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清心校長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湖西鄉龍門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鯉魚躍龍門》,見賢思齊話鄉賢。 洪清心校長,台灣光復後即在湖西國民學校擔任教導主任的工作,並負責教導學生公民課程,上課時分秒必爭,不浪費學生的時間,雖不是主科的公民課程,但對於學生修身教育從不馬虎。常以自身努力的成果,示範給學生作榜樣,所謂以身教使學生景從。龍門國民學校原是湖西國民學校的分校,1956年(民國45年)8月奉准獨立設校,洪清心校長便被任命為首任校長,創校伊始百事待舉,創業維艱,在龍門國民學校建校史上留下永不磨滅的一頁。龍門國民學校即是洪清心校長的子弟學校,其住家又在學校之旁,常以校為家而自豪。每天以徒步往返學校及家庭,風雨無阻,善作譬喻,使學生因而解惑,如遇老師請假或臨時有事,必親往授課,不使學生失去學習的寶貴光陰。他也滿腹經文,學生聽他講課,是一大享受,逸趣横生。洪校長富有國學基礎,嘗以國學的文化精神導入學生的生活教育,使得當時一個漁村型態的學校,學生們也都彬彬有禮,成為循規蹈矩的好學生。1971年(民國60年)年八月,洪校長奉命調菓葉國小,不久即告退休。總計在龍門國小服務了十五年歲月,可以說現在五十歲的龍門村民,假使是從龍門國小畢業的,那麼決不會忘記這位温文儒雅的洪校長。

塑造大東山珊瑚(珠寶)王國的呂樑鑑先生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湖西鄉鄉龍門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鯉魚躍龍門》,見賢思齊話鄉賢。 呂樑鑑先生,在澎湖就讀高級澎湖水產職業學校畢業後,就遠離家鄉,到台北市幫忙父親事業。後來經營不佳,一度遇困頓的境遇,但並未被失敗挫折所困,毅然從新再起,因此把經營的公司,命名為「大東山」,意味有朝一日東山再起之意。呂董事長表示:「大東山 」事業是一步一步走上來,是父親告誡「東山再起」的意義,兄弟姉妹銘記在心。從騎脚踏車挨家挨户送珊瑚,到現在擁有千名員工的局面,如今創造横跨國際的企業集團。除在海外多處如紐約、康州、夏威夷、香港、泰國及大陸成立業務及生產據點,創造多個自有品牌。大東山依然本著平實穩健的企業文化,逐步實踐國際珠寶王國的理想,冀望有更好的美譽與大家共享。如今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成了鼎鼎大名,包含珊瑚、珍珠、寶石 、琥珀、藍寶石、翡翠、鑽石等聞名於國際的大企業家,獨創 「大東山」的新風格。他也是一位具「飲水思源」愛鄉愛校的人物,對培育他的母校一澎湖海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回饋,且常關心家鄉國小的教育設施,予以捐助改善。呂樑鑑董事長不畏艱苦,不向惡劣環境,樹立了人生奮鬥的標杆,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發展海上船團運輸業的陳萬主先生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湖西鄉鄉龍門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鯉魚躍龍門》,見賢思齊話鄉賢。 陳萬主先生幼聰穎好學,尤其是數學方面有過人的地方,於是被老師取個外號─「算術大王」。小時候家庭環境清苦,但家教十分優良,因此長大之後有過人的能力和毅力。台灣光復之前,曾擔任台灣倉庫社支店職員,是他創業之前的基礎學習,後又創設高雄工業所,擔任所長職務。1947年(民國36年)創立萬通公司,任董事長,承辦海陸運輸報關業務;接著又創立萬豐輪船公司、萬商株式會社公司,經營於香港、日本、運送木材、黄豆、香蕉、拓展至世界各地,大型貨櫃輪船計十四艘,均為一萬噸級以上,並有冷凍船倉之現代化設施,形成海上的運輸船團。船隊均懸掛著中華民國旗,可見是一位愛國的商人,也是一位世界級聞名的大企業家。1987年(民國76年),常返鄉探親,關心故鄉的發展。心中想著:來自偏遠落後的澎湖,今事業有成,該為故鄉做些什麼?當時看見鄉親返鄉交通的不便,機票一票難求,毅然投注經營「快樂公主」之航線,方便往返馬公與台南的交通,基於一腔為著家鄉服務的情懷。他雖然創業有成,仍然奮鬥不懈,把這份世界觀的理想更為提昇,這份心志,是陳萬主先生秉持奮鬥的動力,而對鄉土的感恩、熱愛是成功企業家所擁有的風範。

大孝獎得主─洪清強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湖西鄉鄉龍門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鯉魚躍龍門》,見賢思齊話鄉賢。 洪清強先生,於1992年(民國81年)當選過全國孝行模範,而於1993年(民國82年)又再度入選大孝獎,成為全國十大孝獎的得主,是澎湖之光。他出生於一個窮苦人家,僅讀小學五年級,所謂「寒門出孝子」。對高齡達一百零二歲精神失常的母親,晨昏定省,百依百順,達半世紀,被鄉里譽為是一位相當難能而可貴的「職業孝子」,每天做的工作就是─孝親。當洪清強四歲時,母親因生產不幸罹患精神失常,弱冠之年又遭失父之痛,全家生計由他一人扛起。早年,洪老太太幾乎天天發病,即離家出走,所以他必須立即放下工作,四處找尋,久而久之,不得不放棄工作,尋找母親成了他一生的專門職業。近年,洪清強子女均已長大,而母親也過世,現在和夫人兩人相守於老家,逐漸忘掉昔日事母之辛勞,但心裡面永遠散發著母愛的光輝。在物質生活豐裕的社會,多元化的發展也逐漸衝擊孝道的式微,可以看出社會有老年年金的發放,顯示政府不斷地重視老人的照顧和福利,顯示出老人已逐漸走出家庭,不再是家中的「寶」,他們也許成了家中的累贅,但在傳統上,教忠教孝的學校教育 ,更應發揮移風易俗,修己善群的作用,洪清強的孝行美德是一部活生的良好教材。

熱愛故里樂於助人的旅北企業家─陳邦聯先生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虎井之歌》,鄉賢篇。陳邦連先生出生於1933年(民國22年),十三歲便與海為伍,從船員、輪機長至船長一路爬升。二十三歲時當選澎湖區漁民代表,這期間也從事魚脯加工及豆腐製造業。企業經營的理念逐漸嶄露,顯示他過人的智慧。1969年(民國58年),邦連先生在馬公設連泰行,做漁具買賣及珊瑚開發;1972年(民國61年),邦連成立了中豐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遠洋漁業的開發,1974年(民國63年)適逢能源危機,舉家遷台後,相繼成立華邦珊瑚股份有限公司及珊瑚加工場和華邦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對於珊瑚業的發展不遺餘力,曾為了挽救珊瑚市場的困境,不惜高價購買大量珊瑚,來振興珊瑚市場,同時建議政府有效輔導珊瑚業業者,紓解珊瑚業的困境。邦連先生艱苦的奮鬥事蹟,令人敬佩,他熱愛鄉里,樂於助人的善行善舉,更讓人覺得難能可貴。

