年(民國64、65年)左右,當時大約是十幾歲的少女,於自家門口的留影。據她妹妹排行老七的洪玉娟女士表示,年輕時的洪賽,曾於馬公學過裁縫,17、18歲左右即到台灣工作,這張照片應該是她前往台灣之前的留影。 他們家當時一樓是雜貨店,提供村民生活民生用品極為重要的採買來源,牆面掛有二塊早期代銷商品的標誌,一塊圓形的黑松鐵牌(也是其註冊商標)與一塊四方形的百事可樂鐵牌,都是相當珍貴的早期物件記錄。這棟房屋後來拆除改建,但是依然繼續經營雜貨店。

洪氏雜貨店與洪賽女士

這張照片是小門村洪家七姐妹,排行老五的洪賽女士,於舊家前的留影,一身的喇叭褲,代表當時前衛又時髦的服裝穿著。這棟建築早已拆除,當時是小門主要雜貨店,由洪登所經營。根據後來繼承雜貨店的洪登四女洪嫌女士口述,這棟他們以前居住的二層樓建築,是一棟水泥瓦房,二樓為斜屋頂,外設陽台,立面與周圍以水泥花磚裝飾。一樓出入以正面單一門戶為進出,四面牆皆設有澎湖特殊的水管窗。當時他們家二樓設有神明廳,二樓還有2間房,一樓則有1間房(二張床)。二樓前方的陽台是夏天睡覺的地方,也是曬魚乾的地方。住家旁的空地則是曬番薯籤的地方。雜貨店前的水泥柱,是作為搭棚賣冰的使用。 另外,根據排行第七的洪玉娟女士表示,他們家的雜貨店不只是小門社區生活訊息的交流中心,也是左右鄰舍、三五朋友聚集閒聊,甚至是農閒或漁歇時小玩四色牌的場所。

洪賽母女於三角石高地前

這張照片是小門村洪賽女士與其女兒(1979年、民國68年次),去找她三姐洪嫌時,合影於小門村的生活時光,拍攝時間大約在1982-83年(民國71、72年)左右。人物背後可見當時的三角石山頭與舊橋通往對岸竹灣的生活路徑。電線桿設置於三角石山頭高地上,而從連接對岸的小門舊橋一路往上在聯通前往竹灣村的道路兩旁,都明顯地設置了成排的電線桿,是當時將電力引進小門村的設施,也代表生活改善的象徵。 三角石上的石塔塔,則是聚落生活信仰的慰藉與領域防護的象徵,同時也是小門村漁民船隻進出港內的座標引導作用。據小門居民洪玉娟女士表示,三角石高地亦是小門村居民早期於夏天時掘風茹草的地方,是小門人深具種種生活意義的地方。

洪賽兩女兒──姐妹

這張照片大約拍攝於1981年(民國70年)左右在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是小門村的沙灘上,這是洪賽女士的二位孩子,大約四、五歲左右的合影,大概是孩子唸幼稚園的年紀。從自人物的影子推斷,拍攝的時間應為上午的生活時光。照片背景是三角石山頭,自照片中可見整個山頭已經一分為二,中間已有開挖,開通馬路的情形,開刮的玄武岩石頭則堆積於三角石旁邊的沙灘上。過去小門村民要進出小門前往西嶼時,都必須翻越這座三角石,相當不便利。三角石開挖通路之後,小門村居民的對外交通也就有了直接對外聯通的道路,免去翻越山頭上下的辛苦與麻煩。三角石高地上的電線桿,是村內電力來源的重要設施之一。

小門村1980年代的廟宇慶典景象與沙灘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雜貨店洪家七姐妹裡排行老五洪賽女士的大女兒,於小門沙灘的留影。拍攝時間約在1980年代(民國70年代)的夏天上午,拍攝者是家人。人物背後有人在海邊戲水、游泳,有人坐在防波堤上,防波堤的建設,築起一道防護措施。照片中,亦可見三角石山頭開挖之後,將三角石一分為二,開通小門對外聯絡道路,以及挖掘後將沙土堆放在山腳下的情況。 路面上沿途皆插有旗幟,旁邊搭建巨大的戲台,位置就在村廟震義宮前,應為當時小門村宮廟辦理盛大熱鬧慶典(新廟入火或神明聖誕等)的景況。特殊的是,當時澎湖宮廟這類重要慶典似乎多有這種沿路插滿國旗與廟旗的景象,突顯出一種相當特別的時代樣貌。只是究竟代表如何的意涵,頗值得令人玩味。

接駁船上的小門洪家子孫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雜貨店洪家七姐妹裡面排行老三與老五洪賽的小孩,共同坐在船上的合影。照片中的許傳宗(左1)與四個姐妹為許速的五個孩子,包括第一排的第一位、第二排右起第二位與最後一排的二位。其他則是洪賽的二位女兒。拍攝時間大約是1983-84年(民國72、73年)左右,當時仍可見小門村的大艘漁船停泊於聚落前海域的景象。當時小門全村大約有8艘大漁船,這些漁船與宮廟信仰有很緊密的生活連結,漁船通常會以船名的名義捐獻,船名名單可自廟宇相關碑記尋知。早期船上的薪資分配實際捕撈之後所得再計算方式分配,也就是並無固定薪資,而是固定分配的比例,以總收入再依據「船幾份、人幾份」的方式分配,如船三、人七,即所謂100萬的收入,船得30萬,其餘70萬由船員共分。 照片中小朋友所坐的是一種用於接駁上下停泊於海上大漁船的簡易小木船,居民也會用於前往淺海採集運載硓𥑮石。

1970年代的洪賽女士與空心磚牆

這張照片是小門村洪氏七姐妹,排行老五的洪賽女士(右1),其與親友於家門口的空心磚牆邊的合影,拍攝時間大約在1970年代(民國60年代),為年輕尚未結婚的時候。洪賽一身襯衫與喇叭褲的穿著,為當時流行的服飾打扮,既前衛又時髦。人物背後是小門沙灘,可見舢舨停泊在沙灘。澎湖空心磚的量產與普及,大約出現於1960至1980年代(民國50-70年年代)期間,多半使用於公共與私人圍牆、車庫、豬舍、牛椆等設施的搭建。當時在澎湖西嶼的竹灣、白沙的講美、以及湖西的龍門與林投等地,皆曾設置空心磚工廠,在在說明當時澎湖地區空心磚建材的一個發展時期。不過隨著後來更堅固、較為昂貴的水泥建材普及後,目前這類建築大多已經消失;有些拆除的空心磚,則被再利用於搭建菜宅圍牆。

洪嫌、洪賽與友人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雜貨店洪家七姐妹裡面排行老四的洪嫌(中)、排行老五的洪賽(左1)與親友,一同於小門沙灘,坐在舢舨的合影。拍攝時間大約在1970年代(民國60年代),由家人所攝。洪賽女士目前約67歲左右,於小門村繼承經營父親洪登的雜貨店生意至今。照片中呈現當時完整的小門沙灘,沒有任何人工設施(如消波塊、防波堤等)。三角石山頭也尚未挖掘開通今日進出小門村的道路,該道路於1982年(民國71年)左右開挖,1984年(民國73年)完工,照片當時山頂仍可見三角石石塔與電線桿。 本照片右前方可見到小門舊橋(長150公尺、寬4公尺)的身影,舊橋橋墩與連接對岸竹灣的道路出現於照片的右上方之處。該座橋後來被颱風所毀損,才又建造目前的新橋。 沙灘上的舢舨船隻,都是屬於尖頭型,一艘漆成白色,一艘是紅綠色。當時因為尚未有適當的碼頭,因此平常小船都擱淺停放在沙灘上,等待漲潮、海水進來後才出海。若是退潮停在沙灘上卻急著出海時,大家就必須多人共同將舢舨船扛下海,才能出去作業。這是以往澎湖各漁村的共同經驗與記憶

小門雜貨店與洪賽女士

這張照片是拍攝於1970年代(民國60年代)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洪登所經營的雜貨店門前,照片裡是洪登所生的七姐妹裡排行老五的洪賽,在自家雜貨店前的留影,自從她出社會開始工作後,穿著打扮都十分時髦,拍照時,也很會擺姿勢。拍照時,另有二位小男生躲在空心磚牆的後面,似乎是好奇,又像故意搗蛋、偷看,除了在鏡頭前顯露稚氣又天真的一面,也相當程度反映出當時對於持照相機拍照的稀奇。 照片中的雜貨店有個廣大的庭院,卻在正前方緊靠馬路設立圍牆,房屋四周以及庭院空間卻又不設置圍牆,相當特殊。據受訪者洪嫌女士說明,當時是為了阻擋正前方沙灘的風沙與風浪的侵襲。大庭院上面架設竹子棚架,則是為了夏天賣冰時所搭建,上面會加上帆布以便遮陽。圓形的菸酒牌歪斜地掛在庭院柱子上,也頗有趣味。不過,隨著洪家改建,這等景象也都消失,只能透過本張照片讓洪家以及小門人懷念往日時光。

洪嫌女士與友人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雜貨店的洪家七姐妹裡面,排行老四洪嫌(右)與親友,年輕時於自家雜貨店前的合影,拍攝時間在1970年(民國60年)代。二位少女穿著牛仔褲搭配襯衫、太陽眼鏡的打扮,加上姿勢動作,可謂是十分迷人的花樣年華時代。照片中的雜貨店建築是現今洪嫌女士於小門村經營雜貨店的前身,之前由父親洪登所經營,販售品項包括民生用品、米、蔬果等。特殊的是,這間雜貨店的正前方二位少女站立處是一條小路,再往前就是小門沙灘延伸入海,或許是為了阻擋來自沙灘的風沙、浪花夾帶的鹽分水氣,因此將門口堆砌起一道圍牆。另外,門口庭院上的棚架,夏天會裝上帆布遮陽,是用來賣礤冰的場所,上面的竹子(竹篙)是自海邊撿來,如果有颱風預報來襲,會將上面的帆布收起,以免被颱風吹壞。這棟二樓民宅,大約於1980年(民國70年)左右拆除重建。照片裡店家背後是洪氏祖厝與隔巷房屋(親戚住家)後來也都拆除。

許清主、洪賽、許美雪、許麗卿同遊鯨魚洞

這張照片是小門村居民於鯨魚洞前的合影,有許清主(左1)、洪賽(左2)、許麗卿(左3)、許美雪(前1)與另一位年輕時的同伴。拍攝時間大約在1970年代(民國60年代),鯨魚洞上方可見鯨魚洞三個字的字牌。鯨魚洞是小門村重要的觀光景點,其附近地景也是澎湖地區屬一屬二的地質地形代表,即小門嶼層、海蝕拱門等。小門在地居民,將此地俗稱四籠灣(垵),年輕人諧音戲稱死人灣,其實是一種訛傳或不知其所以然的玩笑話。鯨魚洞是一種海蝕洞,形成類似拱門的結構型態,實際上則是當地地形一系列相連總計四個海蝕洞裡的最大一個,當地稱為四籠灣(垵)即因此得名。就像西吉嶼的灶「籠」被稱為藍洞,小門的四籠灣則因為鯨魚擱淺被稱為鯨魚洞,原有地質結構的特質也就被隱藏、遺忘,而有死人灣的戲稱出現。

雜貨店前的洪嫌與洪賽孩子們

這張照片是小門村洪氏姐妹,排行老四洪嫌與老五洪賽的孩子,於自家雜貨店門口的合影。左邊二位男孩是洪嫌的大兒子(左1,洪世達)與小兒子(左2,洪文亮);右邊二位女孩是洪賽的大女兒與小女兒。拍攝時間大約在1983-1984年(民國72-73年)左右,大多是在2-4歲時的幼小年紀。雜貨店是由洪嫌繼承經營,洪文娟嫁到台灣,趁著暑假帶女兒回來度假。 雜貨店牆壁掛有一塊四方形的黑松鐵牌,說明當時經銷(零售商)的情況。門口擺放一張當時常見的長木板凳,也算是雜貨店典型的設施,可供前來購買的左鄰右舍坐下來歇歇腳、閒聊。由於漁村雜貨店通常是傳統漁村社會裡村民最常光顧、聚集的地方,左鄰右舍在此相遇免不了聊上幾句,有時也就坐下來對於村子裡當時發生的一些大小事務說上幾句評論。雜貨店因此成為村裡最重要的資訊交換站與傳播站。 本張照片裡的趣味,還在於四小幼童的穿著。二位小男孩,光著腳,一副天真無邪的模樣,似乎隨時準備往前面的沙灘奔跑玩耍;而台灣回來的表姊妹,則是穿著漂亮的小洋裝,腳上還穿著拖鞋,似乎反映出澎湖與台灣二地生活環境的差異,以及小男孩與小女孩在穿著表現上的不同。

二歲洪文亮與小門柑仔店

這二張照片都是拍攝於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第一張拍攝於1983年(民國72年),第二章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第一張的幼童,是雜貨店老闆娘洪嫌女士的小兒子洪文亮先生,1982年次(民國71年次),當時二歲在自家雜貨店前的留影,長大後目前於台灣從事消防相關工作。洪文亮背後,坐在門口的是洪氏七姐妹裡面排行老七的洪玉娟女士。 這二張差距將近40年的照片顯示,這間小門村最重要的雜貨店外貌並無多大改變。雜貨店內部(室內)地面稍抬高,內外高低差的地方使用咖啡色磁磚,至今依然保存良好,門口採用一般水泥地的設施也並未改變。唯一稍有改變的地方是,第一張照片所見的大門,也就是使用日本式的拉式木造門至今依然存在,不過為了擋風與蚊蠅,在拉門外面多增加了一道鋁門,但是木拉門還保留繼續使用,這可以從第二張照片的門口二道軌道上看出來。 第一張照片的另外一個重點是,當時小孩子都是光著腳,自在地到處走動,與今日生活所見大異其趣,算是留下當時一種具有生活時代意義的象徵。

洪世達與洪文亮兄弟

此張照片是拍攝於1983年(民國72年)6月16日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居民洪世達(左,1980年、民國69年次)與洪文亮(右,1982年、民國71年次)二兄弟在童年時期的照片,二人坐在兒童三輪車上,於自家門口的合影。車子前方是哥哥洪世達,後面是弟弟洪文亮,二人相差二歲左右。哥哥穿著一整套運動服,背心加短褲,頭戴遮陽帽,腳穿夾腳拖;未滿一歲的弟弟,穿著嬰兒服,光著腳,坐在車子後面。這是兄弟倆兒時的生活時光。弟弟洪文亮小時候還曾參加衛生所舉辦的健康寶寶比賽。 兒童三輪車是爺爺送給孫子的玩具,車子的狀況非常新穎,車身非常光亮,顯然是剛剛拿到的新車,也怪不得二兄弟顯得非常開心的模樣。而在1980年代(民國70年代)初期這種三輪車進入到位於澎湖西嶼鄉的小門村這樣偏遠的漁村,也算是作為漁村生活經濟條件改善的重要證據。

洪賽與洪彩雲的女兒們──女孩與鯨魚洞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雜貨店洪登所生的七姐妹中,洪賽(老五)與洪彩雲(老六)的二位女兒,於小門鯨魚洞前的合影。拍攝年代大約在1980年(民國70年),由家長為小孩拍照留念。站在前方的小朋友是洪彩雲的小女兒;後面是洪賽的二女兒。結婚後住在台灣的洪賽與洪彩雲二姐妹,會利用休假、特別是寒暑假的時候,帶小朋友回到小門老家,探望父母親跟鄰居同學。這也就讓她們的子女有了不同的假期體驗。大家都有個外婆家,可是她們外婆家是在遙遠的澎湖灣,必須搭船或是飛機才可以到達,而且可以看鯨魚洞,在沙灘玩海水,跟著去潮間帶撿貝殼。回澎湖外婆家的體驗,也就成為上學跟台灣一起唸書同學分享或吹噓的重點。 特殊的是,照片中的鯨魚洞上方還設有一塊「鯨魚洞」三個字的牌子,時至今日,此牌子已不復見了,也算是一個時代的記憶。

洪賽與洪彩雲的孩子們──姐妹於小門雜貨店前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雜貨店的洪氏七姐妹中,排行老五洪賽與老六洪彩雲的孩子,坐在自家門口(雜貨店)的長板凳的合影,拍攝時間大約在1980年(民國70年),由家中的長輩所拍攝。左起第1位與第2位分別是洪賽的大女兒與二女兒;右邊第1位是洪彩雲的小女兒。 這些正在台灣念小學的孩子們,跟他們班上同學的最大差別,就是暑假可以跟媽媽回去遙遠的外婆家玩耍,回去那個當時已經被唱紅的「外婆的澎湖灣」跟表兄弟姐妹過暑假,跟在他們自己的媽媽、外公、外婆的背後,在自家門口那片小門沙灘戲水,在那片潮間帶抓螃蟹、撿拾螺介貝類。三、四十年前的放暑假生活點滴,讓這些還自留下難忘的生命記憶。