陳家宗先生獎助學金的創立者─大棟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川林先生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虎井之歌》,鄉賢篇。在一群關心學校發展校友的呼籲下,在1993年(民國82年)五月時與當時任內的莊森古校長研議擬成立財團法人虎井國小校友文教基金會,限於種種客觀因素,這個文教基金會並未能順利成立。不過大棟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川林先生在得知母校此次構想後,還是慨然捐贈新台幣五十萬元。陳先生不但是位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更是位孝子,他認為今天有如此的成就,完全歸功於生養他的父母,就將這筆錢以父親陳家宗先生的名義捐贈給學校,除了感念父親之外,為了表示不忘故土,愛護鄉親,也是他捐贈這筆錢的主要目的。陳先生創立大棟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於1989年(民國78年),以專營海事營造工程及土地與海洋資源開發為主,近年配合國際化趨勢及國內營造環境的變革,經營面也朝向多元化發展,誠信、品質,不斷創新是陳先生一貫永續經營的理念。同時,對於促進台灣經濟發展,致力國家經濟建設,大棟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這一小小的島上,有這麼一位謙虛的大事業家,的確讓虎井人引以為傲,更是堪為虎井人所景仰。

致力公益事業的旅香港鄉賢─陳英傑先生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虎井之歌》,鄉賢篇。陳英傑先生是虎井里旅外人士致力推動公益事業的佼佼者。從小跟家人過討海人的生活,或許不甘心蹲居在這小島上,決心到外面的世界闖一闖。首先,在馬公第二信用合作社當工友,奈何,規律又刻板的日子,無法一展抱負,遂辭職至高雄,開始他的商旅生涯。到高雄後,憑著智慧、毅力的精神,兩年多的時間,皮鞋店的生意蒸蒸日上,他不滿於現狀,在偶然的機緣,到了香港。香港為陳先生人生的轉捩點,在這人文薈萃,適存劣汰的都會,不卑不亢地做生意,七年後正式取得居留權,從此陳英傑這個名號,在香港商旅圈傳播開來!後來,在一次的意外中,年僅三歲的愛子,離開人世,讓他頓悟生命的真諦:人生如寄,此一感悟就在他登上泰山許下的宏願。後來,於1988年(民國77年)十月向港府提出申港澳台同鄉會申請,到1989年(民國78年)才獲得註冊,為謀取鄉親們的福利。再者,接續成立中華泰山文化慈善功德會,發展港台兩地的經貿旅遊。由於他的仁風義行,並未忘記自己的根,不但回饋母校、回饋家鄉,為了發展虎井觀光事業,也規劃了一份振興觀光的海上文化意見書,這樣的一個人是社會之福。

人親土香(學區掠影)-石泉國小鄉土教材

本書《人親土香(學區掠影)》為澎湖縣政府於1997年(民國86年)6月所出版的鄉土教材,為澎湖縣馬公市石泉國小的鄉土教材,主編為許水田老師,內容共45頁,全書主要分為五個章節,分別為東文里、西文里、石泉里、菜園里及前寮里。本書內容是根據各里長老口述記載下來,書裡記錄著各里的人、事、物,像是里名由來、事蹟典故、名勝古蹟等,同時也參考《澎湖縣誌》、《馬公市誌》,透過引用重要的地方文獻資料考據完成的鄉土教材,希望能讓國小學生與社會各界更加了解自己家鄉的文化,也能夠更愛護自己的家園。

世外桃源海中仙島-澎湖縣鳥嶼國民小學

本書《世外桃源海中仙島》為澎湖縣白沙鄉鳥嶼國小於1998年(民國87年)5月所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者為蕭志榮老師、鄭謙遜老師、涂況淨老師、洪宏賢老師、許秀萍老師,內容共77頁,主要分為三個篇章,分別為人文篇、經濟篇以及自然篇。本書內容主要介紹鳥嶼,這是位於澎湖群島東海海域的島嶼。在鳥嶼,可以看到道道地地的澎湖風情。冬天有著呼呼作響的凜冽北風,夏天有著藍天、碧海、沙灘,更可看到和善的人民,純樸的民風,親切的人情味。很多美好、珍貴的資產,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卻忽略了。這麼熟悉、這麼親切的家鄉,是我們要去了解的。知道他、了解他、進而保護他、維護他,更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

外垵之美-澎湖縣西嶼鄉外垵國民小學

本書《外垵之美》為澎湖縣西嶼鄉外垵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6月20日所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為蔡碧芬老師,內容共38頁,包含了外垵的歷史、地理、經濟、宗教、景點等主題。由於本書為鄉土教學教材,為了讓孩子們能用輕鬆的方式閱讀,所以以故事對話的方式來呈現教學內容,也增加了趣味性。透過自然景觀開闊壯麗,史蹟文物的豐富多采,及先民草創的篳路藍縷,引領小朋友認識這片自己生長的土地,進而關懷此地的人、事、物;將來成年以後,更願意服務並回饋自己的家鄉。願這本「外垵之美」的出版帶領小朋友穿過歲月,尋覓先民生活的軌跡,重回歷史舞台。指導小朋友横越山川,深入火山熔岩的海崖,探索故鄉風貌。

平湖明珠-澎湖縣大倉國民小學

本書《平湖明珠》為澎湖縣白沙鄉大倉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6月所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為謝國村老師、楊宜訓老師,內容共35頁,本書分成了六個單元,第一單元為澎湖大倉嶼位置圖,可以了解到大倉嶼是一座典型的袖珍島,位於澎湖本島、漁翁島、白沙島中間。第二單元為介紹大倉國小,讓小朋友們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校園環境及歷史,像是學校於1976年(民國65年)才升格獨立為大倉國小...等。第三單元為拜訪潮間帶,詳細的介紹潮間帶的生態,帶領小朋友拜訪潮間帶的生物,並了解如保護牠們的家。第四單元為田野探訪,讓小朋友觀察大倉嶼上的農作物,親自探訪居民們辛苦栽培的農作物並描繪紀錄,第五單元為地質地形景觀,由此單元可以知道大倉嶼的地勢北高南低,形狀呈現三角形,西側為海濱堆積物所形成的小小陸連島,東、北兩側有陡峻的海崖,西南側成平緩的斜坡入海,而大倉村就位於島的南側。第六單元主要介紹大倉嶼的觀光,像是在大倉嶼從事垂釣、游泳、露營、滑水等活動,讓小朋友深入了解大倉嶼的觀光事業。本書簡單的描述大倉,並帶著小朋友做實地的探討,讓他們更加了解家鄉,感受家鄉的美好事物。

竹灣風情-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

本書《竹灣風情》為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於1998年(民國87年)6月所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為許麗鈞老師,指導單位為澎湖縣教育局,本書內容共216頁,主要共分為五篇,第一篇為地理篇,共分成八小節,介紹竹灣的地理位置和面積、地勢和地形、氣候、人口、地質景觀、產業、岩石和礦產。第二篇為歷史篇,共分成五小節,介紹竹灣地名的由來、傳統行業、宗教民俗、名勝古蹟以及竹灣國小。第三篇為自然篇,分成五小節,主要介紹竹灣的生態,像是鄉土植物、作物、陸生動物、海洋生物及自然保育。第四篇為語文篇,分成五小節,主要認識竹灣語言、介紹竹灣語言特色以及竹灣的散文和韻文。第五篇為民俗藝術篇,同樣分成五小節,介紹竹灣民俗慶典活動、美術、工藝、建築以及童玩,認識竹灣在地藝術及早期的童玩世界。此鄉土教材透過淺顯的口吻,幫助孩子們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家鄉,同時也可以讓讀者們進一步的認識竹灣村。

老照的故事-澎湖生活老照片徵選專輯

本書《老照片的故事》為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於2015年(民國104年)12月所出版的澎湖生活老照片徵選專輯。澎湖群島擁有迷人的自然景致以及純樸的人文風情,島嶼間具有獨一無二的生活象限。生活中的「老味道」,無所不在,舉凡老字號、老朋友、老東西、老照片等,特別是老照片,牽動所有的人事物。一張輕薄的相片紙,掀起片片憶光,全家福照、新人照、風景照、慶典照等,都是人生中不可錯過的精采紀錄,伴隨成長、走動,留下最令人難忘的一刻。 照片是生活紀錄,亦是生活回憶,老照片的身分,自家庭生活點滴的紀錄,走向物質文化的詮釋,件件物品述說著提供者的回憶與依戀,即便數位世代已佔據流通市場,唯獨那份藏在人心的生活記憶,仍是老照片無法被取代的一環。

吾愛吾鄉-澎湖縣白沙鄉赤崁國民小學

本書《吾愛吾鄉》為澎湖縣白沙鄉赤崁國民小學於1996年(民國85年)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張新芳老師,內容共56頁,分成七個章節,第一章為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域,介紹白沙的位置、面積、人口、鄉政中心、社區聚落和源流。第二章為地理特徵,介紹白沙鄉的地質與地形景觀。第三章為交通與工商業,其中交通細分成三項,第一是海上交通,白沙鄉因為有四個離島,所以海上交通特別重要,漁港和碼頭的設置也特別受到政府重視,第二為陸上交通,以澎湖縣公車為主,第三為橋梁,有中正橋、永安橋及澎湖跨海大橋。另外,白沙鄉屬於半農半漁鄉村,工商各行幾乎屬於小額經營業,其中最為特殊的有海產加工廠、石材加工及遊艇觀光業。第四章為鄉土特產,細分成三項,第一項為農產,主要種植哈密瓜、絲瓜為主,第二項為漁業,主要的漁貨為丁香魚,也是澎湖最著名的特產,第三項為礦產,其中硓𥑮石為鄉間隨處可見的岩石。第五章為宗教團體,有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佛教四種信仰。第六章為鄉土特殊景觀,其中石滬為澎湖古老且最不破壞自然生態的捕魚方式,目前全澎湖最多石滬的地方為吉貝嶼,周圍至少有八十個石滬。第七章為尋根篇,介紹赤崁地名由來、「空頭份」的歷史意義...等。

我的故鄉,寄情大池

本書《我的故鄉~寄情大池》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國民小學於1998年(民國87年)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呂蒨娥老師,內容共47頁,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為翻開家鄉的百寶箱,介紹大池地理位置以及大池國小歷史。第二單元為百寶箱裡的寶藏圖,又分六小節,第一小節介紹大池的由來,因為西嶼中部的西岸有二個池塘,雖靠近海邊,池水卻是淡的且不帶鹹味,池邊水草叢生、茂密翠綠,於是較大的池塘便稱做「大池角」,也是大池的由來。第二小節為永遠難忘的大池人,大池社區隨然不大,但卻有不少值得懷念的鄉賢,如陳乾坤先生、王鴻基先生。第三小節介紹大池的景色,如大池角三角碑,立在社區入口,讓人一眼就能看見。第四小節為大池的農漁業,農業基本上是以居民自家種植,例如絲瓜、土豆,而漁業為出海捕獲石斑、小管...等。第五小節為宗教信仰,位在社區中心的北極殿治安宮,是全村信仰所在,每到農曆三月三日玄天上帝誕辰,全村居民會舉行盛大的祝壽活動。第六小節為大池的傳統建築,主要為介紹古厝的外觀特色。第三單元為水是故鄉甜,告訴孩子們故鄉的美,也讓孩子們能夠愛護自己的家鄉。第四單元為在那遙遠的年代(西嶼鄉傳說),內容述說著有趣的西嶼民間傳說故事。

我的鄉土日記-澎湖縣湖西鄉湖西國民小學

本書《我的鄉土日記》為澎湖縣湖西鄉湖西國民小學於1998年(民國87年)5月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為陳生步老師,內容共97頁,主要介紹湖西鄉的地理位置、生活環境、地方歷史等內容。而所謂「樹有根,水有源」、「吃果子,拜樹頭」,親近鄉土,不僅有尋根溯源的念舊和感恩,更能充實生活、美化心靈,獲得成長的喜悅。希望年輕一代能親近鄉土,進而關心鄉土、愛護鄉土、建設鄉土,所以學校自行編寫了「我的鄉土日記」這份教材,此鄉土教材也以類似日記的型態來呈現教學內容,為課堂增添了不少趣味性,也有較深入的介紹,希望學生們能對自己生長的土地能有多一份認識。

我家在這鄉土教材-澎湖縣馬公市中興國民小學

本書《我家在這裡》為澎湖縣馬公市中興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6月30日所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為許福榮老師,內容共90頁,主要介紹馬公市的地理位置、宗教信仰、歷史背景等內容。而在這片土地上,生長在這裡,應該是熟悉的;可是有時候卻非常陌生。對自己的生活地方的歷史、來源都是一知半解。的確,愈是在身旁的事物,愈會被忽略;愈容易得到的,愈不珍惜。藉著這次鄉土教材的編寫,透過淺顯易懂的描述,將學區內值得的人、事、物、情蒐集起來,讓小朋友們都能了解自己的地方,知道自己故鄉的情事。希望透過對鄉土的認識、了解,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擁有的,愛護自己的鄉土,認識自己的地方,進而去關懷它、保護它。

我愛合橫-澎湖縣西嶼鄉合橫國民小學

本書《我愛合橫》為澎湖縣西嶼鄉合橫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6月1日所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為鄭重信老師,內容共68頁,本書主要介紹橫礁、合界與后螺的地理、生活、產業...等,共分為三大章。第一章為家鄉的環境,主要介紹橫礁、合界與合橫國小,橫礁村位於西嶼北端,北為跨海大橋,南臨合界;合界東接橫礁及跨海大橋,南接竹灣,西北臨海,居民以捕魚為生,兼做農耕。而合橫國小位在合界海邊,與跨海大橋為臨,創立於1962年(民國51年),1966年(民國55年)才獨立為合橫國小,至今也有五十多年的校史。第二章為我們的生活,主要以故事的方式介紹合橫的生活方式,像是用石滬捕魚、種植農作物等。第三張為話我家鄉,主要為介紹合界、橫礁的歷史、信仰、特色...等,同樣也是以說故事的方式去解說來讓內容變得豐富有趣,讓小朋友較容易從中獲取知識。也希望藉由這本教材讓小朋友了解更多有關自己家鄉的點點滴滴,進而去愛護它。