洪彩雲、洪玉娟與孩子們─小門的居家生活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洪氏七姐妹裡面,排行老六洪彩雲與老七洪玉娟與其孩子們夏天返回小門於自家門口的合影(詳圖1),拍攝時間大約在1980年(民國70年),由家人所攝。老七洪玉娟坐在椅子正在餵嬰兒喝奶,老六洪彩雲幫女兒整理頭髮。這是洪氏二姐妹與小朋友的日常作息,其中一位小女孩手抓著海蟑螂把玩,另一位則在一旁觀看。 海蟑螂是洪氏七姐妹的父親-洪登用來釣魚的餌料,通常需要到海邊或港口捕捉,有些海蟑螂會養活的當釣餌,有些則作為誘餌(臊餌,kòng tsho)的成份使用。早期的誘餌製作成份包括海沙、燒酒螺與海蟑螂,取石頭以敲打方式弄碎燒酒螺與海蟑螂,混合海沙後,即製成所謂的「臊餌」,也就是釣魚時的誘餌。目前洪家在小門的雜貨店門口附近還保留一塊當初用來臊餌的處理檯面(詳圖2),當初洪登就是在這塊玄武岩石頭上製作誘餌。

許春分長老的葬禮

  1965年(民國54年)春,許明白長老的父親許春分前長老(1902/2/28-1965/2/8,享壽64歲)過世,此為葬禮現場,詳細日期不清楚。家族成員齊聚在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後灣(約為大義宮後方山坡地上,詳細地點不可考)的下葬地點進行基督教下葬儀式。照片中捧著許春分前長老遺照的是家族的大哥,舉手引領家族進行儀式者推測為教會傳道師。 現今竹灣後山此墓葬地現已不復存;據許明白長老口述,澎湖縣政府於2000年(民國89年)7月起推動撿骨政策,因此連同家族中其他父執輩墓葬地,一同遷往位於西嶼鄉池東村的靈骨塔內。

陳蔡素雲的結婚照

此張照片為1978年(民國67年)年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婚紗照。照片中的女性是陳蔡素雲女士,當年結婚時她24歲,結婚對象是照片中的男性陳媽愿先生。照片中新娘的婚紗是租來的,而西裝則是請馬公市的西服店特別量身訂做,婚後新郎還可以在重要場合穿著。因為結婚當時西嶼竹灣村並沒有專業的攝影師與照相館,所以竹灣人生活裡的重要照片,例如婚紗照、家庭照等都會到馬公拍攝。結婚之後,夫妻兩人一起到高雄開始他們從事建築房子的事業,兩個人都在工地裡曬太陽綁鋼筋,一直到幾年前陳蔡素雲女士覺得太累了才從工地退休。退休之後,有時候回到澎湖竹灣生活、有時候住在高雄,主要是因應空氣與四季氣候的變化,兩地往返;通常冬天回高雄,春夏到澎湖。

陳家母子在屋內速克達上的合照

此張照片為1978年(民國67年)陳蔡素雲女士與大兒子,拍攝於高雄市。陳蔡素雲女士與丈夫陳媽愿先生是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人,在1977年(民國66年)結婚後,因為她先生工作關係而搬到高雄從事鋼筋工作,並且產下大兒子。照片是他們初到高雄創業打拼時所租賃居住的地方,因為要投入資金打拼,租屋就只能選擇相對簡陋的販厝居住。 照片中的速克達摩托車是當時人們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特殊的是他們夫妻選擇將機車停放在客廳。根據陳蔡素雲女士回憶,當時的年代,機車還是相對稀少、貴重的重要交通工具,因此遭竊的情形還不少,大家都會選擇將機車停放在屋內,以防遭到小偷覬覦。這張四十多年前來自高雄的照片,忠實地把當時社會經濟生活的一面記錄下來。

西嶼竹灣陳家的祖孫照

這是三十多年前的子孫家庭照,拍攝於於1988年(民國77年),地點在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陳家。照片中人物為陳蔡素雲女士的公婆(後排左右),陳女士兩個兒子(中間大兒子)、還有陳女士小叔的女兒(前左一)。 陳蔡素雲女士與丈夫陳媽愿先生在1977年(民國66年)結婚之後,搬到高雄從事鋼筋工作,一家四口在高雄生活,只有寒暑假的時候才會將孩子送回澎湖,讓孩子跟祖父母共享天倫之樂。由照片中人物的穿著可以得知是小孩寒假期間回澎湖與祖父母拍的照片。 這是澎湖人口外移現象之下的家庭生活寫照。根據澎湖縣政府民政局的人口統計資料,澎湖縣人口大約在1969年(民國58年)達到超過12萬人的歷史高峰,其後便急轉直下到1999年(民國88年)僅剩89‚013人。這些人口外移的大本營是高雄,台南、台北,其他各地也都有。這些外出討生活的澎湖人,就如同陳蔡素雲女士一家,依然保持著跟澎湖老家的緊密連結,會在寒暑假讓孩子回去探望祖父母,也會在祭祖或村廟神明聖誕時回鄉。而許多上了年紀的澎湖人,會在冬季離開風大又寒冷的澎湖,前往台灣子女處避冬。澎湖人的移民與家鄉連結,是一齣已經幾百年、但如今仍持續上演的生命故事。

許陳昧女士的喪禮

1971年(民國60年)春,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許姓家族母親許陳昧女士逝世。許姓家族在竹灣村當地好幾代親族皆信奉基督教,因此喪禮採用基督教方式進行,十字架的元素出現在喪禮場合。然而,仍然可以在儀式中看見傳統中國喪葬儀式的元素,例如披麻戴孝以及跪拜亡者的動作。 據提供相片的許明白長老(許陳昧女士的六兒子)口述記憶,喪葬儀式中披麻戴孝以及其他非基督宗教之物件為親友、鄰居贈送;如今此等景象已不存在,現今竹灣村內基督教信徒之喪葬儀式皆遵循基督教傳統,幾無傳統中國喪葬之物件及跪拜亡者之動作。從照片裡的喪禮模式,到現在逐漸褪去傳統中國喪禮元素,或許也代表竹灣許家一路追求更接近基督徒信仰純正性的辛苦過程與結果。

喪禮中的文化融合

這是拍攝於1971年(民國60年)春,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許姓家族母親許陳昧女士逝世的喪禮畫面。竹灣許家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在照片中所記錄的喪禮儀式中,可以看到基督教與在地文化元素的融合現象。 照片中跪拜者身穿中國傳統喪禮中會出現披麻帶孝的孝服,同時遺照的形式亦是傳統風格;棺木以及覆蓋棺木的布則寫有基督教意味的文字(永生、天國等),照片左右兩側的花圈則是從日治時期受到日本文化影響所流傳的習慣。不同時代的文化元素融合在這場喪禮中,足見澎湖竹灣村中文化的多元性。

竹灣村蔡家迎接重要節慶

這是大約拍攝於2000年(民國89年)年前後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蔡丙戊家中,當時蔡丙戊先生(左)跟妻子(右)、媳婦(後)正在邊殺雞邊聊天。這隻雞顯然剛剛宰殺完畢,經過熱水燙過身體,把雞毛拔除乾淨。蔡丙戊先生正在使用塑膠繩子將這隻雞的全身固定成抬頭的坐姿樣式,顯然是為了迎接即將來臨、而且必須使用牲禮的重要祭拜活動。 澎湖縣因其地理環境,在早年交通不便的年代,比起出海即可捕獲的海鮮,如豬肉、雞肉等肉類則相對難以取得。一般人家如果有能力養些家禽家畜,如母雞,通常就可以有雞蛋可食用,但是殺雞、殺豬卻是唯有在特殊時節(如過年)、祭祀活動(中元普渡)時才有機會享受的奢侈品。因此,殺雞的日子,通常也意味著是一個迎接即將來臨重要慶典或是家人團聚的大日子。那樣的日子,不僅有豐富的祭品可以烹煮美味的餐飲,而且通常非常熱鬧,是打破平常單調枯燥生活的重要時刻,也因此留下最多的回憶。

陳蔡素雲公婆的結婚證書

  此張照片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7日,為1974年(民國63年)的結婚證書。結婚雙方都是澎湖縣人。證書上的基本資料如姓名、出生年月日、結婚日期等皆與現行之結婚證書相同,比較特別的是當時結婚是需要特別繳印花稅給政府,所以在結婚證書上可以看見有兩張印花稅票,貼於「結婚證書」四字左下方;證書上明文書寫「經報告家長」,由此可見當時的台灣,結婚雙方須經由雙方家長同意,才可以結婚,婚姻締結的自由並不全然屬於結婚的兩個人;證書上印有白頭偕老,且繪有吉祥寓意的圖案,呈現出喜氣洋洋的氛圍,這與現行的證書上僅有基本資料等制式文件判若雲泥。

陳蔡素雲的結婚證書

此張照片是1977年(民國66年)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陳媽愿與蔡素雲的結婚證書,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7日。從此份文件的外觀來看,可以看見這時候的物資條件較佳,證書已為軟呢形式,「結婚證書」四字、證書上的裝飾都是刺繡而成,這比單純印刷版的證書更多了一份隆重感。結婚時需要蓋上雙方印鑑,但此時的證書並沒有為印鑑特別設置欄位,所以雙方的印鑑是蓋在「普通婚姻」的旁邊。比較特殊的是,此處所謂「普通婚姻」似乎並非台灣社會通行的用詞,是否有通行於澎湖西嶼鄉地區的特殊意義,頗值得玩味。 陳蔡素雲女士打趣道:當時結婚沒有什麼錢,所以沒有請外燴團隊,結婚時是跟左鄰右舍商借八仙桌、椅子、碗筷等,跟現在到餐廳舉辦更是不一樣!從陳蔡素雲女士的經驗分享中,我們可以看見社會分工的重要性,以及經濟發展之後,婚宴對一般家庭來說已經不是太大的負擔。

陳蔡素雲小叔的結婚證書

這是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7日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陳家所保存,陳蔡素雲小叔在1977年(民國66年)的結婚證書。這份結婚證書的封面是顯得喜氣高貴的紅色絨布,但是證書內裡則是統一印刷的空白結婚證書格式,顯得相當普通。這份空白格式裡,可以登錄這一對結婚新人的詳細個人資料,雙方主婚人、介紹人、證婚人等名諱,以及結婚日期等。 這份結婚證書比較特殊的地方有二,一是夫妻雙方都同姓陳,在竹灣這個小小的村莊裡,似乎並沒有同姓不能結婚的忌諱,頗堪玩味。二是這份證書上特別用毛筆字書寫「普通結婚」四字,不知有何特別意思?由於受訪者並不清楚,也令人難以參透其中奧妙。

陳蔡素雲公公手寫的兒女生時日月本

此為陳蔡素雲女士公公的手寫本,裡面記有陳蔡素雲女士的丈夫及其丈夫所有兄弟姊妹的出生年月日,稍嫌遺憾的是陳蔡素雲女士的丈夫這一輩並不注重記錄兒女生時,所以沒有繼續記載後代子孫的出生年月日和生時。 這是一本有趣的家庭子女「生時日月」簿。照片裡在紅色紙上以毛筆書寫「生時日月」,作為本簿子的標示,顯然是陳蔡素雲女士公公的書法。有趣的地方是,這本簿子其實是一本一般文具店常見販售的筆記本,筆記本封面用的是「Notebook」英文字樣,或許因為陳蔡女士的公公不懂英文,因此顛倒使用而不察。 但是這也是一本重要的家庭子女「生時日月」簿。上面每個子女的生時日月,是出生時報戶口,送去給算命先生辰八字、取名字,長大以後準備匹配結婚對象時,都需要用到的關鍵資料。另外,從這本資料也可以發現,這也是一戶兄弟姐妹眾多的家庭,也是那個戰後嬰兒潮時代的基本樣態。

陳蔡素雲公公的《最新對聯大觀》

此照片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7日的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為陳蔡素雲女士公公所擁有的《對聯書寫大觀》一書,該書最早由台中瑞成書局在1953年(民國42年)年出版,此書為第四版於1970年(民國59年)印行,是一本擁有50年歷史的泛黃書籍;而2017年(民國106年)間再版四次,似乎也反映出當時社會對於如何書寫對聯的需求與重視。 今年68歲的陳蔡素雲女士並不識字,所以在她拿出一疊書籍文件時,對於其中內容渾然不知,不論是結婚證書、畢業證書、農民曆以及這本《對聯書寫大觀》,都因為她的不識字、不敢亂丟上面有字的紙張,而被好好的保留下來。對於本身不識字的女士來說,文字、書籍似乎擁有一種值得或必須尊敬、好好保存的力量。 而當我們指著書本跟陳蔡素雲女士提及裡面有關對聯一事時,陳蔡素雲女士興味盎然地跟我們分享過去公公因為字跡秀麗而能夠幫左鄰右舍書寫對聯的往事,對能夠識字且寫得一手好字的公公的敬佩愛戴之心,盈滿整個客廳。隨著時代變遷,現在大部分的對聯都是印刷出來的,雖然工整,卻少了一股人情味。

竹灣村紫菜礁

本照片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此一水域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與小門村遙遙相望之角,就在西嶼鄉島嶼的西北方望向外海之處,向外延伸突出的礁石就是紫菜礁,因為此處盛產紫菜而得名。 紫菜生長季節在秋後入冬,通常在舊曆年過年前後可以採集收成。紫菜生長於玄武岩礁石上,需要低溫環境,且風浪愈大,可帶來更多營養,得以成長愈好。由於紫菜屬於高經濟價值作物,因此最後發展出以採集權方式規範。如照片中的石碑所公告,每年九月份竹灣村會進行公開招標,由最高價者得到此處紫菜的採集權,採收時間從九月到隔年四月。但是其餘村民可在當地採集紫菜作為釣魚的餌料,但是不能採收帶走。據了解,紫菜礁是內行釣客才知道的垂釣勝地。 本張照片顯示剛好是退潮的時間,因此整個紫菜礁地形可以全部裸露,不過漲潮時,則會淹沒整個紫菜礁。過去曾有釣客不察海水漲潮,以致發生意外。 紫菜礁所在之處岸上屬於類似惡地地形,地面呈現赭紅色,是因石英層不斷被侵蝕而成。

洪玉娟坐花轎出嫁

  此照片拍攝於1988年(民國77年)12月30日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為受訪者洪玉娟女士當時準備乘坐花轎出嫁的照片。照片中的花轎是隔壁竹灣村蔡佛瑞先生當初為了其小舅子結婚所製作,據說可能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後來成為西嶼鄉北方的竹灣、小門、合界、橫礁各村村民結婚時爭相借用的花轎,因此也是一頂充滿這幾村村民人生重大喜事記憶的花轎。後來隨著西式轎車的出現與普及,花轎在結婚迎娶上的關鍵性角色,才逐漸被取代。 根據洪玉娟女士口述,因為小門村人口相對較少,因此當時跟竹灣村借用這頂轎子結婚時,除了同時從竹灣聘請抬轎的婦女外,也會聘請負責料理宴請親友的宴席總舖師來村子外燴。當時小門人婚禮總共要請客兩次,通常是結婚當天,以及第三天,而宴席都會辦在中午。 現今小門人舉辦婚禮已經不坐轎子了,而村內許多年輕人甚至會選擇在台灣舉行婚禮,傳統婚禮在村內已經相對少見。

放學漫步在沙灘夕陽下回家

此照片為居住在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洪玉娟女士在國中時期所拍攝,拍攝地點為小門村的沙灘,依據其年齡推測為1981年(民國70年)左右,照片中第一位即為受訪者洪玉娟女士,拍攝機緣應該是她居住於台南的五姊回來探望家人時所拍攝。從照片裡可見當時國中的洪玉娟女士與同學們剛放學回來,大家漫步在小門沙灘上,腳上穿著當時上學一貫的裝備—白色球鞋,正準備走回家。受訪者洪玉娟女士回憶,從小學開始,只要天氣允許,同學一下課回家,就會跑到海裡游泳,那種下課場景,是以前小門人的日常。   當時小門沙灘幅員廣闊,生態非常豐富,各種潮間帶生物是小門人撿拾捕撈的重要來源;洪女士以及許多受訪耆老都異口同聲指出,當時甚至連綠蠵龜都來到小門沙灘產卵。而小門沙灘更重要的是小門漁船進出的據點,因為當時沒有漁港碼頭,因此照片可見漁船停泊在前方海中,也可看到小舢舨的接駁的景象。小門沙灘,是小門人跟海洋最重要的連結。

小門沙灘上的多功能籃球場

本張照片拍攝於1985年(民國74年)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前沙灘上的籃球場,照片裡的洪玉娟女士當時已經出社會,在台北做紡織的工作,年紀大約20歲。此張照片的拍攝,應該是回家過年特別留下的紀念。 照片中的小門沙灘,設置了早已拆除不見的籃球場,而海灘前面的海域則停泊了許多的船隻。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小門人記憶。漁船停泊在海上,是因位新的漁港碼頭尚未建造完成,無法隨時進出停泊,只能停泊在海上,再以小船搖櫓方式接駁上岸。籃球場則是當時村子的重要公共場地,不僅是村子裡青少年幼童重要的遊戲場地,也是漁船回航將漁獲上岸後立即處理漁獲的場地,有段時間會有魚販來村子收購,也就在此地進行。後來,小門漁船船主發現自己開車載運到馬公魚市場販賣,雖然需要時間與車輛,賣價還是比魚販出價更高,比較划算。魚販收購的時代也就逐漸結束。