赤土飛揚馬聲鳴-澎湖縣西嶼鄉赤馬國民小學

本書《赤土飛揚馬聲鳴》為澎湖縣西嶼鄉赤馬國民小學於1998年(民國87年)5月20日所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為許淑月老師,內容共95頁,主要分成赤馬地理位置、歷史背景、人文景觀、產業經濟四個章節,因此書為國小的鄉土教材,所以以故事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小朋友在閱讀故事的狀態下同時也能認識到自己家鄉。而赤馬雖然是一個平凡的村落,但她的地理、她的歷史、她的環境,值得我們去瞭解、去探索;她的藍天碧海、白沙豔陽、純樸的民風、錯落的古厝、古老的傳說、有趣的唸謠等,真是無一不美,在在令人欣喜感動。有了瞭解,才會有愛有關懷,在這本教材中,以童稚的筆觸,故事性的寫法,並結合學習活動的設計,希望下一代能樂於去瞭解家鄉的事物,珍惜家鄉的資源,思考家鄉的未來!透過鄉土教學活動的進行,期望後代能因了解而愛她,保護她,開創她,讓家鄉成為美麗的烏托邦,將來成年離鄉後,能時時關心她,並盡自己心力回饋這片土地;也期望孩子們的鄉土觀能日益寬廣,終至達到『地球村』的觀念,並由這無界限的鄉土發展出包容的心與達觀的視野,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

澎湖縣鄉土教材-虎井之歌-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國民小學

本書《虎井之歌》為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為陳昭蓉老師,內容共295頁,主要介紹虎井的地理歷史、古蹟建築、民俗信仰、環境生態、經濟發展等內容,本書以淺顯的口吻和有趣的故事呈現,讓孩子們能夠容易了解自己的家鄉。而虎井島雖小,但它依然有著輝煌的年代,燦爛的歲月、美麗的景觀、豐富的人文;因此,在鄉土教材的蒐羅來說,可說是信手拈來,隨處可得,但在信史與傳說之間,總有拿捏的尺寸,所以「虎井之歌」就是站在較客觀的立場來取材,再佐以軼聞,因為軼聞的傳說也有它可信與動人的一面。當初在付諸行動蒐集文獻資料時,方知有關虎井的文獻寥寥無幾,因此田野調查是最可行之路;但口耳相傳,眾說紛紜,實難取捨,實地考察也耗時而費力。不過經過一年的辛勤努力,挨家挨戶地訪問了村中的鄉賢耆老,踏遍了虎井的每一寸地,讓這本教材累積豐富的成果。辛苦所得到的甘美果實,實非寸管所能言喻。希望這本鄉土教材能讓學生留心到他們身邊無論是過去、現在所發生過的事,或未來即將面臨的問題,進而關心到己身所處的環境,珍惜自己的鄉土,關心人群,回饋社會,這是鄉土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

故鄉之歌:嶼坪采風-澎湖縣望安鄉嶼坪國民小學

本書《故鄉之歌:嶼坪采風》為澎湖縣望安鄉嶼坪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6月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為藍淑梅老師,內容共71頁,主要介紹嶼坪的地理環境、歷史背景、民俗信仰、經濟發展等內容,詳細介紹任何有關嶼坪的人、事、物。從遙遠的時代以來,始終是澎湖南海世外桃源的島嶼,總是不易被知道的,也容易被遺忘的,許多澎湖人聽到「嶼坪」這地名,通常也會問「這個地方在哪兒?」更何況其它地方的人。島民對故鄉的依戀及情懷,是我們心中所掛念的。鄉土孕育我們的生命,鄉情牽引我們的脈動,鄉土的點點滴滴,「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做一個澎湖人,應知澎湖故鄉情事,也希望藉由這本鄉土教材讓學生及讀者們都能更加的認識嶼坪。 可惜的是,本書出版後隔年,亦即1998(民國87)年,嶼坪國小因學生減少奉令廢校。

春牛埔的回憶-澎湖縣馬公市東衛國民小學

本書《春牛埔回憶》為澎湖縣馬公市東衛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6月所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為洪秀緣老師,內容共54頁,主要分為四篇,第一篇為人文地理,主要介紹東衛里的位置、由來以及地方傳說,而東衛里,古時俗稱「春牛埔」,清代時稱為「東衛社」,日據時代仍稱「東衛」,台灣光復始稱為「東衛里」,其地名迄今已有三百年歷史,是馬公市東郊的一個聚落。第二篇為宗教信仰,介紹東衛與安宅的佛寺、廟宇,例如:天后宮、周王府、佛光山海天佛剎...等,其中天后宮為東衛居民的信仰中心,而佛光山海天佛剎為澎湖最大的佛寺。第三篇為鄉土藝術,介紹了素人石雕家-呂石養先生,石養先生的創作的石雕作品有「母指子」、「千里尋母」、「十二生肖系列」及「推動搖籃的手」...等,以富有鄉土味的自然生態、天然景觀為素材,展現了素人石雕作家獨創的風格,也為石雕藝術塑造了屹立不搖的範式。第四篇為利民安民便民的設施,主要為介紹位於東衛社區的公家機關、設施...等。最後希望藉由本書可以讓孩子們去了解、貼進自己的家鄉,也希望能讓讀者們了解東衛。

風櫃:大自然的鼓風手-澎湖縣馬公市風櫃國民小學

本書為澎湖縣馬公市風櫃國民小學於1998年(民國87年)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張一惠老師,內容共25頁,以淺顯的口吻講解風櫃,以帶領孩子認識家鄉。本書分成五篇章,第一篇地理篇,介紹風櫃地形及地名由來,風櫃位於馬公島最南端,清代稱之為風櫃尾社,屬於嵵裡澳,1946年(民國35年)2月定名為風櫃里。每當西南長浪,海潮來時,海水深入地下狹小海蝕溝,激盪迴旋,進退石洞之際,由於壓縮及吸取空氣時,岩洞內便響起陣陣濤聲猶如風箱鼓風一般,故取名為風櫃。更由於地處風櫃半島尾端,人們稱風櫃尾。第二篇歷史篇,說著風櫃居民的祖先、著名歷史事件,如紅毛城、法國軍人公墓、松島戰艦紀念碑等。第三篇人文篇,介紹風櫃國小、宗教信仰、名人軼事,其中風櫃國小創校於1922年(日治大正11年)4月,原名馬公第二公學校風櫃尾分教場,於1968年(民國57年)改名風櫃國民小學。第四篇為景觀篇,講解風櫃旅遊景點,以風櫃洞最為出名,是澎湖著名的旅遊重點之一。第五篇為經濟篇,介紹澎湖文石,其中又以風櫃半島北側山坡地俗稱「疑仔後」一帶,露出有孔狀玄武岩,且有岩床侵入的特殊繩狀構造,附近陸地岩石產有深褐色或黃色的印材文石,質精紋美,有口皆碑。

飛躍的西嶼鄉(四年級鄉土教材補充學生用)

本書《飛躍的西嶼鄉》(四年級鄉土教材補充學生用)為澎湖縣政府於1999年(民國88年)10月所出版的鄉土教材,主編為西嶼鄉鄉土教學活動補充教材編輯小組,全書內容共53頁,共分為五個章節,全書由於為小學生鄉土教材,透過淺顯易懂的口吻,帶領學生認識西嶼鄉各村落及地質地形景觀、各村民俗藝術、祭祀。 本書第一章為到各社里看看,學習重點為認識西嶼鄉內主要交通,如澎三線道、濱海公路以及十一個村莊特色。第二章為到大自然裡看看,學習重點為漁翁島地形、小門嶼地形,如風化、海蝕平台、陸連島。第三章為看看現在想從前,學習重點為清朝、日治時期、光復後的漁翁島、居民籍貫、姓氏源流。第四章為體驗民俗藝術,學習重點為認識節慶祭祀、民間信仰、民間技藝。第五章為體驗家鄉產業,書中透過的小農夫之旅方式帶領兒童去認識西嶼鄉農作物(花生、地瓜、曬番薯簽、菜豆乾)、農耕的特殊景觀(菜宅–蜂巢田);透過小漁夫之旅,教材將學習重點為各式各樣的漁業活動(放緄、鍼小管、石滬魚塭、養殖業潮間帶活動、摃網、照章魚)。

員貝之愛

本書《員貝之愛》為澎湖縣白沙鄉員貝國民小學於1999年(民國88年)06月所出版的鄉土教材,編著為陳昭蓉校長,編輯指導為澎湖縣國民教育輔導團,全書內容共63頁。本書內容從行政區域、古地名的由來開始帶領員貝國小學生認識自己的員貝家鄉。本書採取孫子與阿公的對話方式,循序漸進的介紹島嶼的信仰中心龍興宮的經過及其與村民的關係。而在自然景觀部分,員貝嶼玄武岩本身的壯觀景致,有形狀像「筆」、「硯」、「百褶裙」等等珍貴的自然景觀。再者,透過編著的實際田野調查與訪談得知,員貝嶼的祖先係由金門一路遷移澎湖,再二次移民到員貝。透過本書編著者的用心,給予員貝嶼未來主人翁一份鄉情的獻禮,引領他們能夠重視鄉土文化,也能更了解自己的故土民情。

海闊天空故鄉情-澎湖縣湖西鄉隘門國民小學

本書《海闊天空故鄉情》為澎湖縣湖西鄉隘門國民小學於1998年(民國87年)02月所出版的鄉土教材,發行人與策畫主編為趙溫柔老師,指導單位為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澎湖縣政府。全書內容共69頁,共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為鄉土地理,分別介紹隘門國小學區內的三個村莊,澎湖的空中大門-隘門村、澎湖的美麗公園-林投村,澎湖的內陸村-林投村,第二章為家鄉的史蹟源流,說明隘門村的地名沿革與民間信仰以及家鄉的古蹟。第三章為地方特色又分為三個小節,地方文教、地方名勝、地方交通。第四章為家鄉的建設與展望,為期許社區明天會更好,有良好的基層建設,才能安定人們生活。最後本書結語以「鄉親、人親、土親」,故鄉的建設、風情、泥土,永遠存於在我們心中。

望安之美-澎湖縣望安鄉望安國民小學

本書為澎湖縣望安鄉望安國民小學1997年(民國86年)出版的鄉土教材,發行人許進洽老師,主編許進來老師,編輯指導為澎湖縣國民教育輔導團。全書共80頁,分九個章節,第一章「景觀優美的自然環境」介紹豐富自然資源,除雄偉海崖峭壁亦有蜿蜒金黃沙灘,東側及北側海岸線曲折,形成多港灣,潭門港為出入門戶。另外望安擁有澎湖最古老的玄武岩地層,含有橄欖石與輝石晶體。第二章「望安舊事 歲月之旅」介紹有趣地名故事、鄉賢、神話傳說。第三章「以海為田的生活型態」說明居民利用天然內灣以及珊瑚礁地形,過著以海為田、捕魚為業的生活。第四章「海產佳餚與珍貴海產」介紹魚類(鸚哥、白毛、雀鯛等)、蝦蟹(旭蟹、石蟳)、貝類(鐘螺、九孔)、紫菜、酸瓜、文石與珊瑚。第五章「尋幽訪勝」介紹各景點(鴛鴦窟、花宅、網垵口、馬鞍嶼等)。第六章「宗教信仰與民俗活動」介紹各廟宇(天后宮、中宮、仙史宮)、新船丟麻糬等。第七章「阿公、阿嬤的童年趣事」像是牽牛撿牛糞、釣青蛙、牽罟。第八章「攸關民生與現代化建設」介紹交通建設、水電、行政及民意機構。第九章「有趣諺語、童唸(兒歌)、情歌」收錄與農、漁業有關諺語。 全書詳實、淺顯,能讓學生更認識望安的美。

鄉土教學叢書:鄉土之美(學習手冊)-澎湖縣白沙鄉港子國民小學

本書《鄉土之美》為澎湖縣白沙鄉港子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06月所出版的鄉土教材,發行人為陳允密老師,主編為翁安明老師,指導單位為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澎湖縣政府。全書內容共40頁,共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為鄉土歷史為介紹港子村地名沿革、民間信仰、古蹟。第二章為鄉土地理為介紹港子村地理位置、產業及交通。第三章為自然篇為介紹港子村的候鳥、潮間帶生態、以及現今面臨的保育及危機。第四章鄉土語言為收錄兒童吟唱(炒韭菜、拍手歌)、鄉土諺語,透過港仔村民小愛、小龍、王爺爺的對話,讓小朋友淺顯易懂的認識港子村。

鄉親.鄉情.話菓葉-澎湖縣湖西鄉菓葉國民小學

本書《鄉親、鄉情、話菓葉》為澎湖縣湖西鄉菓葉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06月所出版的鄉土教材,發行人為呂石焜老師,主編為郭月里老師,指導單位為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澎湖縣政府。全書內容共41頁,共分為八個子題,從澎湖的行政區域圖到菓葉村全圖,說明菓葉村與澎湖全島、湖西鄉於地圖上的相對位置。而本書主要透過菓葉村阿芳孫女與叔公對話,將菓葉村的地名由來、先民如何開墾、菓葉村內關於龍銅馬千歲靈異木傳奇故事於對話中介紹。最後也讓小朋友了解菓葉村內信仰中心聖帝廟、北極殿。每個章節子題最後都會有小問題(如:宮廟建造於何時、供奉的主神為?),進而讓小朋友更加了解菓葉村。