小門太子爺戲水

此張照片約拍攝於1980年(民國69年)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的沙灘,拍攝年代不詳,然而可從海上的船隻推估應為1986年(民國75年)韋恩颱風侵襲前所拍攝;因為當時尚未建造可隨時停泊的漁港,漁船都停泊在聚落前的海上,再使用小船接駁上岸。照片中,村民抬著村廟的太子爺治水中。根據受訪者說法,由於太子爺年紀較輕,玩性較重,因此都喜歡到海中戲水一下,但是也同時意味著對村前沙灘海域的巡視淨化。 村廟震義宮神明遶境活動為全村最重要的祭典,時間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三日,大約是在上午九點多開始,村民會一同繞境,並且在家門前設香案焚香祝禱,燃放鞭炮。繞境會前往村內的五營(東西南北中五個營頭),其為村廟神明派駐兵馬在村落周圍守護安寧之所在,事實上也代表著村落的邊界以及防衛的範圍。

小門國小體育課打壘球

這張照片是由家住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的許貴女女士所提供,照片裡是他的二兒子(右邊)於小學五六年級所拍攝,當時同學正在比賽壘球。她記得當時他兒子讀的還是竹灣國小的小門分校,小門國小直到1983年(民國72年才獨立設校),因此可以確定照片是在此之前所拍攝,大約是1980年(民國69年)。當時擁有相機的人不多,剛好他兒子的老師有相機,因此留下許多班上上課的珍貴紀錄。 從照片裡可以發現,當時還是小門分校的校園設施相對簡易。用來比賽壘球的場地,雖然是運動場,卻是黃土一片,並且沒有設置良好的跑道設施,而壘球的壘包早已破落,似乎暫時將就使用,學校資源相當不足的情形由此表露無遺。 據說小門村人非常善於體育競技,每每在運動會時前往所屬的母校竹灣國小競賽時,都能獲得好成績。許多小門分校時期的小門耆老鄉親都會說,當時小門人去竹灣國小比賽都比竹灣人拿更多獎牌,小門村跟竹灣村留下很多的競爭與衝突。留下小門人稱竹灣人為「竹灣豬」,竹灣人則稱小門人為「小門牛」的記憶。

洪登於雜貨店前

  這是大約拍攝於1970年(民國60年)代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的村前沙灘往村子拍攝的情景,照片中為年約4-50歲的洪登,是洪嫌女士的父親,當時經營雜貨店生意。照片中可見房屋與沙灘幾乎連接在一塊,中間僅隔一條小路。當時海岸線旁有廣大的沙灘,時常有綠蠵龜在沙灘上產卵,為小門村民生活、遊憩的地方。   對於受訪者洪嫌女士而言,當時海岸旁尚未築起防波堤,時常在颱風季節發生海水倒灌、淹水等造成財貨損失的災害,而1986年(民國75年)最嚴重的韋恩颱風,更是造成其極大的損失以及恐懼。因此對於之後所興建的防波堤感到十分的安心,因為藉此才能保護自己與家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洪嫌女士也不斷提到許多人對於過去的沙灘有許多浪漫的想像,但沒有居住在這裡的人根本無法理解當地人所承受面對颱風的焦慮以及恐懼。   但是對於其兒子洪文亮先生而言,防波堤卻是導致其兒時記憶斷裂以及破壞生態的兇手。在面對小門沙灘以及防波堤的想像中,能夠看見世代之間的差異。

1965年楊安分與許明白在通梁約會

本張照片的地點位於澎湖縣白沙鄉通樑村,是目前西嶼鄉竹灣村基督教家庭許明白長老與其當時女友、後來成為妻子的楊安分女士,於1965年(民國54年)時的約會照片。 (右:許明白、中:楊安分、左:楊安分女士的堂妹) 根據楊安分女士的敘述,此為兩人結婚前一年,與其堂妹於正在興建的澎湖跨海大橋旁的合照。由於過去在跨海大橋通車之前,若要前往通梁旅遊極其不便,必須搭乘接駁的舢舨船,通過潮流湍急的吼門,相當不安全。正式從1965年(民國54年)開始建造的跨海大橋,未來若能建造完成通車,對於連通西嶼跟白沙、馬公的影響自是深遠。因此,雖然過去前往通梁大多是要一覽通梁古榕廣為延伸生長的特殊樣貌,但是此次旅遊卻特別去觀看正開始建造的跨海大橋,顯見當時人們引頸企盼之情。

小門沙灘上戲水

此張照片之位置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拍攝地點為小門沙灘上,從小門聚落往外拍攝。照片右下角為洪世達先生,可見大型漁船在灣內停泊,而小舢板穿插其間接送漁貨與漁民。對面為西嶼漁翁島,屬竹灣村,與小門村隔著小門橋相連。對面玄武岩山壁下有石滬,依照洪文亮先生口述,有條小山路可順坡而下至岸邊遊玩,對面島上建築則是往日的海巡署。拍攝此張照片時還有大船停靠於灣內,代表當時漁港碼頭與新小門橋尚未建成,無法停泊。過去的小門漁港跟舊小門橋同時期修成,但因為並未疏濬,船隻一旦退潮便動彈不得,因此多在颱風來襲或風浪較大的日子才會停放港內。因此,可推斷此張照片照攝時間約於1981年-1987年(民國70-76年)之間。   舊小門橋在1971年(民國60年)西嶼跨海大橋通車後建立,橋上可供人車通行,橋下可供船隻進出港口。舊小門橋與小門漁港同時期修建,1984年(民國73年)時舊小門橋腐朽成為危橋,又遭颱風吹毀,因此1987年(民國76年)建成新小門橋,也就是被戲稱為麥當勞橋的現今橋梁。

震義宮前道路

此張照片拍攝於1980年(民國70年)代的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拍攝地點為小門沙灘前的道路,照片中央的洪世達先生背對著入村道路,相片右方可見小門沙灘,舢舨與籃球場立於其上。照片左方為小門村廟震義宮與旁邊的房屋,各屋的家門前還都築有小牆,用來防海浪與風沙。此時小門沙灘與道路之間僅有小堤相隔,風浪較大時仍會波及家中,直到1986年(民國75年)韋恩颱風後才爭取經費建起高堤防。依照洪玉娟女士口述,小門沙灘上的籃球場是村裡孩童青年的重要遊戲場所,也是展示漁獲並招引魚販購買之用。因為在以前尚未建設漁港碼頭時,大船彎靠停泊海中,依靠小舢板接送漁獲與漁民,接駁上岸就會集中擺放在這個籃球場,留下許多小門人的回憶。 舊小門橋在1971年(民國60年)西嶼跨海大橋通車後也建立通車,橋上可供人車通行,橋下可供船隻進出港口。舊小門橋與小門漁港同時期修建,1984年(民國73年)時舊小門因橋腐朽成為危橋,又遭颱風吹毀,因此1987年(民國76年)建成新小門橋,也就是被戲稱為麥當勞橋的現今樣貌。

蔡鄭家與偉士牌機車

此兩張照片是蔡丙戊的太太蔡鄭家跟二位鄰居婦女一起拍攝的照片,上圖中,右一為蔡鄭家,另兩位應為其鄰居和好姊妹,圖片背後文字特別註明「篙 蔡丙戊太々」;下圖中,左一為蔡鄭家。蔡鄭家生於1934年(昭和9年),根據此張照片中的年齡(約30歲)推算,以及畫面中偉士牌機車的形制,此張照片應該大約拍攝於1960年代(民國50年代),是偉士牌機車在台灣社會逐漸普及之時,見證當時台灣經濟起飛,人們以擁有這一台機車為夢想,是富裕的象徵(楊詠麟,2013)。當時蔡鄭家與二位女士應該是在照相館拍攝的照片,偉士牌機車顯然是用來做為拍攝的道具。蔡丙戊先生也說,年輕時曾經在澎湖竹灣騎過偉士牌機車,不過是跟村子裡別人借來的。

孫家肇與盧春滿結婚照

照片約攝於1961年(民國50年)左右,由正面右下角可知攝影地點在嘉義,為孫靜美的父親孫家肇當時服役的地點,當時擔任的是陸軍駕駛。母親孫盧春滿為澎湖小池角人,(根據訪談,盧姓為小池角的大姓)兩人因孫家肇在澎湖當傘兵而認識,爾後便在台灣結婚生子,婚後由政府分發眷舍於高雄大寮台貿六村,孫靜美出生後便在眷村長大。 結婚照背後的文字(由右至左直書,一三五行為孫靜美母親孫盧春滿親手書寫): 寶環小妹紀念 盧芳振 見相如見人 盧芳振 姊夫 家肇 姊姊 春滿 敬贈 根據背後文字與口述訪談,這張照片是孫盧春滿送給其妹妹寶環的結婚紀念照片,文字是由孫家肇教導不會寫字的太太孫盧春滿寫下,但不知為何最終回到孫靜美手中。上面的盧芳振是孫盧春滿最小的弟弟,可能跟姐姐盧寶環觀賞照片時,特別自己在上面留下的文字。

中興塔前的蔡鄭家一行

照片中正中央的女性為蔡丙戊的妻子蔡鄭家,一旁的女子則是澎湖西嶼赤馬村的鄰居,根據畫面中人物的年齡推斷,相片約攝於1960-70年代(民國50-60年代)左右,拍攝地點是在高雄市澄清湖的中興塔。當時應該是一次從澎湖西嶼出發前往高雄的旅遊,旅遊目的除了拍攝地點澄清湖之外,也可能跟參與親戚家婚禮喜宴相關。蔡鄭家與鄰居特別穿著正式的、有旗袍樣式衣服,似乎說明這場出遊的目的特性。 特殊的是,此張照片提供者孫靜美尚有其他相似的相片,其中的人物衣著、形貌,以及相片背後均寫上數字2,可推知是一系列高雄出遊照片裡的其中一張。 根據蔡鄭家的先生蔡丙戊先生口述,竹灣村許多鄉親都普遍具有深刻的高雄往返經驗,以台華輪做為交通工具,也是老一輩人的共同回憶;蔡丙戊先生對於曾經搭乘慢吞吞的大船台華輪到高雄的印象更是歷歷在目。

孫靜美嬰兒照

孫靜美,1965年(民國54年)生,根據嬰孩拍攝時的年齡推算,照片約攝於1967年(民國56年)左右,地點位於高雄縣大寮鄉的台貿六村。父親孫家肇曾為職業駕駛軍人,在她小學六年級時去世,生前在高雄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駕駛;母親孫盧春滿是澎湖小池角人,兩人因孫家肇曾在澎湖當兵而相識、自由戀愛,結婚後跟隨孫家肇職務調動而曾到過嘉義,最終分配到台貿六村,在那裡出生的孫靜美也便成了眷村小孩。 孫靜美長於高雄,結婚、生子、養家也都在高雄,但母親離世之後,便於2019年(民國108年)回到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照顧年長的外公蔡丙戊,兩人在此相依,平時也要為附近的兩間廟宇──真君廟、夫人媽廟──敬茶、打理,是非常虔誠的信徒。

傳統廚房裡的蔡鄭家與爐灶

本照片中的人物為蔡丙戊的妻子蔡鄭家,1934年(民國23年)生,以其年齡推算,這張照片約攝於1980年代(民國70年代),照片拍攝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蔡家,當時蔡鄭家正蹲在傳統爐灶前工作。 從照片來看,蔡家這個傳統爐灶應該仍舊有持續烹煮使用的狀態,爐灶上方有黏貼磁磚,說明這是相對晚近建造的爐灶,而爐灶中間可放置點火器材的地方,已經看不見火柴盒,而是被打火機所取代。 照片裡爐灶前方左側的檯子上,可以看見一個打開的大同電鍋,再前方則是一塊砧板,不過看不清楚上面的東西。從蔡鄭家的表情判斷,當時站在砧板前的人,左手食指指著砧板上的東西,可能正在詢問蔡鄭家如何處理的問題;而兩人之間地方散置的器材與打包的小紙箱,似乎說明二人正在準備或整理某些事物的狀況。幾十年前的蔡家廚房,因此留下一段謎樣的記憶,以及蔡鄭家中年時的容貌。

蔡丙戊之蔡氏、許氏族譜

這是2020年(民國109年)7月拍攝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蔡丙戊家中,由蔡先生所提供之「蔡氏、許氏家族譜」。此一特殊包含二姓族譜的撰寫者,是已退休的竹灣國小前校長陳仁和先生,族譜內除了整理蔡家、許家的世系表之外,也檢附陳仁和於《澎湖老行業人物剪影》一書中訪談蔡丙戊的文章。 一般族譜都以單一姓氏、宗族為主,為何這裡卻有兩個姓氏的族譜呢? 經過口述訪談與文獻資料的整理,推測有兩種可能,一為蔡丙戊的媳婦孫靜美所述,因為蔡丙戊的父親為蔡姓,母親為許姓,因此在撰寫整理族譜世系時兼採父母雙方姓氏資料;二為陳仁和在《澎湖老行業人物剪影》一書的訪談文章所述,蔡丙戊之父親因為入贅許家而得以繼承「西春」產業,西春為日治時期竹灣村的首富,擁有許多石滬(陳仁和,2012)。無論如何,顯然入贅之後而需整理祭拜蔡氏與許氏先祖,自是慎終追遠傳家之道。

孫家肇與台肥車輛

照片中的男子是孫靜美的父親孫家肇,左、右的小孩分別為孫靜美的大哥、二哥,根據1964年(民國53年)出生的二哥年紀推測,此張照片約拍攝於1968年(民國57年)左右。根據孫靜美口述,此張照片應該是拍攝於高雄的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她父親當時在該公司擔任職業駕駛。照片裡的父親身穿正式西裝,二位哥哥也都特別打扮,應該是參加喜宴所留下的影像紀念。當時一家人住在高雄大寮的台貿六村,是父親擔任職業駕駛軍人後由政府所分發的眷舍住所。後來,在孫靜美大約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大約1977-78年、即民國66-67年),父親便因為胃癌離世,留下母親孫盧春滿一人扶養四個孩子。

孫家肇陸軍駕駛訓練畢業證書

照片中是孫靜美的父親孫家肇於1959年(民國48年)受訓於陸軍第四十九師駕駛訓練隊的畢業證書。孫家肇,籍貫廣西賓陽,根據年齡回推,應該是出生於1931-32年(民國20-21年)左右。根據孫靜美口述,其父親原來曾在澎湖接受傘兵訓練,並且因而認識家住澎湖竹灣村的孫靜美的母親盧春滿。爾後調到嘉義接受駕駛訓練,通過後獲得照片裡的證書,後來她的父母親就在1961年(民國50年)左右於嘉義結婚。婚後不久,她父親獲得政府分配眷舍在高雄縣大寮鄉的台貿六村,也是後來孫靜美出生之地,她也因此成為眷村小孩。她父親孫家肇約於1977-1978年(民國66-67年)間因為胃癌逝世,生前最後在高雄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職業駕駛員。

竹灣村大義宮的小販廣播

這是2020年(民國109年)7月拍攝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大義宮,照片是宮廟內的廣播系統,正在使用廣播的是開著小發財車販售麵包的老闆。當天,我們看著他非常嫻熟的走上服務台,把100元換成兩個50元硬幣投入廣播機器,接著便開始操著抑揚起伏的音調向整個竹灣村的村民廣播,宣佈現在有各種口味的麵包正在大義宮前販售,藉此招徠有需求的村民前來光顧。 其實不只是麵包車小販,還有販賣各式新鮮漁獲、豆花、包子饅頭、蔬菜水果、肉販…等的老闆,全都會開著發財車來到廟前廣場,一停好車,就上來宮廟投幣、廣播,接下來便會有來自村子裡四面八方的村民,不論是走路或騎車都聚集過來採買。據大義宮櫃台人員所述,這樣的廣播系統在西嶼鄉很多村庄都有,攤販們也早已慣於藉由這樣的方式到各村庄販售商品。 這就顯示直到目前的澎湖縣西嶼鄉的各個漁村裡,各類蔬菜水果肉品民生物資的供應,並未存在菜市場或是現代的超級市場可以任意採買交易,僅能依靠這類走村串鎮的移動式攤販前來服務。而小發財車幾乎都選擇在廟宇前販售,依然顯示廟宇在這類漁村社會經濟生活裡佔據著中樞地位的角色。

早期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的家屋生活樣貌

本照片拍攝時間約為1970年代(民國60年代)初期,地點位於黃聖絲女士的丈夫陳國賓先生小時候住過的家。在這張大約50多年前拍攝的照片中,後來成為黃聖絲丈夫的陳國彬(左一)還是大約三、四歲的幼兒,其他則分別是黃聖絲的大姑陳鳳英(中)、婆婆陳護勤伴(右一)、以及尚在襁褓中的小姑陳鳳珠(右一手中)。 據黃聖絲女士所述,夫家由於有幾代皆為太子乩身,婆婆為了不要再讓家中小孩成為太子乩身,而搬離原本在漁港旁的古厝,並向別人租借了照片中這間房子居住,頗有孟母三遷的顧慮。另外,由於早期大家都相當貧窮,沒有額外專屬的地方養殖雞鴨等禽類,都任其在家屋附近野放,因此時常出現如照片中一樣,雞鴨跟家人一同在庭院作息的狀況。