飲水思源-澎湖縣湖西鄉成功國民小學

本書《飲水思源》為澎湖縣湖西鄉成功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06月所出版的鄉土教材,發行人為許根柱老師,執行編輯為許玉珍、吳妙娟老師,指導單位為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澎湖縣政府。全書內容共61頁,共分為四篇,第一篇地理篇說明成功與城北村的位置,第二篇為歷史篇,說明地名的由來、開拓史、水源開發以及成功村的姓氏來源。第三篇為人文篇,說明成功及城北村內的鄉賢仕紳、宗教信仰、民俗與鑼鼓陣。第四篇為說明經濟篇農業篇、漁業篇,藉以讓學生了解成功、城北居民靠什麼維生以及常種的蔬菜有哪些。藉由此書進而讓成功國小小朋友能更認識家園。

嵵裡心情-澎湖縣馬公市嵵裡國民小學

本書《嵵裡心情》為澎湖縣馬公市嵵裡國民小學於1998年(民國87年)05月30日所出版的鄉土教材,發行人為呂高麟老師,主編為夏麗鳴老師,指導單位為澎湖縣政府。全書內容共74頁,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歷史的足跡」,說明嵵裡里地名的由來以及嵵裡里村民主要姓氏為吳姓、陳姓、許姓。第二章為「地理環境」說明嵵裡里的地理位置與土壤氣候、植物分布與海洋資源,第三章為「生活與環境」說明嵵裡里的經濟起源以及重要的漁業活動牽罟、曬魚。第四章為宗教信仰說明嵵裡人的信仰中心水仙宮以及社區其他寺廟的分佈。第五章為社區文化,有林燕力行基金會,由嵵裡人林進丁先生創立於1982年(民國71年),主要鼓勵嵵裡子弟努力向學,也協助文教體育活動的推廣。另外也提到水仙宮的八音隊,傳統古樂有其文化保存價值,在蒔里社區,八音為保存較好的傳統文化。 最後作者群們期望透過這本鄉土教材,能陶冶出蒔里子弟對於地方的共識。

我愛家鄉

本書《愛我家鄉》為澎湖縣湖西鄉西溪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06月30日所出版的鄉土教材,發行人為陳邦泓老師,主編為張素紋老師,指導單位為澎湖縣政府。全書內容共64頁,共分為四個章節,前兩章為澎湖行政區域圖、湖西鄉行政區域圖,第三章為「我們的環境-自然地理篇」,說明西溪村與紅羅村,兩村的基礎建設與潮間帶、鰻魚養殖、特殊海洋生物。第四篇為「我們的生活-歷史人文篇」,說明兩村地名由來、村民主要謀生的方式、介紹村內宮廟的故事。全書透過西溪國小,小朋友阿賢與村民阿公對話的方式,帶領學生認識家園。

漁翁落霞-澎湖縣西嶼鄉池東國民小學

本書《漁翁落霞》為澎湖縣西嶼鄉池東國民小學於1998年(民國87年)01月01日所出版的鄉土教材,發行人為魏瑞平老師,總編輯為蔡智仁老師,全書內容共64頁,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節為地理景觀篇,說明澎湖的地理位置與簡單的地形,第二章為宗教信仰篇,說明西嶼池東主要的廟信仰、宗教活動、風俗民情、歲時節慶,第三章為產業活動篇,第四章機關學校篇,第五章地方特色篇,則介紹清心飲食店以及二崁陳宅大厝。透過此鄉土教材的詳細介紹,希望讓孩子們能對自己的家鄉有更深入的了解,藉此去愛護自己的家園。

碧海.藍天.話故鄉-澎湖縣馬公市中正國民小學

本書《碧海.藍天.話故鄉》為澎湖縣馬公市中正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06月01日所出版的鄉土教材,發行人為陳連富老師,主編為莊英俊老師,指導單位為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澎湖縣政府。全書內容共175頁,共分為八個章節,第一節為快樂的園地,主要說明中正國小的蛻變與成長校史;第二章節為歷史軌跡、舊事憶往,說明馬公市區地名故事、地理概況、先民移墾故事;第三節說明奇特自然景觀,澎湖地質地形;第四章節為澎湖珍貴的鄉土特產,說明工商業、農業、漁業於澎湖的情形;第五章衛生保健,說明保健,第六章尋幽訪勝,說明馬公市景點,分別為介紹馬公市西瀛勝境、嵵裡海灣、風櫃濤聲。第七章為古蹟巡禮分別介紹馬公市舊城區的古蹟,如天后宮、萬軍井與施公祠、四眼井與中央街、媽公舊城;第八章為古樸的民俗信仰,介紹澎湖的民俗風情與宗教信仰。

璀璨的中屯-澎湖縣白沙鄉中屯國民小學

本書《璀璨的中屯》為澎湖縣白沙鄉中屯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05月01日所出版的鄉土教材,發行人為許振坤老師,主編為鄭良溪老師,指導單位為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澎湖縣政府。全書內容共27頁。從地理位置作為開頭,藉由澎湖行政區域圖,介紹到白沙鄉以及其他離島,而中屯村位於白沙鄉的南端,北邊有永安橋與講美村相連。中屯村是以漁、農為主。農以旱作為主,種植玉米、番薯等,而漁業則以漁撈為輔。而本村信仰中心為永安宮,主要奉祀葉、朱等王爺信仰。而中屯國小於1946年(民國35年)設校,至今已有70多年歷史。 全書皆以簡白口吻書寫,作者亦也希望透過簡單的教材介紹,讓同學能更認識自己的家鄉。

鯉魚躍龍門-澎湖縣湖西鄉龍門國民小學

本書《鯉魚躍龍門》為澎湖縣湖西鄉龍門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05月31日所出版的鄉土教材,發行人為吳和男老師,主編為蔡文榮老師,指導單位為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澎湖縣政府。全書內容共87頁,共有1-13章節。全書第一章為勝景滔浪揚西瀛,說明龍門村的地名由來龍門原名叫做「良文港」,良文,意即好文章、好文化。「有清以來,龍門居民代代相傳,說:良文港是個出聖人、名人的地方」。而龍門四寶則為「查某嶼」形似筆架;「查坡嶼」狀若簽筒;「鼓架嶼」類鼓架;「香爐嶼」如香爐。外型神似皇帝所用器物。第二章為介紹無人島「查坡嶼」、「查某嶼」。第三章則為介紹龍門主要產業為漁村及漁村內生活。第四章則為介紹歷史傷口裡正角。第五章則說明尖山村內概況。第六章介紹尖山村的蔬菜產銷班。第七~九章為介紹居民的信仰中心「安良廟」、「觀音宮」、「顯濟殿」,第十章為介紹小土地公廟的神蹟。第十一章為介紹龍門村與尖山村的鄉賢。第十二章為介紹台澎海運-與雲林箔仔寮的通航。第十三章為介紹澎湖能源的新希望-尖山發電廠。此鄉土教材以簡潔易懂的文字讓大家易於接受,也希望讀者們透過此書能夠更加的了解龍門與尖山。