西嶼大池騎金旺機車的陳朝郎先生、陳護勤伴女士

本照片拍攝時間約為1970年代(民國60年代)末期,地點位於黃聖絲女士丈夫老家前,左邊照片中的人物為黃聖絲女士的公公陳朝郎先生,其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前任太子乩身;右邊照片當中的人物為黃聖絲女士的婆婆陳護勤伴女士。 據黃聖絲女士所述,該輛機車為家中所有,照片中的兩人還都特別打扮以便乘坐在金旺牌機車身上拍照,因為在1970年代後期的社會經濟條件下,機車屬於相對貴重的設備,也可顯示出擁有者的社會經濟地位。另從王國華先生的口述中得知,當時的相機底片相當昂貴,大家使用相機拍照的機會較少,一般技術較差,加上無法刪除的特性,偶爾就會出現如下方照片右側一般,將人僅入鏡一半,令人哭笑不得的狀況。需要等到大家有更多使用與學習相機的機會,才會改善這種狀況。

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結界儀式

本照片拍攝時間約為1980年代(民國70年代)初期,拍攝地點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當時治安宮已經是1981年(民國70年)改建後至今的模樣。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日為治安宮主神玄天上帝的聖誕,也是大池村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日子,村子會舉行遶境儀式。照片中所進行的儀式為「結界」,手拿刺球的小法分別為顏信誠先生(左)與陳光輝先生(右)。「結界」儀式通常接續在「操軍」儀式之後,小法以手持的法器劈砍或是刺自身的額頭與背部,使自身流血,主要是以鮮血淨化村里並將妖魔消滅。 據大池村現任法師長顏志成先生所述,目前由於大池村的人口外移,導致小法人數減少,村里僅有在人數足夠時,才會舉行此儀式。

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造橋過限儀式

本照片拍攝時間約為1980年代(民國70年代)初期,拍攝地點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前。此時治安宮已經是最後一次1981年(民國70年)改建落成入火之後至今的廟貌。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日為治安宮主神玄天上帝的聖誕,也是大池村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日子,村子會舉行遶境儀式。照片中神壇桌上擺放的神像,面向外面的左邊為治安宮主神玄天上帝,右邊為配祀媽祖,合乎左尊右卑的規矩。而照片裡,小法正在進行「造橋過限」儀式。小法施法將通往陰陽兩界的橋化作平安橋,村裡大眾在通過此平安橋後,能夠得到治安宮主神玄天上帝的保佑。據大池村現任法師長顏志成先生所述,「造橋過限」儀式繁複,操作時間長,現今村中小法減少,因此大多不再完整操作,僅保留最後過平安橋的步驟。

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玄天上帝聖誕遶境女性招待

本照片的拍攝時間約為1970年代(民國60年代)末,拍攝地點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日為治安宮主神玄天上帝的聖誕,也是大池村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日子,全村上下無不齊心準備遶境活動。早期因為村落人口眾多,並且能夠參與神明聖誕遶境及各種儀式,更被認為可獲得神明庇佑,因此深受信徒所熱烈爭取,也使得各項遶境活動均需報名才能取得參與的資格。因此,不論是負責扛媽祖神轎的女性,或是負責扛其他神轎的男性,或是組成招待班的女性,都需報名。招待組的女性,就如同本照片裡的情景,會負責準備香菸、糖果、飲料接待前來參與的民眾。另外,村裡也會找出年滿七歲的小孩三至四位,負責揹神明的法器遶境。不過,根據黃聖絲女士口述,目前因為人口外移,揹神明法器的工作已由年齡更大的小孩負責。

澎湖大池村舞龍舞獅表演

這張照片是在1961年(民國50年)到1966年(民國55年)間於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所拍攝的,圖中為春節期間的舞龍活動,圖中的龍原為大池村所保有。 舞龍舞獅在台灣最早於清康熙時代可見到記載,由漢人帶入台灣,在光復後國民政府遷台使舞龍舞獅更加普及,由於離島各地駐紮大量官兵,官兵們為了與村民拉近距離,在春節時會表演舞龍舞獅與民同樂、軍民聯歡,後來在政府的推行之下,1963年(民國52年)國軍響應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發展民間傳統技藝,舞龍舞獅普及到學校、社區等,從國軍表演演變到後來幾乎都是民間團體表演,學校也出現舞獅隊,舞龍舞獅成為台灣代表性的民俗技藝。

陳碧珍與弟弟陳生滿合照

這張照片是陳碧珍女士及弟弟陳生滿先生在就讀大池國小時所拍攝,拍攝地點位於大池村陳氏古厝,圖中場景為古厝中的埕,旁邊可見當時澎湖一般人家中常見用於曬魚乾的器具,還有蓋在飯菜上用於防止蒼蠅靠近食物的遮蓋。 陳碧珍女士出生於1959年(民國48年),是大池國小第一屆校友,據陳碧珍女士口述,她搬遷過兩次家,這是他的第一個家,為祖先留下的古厝,後於小學時因經濟因素搬離古厝。 在大池村有潁川陳氏及壁湖陳氏,陳碧珍女士為潁川陳氏後代,潁川陳氏先祖於永曆年間徙澎,因較早遷入大池因此繁衍為主姓,在昭和時期潁川陳氏於大池村有三合院十七間,照片中的古厝為今大池村120號,古厝現今已拆除改建。

大池村民與外省官兵

照片約攝於1963年(民國52年)農曆3月3日,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的治安宮前拍攝,當時治安宮仍未重建,舊廟貌顯得相當古樸。照片除了二位不知名的軍官及其小孩,村民裡最左方的是顏進興,右邊第二位是洪頭,後方是廟慶時才會出現的賣寸棗(tshùn-tsó)小販。 1949年(民國38年)成立陸軍澎湖防守司令部,年底改名陸軍澎湖防衛司令部,當時有一排軍人駐防在大池村,規定西嶼鄉的鄉民需義務提供住處給駐防官兵,所以有幾位外省官兵住進了洪頭的舊宅。雖然語言不通,只能以簡單的問候和手腳比劃來溝通,但官兵配給到的肉類會餽贈村民,或是教導村民中國家鄉菜的料理方法,洪頭也會幫官兵與村裡的小姐媒合結婚,軍民因而有一些交流。由於官兵和洪頭的交情不錯,即使1960年代(民國50年代)西嶼鄉官兵移防馬公後,官兵在廟會慶典或節日時還特地回來找洪頭拍照敘舊。 洪頭的姨母嫁入顏家,因此和顏進興有姻親關係;當時顏進興移居馬公從事照相館的工作,拍攝此照片時正好返鄉參加廟慶。

1970年大池村洪姓冬至祭祖

照片為1970年(民國59年)冬至洪氏家族男丁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32號舊宅廳堂祭祖情景。左邊最後方為耆老洪來伯父,其前是曾任大池國小校長洪啟育,蹲在左邊最前方為洪遠曲。右邊最後方是洪元振,其前是洪頭,曾任大池村長、西嶼鄉民代表,再前是洪順億,其餘名字不詳。 拜祖僅有家族男性參與,需整飭儀容著正式服裝,祭品有銀紙、糕餅、肪片糕、發粿、炸花生、炸棗、米酒十二瓶…等,亦有從臺灣帶回的水果與伴手禮。結束後宗親一起吃外燴,當時由洪元振主廚,稱為吃祖。 祭祖基金由各房子孫合資,可提供子孫借貸作經商、買房或婚喪喜慶等用途,隔年加上利息歸還。主辦者須負責供奉開澎祖第一、二代祖先牌位,並紀錄祭祖收支明細,同時讓宗親在族譜登記新生男孩和滿16歲男生。此外也交接祭祖用品,有鑼鼓、祖龕、福壽爐、神位牌、敬神杯、收支簿、宗旗等,其中宗旗和牌位都是開澎祖從福建帶至澎湖,牌位內有木片紀錄該生卒年以及家庭資料等。 早期一年兩次拜祖,由於人口外流,遂改成一年一次,2012-2014年(民國101-103年)都由洪頭主辦,隔年繼續接辦因為年邁改由么女洪春芝承接拜祖事務,成為洪家唯一全程參與拜祖的女性。

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1981年治安宮落成紀念

本照片拍攝時間為1981年(民國70年)農曆十一月十八日,拍攝地點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前廣場。本照片為治安宮北極殿興建董事委員會於治安宮落成典禮上的留影,而照片裡全體董事委員會人人身上結紅綵,相當喜氣。 治安宮的由來為1889年(清光緒15年)秋天,有帆船不幸罹難於大池村外海,村民洪忠於海灘撿到現今所供奉之主神玄天上帝神像,後因甚為靈驗,鄰里感念守護之恩,遂提議興建廟宇供奉,之後於1935年(昭和10年)重建,歷經四十多年風雨侵襲,於1977年(民國66年)再次重建,1981年(民國70年)完工,才留下本張落成照片,並維持至今的樣貌。

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太子乩身

本照片拍攝地點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外,時間為國曆1996年(民國85年)4月20日,農曆則是三月初三,為治安宮主神玄天上帝聖誕,照片為神轎乩童遶境途中拍攝。照片中為大池村現任太子乩身陳朝陽先生。 據黃聖絲女士所述,其叔叔陳朝陽先生長年在台南工作,由於身為小法,因此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前夕就會返回大池村參與各項儀式與遶境活動,當時大池村治安宮的太子乩身還是其兄陳朝郎先生,後來因故往生。 到1990年代初期,某年農曆三月初三日陳朝陽先生再次回大池村參加聖誕儀式,隨太子爺進駕時被挑選成為太子乩身。據黃聖絲女士轉述,陳朝陽先生指他自己是代替他兄長(前任)沒有完成的任務,才成為太子乩身。陳朝陽先生現今仍為大池村的太子乩身。

竹灣村新娘下花轎進門

此兩張照片是拍攝於1960年(民國49年)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迎娶新娘進門照片,由陳長銘先生提供,是陳長銘先生的父母結婚時的攝影紀錄,而陳家門額上書穎川衍慶(位於竹灣村205之2號),附近也建有竹篙灣的陳氏祠堂穎川堂。 第一張照片可見竹篙灣傳統婚禮習俗中,與台灣相同的是新娘頭蓋竹篩,但是竹篩上則還放置斗笠一頂,則是較為特殊之處。第二張照片可見陳家迎娶的隊伍載著新娘張靜枝抵達竹篙灣下寮陳家門口,並有幫忙迎娶的親戚敲鑼在前面引導。這場陳長銘先生父母一甲子前的婚禮,可以看見前來慶賀觀禮的親友,將硓𥑮石圍牆的狹小巷道擠得水洩不通的熱鬧景象。

竹篙灣公學校1945年最後一屆畢業生的重逢

這張照片拍攝於1984年(民國73年)的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竹灣國小,是日治時期竹篙灣公學校最後一屆畢業生(1945年,日治昭和20年、民國34年)重返教室的合影,該年畢業生共有65人,這次的畢業生聚會還特別邀請了當時的日本教師根本照雄先生夫婦來澎湖旅遊;照片中的場景是大家重溫老師在台上講課的狀況,雖然時隔近四十年,學生們也都五十來歲,但是與老師的感情依舊,這張照片由當年畢業生的竹灣村民蔡丙戊先生提供。

小池角佈道所聖誕紀念

  此照片拍攝於1956年(民國45年)12月底,拍攝地點在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小池角佈道所,今日的西嶼長老教會小池角禮拜堂,為當年的聖誕紀念活動攝影。   小池角的基督教傳播史最早可追溯自1936年(昭和11年),呂春長牧師常在小池角廟口舉行佈道會;1951年(民國40年)暑假,台南神學院學生李信助來小池角協助佈道。1956年(民國55年)3月5日設小池角佈道所,此照片為當年設置佈道所後第一次的聖誕紀念活動,可窺見當年尚未建堂時小池角佈道所的簡樸形制。1958年(民國47年)小池角佈道所議決建禮拜堂,隔年1959年(民國48年)5月20日完工,與竹篙灣禮堂同時獻堂。 1986年(民國75年),小池角的舊禮拜堂毀於韋恩颱風,經鍾正雄長老支持,於原地重建新禮拜堂,並於1988年(民國77年)7月19日完工獻堂,今日小池角禮拜堂已經停止使用,信眾禮拜改於竹灣的西嶼教會進行,小池角禮拜堂僅作為西嶼教會的附屬場地使用。

西嶼竹灣村的花轎

此張照片拍攝於1980年(民國69年)澎湖西嶼鄉竹灣村,為竹篙灣的楊家所提供。照片中的花轎,樣式古樸細緻,是由已故的竹灣村民蔡佛端先生所設計建造,花轎的歷史已經超過一甲子以上。早年西嶼鄉的汽車極少,家家戶戶的嫁娶皆使用花轎,一般由四至八名婦女擔任轎夫。這頂花轎早期存放於竹灣村的信仰中心大義宮,有需要使用時村民即到大義宮租借,使用權為竹灣村民所共有。這頂花轎乘載了竹灣村民數十年的婚禮記憶,也在竹灣國小八十年校慶的歡喜回娘家活動中出現,現今該頂花轎以文物形式存放在竹灣活動中心內。

西嶼赤馬抬轎迎娶的隊伍

這是拍攝於1972年(民國61年),當時澎湖縣西嶼鄉赤馬村的楊家抬著轎子和聘禮來到大池村準備迎娶洪寶春的隊伍,拍攝者是與楊家有親戚關係的外垵村西醫診所呂先生。照片中最前方的女性是楊金照,後方戴墨鏡的男士是赤馬村準備迎娶的新郎楊金凱,家中經營海苔醬的買賣,畢業於鳳山的陸軍官校,後來擔任職業軍人。因為當時政府規定軍人結婚必須年滿26歲以上,因此迎娶時楊金凱正好滿26歲。 照片中的迎娶隊伍都使用牛車,根據洪春芝女士的記憶,聘禮有新衣服六套、裁縫車、收音機、白熊乳液、手鐲、耳環、現金兩萬二等,而照片裡似乎還有用麻布袋一袋袋裝好很可能是白米的物品。另外,婚嫁用的轎子與神明乘坐的不同,神轎的轎頂上有八卦,內部的椅子較小,新娘乘坐的則是有花或瓜果類的裝飾來象徵瓜瓞綿綿、多子多孫。特殊的是,這迎娶的花轎似乎底下裝上輪子,不再是一路用人力抬轎,大幅減輕迎娶者的負擔。

大池村32號的夏日訪客許清欽

照片攝於1969年(民國58年)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32號的洪家舊宅庭院,由大姊洪春寶拍攝,左方可見母親洪顏玉蘭正要幫洪春芝洗澡,大廳的門前是父親洪頭與許清欽合照,長凳上坐著三哥和四姊。 大姊在農會上班後,外派至馬公時認識統一皮鞋店第二代老闆許清欽,拍照時許清欽19歲,為了追求22歲大姊洪春寶,幾度來到洪家舊宅,拍攝許多照片,也與洪家的家人有不錯的交情,但後來許清欽並未如願與洪春寶結婚。 小孩們所坐的板凳後方有一個大同牌綠色電風扇,照片左邊有一個雞寮,當時村民會在庭院飼養雞或豬等牲畜,早上讓動物在庭院自由活動,晚上再趕回寮舍。原拍攝地點大池村32號的洪家古厝於1980年代(民國70年代)拆除,遷至現在大池村內的澎3線上。新住處是當時洪頭到台灣學習建築連棟式的透天房子,並親自規畫類似的住宅設計,之後再請來澎湖縣湖西鄉的師傅建造而成。

洪楊當的道教喪葬儀式—下葬

圖中為1983年(民國72年)3月12日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村外洪楊當女士的下葬儀式。照片裡最前方拿著招魂幡的是當時洪家宗長洪頭先生,負責引導宗親參與母親下葬儀式。人群的前方白色物體是塑膠袋裝的餅乾和冥紙,最前方的長方形物體為洪楊當女士的神位牌。 喪禮過程所穿著的麻帽和麻衣是由道士所準備,依據跟往生者遠近關係而穿著;並準備以竹子製成、上方糊有紙條的招魂幡(臺語稱幡仔huan-á)。下葬儀式結束後,宗親由宗長帶頭引導回家,路上則會焚燒乾草,讓往生者靈魂找不到回家的路,以避免打擾生者。最後洪家會準備外燴宴請所有參與喪禮的親朋好友,是一項具有重新聯繫相聚意義的共餐活動;洪家也會發紅包答謝幫忙喪事的村民。

洪楊當的道教喪葬儀式—抬棺

這是1983年(民國72年)3月12日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32號所舉辦的洪楊當女士喪禮儀式,正要從老家抬棺出殯。 依當時道教習俗,在親人往生24小時內,會先遮蔽神像,再祭祖稟告,然後將逝者袖口的手尾錢分給親友,接著親屬會準備飯糰和銅錢在往生者腳邊當腳尾飯錢,再燒庫錢(傳自台灣的習俗),作為往生者黃泉之路所需盤纏和糧食,並有一節竹子用來趕狗。接著洪氏宗親會隨著道士念誦好話,辭生後入殮、蓋棺並擇吉日下葬。在送棺之前,棺材會放在家裡大廳,讓家人晚上輪流守候,並每日以米飯祭拜,祈求逝者如生前一樣按時作息及用餐。出殯後,道士會在隊伍前方引導招魂幡(臺語稱幡仔huan-á),引渡死者靈魂,路上也會燒紙錢。當時選擇紅色棺木是因為洪揚當高齡過世,代表命好,算是一樁好事。 照片裡負責抬棺的,其實是聘請做土木粗活的婦女幫忙。這些婦女頭上以方巾包覆,有的甚至僅露出眼睛,或許是想稍做隱蔽。到了1986年(民國75年)出現葬儀社後,喪禮才轉由葬儀社人員負責。 另外,停棺的洪家門口,還留有剛過完年的紅色春聯,卻並未在親人往生後拆除,似乎與台灣習俗有所不同;而上聯「三民主義光天下」、橫批「普天同慶」,則反應當時的氛圍。

1950年代竹灣村景象

此張照片大約拍攝於1950年代(民國40年代)中期的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從照片中人物穿著長袖襯衫及針織毛衣判斷,當時應該是秋冬寒冷的季節。照片是從許順天長老家族所居住的舊厝附近高處往下拍攝,因此可以鳥瞰竹灣村的全景,清楚看到早期竹灣村的聚落屋舍、漁港和海堤的樣貌。照片裡左側就是提供者許順天長老。 從本張照片可看到竹灣村當時村落的屋舍,主要有二種屋瓦形式,一種左邊這類比較早期的紅色瓦片屋頂,一種則是照片右邊前方這類比較新式的水泥屋瓦,開始在一些屋舍屋頂上出現。另外這張照片相當珍貴的是,提供早期竹灣漁港的記錄。從照片裡可以看見,當時的漁港只是一條延伸相當長的堤岸,做為阻擋風浪的簡易設計;當時漁船則都還是停泊在左側靠岸沙灘的地方。

洪楊當的道教喪葬儀式—奠堂

圖中是1983年(民國72年)3月12日拍攝於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洪楊當女士往生時所舉辦的告別式,洪姓宗親成員正跪拜在奠堂前,前方穿著紅色道士衣服的是來自合界村的道士。此次喪禮是由洪頭先生主持,奠堂也是他指導洪姓宗親以竹子和布所搭建,正面的兩側掛上輓聯,中間用來放置棺木,供親友祭拜。 棺木從家中抬出後,會先放在奠堂讓親友祭拜,再送去土葬。當時澎湖縣西嶼鄉只有合界村和外垵村有道士,於是洪頭從合界村請來熟識的道士舉辦道教的喪禮儀式。 當時村民會自行以竹子搭建奠堂,通常是同姓宗親的成員相互合作,有些往來頻繁、感情親密的鄰居也會幫忙。但是受到傳統鬼魂與沖煞觀念的影響,村民大多避諱其他家族的喪事。

訂婚前辭別祖先之儀式

這是一張滿懷思念的照片。照片攝於1970年(民國59年)5月,左方的女性為照片提供者洪春芝的大姊洪春寶,右方是懷著弟弟洪自明的母親洪顏玉蘭,兩人在洪春寶訂婚前夕,於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32號—洪家古厝的正廳舉行辭別祖先的儀式,台語稱作辭祖(sî- tsóo)。 辭別祖先時會準備桂圓、湯圓、花生、甜糕、紅豆、黑糖麵線和三牲—全雞、魚、五花肉,供品中的甜食代表祝福,麵線則象徵長長久久,使用的桌子是廳中平常拜祖先用的神桌,然後全家人會一起到天井拜拜。 根據洪春芝口述,辭別祖先的隔天就舉行訂婚儀式,訂婚對象為赤馬村的楊金凱先生,楊家送來的聘禮有金鍊、金手環、戒指等黃金飾品,另外還有新衣服6套,以及聘金一萬元。

1943年的西嶼合界結婚照

這二張照片是提供人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楊洋甫先生的祖母、以及父母親拍攝於1943年(昭和18年)結婚時。林洋甫的父親林振垣為嘉義縣竹崎鄉人,因為家道中落而透過相片相親,最後遠渡重洋來到澎湖縣西嶼鄉的合界村,入贅到楊家,跟楊家自洪家抱養的養女楊洪鳩結婚。第一張照片是楊洪鳩的養母楊莊映,也是當時真正在主持楊家大小事務的家長,因為她的先生、也就是楊洪鳩的養父楊猛長年經商在台灣,並未在合界村生活。因此決定讓林振垣入贅楊家跟養女楊洪鳩結婚的人,也正是養母楊莊映。第二張照片則是林振垣與楊洪鳩的結婚照。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這場婚禮而特別拍攝的沙龍照,雖然準備了完全相同的布景,二張照片卻呈現不同的趣味。身為養母的楊莊映坐在椅子上,慈祥中帶有一家之主的威嚴,新婚的新郎與新娘則採取站立姿勢,特殊的是二者均穿著西裝和套裝,女生則另外手持手絹,呈現日治時期女性拍攝結婚照的習俗,也顯示當時已經受到日本殖民統治將現代化思潮引進的影響。

結婚禮金簿

這張照片是一份結婚禮金簿,是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楊洋甫先生的父母親於1943年(昭和18年)結婚時所登錄。楊洋甫的父親林振垣為嘉義縣竹崎鄉人,因為家道中落而透過相片相親,最後遠渡重洋來到合界村入贅楊家,跟楊家自洪家抱養的養女楊洪鳩結婚。禮金簿是中國與台灣人婚禮上很重要的一份記錄,用以登錄賓客禮金,一方面得以明瞭總收禮金的多寡,確認該場婚禮支出的負擔。另一方面,禮金簿的作用,還在於提供一份當事人家族清楚的人際社會網絡圖,記錄著禮金往來背後的人際網絡面貌。此外,禮金簿也是一份具有帳簿作用的記錄,只是這份帳簿計算的不是交易的盈虧,而是人情的冷暖。某人送來的禮金,跟上一次自家送過去他們家的賀禮是否能夠對應,是否符合禮尚往來的原則。同時,如果家裡保存著每一次婚喪喜慶的禮金簿,那麼這些也成為瞭解這一戶人家親戚鄰里朋友網絡如何演變的重要依據。另外,這份禮金簿上的註記方法為蘇州碼,0-9依序為「〇、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而且上面記載的人名不全然是全名或本名,上面的「X莊程」等人的「X」其實是省略「楊」姓;「小門作仔」、「二崁溜仔」則記錄的都是綽號,而非本名。該禮金簿的撰寫者為受訪者的鄰居楊本。

日治時期借貸記錄的沙簿

這是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的一份借貸帳簿,稱之為「沙簿」。這幾份沙簿是資料提供者楊洋甫先生的祖母楊莊映女士,在其過去生活裡跟村里鄰居之間借貸進出的珍貴記錄。第一張照片所呈現的,就是一份完整的借貸與還款記錄。首先,借貸者是來自鄰村后螺的「萬錦」先生,並未註明姓氏,顯示這份帳簿是一種屬於熟識鄰里之間的借貸關係,因此僅使用日常「稱謂」進行記錄。其次,這份記錄記載的是萬錦先生在1929年(昭和4年)前來借貸、1930年(昭和5年)還款的記錄,還款時並且特別註明「來母金」「來利金」。最後,是記錄最左邊的「完」字,這個字除了用以做為本筆借貸關係因為有借有還因而完結的記錄之外,還特別將「完」字裡的「元」筆畫往下延伸將本筆借貸記錄包覆起來,表示不得再有更動之意。楊洋甫先生特別提及,後來找到這份沙簿時,發現裡面的記錄與撰寫均交由外人處理,除此之外,這些錢財也似乎並未拿來改善他們家貧困的生活,相當程度反映出他祖母對這些錢財的態度。

醃製珠螺的楊莊映

本張照片大約拍攝於1970年代(民國60年代),是提供者楊洋甫的祖母楊莊映女士正在醃製珠螺的情景,拍攝於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老家。楊莊映出生於隔壁的橫礁村,出生還沒滿月就被送到合界村當童養媳。楊莊映小時候曾裹小腳,顯示收養的楊家應該家境頗為富裕,頗有從小養成未來家裡好媳婦的安排,後來到五歲左右才因為日本殖民政府推行「放足」政策而強制放足,拆除裹腳布。楊莊映女士長大後跟照片提供者的祖父楊猛結婚,婚後並無產下子嗣,後來領養楊洪鳩(也即是照片提供者楊洋甫先生的母親)。先生楊猛則外出台灣從商,落腳在左營開設日本料理店,後來並在左營另組家庭。雖然如此,楊猛依然照常將澎湖老家所需生活費用寄回澎湖西嶼的家,1933年(昭和8年)並且回家鄉建設自家住屋,也贖回一些旱田,並且整理祖墳。楊莊映女士則選擇留在澎湖,並未跟隨楊猛前往左營居住。提供者楊洋甫先生清楚記得,家裡自從幼年開始的生活相當貧困,顯然祖母楊莊映女士並未將祖父從左營寄回來的錢使用在她自己或家人身上,反而如同照片一般穿著非常樸實簡陋,並且都持續撿拾潮間帶的螺介貝類食用,平常也都不和家人一起吃飯。照片裡的楊莊映女士正在醃製珠螺,以備平常食用。

楊猛家庭照

本張照片為1955年(民國44年)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民楊猛在旅居高雄左營經營日本料理店後,在當地所另外組織家庭的家庭照。本照片由楊猛的孫子楊洋甫先生所提供。根據楊洋甫先生所述,照片應該拍攝於祖父楊猛的左營家中,照片的前排右二即為祖父楊猛,其左側為楊猛在左營家庭的側室蔡乖。根據戶籍資料,蔡乖在左營登記為戶長,楊猛為其眷屬,兩人並無子嗣,但領有一養女蔡溫美。照片提供者楊洋甫指出,照片中比較特殊的是右一站立在楊猛旁邊的楊秋月。楊秋月本姓王,生於1927年(昭和2年),出生地在澎湖西衛174番地,為王允四女王秋月;兩歲時,因過繼給叔公當養女而改姓為許秋月,而後因故再過繼給楊猛而改名楊秋月,於1945(民國34)年過世,年僅18歲,留有一子楊初男。照片中的另一特點是,其他人是楊猛所經營之日式料理店的侍應生,好像是沒有子嗣的楊猛,特別讓他們一起拍照,以便看起來比較像個家。

合界沙灘盜採砂石

本張照片為楊洋甫先生拍攝於1984年(民國73年)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的沙灘,照片裡沙灘上有三個人使用一輛載貨三輪車正在盜採砂石。 早年澎湖的建築都是使用海沙,甚至連空心磚當中也能夠看到貝殼。海沙採完後至少須放置戶外兩年,等鹽分被雨水自然沖刷淡化,才可以用於建築。澎湖在1970年(民國60年)以後因為經濟起飛,民間大量建造新房屋,對海沙的需求孔急,不僅造成各地盜採砂石現象猖獗,海沙採取後靜置去除鹽分的時間也不足,經常有海沙屋的問題。楊洋甫先生就表示,澎湖當年建造跨海大橋所使用的就是海沙,但是因為使用的是並未完全去除鹽分的海沙,以致於蓋好不到六、七年就出了問題, 必須重新建造。

澎湖漁村殺魚的母親

本張照片大約拍攝於西元1980年(民國70年),是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民楊洋甫先生拍攝母親楊洪鳩整理漁獲的情形。照片裡的楊洪鳩正蹲在地上,手持菜刀進行殺魚清理漁獲的工作。殺好的魚並不是裝在一般用於烹飪的鍋子,而是以旁邊的竹篩裝盛,可能是準備要曬魚乾的作法。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直接在地上殺魚的現象極為普遍,似乎是澎湖非常特別的一種在地文化特色,至今也仍可見於澎湖漁村。 楊洋甫先生特別指出,照片裡的母親相當消瘦,是因為她當時疑似罹患憂鬱症,精神狀況不佳,甚至有攻擊他父親的行為出現,有時還會拒絕飲食。由於當時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的觀感比較負面,所以母親並未到醫院就醫。後來他母親被楊洋甫先生的弟弟接到高雄同住多年後,奇蹟式地慢慢康復,也未再復發。

西嶼合界楊家古厝

本張照片大約拍攝於西元1970年(民國60年),是楊洋甫拍攝自己在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的老家古厝照片。楊家古厝是楊洋甫母親楊洪鳩七歲(約1931年,昭和6年)時蓋好的屋舍,由領養母親的祖父楊猛從高雄左營寄錢回來蓋的。當時祖父楊猛在高雄開設日式料理店致富,因此回鄉建造民宅大厝,算是用來光宗耀祖。 澎湖的傳統民宅與閩南傳統民宅都屬合院式建築,但在規模尺寸上較小,並且可能因為風大、地狹,民宅建築之間的間距較小。此外,澎湖的民宅還有一項特色,以二樓的磚平取代埕的功能,是曝曬農作物收成及漁獲海鮮的重要場地,也是澎湖小孩玩耍的地方。每當夏天悶熱的夜晚,更是澎湖居民乘涼聊天的好處去,更有些人會直接在磚平上睡覺。以建材而言,澎湖的建築以硓𥑮石、玄武岩、長期曝曬去除鹽分的海沙等為主。

西嶼合界舊威揚宮

本張照片為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的威揚宮舊廟景象,由楊洋甫先生拍攝於西元1984年(民國73年)。這是重建於西元1974年(民國63年)的威揚宮廟貌,楊洋甫先生指出當時曾有駐軍進駐使用,後來駐軍撤出後,曾進行翻修,不過仍維持樸實的廟貌。 後來在西元1980年(民國70年)後期,受到當時澎湖許多廟宇拆除舊廟、打造更加規模宏大輝煌新廟的影響,許多合界村民、特別是旅居台灣事業有成的鄉親開始主張應該拆除規模狹窄的舊廟,重建更宏大的新廟。舊廟最後在西元1990年(民國79年)拆除,以進行後續擴建的工程。依據建廟碑記,新廟總計募集來自合界、旅台鄉親、以及鄰近西嶼各村的捐獻兩千萬元,並於西元1994年(民國83年)建造完成入火。威揚宮位於合界村西南臨接3號縣道,地址為合界村5號,主祀神池府王爺,副祀神文衡聖帝,並供奉多尊王爺、官將頭等。 楊洋甫先生表示,當時村民也有人並不認同拆除重建這座其實啟用未久的舊威揚宮,而拆除重建過程中,廟裡原有許多珍貴木雕的佚失不存,也令人感到惋惜。

西嶼合界的金香生意

本張照片拍攝於西元1984年(民國73年)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楊洋甫先生的老家,照片裡是他的父親林振垣。楊洋甫先生表示,他父親是從嘉義縣竹崎鄉來到西嶼合界村入贅。他父親來到澎湖後,除了原本種田之外,也開始學習捕魚。後來,因為澎湖許多漁村漁民需要購買釣竿,他也就從家鄉盛產竹子的竹崎鄉進口大批的竹竿,再自己以手工做成釣竿販售,據說,因為父親的釣竿品質相當良好,深受許多以釣魚為主的漁村漁民所喜愛,他就記得內海的大倉漁民,就經常過來大量採購。而每當他回鄉購買竹子時,也會運送澎湖魚乾回到嘉義販售。 照片裡的金香買賣,是他父親退休後才開始的,也就是家裡經濟已經由他們這些子女承擔,不再仰賴父親後開始的,他父親並不是開設固定的金香舖,而是挑著金香到各村兜售的模式。楊洋甫先生表示,他父親之所以做起這種走村串鎮的金香生意,目的其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能夠到各村見見老朋友,算是很特殊的退休生活安排。

治安宮玄天上帝繞境

本照片為1968年(民國57年)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玄天上帝千秋聖誕時所攝,圖為治安宮神轎繞境時的景象。神轎之前,有一涼傘前導。涼傘技藝在廟宇的迎神賽會儀式中,不論是廟宇主客迎答互會或入宮安座之前會出場前導並表演,為澎湖民間祭典儀式中極具特色之傳統表演藝術,澎湖縣政府文化局並有開班持續培養涼傘人才。本張照片的神轎上站立著乩童,似乎也是澎湖廟宇神明出巡繞境的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廟宇旁的「大池集會所」建築,建造於日治時期,台灣光復到政府遷台後,因為兩岸局勢緊張使澎湖成為戰地,該集會所也成為澎湖駐軍的住所,當時住了一整個連。集會所後來拆除,並於後來的新漁港旁邊另外建造活動中心使用。至於照片裡的治安宮也在1977年(民國66年)拆除重建。

西嶼大池村的水井挑水景象

本照片拍攝地點為受訪者家旁邊的水井前景象,拍攝時間大約在西元1960年(民國50年)早期。這是自來水管線尚未架設完成之前的時代,居民生活裡的用水,全部都要用人力來到水井打水、挑水回家使用。 照片裡前來打水挑水的居民,除了大人之外,甚至有年幼的小孩,一樣需要幫忙用扁擔挑著二個水桶前來挑水。水井邊打水也講究秩序,大家必須排隊。照片裡放在地上排隊的水桶,就是依序打水的順序。後來,許多水井隨著自來水的供應,慢慢失去原本的功能,部分轉為提供菜宅灌溉之用,部分則因為年久失修,遭到廢棄。

西嶼合界村旅高村民楊猛

本張照片是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旅居高雄的村民楊猛先生,在1956年(民國45年)拍攝於他在高雄左營所開設的日本料理店。據楊猛的孫子楊洋甫先生指出,當時他的祖父楊猛因為在高雄左營經營日本料理店而致富,本張照片是在晚年拍攝的樣貌。有趣的是,本張照片中的楊猛顯得有點隨性。雖然身穿西裝外套,卻沒有穿正式襯衫、也沒有打領帶,雖然穿著皮鞋,卻沒有穿著襪子。 楊猛最早是在屏東一家日本人所開設的日本料理店學習日本料理,後來在他的堂兄弟介紹之下,轉到左營的新華樓做事。後來因緣際會楊猛自己開了一間日本料理店,並且生意不錯,便在左營置產,從此就旅居在左營,只定期寄錢回家補貼家用。