鯨洞聽濤-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民小學

本書《鯨洞聽濤》為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民小學於1997年(民國86年)06月所出版的鄉土教材,發行人為郭源瓊老師,主編為陳邦泓老師,指導單位為澎湖縣國民教育輔導團、澎湖縣政府。全書內容共114頁,共有5章節。第一章為人文歷史篇,由蔡秀英老師撰寫,介紹小門與鯨魚洞的由來、對外的交通、宗教信仰等。第二章為地質地形篇,由劉世平老師撰寫,詳細介紹小門的地質特色。第三篇為經濟篇,由王美媛老師撰寫,介紹小門的農業與漁業經濟發展以及漁業特色。第四章為觀光篇,由林宗彥老師撰寫,主要為介紹小門的觀光景點-鯨魚洞。第五章為思索小門的未來,由陳邦泓老師撰寫,主要為探討小門未來在觀光及經濟上的發展。此鄉土教材以故事的方式呈現,以有趣的對話來介紹小門,也讓小朋友們更加願意去認識自己的家鄉。

《竹灣記事》擔水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主要為介紹擔水。擔水又稱挑水,用途有兩種,第一是挑來食用,食用的水會比較甘甜,水質也會比較好,像是中寮、礁仔尾和坑裡的人會在新井挑;下寮人在坳井挑;頂寮人在崎頭井仔挑。而第二種為種植用,多數人為講求方便快速而會走下有階梯的葫蘆井去挑水。 早期在天旱缺水時,人們會在半夜到井邊守水,井水只要滲出一點,就被人們搶著打上來,因此發明了扁形吊桶(台語稱作拌桶),而扁形吊桶主要為能夠快速沉到水裡並且不會把水質弄混濁。而在打水時,有時繩斷桶掉,或是不慎失手連繩帶桶掉入井裡,人們就會用爪形鉤綁上繩子來鉤,又或者蹬井壁到井裡撿拾。

《竹灣記事》掘草剉柴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主要為介紹早期竹灣村村民掘草和砍柴的事情。由於早期都是在大灶煮飯、煮豬食,都需要用到燃料,因此村民們每天會上山砍柴、掘草來當燃料。大家通常會在凌晨兩三點就出門去掘草,主要是怕草被人掘光,但由於這時間天都還很黑,大家只好憑感覺,用手摸索。有時在田埂旁,有時在大溝邊,只要有一點點草的地方就會趕快去掘,而掘的草大多是蜈蚣草(狗牙根)、草棕仔(馬尼拉芝)。掘草的工具大多為耙子、畚箕、扁擔…等。除了掘草外,到了八九月時,大家就會開始砍柴,其中的銀合歡為主要燃料,先把砍好的柴晒乾,之後堆放在火灰窟上,同時也讓火灰窟的肥力比較不易喪失。有時還需要撿柴屑(銀合歡的落葉、小枝)、打柴木(打銀合歡的枝節)、掘柴頭(挖掉整棵銀合歡的樹頭),總之,幾乎整棵銀合歡都可以用來當柴火。 另外,把牛糞放進牛糞窟裡加水,用腳踩,捏成一糰後,再裹上花生殼,做成牛糞餅貼在牆上,等乾了就收回來,也是重要燃料之一。

《竹灣記事》擔鹹汁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主要為介紹鹹汁。早期因生活困苦,並沒有錢買調味料,因此人們都以鹹汁來充當調味料。竹灣村最早的鹹汁是村中魚販醃魚的汁,有些人為了得到鹹汁會到港口幫忙挑魚、劈魚或醃魚,這些人拿了醃魚的鹹汁回家,把它煮過就是最好的調味料了。後來大家用魚灶煮小管、臭肉魚及麥蝦等,鹹汁就多了,大家就會向魚灶主人要一擔回家。但因竹灣村的魚灶很少,有的村民會到外垵去擔,有也許多人會坐船到馬公去挑。在以前家家戶戶都有很多鹹汁甕,用來醃菜豆、醃菜脯、醃鹹瓜,醃鹹魚等,有些生活困苦的人,農作物收成不好,沒菜配飯,就只好沾鹹汁配飯過日子。

《竹灣記事》巡滬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巡滬。以前,人們到海邊搬很多石頭並圍成一個大圈,做成石滬,石滬主要有滬房和滬手。在漲潮的時候,魚兒會游進石滬,等到退潮時,魚兒就會被困在石滬裡,好讓漁夫來捕捉。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捕捉到大量魚群,也是一種省錢、很棒的捉魚方法。然而竹灣村的石滬並不在本村,而是在小門外海的龜壁礁。漁獲最多的季節是秋季,運氣好的時候,會有成群的魚群游進石滬,通常會有墨賊、魷魚以及各種雜魚,也曾捕捉過魟魚、鯊魚等。只可惜現在因為魚群數量減少,石滬就比較少人去巡視、去維護了。

《竹灣記事》趕海蟑螂(kuánn- hái-ka-tsua̍h)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趕海蟑螂。海蟑螂( hái-ka-tsua̍h)是象耳魚最喜歡吃的餌,以前,在竹灣的任何一處海邊都可以捉得到,冬天時,海蟑螂會躲在石縫裡,趕海蟑螂的人把竹筒放進石縫裡,再用高粱梗慢慢的把海蟑螂往竹筒裡趕。只是現在沒有人種高粱了,所以是以玉米桿來代替。而在趕海蟑螂最好的時機是在早上,海蟑螂會因為早上的潮氣而跑得比較慢,比較好抓。在夏天,海蟑螂都會在石頭上活動,所以只要把石頭拿起來往竹筒裡打一打就可以了。一隻海蟑螂搭一個餌,體型較大的海蟑螂可以搭兩個餌。而象耳魚最喜歡的餌就是海蟑螂,從前沿海象耳魚很多,只要抓到足夠的海蟑螂,釣個五六斤魚獲都是不成問題的。

《竹灣記事》浮青鱗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浮青鱗。以前村民經常在港內浮青鱗。浮青鱗可分為白天和晚上兩種。白天叫「結沈」,晚上叫「浮青鱗」,結沈大約是在農曆二月中到四月,浮青鱗大約是在農曆五月到九月。結沈時,網的上綱綁粿葉枝做的「網破仔」,下綱要結上「柳仔石」(長條形的石頭),使下綱能夠垂直沈到水裡,大約早上四點去結,九點左右去收。浮青鱗時不必結柳仔石,晚上出海後,靜聽哪裡有青鱗在跳的聲音,快速把網撒到海裡,並用槓仔敲打水面使魚害怕而去觸網。浮青鱗的網,一組網大約長達兩三百公尺,是由合夥人每人織幾塊湊合而成的。每家的網是家人分工合作織成的,女生把苧仔撚成線、男生把線織成網,之後浸「薯榔」(一種紅色染料),放到木桶裡蒸。這些網通常都曬在沙灘上,大人會把破的網補好,小孩也要幫忙把補過的、晒好的網捲起來,準備下次作業時用。 青鱗不是什麼高級的魚,所以價錢不高,但是數量多,容易抓,多少可以補貼家用,也可當作佐餐的菜,同時也是過去竹灣港內很重要的漁業活動之一。