西嶼合界楊氏的日治時期照片與戶口謄本

這是由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的楊洋甫先生所提供,照片裡是他的曾祖母楊氏解,出生於西元1876年(光緒2年)5月11日。第二、第三張則是掃描日治時期的戶籍謄本。從戶籍謄本上可以看到,當時日本殖民政府為了順利統治台灣,除了組成舊慣調查委員會,調查台灣人是否有纏足、吸食鴉片等狀況並清楚註記外,也將台灣人的種族註記在戶籍謄本上。不過,當時所謂的福廣之分其實不甚精準,也就是說,有些閩南地區的客家人如詔安客,雖註記為福,但其所使用的是客語而非鶴佬語。但是以澎湖而言,則因澎湖移民皆來自金門,而金門為純鶴佬縣,所以無此問題。

竹篙灣的早期澡堂

本照片拍攝於西元1960年(民國50年)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照片裡是當時的私人澡堂,地址是竹灣村20-23號之間。 在過去兩岸局勢緊張的年代,澎湖各群島均駐防大批軍隊。但是受限於當時社會經濟條件相對窮困的環境,軍隊並無法提供士兵充分的生活資源與用水,洗澡大多在井邊露天完成,幾乎並無熱水可以供應。早期氣候尚未暖化之前,澎湖冬天的溫度極低,東北季風強盛,駐防澎湖的軍隊士兵,大多平常難以好好洗澡,也讓如同照片裡的私人澡堂應運而生。許多士兵一旦放假,就會到這類澡堂好好洗個熱水澡,是當時士兵放假的一大享受。 由於竹灣村當時有一繼光營區,因此竹灣村內也就設有幾家這類私人的澡堂。除此之外,設有軍營進出的村落,也會因此而開設專門服務士兵的店面,例如理髮廳、撞球間、雜貨店等。和金門類似,軍人撐起了特殊的澎湖經濟樣態。

大池村的父女合照

  此照片攝於1969年(民國58年)5月時,地點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32號的舊宅,父親洪頭在廂房旁的浴室外幫一歲的洪春芝洗澡前的合影,由洪春芝的大哥洪自選持底片相機拍攝,人物背後的牆壁則是硓咕石疊砌成。原拍攝地點大池村32號的舊宅在1980年代(民國70年代)拆除,洪頭到台灣學習建築連棟式的透天房子,全家搬到現在大池村的澎3線上,由洪頭親手建成的新住處。   底片相機是洪自選從17歲時,到馬公的西裝店當學徒,將每個月300元的薪水存起來,再加上成為師傅後的第一份薪水,在馬公花費4‚500元買下,並自學拍攝。那天洪自選剛從馬公的西裝店回到家中,撞見洪春芝洗澡前的可愛模樣,便以相機記錄下來,但因技巧不純熟,使拍攝人物位於逆光的位置,導致背景曝光過度。   父女倆親密的互動,可看出不同於早期重男輕女的觀念,洪頭十分疼愛自己的五個女兒,33歲時為了就近陪伴大女兒,特地辭去馬公的工作,回到大池村從事短暫的捕魚行業,留下許多父女倆的合照,並讓每位女兒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跨海大橋施工殉難人員紀念碑

此張照片為受訪者林洋甫的弟弟林義誠先生,照片拍攝於1972年(民國61年),是跨海大橋完工二年後。 跨海大橋是連接白沙島與西嶼(漁翁島)的重要橋樑。在跨海大橋建造完成通車之前,西嶼鄉各漁村的對外交通,完全需要仰賴船隻運輸。因此,一旦風大浪高的日子,不論是夏天偶爾侵襲的颱風,或是秋冬以後強烈東北季風長達幾近半年的季節,也就會影響船隻航行,斷了連結。政府為了解決長期以來這種對外靠天吃飯的辛苦,乃籌建跨海大橋,並自1965年(民國54年)開始施工,1970年(民國59年)完工。 由於跨海大橋所處海域「吼門」,是澎湖漁民在海上作業時必須非常謹慎的所謂澎湖五大危險海域的第二位,每當漲退潮時,潮流非常湍急,經常發生意外。跨海大橋跨越此一湍急海流的海域進行施工,先後遭遇意外,並導致7人殉難,分別為鄭分提、陳月明、黃學勇、蔡江福、賴添隆、溫永森、黃水秀。其中有兩人為澎湖人,其餘皆為台灣各縣市人。紀念碑於跨海大橋完工後設立,是大理石材質。

小門沙灘記憶

這是拍攝於1960年(民國49年)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前的小門沙灘照片,提供者為許傳宗先生。當時小門沙灘尚未建造防波堤,是一片金黃潔淨的沙灘,從海灘下水,則是非常豐富的海洋生態,為村民配合潮汐漲退進行潮間帶捕捉作業提供非常好的場域。 許傳宗先生指出,當時小門村跟這片沙灘之間,除了曾經建造一座籃球場,並無任何其他人工設施。過去澎湖各漁村尚未建造漁港碼頭設施之前,船隻都是只能從沙灘進出,因此過去小門較大的舢舨漁船,也就停泊在沙灘後面的海中,再用小船接駁上下漁船。村子裡的小孩子平常就在這片沙灘跟籃球場遊戲玩樂,非常開心。 後來,因為1986年(民國75年)韋恩颱風侵襲澎湖引發嚴重的海水倒灌,破壞村落民宅,引起村民陳情與政府重視,最後建造防波提等設施,成為今日小門海邊現貌,整體環境也隨之改變。

小門小路騎腳踏車

這是拍攝於西元1979年(民國68年)的照片,地點在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為照片提供者許傳宗先生在小時候騎腳踏車的影像記錄。這個位置,是從小門村聚落出來往東邊方向的小路,目前是一大片的菜宅區,可由此爬坡往北上去鯨魚洞,或是繼續往東前往小門人種田的山上園區。 照片上的這條水泥小路在尚未鋪設水泥之前,其實是一條有水的小水道,是從拍攝者後方(也就是東邊)一處湧泉而來。根據許傳宗以及多位小門村民的口述,以往這條小溪經常有水,是小門人非常重要的飲水跟灌溉的來源,讓兩旁的菜宅有個比較好的收成。而且因為水道經村落流入小門村前的海裡,每當漲潮,這條小水道就成為海淡水交會處,會有各種魚蝦,平常生態也非常豐富,是以前小門村民會進行捕捉的場地之一。如果未來有機會前往鯨魚洞,雖然目前因為鋪設路面等因素,水量似乎已經減小,但還是可以從水泥路的排水孔發現裡面依然潺潺的流水聲。

小門村的兒時往事

  此照片為許傳宗先生和其親戚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行人徒步區之合照。小門行人徒步區原為一條水道和兩旁的小路所構成,徒步區兩側皆有村民居住,在小門行人徒步區和今澎湖203公路交會處有一較深的凹槽,小門村的孩童會在此游泳或玩水。不過,由於西元1986年(民國75年)韋恩颱風侵襲澎湖,小門村遭受海水倒灌之苦,後政府因應村民要求開始修繕訪波提,後來則開始規劃203公路、停車場和公車站,小門行人徒步區原有的水道和凹槽處亦被填平,重修後的小門行人徒步區已從過去的村落要道轉型為今天的觀光步道,小門行人徒步區亦成為澎湖縣西嶼鄉北部觀光人潮的聚集地之一。

西嶼小門許傳宗家的古厝

此照片為許傳宗先生的母親拍攝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自家古厝宅,二張照片的女性都是許傳宗先生的母親,第二張照片的嬰兒則為許傳宗本人。 照片裡的古厝是過去澎湖在地民居建築之主要樣式。建築材料主要就地採用澎湖地質最主要的玄武岩,以及海洋珊瑚礁取得的硓𥑮石,並以穩重的玄武岩為下層地基,上層則採用硓𥑮石。由於玄武岩之挖掘取得相對昂貴,因此居民通常會使用硓𥑮石,以節省成本。但是採取自海中的珊瑚礁(硓𥑮石),因為富含海水雜質與鹽分,並無法從海中採取後直接用於建造,而通常需放置於空地,令其鹽分藉由時間以及每年雨水的沖刷慢慢流失,至少需一年以上才能運用。若是放置二、三年的硓𥑮石,則被視為是高級的建材。 澎湖老一輩居民大多喜歡這類硓𥑮石建造的古厝,強調這類房屋冬暖夏涼的優勢。至於建築的樣式,也是傳統合院式的結構,中間為正廳所在的大厝身,左右兩側分別為護龍。

西嶼小門的老房屋

此照片拍攝於西元1975年(民國64年),為許傳宗先生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20號的自宅。照片中的幼童為許傳宗本人,當時被鄰居抱著,旁邊二位就是他的父母親,當時正蹲在自家門前閒聊。當時自家門前尚未建設海堤,還是一片自然的沙灘,只有在門口有鋪設並不寬敞的水泥道路。照片裡這條小道路上還曝曬著花生,顯示當時村子並無汽車或大型車輛出入,而仍是以腳踏車或極少數機車為主。 據許傳宗先生口述表示,他們家雖然當時看起來是水泥房屋,其實主要仍是硓𥑮石所建造,外面塗上水泥而已。而令他記憶非常深刻的是,在西元1986年(民國75年)韋恩颱風襲捲澎湖時,他們這座已經有墊高建造的房子,竟然還遭海水倒灌淹沒一半以上。而等到颱風過後,則是滿屋子海沙的景象,耗費多日才清理完畢。

「弘德惟農」永成古厝

這是拍攝於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永成古厝的門額與花磚。門額上「弘德惟農」四字代表的是楊氏堂號「弘農」。而從精緻花磚,則可以得知當時楊氏家族的財力。永成古厝主要為楊氏家族,來自金門,並以「永成」商號經營大陸帆船貿易商隊而致富,地名永成便是依據該商號而來。永成號約創立於西元1640年(崇禎13年),透過帆船商隊(透西船)的雜貨貿易致富,在合界頭(合界村)自成重要而富裕的小聚落。 合界村楊姓始祖在明永曆晚期來到澎湖。永成聚落則源於楊氏五房七世的後代子孫所建。時至今日,楊姓仍一直是合界的最大姓氏。目前楊氏後代在澎湖地區政界亦有跨足,其中曽任西嶼鄉長、澎湖縣議員的楊石龍以及現任澎湖縣立法委員楊曜二兄弟,即係合界頭(合界村)楊氏五房12世裔孫。

彈藥庫前的軍卡車

此張照片是來自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楊明和先生所提供。楊先生出生於1940年(昭和15年),照片則拍攝於他20歲去當兵以後所戍守的彈藥庫前,時間應該在1960-1962(民國49-51)年之間,他當兵兩年後退伍。畫面中的兩台車子是拿來載彈藥的,負責彈藥庫的士兵總共是四人,大家輪班守衛;照片中的二位士兵,則是下崗休息的時候。 當時楊先生當兵正是兩岸剛經過1958年(民國47年)的823砲戰未久,局勢依然相當緊張。他當兵的地點在澎湖,雖然並非如金馬二地就在最前線戰地,也還是位在海峽上的前哨,因此當兵服役二年期間依然非常緊張。或許為了要安撫緩和士兵軍隊的壓力,當時由軍方澎湖防衛司令部在澎湖所創辦的在地唯一報紙《建國日報》,就能看到一些宣揚陸軍戰力的報導,亦會提及美軍會依據1954年(民國43年)所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而可以隨時來台幫忙等等事項。不過,楊先生記得當時雖然知道有美軍的存在,但並沒有什麼接觸的印象。

1971年的澎湖少年與機車

本張照片大約拍攝於1971年(民國60年)在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外所拍攝,當時拍攝者也是照片提供者楊洋甫先生騎著照片裡的本田CS-50機車,載著照片裡的同事陳成功先生一起回去合界老家,他們二位當時都在澎湖位於拱北山上的美軍招待所工作。 在1971年(民國60年)澎湖當時還是以腳踏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楊洋甫先生可以擁有一部機車,是非常少有的。而更特殊的是,當時從馬公一路騎回合界時,要經過剛通車不久的跨海大橋。根據楊先生的回憶,當時跨海大橋在晚上九點過後宵禁,他們當天因為從合界出發已經超過晚上9點,但是又必須盡快回到招待所收假,因此冒險從西嶼合界端強行騎車通過跨海大橋,卻被駐守在通梁端的軍隊發現,並且由士兵持槍喝令要求停下,讓他們嚇得趕緊下車,最後因為報告是美軍招待所,才沒被刁難放行。 楊先生也特別指出,其實澎湖第一個紅綠燈就設在跨海大橋,當時沒有黃燈,只有紅燈跟綠燈。當時跨海大橋不僅串起馬公與西嶼、改變交通型態,也帶來了很多的「第一」的記錄。

澎湖縣美軍招待所 烤肉活動

本張照片的拍攝日期是1969年(民國58年)7月10日,拍攝地點是位於澎湖縣馬公市與湖西鄉交界拱北山上的美軍招待所庭院,當天也是照片提供者楊洋甫先生的生日。楊先生當時因緣際會被介紹進入美軍招待所工作,因為相處融洽,在生日當天還由招待所同仁一起為他慶生,畫面上則是美軍人員正在準備晚餐烤肉的模樣。 美軍招待處在1960-70年(民國50-60年)開始在台灣本島、離島各地設立,用以作為越戰的後勤作業之一,提供美軍休閒渡假之場所。隨著美軍招待所的設立,也將美軍相關休閒產業帶入各地,例如酒吧等產業的興起。這在台灣的一些美軍招待所,大多可見其影響;不過因為澎湖美軍招待所規模相對較小,並且位處拱北山上的偏僻地點,這類影響似乎並不明顯。畫面中這樣大型的BBQ烤爐不僅充滿美式風格的味道,更也象徵了這種休閒層面上的意義。

小門國小校外教學

此照片是拍攝於西元1988年(民國77年)的澎湖縣湖西鄉林投公園,是當時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小一次校外教學所留下的記錄。照片由現任村長章娥所提供,當時他的兒子也參加此次的校外教學活動。從照片中可看出此次校外教學總計有二十六人參加,包括學生人數二十一人,教職員五人。 澎湖當時各國小的校外教學,大多只能在本島進行,不像現在甚至可能搭飛機到台灣。而本張照片所在的湖西鄉林投公園,就是許多澎湖人在國小、國中校外教學的記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教師通常穿著相當正式,就如五位教師中,有二位男老師特別穿著正式西裝褲與襯衫,並且打著領帶,二位女老師也穿著洋裝,都很隆重打扮地參加。不過也有一位老師穿著比較休閒,似乎顯示穿著逐漸轉變的訊息。 據章娥表示,當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小門人前往台灣發展或工作,留在澎湖的人越來越少,念小門國小的學生人數也慢慢減少。

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沙灘合影

  此張照片是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拍攝地點為廟前海灣內的沙灘上,背景是西嶼鄉的竹篙灣。依照小門村民許林罔室女士口述,照片中的人物為許清心先生與許林罔室弟媳的姐姐。拍攝時間約莫在1971-1972年(民國60-61年),當時的小門村人家大多沒有相機,推測是旅居到台灣的小門村民在過年或休假回來時所拍攝。   照片中沙灘較今日來的遼闊,左方依稀有小門舊橋的身影,舊橋建造時間大約在1970年(民國59年)跨海大橋通車後。舊橋的前身則為居民合力搖櫓載石頭搭建的石子橋,僅於退潮時可步行而過。許林罔室特別回憶起當時協助搖小舢舨載石頭幫忙的一件小意外。有次碰到一位阿婆也來載石頭疊小橋,卻不小心跌入水中,許林罔室見狀跳入水中營救,後來由旁邊其他小舢舨一起將她們二人救起,沒有人員受傷。

竹灣村-收割高粱

此圖為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約西元1950年代(民國39年)種植高梁情形。根據竹灣村民許明白長老口述,本相片中左上方兩位男子是鄰居,而靠近外頭的是許明白長老的母親(陳味)女士,肩上背著的則是明白長老的大哥許此証先生。 高粱為耐旱的作物,非常適合澎湖雨量不多、土壤貧瘠的環境,與蕃薯、花生同為早年澎湖的主要經濟作物。高粱收成非常費工耗時,許明白長老憶起當時將高粱剪穗、摔穗、曬乾等繁複的工序步驟,當時生活十分艱苦,不像現在這樣輕鬆。高粱在澎湖早期不僅是經濟作物,同時高粱桿可做為爐灶的燃料,當柴火燒,也是漁民出海進行照火漁業時沾煤油點火集魚的材料,可以說是當時澎湖非常重要的生活依靠。隨著社會變遷,澎湖的田野幾乎已經再也看不到高粱的蹤影了。

小門少年許文豪打桌球

這是西元1979年(民國68年)在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小門分校的教室所拍攝,學生許文豪(許貴女的兒子)正在打桌球的照片。從照片裡可以發現,這個場地角落堆置著學生的課桌椅,似乎顯示這個桌球場地是臨時克難設置的狀況。而照片裡教室牆壁斑駁脫落的破舊景象,則更突顯出這張照片裡學生充滿活力與青春的對比。 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小門分校是在西元1967年(民國56年)升格,在那之前則僅是小門分班,後來到西元1983年(民國72年)則在地方人士奔走下,獨立成為小門國小。這張照片所顯示教室場地設施的克難狀況,顯然一方面是因為剛升格成為小門分校,一方面則是民國五十年代國家整體經濟與建設條件相對落後的忠實記錄。 不過,艱苦的環境,並不會阻擋學校推動學生運動的努力。尤其在澎湖每過中秋就是東北季風強勁長達半年的季節,對於學校發展室外運動產生先天上的障礙,類似桌球這種屬於室內型的運動,就成為澎湖各級學校努力推廣的活動與競賽重點。

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小第十五屆畢業生合影

  此為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1959年(民國48年)第十五屆畢業生合影。過去是竹灣國小在小門開設的分班,1967年(民國56年)遷至現址並改制分校,後於1983年(民國72年)獨立升格為「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民小學」。   照片裡其中一名男孩是許貴女女士之長子,具體為哪位已不可考。據許貴女女士回憶,長子在小學時熱愛運動,除了加入田徑隊外,還參加擲鐵餅的訓練,並雙雙獲獎。小門國小為小門地區基礎教育的指標性建設,如今雖已廢校,其興廢仍可視為小門嶼基礎教育的發展脈絡,更是老一輩乃至中生代小門人共同的回憶載體。

早期合界村碼頭與施工中的跨海大橋

  此照片為楊洋甫先生西元1968年(民國57年)於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較高處往沙灘與遠方拍攝的風景。從中可清楚看見合界村的簡易碼頭、舢舨漁船、以及遠方尚未完工的澎湖跨海大橋。   跨海大橋是連結西嶼鄉與白沙鄉、甚至馬公市的劃時代交通建設,對於整體澎湖長期發展帶來非常巨大的影響。而感受最深的,當屬西嶼鄉整體、尤其是西嶼連接點合界村的村民,大家都非常期待大橋建成後能改善與馬公之間的交通,帶動鄉里發展。   照片中的跨海大橋還需一年方才能夠完工通車,從照片可見大橋中間部分橋面尚未連結的工程。至於近處的合界碼頭,可見得舢舨漁船仍舊是最主要的船筏,機動漁船尚屬少數,忠實呈現當時漁船機動化仍舊緩慢的汰換步調,可見得討海依然辛苦艱難的生活樣貌。也因此,在照片正前方從沙灘上來的地方,雖然位處面向北方的土地,極易遭受鹽分侵蝕與東北季風的風害,合界村民依然在此開墾土地耕作,似乎多少反映出當時的經濟條件處境。

舊時合界村的聚落風情

  此為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民楊洋甫先生,於西元1969年(民國58年)所拍攝。從合界村西邊高地往跨海大橋方向拍攝,可看見當時的合界村、沿岸、以及遠方的跨海大橋風光。照片近景是一大堆的高粱桿;楊洋甫先生指出,這是因為早期因為沒有瓦斯,村民會將田裡採收後的高粱桿綁成一綑一綑的扛回家,接著如照片顯示的那樣疊成一大堆,合界村民稱其為「疊草堆」。除了各家需要時取用外,還會用於村中大灶的燃料。但是高粱桿易燃,放置於公共空間的疊草堆有時會不小心成為村內意外大火的起火點。   本張照片重要的是記錄了當時合界村的民宅樣貌。全體民宅除了最下方右邊的樓房(莊罔財先生家),其他都是平房。村裡另外二棟有高樓的建築,一是最右端的西嶼鄉合橫國小,另外則是左端上方的檢查哨。此外,照片裡的另一特色是中間一戶民宅屋頂的天線,這是歐家的民宅,也是當時合界村唯一的電視。高聳在所有民宅之上,這支天線頗有睥睨群倫的架勢。 再遠方則是即將於隔年完成的跨海大橋,照片裡仍可見中間部分雖已經完成橋墩,但是橋面尚未接通的情形。

跨海大橋上的合界「五兄弟」

此為合界村居民楊洋甫先生為其五名好友於1972年(民國61年)3月在澎湖跨海大橋拍攝的合影。由左至右分別為陳松源、楊扁、陳天號、楊正健、楊洋甫。澎湖跨海大橋於1970年(民國59年)正式完工,對澎湖各地間的交通往來意義重大,這座當時遠東地區跨海第一大橋有效連接西嶼鄉合界村與白沙鄉通梁村,不僅促進兩地居民來往,主要是將西嶼鄉跟白沙、馬公市產生實質的陸路通連,可以達到互通有無之便利。 照片拍攝當日為蔣介石連任總統,楊洋甫先生夥同「五兄弟」外出健行,並於落成約一年的跨海大橋合影留念。楊洋甫先生解釋,他與陳松源等人互有長年交情,並結拜為兄弟,合界村人稱五人為「五兄弟」,自己與五人亦關係甚篤,雖彼此在不同地區工作打拼,同為合界村出身的背景,仍使他們長年保持關係緊密。楊扁先生為合界村的前村長,是在地重要耆老。

合界漁民挖赤蟲

此照片由楊洋甫先生在1965年(民國54年)所拍攝,地點在澎湖縣西嶼鄉合界碼頭旁的沙灘上,拍攝一名正在挖掘赤蟲的漁民。赤蟲主要生活在潮間帶的沙土中,常被用作釣餌與水族箱魚類養殖的飼料。由於赤蟲本身就是魚類捕食的對象,因此成為漁民進行作業時常用的餌料。 本張照片也顯示合界碼頭尚未建造前漁船停靠的情形。從照片裡可見當時漁船已經分為舢舨(靠近漁民、位於中間的三艘小艘)與動力漁船(較遠處從左而右的四艘),但是因為尚無碼頭可停靠,都在退潮時停在沙灘上,需等待漲潮才能再出海。 楊洋甫先生回憶,以前在合界村靠海的沙灘上,隨處顯見挖赤蟲準備釣魚的人,可見過去合界村民依賴釣魚維生的情形。而挖掘赤蟲使用的工具,除了一支掘子外,就是裝置赤蟲的類似缽狀的木製容器,漁民會在裡面放置潮濕沙子,以儲放赤蟲。

內塹宮整修送駕儀式

本張照片拍攝於1988年(民國77年)4月27日,當天為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內塹宮的送王儀式,當時的內塹宮籌備委員會於內垵村內塹宮廟埕合影,從左至右分別為王冬竹、洪正直、陳源、呂棟、陳恭源(當年爐主、副主委)、呂查某(當年主委)、才媽典、郭盡忠、薛萬喜、薛國用。爐主為內塹宮主神池府王爺指派;出資最多者為主委。 在送王儀式前,內垵村已進行將近一個月的出巡、作醮儀式,該次是內塹宮自1954年(民國43年)以來最熱鬧的送王活動,送的是「蕭」、「范」、「西泰」三府王爺,三府王爺在1982年(民國71年)降壇,駐內垵村內塹宮已近六年。 此次千秋寶鑑(王船)「福德號」長約十六尺、寬十尺,在數十名信男的協助下移動到指定位置,並於當天下午三點三十分左右,由乩童依序送三府王爺神像登上王船,全村村民跪地,一同恭送王爺,花費總計約五百餘萬元。 該次送王後,直到2010年(民國99年),內塹宮才再次進行送王儀式,恭送三府千歲(蘇府、朱府、西藥府)。每次的送王儀式都是該村的盛大活動,廟方及居民均會投入大量人力與物資盛大舉行,在澎湖人心中佔有難以言喻的重要地位。

遊澎湖通樑大榕樹

這是拍攝於1965年(民國54年)5月23日澎湖縣白沙鄉的通梁大榕樹,照片中的人物(後排由右至左)是我的奶奶、大姑媽、小姑媽、小姑丈,前排由右至左是堂哥、堂姊、以及表哥。當時剛好是小姑媽與小姑丈的新婚,趁著假日,小姑丈帶著老婆家人出遊。由於當時還沒有跨海大橋,所以本島行程最遠只能到達通梁古榕,而照片裡的汽車就是小姑丈安排出遊的交通工具,非常少見。 小姑丈是1949年(民國38年)隨著國民政府來到台灣的軍人,幾年後經人介紹與小姑媽相親後結婚,雖然他們年齡相差約十歲左右,但婚後小姑媽過著比在娘家優渥很多的生活。記憶裡,小姑丈是一位陸軍上校,當時他的官舍就在新村路的眷村。當時因為小姑丈的親人都在大陸,所以把我們家當成一家人,每逢過年過節都會邀我們一大家子,到他們家吃飯與小酌。記得最特殊的是,我第一次看到抽水馬桶就是在他們家。那時我們村裡根本沒有抽水馬桶,廁所都設在屋子外面,非常不方便,小孩子尤其害怕晚上摸黑上廁所,許多人也多少留有一些恐怖的記憶。

馬公市觀音亭「望潮亭」

這是拍攝於1960年代(民國50年代)初期澎湖縣馬公市觀音亭「望潮亭」,由劉金聲先生(左二)所提供。 觀音亭在1927年(民國16年)重建時,於南側放生池上增設一座木造瓦頂涼亭。涼亭當時興建在潮間帶中,涼亭下方就是海水,因此隨著潮汐漲退的節奏,時而可見烏龜、蝦蟹、小魚等游入涼亭下方,可觀賞自然生態。照片中這座「望潮亭」,則是在1959年(民國48年)觀音亭再次重修時,於原處以水泥所增建的建築。此次重修雖保留涼亭下方水池的設計理念,但因園區的整體規劃與管理,卻將水池與海水加以阻隔,造成外面生物不再能夠進入。雖然水池裡除了有座小白象的雕塑、玄武岩堆砌而成的小山丘之外,也有幾隻放養的烏龜和一些小魚,多少提供孩子們來此做點觀察的機會。登上二樓的觀景台,因可遙望澎湖內海、對岸的西嶼、白沙,在1960年代(民國50年代)也算是當時情侶約會、朋友出遊的重要景點。

1927年小池角公學校畢業旅行總督官邸留影

這是由蔡志仁先生協助翻攝的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老照片,原始照片拍攝於1927年(昭和2年)的台北市,是當年還是小池角公學校畢業生由校長時任富太郎帶領赴台畢業旅行時,在當時殖民統治台灣的最高長官台灣總督的官邸前留影。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創校於1903年(明治36年),當時稱為小池角公學校,並且借用村民劉福的民房(地址在小池角129號)上課,後來在1907年(明治40年)遷入新建校舍,是西嶼鄉最早的國小,目前已經超過百年歷史。光復後,配合行政區重劃將小池角劃分為池東與池西二村後,改稱池東國民學校、再改制國民小學至今。 從這張當年的畢業旅行照片來看,能夠就讀現代教育的男女生人數大約為5:2,說明當時在接受教育上依然存在明顯的重男輕女現象。不過,相對於西嶼鄉這個主要討海為生的漁村社會,當時這些能夠進入公學校就讀的學生,依然是相對少數令人稱羨的天之驕子。而在畢業之際,竟然還能夠跨海前往殖民政府所在地旅行、參觀,更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絕少機遇。這張近百年前的畢業旅行照片,就這麼留下西嶼小池角師生的特殊記憶。

1941年澎湖縣西嶼的小學生相撲選手

這是由蔡志仁先生協助翻攝的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老照片,原始照片拍攝於1941年(昭和16年),是當年還是小池角公學校時期,校內老師、相撲教練、以及學生相撲選手的合影;當年校長是佐佐木文雄。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創校於1903年(明治36年),當時稱為小池角公學校,並且借用村民劉福的民房(地址在小池角129號)上課,後來在1907年(明治40年)遷入新建校舍,是西嶼鄉最早的國小,目前已經超過百年歷史。光復後,配合行政區重劃將小池角劃分為池東與池西二村後,改稱池東國民學校、再改制國民小學至今。 本張照片顯示當時小池角公學校學生與學校老師、教練和督導的合照,準備接受相撲訓練的情景。根據瞭解,日本在二次大戰前夕,配合其發動大東亞共榮圈的野心,除了對各殖民地進行戰爭規劃動員外,也同時進行所謂的皇民化或日本化運動,從推行日語、穿和服、改日本名,參拜神道教、日本天皇等不一而足。這張照片顯示當時選拔學生學習相撲,應該也是學校配合總督府皇民化政策下的一環。不過,把澎湖社會所不熟悉的相撲引進小學,或許也就隨著殖民統治的結束而消失;僅剩這一方照片,差堪懷念。

池東國小失學民眾補習班結業留影

這是由蔡志仁先生協助翻攝的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老照片,原始照片拍攝於1953年(民國42年),是當時池東國校協助政府開辦「失學民眾補習班」(簡稱民教班)的女生班結業合照。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創校於1903年(明治36年),當時稱為小池角公學校,並且借用村民劉福的民房(地址在小池角129號)上課,後來在1907年(明治40年)遷入新建校舍,是西嶼鄉最早的國小,目前已經超過百年歷史。光復後,配合行政區重劃將小池角劃分為池東與池西二村後,改稱池東國民學校、再改制國民小學至今。 這張照片是台灣光復後一個特殊時代政策的象徵。由於當時台灣、澎湖社會能夠識字且使用國語的並不多,因此國民政府來台後便陸續推行各種國語政策,希望能掃除文盲。1951年(民國40年)開辦的民教班就是其中之一,以招收13-45歲失學民眾為對象,由國小教師給予補習教育。這是男女分班補習的女生班結業合照,在以往重男輕女的社會氛圍下,民教班有以女性為主受教的情形,或許帶來一點後續的改變與影響。

1919年小池角公學校學生實業

這是由蔡志仁先生協助翻攝的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老照片,原始照片拍攝於1919年(大正8年),是當時學校學生正在校園旁的園圃進行農業實習工作的影像記錄。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創校於1903年(明治36年),當時稱為小池角公學校,並且借用村民劉福的民房(地址在小池角129號)上課,後來在1907年(明治40年)遷入新建校舍,是西嶼鄉最早的國小,目前已經超過百年歷史。光復後,配合行政區重劃將小池角劃分為池東與池西二村後,改稱池東國民學校、再改制國民小學至今。 根據蔡志仁先生所述,日治時期公學校的教學課程在1912年(大正1年)增加了手工、農業、商業等科目,並於1918年(大正7年)將這些科目合併為實業科,而當時澎湖各地公學校的實業科都以農業實習為主,並且都有各自可以實習的園圃。照片裡的小池角公學校學生正在校園旁的園圃工作,並有學校教師在旁督促;這些園圃可能徵用自民間,因此也都採用澎湖在地的菜宅模式,四周並圍起硓𥑮石牆擋風。

省教育廳視察指導學生早操

這是由蔡志仁先生協助翻攝的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老照片,原始照片拍攝於1951年(民國40年)12月21日,是當時台灣省教育廳長官前來指導學校學生早操,照片上並留有「澎湖縣池東國校歡迎省教育廳佟督學黃視察蒞臨指導早操留念四十.十二.廿一」字樣。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創校於1903年(明治36年),當時稱為小池角公學校,是西嶼鄉最早的國小,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光復後,配合行政區重劃將小池角劃分為池東與池西二村後,改稱池東國民學校、再改制國民小學至今。 從日治時期開始的學生早操,在光復後的國民教育依然予以沿用,似乎反應當時為因應強兵強國的戰爭思維,特別注入需從小鍛鍊體魄、報效國家的思想與作為。而台灣省教育廳特別派員前來偏僻學校視察指導,也反應整體政府政策必欲貫徹的決心。 照片裡學生幾乎都沒穿鞋子、只能打赤腳的情況來看,仍舊反映出1951年(民國40年)這個光復初期的年代,整體社會經濟條件的拮据。 照片裡也留下池東國校當年的校園面貌,足堪懷念。

1953年澎湖池東國小蔬菜展覽會

此張照片拍攝於1953年(民國42年)1月24日,而蔡智仁先生於1999年(民國88年)翻拍,背景為當時學校正在校園內舉辦學校園圃所收成蔬菜的展覽會。根據蔡志仁先生所述,小池角公學校在日治時期配合教學課程改革而開設實業科,並設置實習園圃讓學生可以耕種實習。光復後改制池東國校以來,學校顯然依舊延續此一課程,並於1953年(民國42年)在校園內舉辦「澎湖縣西嶼鄉池東國校第一屆蔬菜展覽會」。從照片可大致判斷,展覽的蔬菜種類多樣,有高麗菜、白蘿蔔、大頭菜、白花椰菜、青蔥…等。由於展覽目的在展示學生實習耕種成果,因此跟市場攤販通常去除枝葉、只展售可食用的部分有所不同,各類蔬菜幾乎都連根帶葉展示,並有紙板書寫相關文字介紹。小學生安排實業耕種課程,突顯出當時對於小學教育的不同想像與規劃。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創校於1903年(明治36年),當時稱為小池角公學校,並且借用村民劉福的民房(地址在小池角129號)上課,後來在1907年(明治40年)遷入新建校舍,是西嶼鄉最早的國小,目前已經超過百年歷史。光復後,配合行政區重劃將小池角劃分為池東與池西二村後,改稱池東國民學校、再改制國民小學至今。

小學生打赤膊練疊羅漢

這是由蔡志仁先生協助翻攝的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老照片,原始照片拍攝於1960年代(民國50年代),是當時學校體育老師正指導學生練習疊羅漢,似乎是為了在運動會上表演。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創校於1903年(明治36年),當時稱為小池角公學校,是西嶼鄉最早的國小,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光復後,配合行政區重劃將小池角劃分為池東與池西二村後,改稱池東國民學校、再改制國民小學至今。 根據蔡志仁先生所述,在當時經濟條件不佳的年代,校舍仍是一樓瓦房建築,而體育器材設施仍舊簡陋,以徒手與肢體操練,仍是當時比較重要的方式。照片裡老師訓練學生疊羅漢,雖然學生清一色穿著一條運動短褲,上身打赤膊、並且赤腳進行操練,不過似乎有特別陣型,可能是為了表演而準備。 教室前除了升旗台,左側高處設有「禮義廉恥」,左右兩側地上設有看板公告,司令台上甚至設有大張蔣中正照片,都形成一種當時校園空間設計的氛圍,留下一個時代的見證。

池東國民學校升旗典禮

這是由蔡志仁先生協助翻攝的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老照片,原始照片拍攝於1960年代(民國50年代),為國小早晨舉行升旗典禮時的留影。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創校於1903年(明治36年),當時稱為小池角公學校,並且借用村民劉福的民房(地址在小池角129號)上課,後來在1907年(明治40年)遷入新建校舍,是西嶼鄉最早的國小,目前已經超過百年歷史。光復後,配合行政區重劃將小池角劃分為池東與池西二村後,改稱池東國民學校,照片裡就是改建於1960年(民國49年)的舊校門,當時還是「澎湖縣西嶼鄉池東國民學校」,由李玉林縣長題字。直到1968年(民國57年)台灣推行9年國民義務教育以後,才改制為池東國小。 照片裡的校舍都還是一樓傳統平房蓋瓦教室,當時看來正在舉行升旗典禮,因此所有學校師生都採立正姿勢。而校門口尚有二名學生手持童軍棍負責看守校門;只是或許恰巧碰上準備服裝換季的時候,二位學生剛好穿著不同的服裝,在校門口留下這一幕有趣的對比。

練習看圖說故事

這是由蔡志仁先生協助翻攝的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老照片,原始照片如黑板右側日期與左側日曆所示是拍攝於1964年(民國53年)6月13日,當時學校老師正指導學生上台做類似看圖說故事的練習。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創校於1903年(明治36年),當時稱為小池角公學校,是西嶼鄉最早的國小,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光復後,配合行政區重劃將小池角劃分為池東與池西二村後,改稱池東國民學校、再改制國民小學至今。 本張照片黑板放在左右兩個木造支架上,呈現出50年代國小教室上課的面貌概況。教室的黑板屬於可移動式,而非固定於牆面上,黑板右側直接印製了「中華民國 年 月 」字樣,顯然可讓學生每天填寫更換日期,頗有藉此強化學生對時間觀念的注重;尤其照片左側還特別懸掛著日曆,更有雙重強調的效果。黑板左側則有「週訓:愛國、我尊敬 總統」字樣,應該是老師以粉筆所書寫,顯然是每週會更換的主題口號,學校老師或也可能會對學生抽考。這樣的標語,留下那個時代精神喊話的象徵。

小學自然實驗課

這是由蔡志仁先生協助翻攝的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老照片,原始照片拍攝於1960年代(民國50年代),是當時學校老師正指導學生上自然課實驗的情景。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創校於1903年(明治36年),當時稱為小池角公學校,是西嶼鄉最早的國小,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光復後,配合行政區重劃將小池角劃分為池東與池西二村後,改稱池東國民學校、再改制國民小學至今。 這是一張珍貴有趣的照片,學校老師似乎將學生以8人為一組,分組進行自然實驗,照片裡則是老師正在某一組操作實驗,整個動作過程吸引這組學生幾乎目不轉睛的眼光,人人都顯得非常專注地盯著大燒杯裡的實驗。相對而言、也非常戲劇性反差的是,其他組別的學生,則顯得意興闌珊,感到相當無聊或無趣地呆坐;或許是因為學生還無法自行操作實驗,只能呆坐等候老師過來操作示範。無論如何,從國小開始的自然實驗課程,開始讓澎湖的孩童學習思考如何在控制條件與因素之下,觀察記錄不同刺激的反應與結果。這也開啟了不同於傳統教育與思考的路徑。

池東國小的升旗典禮

這是由蔡志仁先生協助翻攝的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老照片,原始照片拍攝於1970年代(民國60年代),為池東國小早晨舉行升旗典禮時的留影。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創校於1903年(明治36年),當時稱為小池角公學校,是西嶼鄉最早的國小,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光復後,配合行政區重劃將小池角劃分為池東與池西二村後,改稱池東國民學校、再改制國民小學至今。 照片裡正是早上在升旗台前舉行升旗典禮的時刻,司令台上可能是校長跟老師正在訓話。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的學生已經不再打赤腳,而是穿上整齊的球鞋,頭上也戴上清一色的學生帽,顯示即使位於偏僻的西嶼鄉,這個池東國小的學生家庭經濟也已經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此同時,近視眼鏡似乎也開始在學生間出現,預示著未來台灣孩童近視比例日漸升高的趨勢。

漁村小孩運動會跳山地舞

這是由蔡志仁先生協助翻攝的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老照片,原始照片拍攝於1970年代(民國60年代),是當時學校舉辦運動會時,學生正在運動場上跳山地舞的熱鬧情景。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創校於1903年(明治36年),當時稱為小池角公學校,是西嶼鄉最早的國小,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光復後,配合行政區重劃將小池角劃分為池東與池西二村後,改稱池東國民學校、再改制國民小學至今。 這是一張有趣且令人懷念的照片,當時可能是全校學生都全部參加了這場山地舞的大會,學校也可能以此做為當天運動會最重要的表演活動,以便展示在校長、老師、以及村民的面前。照片裡所有參與演出的學生,似乎都顯得相當開心;不過特殊的是他們的裝扮。男女頭上都綁著特殊的束帶與裝扮,男學生都上身打赤膊,似乎在模仿山地原住民坦胸露背的英勇模樣,下半身並特別以樹葉裝飾,也是想像山地原住民部落所做出的打扮。漁村小孩在小學裡跳著山地舞,究竟給予當初這些孩子或學校老師留下如何的記憶,或許也是一件值得後續關懷思考的事情。

盲啞合作與兩人三腳比賽

這是由蔡志仁先生協助翻攝的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老照片,原始照片拍攝於1970年代(民國60年代),是當時學校舉辦運動會時,學生正在運動場比賽盲啞合作與兩人三腳的熱鬧情景。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創校於1903年(明治36年),當時稱為小池角公學校,是西嶼鄉最早的國小,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光復後,配合行政區重劃將小池角劃分為池東與池西二村後,改稱池東國民學校、再改制國民小學至今。 這是有趣的兩項競賽活動,一方面讓學生有機會親身體會盲啞人士的辛苦,一方面讓學生不論是在盲啞合作或是兩人三腳的過程中,瞭解如何順利溝通與合作的困難。學生通常對盲啞合作特別有感,如何通過二人合作,順利繞過一圈交棒,考驗著扮演盲啞二名學生之間的默契,也更能延伸學生對盲啞人士的同情與瞭解。而所有場上比賽的學生,在成為全場加油的焦點之際,也留下滿滿的運動會記憶。

池東國民學校附設幼稚班合影

這是由顏淑娥女士提供翻攝的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老照片,原始照片拍攝於1960年(民國49年),是當年還是池東國民學校時期附設幼稚班的學期末合照。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的池東國小創校於1903年(明治36年),當時稱為小池角公學校,並且借用村民劉福的民房(地址在小池角129號)上課,後來在1907年(明治40年)遷入新建校舍,是西嶼鄉最早的國小,目前已經超過百年歷史。光復後,配合行政區重劃將小池角劃分為池東與池西二村後,改稱池東國民學校、再改制國民小學至今。 根據顏淑娥女士,照片右側背後的屋舍即為幼稚班的教室,係改建自原來的校長宿舍使用,孩童後面的大樹為欖仁樹,目前還在,或許已有百年歷史。根據瞭解,池東國民學校是在1954年(民國43年)增設幼稚班,開始招收學齡前兒童,至今也已經持續幼稚教育達66年之久,貢獻良多。

內垵分離教室:薛家祠堂

這是拍攝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的薛家祠堂舊址,這是內垵國小在日治時期最早創校時的臨時上課教室,稱為小池角公學校的內垵分離教室,拍攝時間不詳。 根據曾任教於內垵國小、後來擔任池東國小校長退休的魏瑞平校長口述,澎湖縣西嶼鄉在日治時期最早設立的學校為小池角公學校,創立於1903年(明治36年)2月假竹仔街民宅正式創立並開學。後來,有鑑於內垵、外垵地區學生人數增加,在地方仕紳的積極爭取下,遂於1919年(大正8年)4月設立內垵分離教室(也就是分班),並且借用照片裡的薛家祠堂上課。內垵分離教室開學以後,當時殖民政府也開始規劃建設新校舍,並於1922年(大正11年)升格且遷至內垵頂甲(頂寮)的內垵分教場(分校)上課,再於1940年(昭和15年)因為學生人數增加而進一步獨立升格為「澎湖廳內垵公學校」。從照片裡的薛家祠堂可以判斷,當時在分離教室上課的學生人數應該不多。而不論內垵分離教室或是最早的小池角公學校創辦時,都借用民宅上課,似可見澎湖社會對教育的積極支持。

內垵分教場師生合影

此張照片裡為澎湖縣西嶼鄉內垵國民小學,其在日治時期隸屬於小池角公學校「內垵分教場」時期(1922-1939年,大正11年-昭和14年)的校舍所在,不過已經廢棄破舊。 澎湖縣西嶼鄉在日治時期最早設立的學校為小池角公學校,創立於1903年(明治36年)2月假竹仔街民宅正式創立並開學。後來,有鑑於內垵、外垵地區學生人數增加,在地方仕紳的積極爭取下,遂於1919年(大正8年)4月設立內垵分離教室(也就是分班),並且借用民間的薛家祠堂上課。後來在1922年(大正11年)升格且遷至照片所在的內垵頂甲(頂寮)新建的內垵分教場(分校)上課。根據曾任教於內垵國小、後來擔任池東國小校長退休的魏瑞平校長口述,內垵分教場後來也因為學生入學人數增加,校舍已經不敷使用之後,在1939年(昭和14年)遷入位於內垵村下寮的新校舍(也是目前內垵國小所在地),內垵分教場從此廢棄不再使用,至今呈現如照片般的廢棄破舊狀態,毫無維護。 師生不斷增加、且校舍擴建後的內垵分教場,最後於1940年(昭和15年)從小池角公學校獨立出來,升格成為「澎湖廳內垵公學校」。光復後,成為今日的內垵國小。

澎湖廳內垵公學校校舍

這是拍攝於1940年(昭和15年)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照片裡是內垵國小在日治時期從隸屬於小池角公學校「內垵分教場」,在1940年(昭和15年)獨立出來成為「澎湖廳內垵公學校」的新建校舍所在,也是目前內垵國小所在地。而相片中校舍總計為五間教室(以司令台為界,右邊3間、左邊2間),照片左側並有一間小型辦公室。 澎湖縣西嶼鄉在日治時期最早設立的學校為小池角公學校,創立於1903年(明治36年)2月假竹仔街民宅正式創立並開學。根據曾任教於內垵國小、後來擔任池東國小校長退休的魏瑞平校長口述,內垵分教場後來也因為學生入學人數增加,校舍已經不敷使用之後,在1939年(昭和14年)遷入照片裡位於內垵村下寮的新校舍,內垵分教場則廢棄不再使用。在師生不斷增加、校舍擴建之下,內垵分教場最後於1940年(昭和15年)從小池角公學校獨立出來,升格成為「澎湖廳內垵公學校」。光復後,改制成為今日的內垵國小。

澎湖廳內垵公學校國語研習所師生合影

這是拍攝於1940年代(昭和10年代)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的「澎湖廳內垵公學校」,照片裡是當時辦理國語講習所給予失學民眾進行夜間補習教育後的師生合影。此張照片顯示當時殖民政府對台灣實施皇民化運動,針對失學、無法說國語(日語)的民眾施以補習教育。照片裡的失學民眾幾乎清一色為女性,除顯示當時受教育機會仍有男女差異外,也可能是因為男性因為必須出海討海作業,難以配合受教。照片裡前排教師左起為洪汀煌、村上熊雄、吳雙獅以及鄭紹裘,比較特殊的是拍攝時並未攜帶配劍

澎湖內垵國小日治時期師生重回舊校舍緬懷

拍攝於1982年(民國71年)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頂寮的內垵分教場舊校舍遺跡,照片裡是當時任教的日籍老師西村厚(左一)與邱山俊雄(右二),跟二位學生翁瑞來(左二)與薛必移(右一)回來參加內垵國小第6、7、8屆同學會,前往內垵分教場舊校舍的合影。當時特別去函邀請當時任教的日籍老師回澎湖共聚一堂的情形。這些在內垵分教場就學的學生,想必跟日籍老師相處融洽,在畢業四、五十年後仍能重回母校相見,並且前往早已破舊不堪的當時校舍緬懷,令人動容。 澎湖廳內垵公學校是日治時期由澎湖縣西嶼鄉最早設立的小池角公學校獨立出來的。小池角公學校創立於1903年(明治36年),後來有鑑於內垵、外垵地區學生人數增加,在地方仕紳的積極爭取下,遂於1919年(大正8年)設立內垵分離教室(分班),並借用民間薛家祠堂上課。後來在1922年(大正11年)升格且遷入內垵村頂寮的內垵分教場校舍,再於1939年(昭和14年)遷入內垵村下寮的新校舍。在師生不斷增加、校舍擴建之下,內垵分教場最後於1940年(昭和15年)從小池角公學校獨立出來,升格成為「澎湖廳內垵公學校」。光復後,改制成為今日的內垵國小。

澎湖丁番狗醫師為學生做健康檢查

這是大約拍攝於1960年(民國49年)左右的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的內垵國小,當時正由丁番狗醫師為學生做健康檢查。 本張照片是由1959-1961年(民國48-50年)擔任內垵國小校長劉再旺先生所提供,當時學校請丁番狗醫師到校為學生做健康檢查。丁番狗醫師在1942年(昭和17年)正式成為日治時期澎湖廳望安庄(今望安鄉)公醫,光復後擔任第一任西嶼衛生所醫師,後來自行開設大同診所,是西嶼鄉光復後少有的西醫。根據臉書「西嶼.咱ㄟ厝」社團的文章,許多人稱呼丁番狗為「番狗伯」,並對他當時的醫術醫德深感懷念。

澎湖內垵國小早期消防演習

這是拍攝於1960年代(民國50年代)的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的內垵國小,當時正由學校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消防演習活動。 根據曾任教於內垵國小、後來擔任池東國小校長退休的魏瑞平校長口述,這是他們內垵國小自創的作法,與今日經常由消防局指導演練的消防活動有所不同。這張照片顯示的消防演習活動,是在校園旁的空地上,將收集起來的乾雜草、廢木材用火點燃,然後由學校老師在旁指導,讓學童嘗試用不同的器具與水等進行打火、滅火的動作,以瞭解火災的可怕與因應之道。整體而言,無疑是非常特殊的百年國小記憶。

澎湖內垵國小的學生打掃勞作

這是拍攝於1960年代(民國50年代)的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的內垵國小,當時正由學校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勞作活動。 內垵國小創立於日治時期,是澎湖西嶼鄉的第二所百年國小。當時西嶼最早的小池角公學校創立於1903年(明治36年),後來有鑑於內垵、外垵地區學生人數增加,在地方仕紳的積極爭取下,遂於1919年(大正8年)設立內垵分離教室(分班),並借用民間薛家祠堂上課。後來在1922年(大正11年)升格且遷入內垵村頂寮的內垵分教場校舍,再於1939年(昭和14年)遷入照片裡位於內垵村下寮的新校舍。在師生不斷增加、校舍擴建之下,內垵分教場最後於1940年(昭和15年)從小池角公學校獨立出來,升格成為「澎湖廳內垵公學校」。光復後,改制成為今日的內垵國小。 本張照片顯示,校舍還是1939年(昭和14年)建造的舊校舍,尚未開始改建。照片應該是氣候炎熱的季節所拍攝,學生頭戴帽子、斗笠,身穿短褲短袖,正努力地打掃、整理、勞作,這種學生勞作的制度,是台灣國民小學重要的生活學習規範。

廢棄破舊的內垵分教場

這是拍攝於1999年(民國88年)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照片裡是內垵國小在日治時期隸屬於小池角公學校「內垵分教場」時期(1922-1939年,大正11年-昭和14年)的校舍所在,不過已經廢棄破舊。 澎湖縣西嶼鄉在日治時期最早設立的現代學校為小池角公學校,創立於1903年(明治36年)2月假竹仔街民宅正式創立並開學。後來,有鑑於內垵、外垵地區學生人數增加,在地方仕紳的積極爭取下,遂於1919年(大正8年)4月設立內垵分離教室(也就是分班),並且借用民間的薛家祠堂上課。後來在1922年(大正11年)升格且遷至照片所在的內垵頂甲(頂寮)新建的內垵分教場(分校)上課。根據曾任教於內垵國小、後來擔任池東國小校長退休的魏瑞平校長口述,內垵分教場後來也因為學生入學人數增加,校舍不敷使用,在1939年(昭和14年)遷入位於內垵村下寮的新校舍(也是目前內垵國小所在地),內垵分教場從此廢棄不再使用,至今呈現如照片般的廢棄破舊狀態,毫無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