《竹灣記事》照章魚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照章魚。以前的人晚上照章魚都用一種叫電土火的燈。當快漲潮時,章魚會跑出來在潮間帶上爬動,當完全退潮時,章魚會躲到洞穴中,只露出兩個眼睛或一隻觸腳在洞口裡擺動,不是經驗老到的人根本看不到章魚。抓到的章魚不能放在篧(台語唸Kha-á)裡,反而要用布袋裝,以避免章魚爬走。抓章魚的時間為國曆二三月份,時間通常為晚上,必須等海水退潮才能行動。章魚一般在水中為白色,抓起來後會呈現土紅色。而章魚的個兒較小,所以在捕捉時燈一定要亮,眼力要好,手腳也需要靈活才比較容易抓到。

《竹灣記事》打網仔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打網仔。竹灣打網仔的地點位於竹灣南邊的尾滬尖、二龜仔、龜頭等,打網仔的人需要上山找較粗的銀合歡,然後把一端削的尖尖的,再插入海裡,需插成一直線,兩頭向內彎成螺狀,然後把網圍起來,並用石頭把網壓緊。時間通常會於初一、十五這兩天大退潮時打網仔,打網仔的魚種很多,最多的魚類為臭肚魚,其次有鱖仔魚(玳瑁石斑)、芋魚(長鰭莫鯔 ,又稱烏仔魚)、秋姑(三斑海豬魚 ),肉瞇(刺鯧 )、垵米(奧奈鑽嘴魚,又稱換米 )等。而一般除了打網仔之外還需要巡網仔,巡網仔為比較辛苦的工作,有時需要半夜十二點到海邊去巡視,又或者怕有人偷巡網仔而在海邊整整等一整夜。

《竹灣記事》誘捕小管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誘捕小管。在1951年(民國40年)左右,竹灣村大約有八十隻左右的船在「siânn 」(誘捕)小管。誘捕小管需到西面海,每年農曆五月到八月,下午一兩點時,帶著餌-狗萬仔,挑著籃子,赤腳走到小門對面,搖著小船到姑婆嶼附近釣狗母、臭青仔、豎亭仔(紅新娘)來當誘捕小管的餌。 誘捕小管分沈水和浮水兩種,大家都是準備七條餌,其中四條是沈水的,三條是浮水的。沈水的深度有分十二庹、十庹、八庹和六庹的,浮水的二條四庹,一條兩庹。捉到的小管都要先放在甲板上,再放到活艙裡,才不會互相擠壓。而漁夫通常會在船上煮飯、煮魚,所以小船上會放個小灶,一些木材,到了晚上也會點起電土火來照明。

《竹灣記事》青菜仔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青菜仔。以前的人,海裡所有可以吃的東西都會撈回家,所以每年國曆一到三月份,過年前後,青菜仔(礁膜)成長以後,一退潮,人們就會到海邊撈青菜仔。青菜仔都會長在石頭上面,所以需要用手去找去撈,或是用刮仔去刮。青菜仔要會辨識的人才好採集,因為容易與附近的海菜搞混,譬如大號菜(石蓴),大號菜的葉子較厚,通常是用來餵豬或做飼料用的。採回來的青菜仔需要清洗,青菜仔內部有很多雜質,例如:小石頭、小沙子…等。而洗完的青菜仔通常會賣給商人去做成海苔,剩餘沒賣完的則是晒在屋頂上,儲存起來,留著以後慢慢享用。

《竹灣記事》寄藥包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寄藥包。以前的人家都會在大廳掛著藥包,那是藥廠的人拿來寄放的。裡面有各種的藥,像是福濟公是治退燒及感冒的良藥;明通止痛丹是治牙痛的;要治頭暈的話就用萬金油來擦一擦;如果肚子痛就拿征露丸來吃,還有胃散和擦外傷用的白色要粉...等。寄放藥包的人,會每個月來收錢、換藥。如果有服用藥包裡的藥,寄放藥包的人會再補回去並且算錢,要是放太久不敢吃了,就會把這些藥帶走。這些藥包給鄉下人很大的方便,每種藥的價錢也不貴。雖然如此,不過為了省錢,大家還是會盡量避免使用藥物。

《竹灣記事》賣土豆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賣土豆。土豆為竹灣村主要的農作物,村民主要以種土豆、賣土豆來過生活。種土豆的時機是在冬天,大約是過年以後,耕種以前,要先把去年初春堆放在田裡的火灰平均撒在田裡,然後用牛和犁犁出一條條的溝,播種時將土豆一粒一粒放下去並用土蓋住。土豆種了以後要除草,開花的時間大約在三、四月,等到花入土時,果實就會漸漸的成熟,而掘土豆時間是在農曆四月底五月初。通常晚上九點到十二點就要煮好土豆,然後晾乾,到清晨四、五點的時候就需要把土豆打包好,每天擔大約四十斤的土豆到馬公去賣,或挨家挨戶的賣土豆也只為了想多賺那一點錢。

《竹灣記事》賣枝仔冰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賣枝仔冰,竹灣村曾有過三家枝仔冰店,以前的人做枝仔冰,會先把太白粉、糖、色素和水混合以後,倒入模型內,插上枝仔冰箸,再放進冰櫃,就成了枝仔冰。以前的枝仔冰口味、種類都很少,而且每三枝才賣一塊錢。有些小孩子會為了賺零用錢,便趁著放假或放學後去賣枝仔冰,小孩子賣冰,背上都背著一個冰桶,手搖著搖鈴,嘴上叫賣著。而每當鈴鐺響起,也就是這群愛吃冰的小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小孩子吃冰都是小口小口慢慢吃,不敢用咬的,就怕枝仔冰一下子就被吃完。現在,各式各樣的冰棒處處買得到,所以村子裡也就再也聽不到手搖鈴賣枝仔冰的聲音了。

《竹灣記事》賣布老人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賣布老人,文中的賣布老人為蔡福氣,從二十一歲就開始賣布,他的兒子、侄子也賣布,當時還沒有跨海大橋,他每天一早就坐著船到馬公賣布,他的行蹤幾乎遍布澎湖本島各地。到了八十三歲,蔡福氣仍然騎著單車到三號公路上賣布,戴頂舊斗笠、穿雙補過的拖鞋,後座載著打包的布匹、剪刀等,穿梭在西嶼各村落,有時甚至會騎過跨海大橋到白沙賣布。一年四季,除了颳風、下雨、生病、過年外,其他日子都早上六點前出門賣布,直到中午才回家。但由於現在多數人都買成衣或現成的窗簾、布簾,賣布的生意大不如前,每天辛苦賣布也只有一、兩百塊的收入,但蔡福氣一點也不在乎,他只要有布賣就好。

《認識花嶼》石敢當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望安鄉花嶼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認識花嶼》,花嶼全島石敢當數量共一百零九座,高居澎湖各村里之冠(如圖附表5-2),若非部份破損又傾倒舊屋建築及部份因公共建設被鏟除,早期的數量應更多。在調查中發現,幾乎每家都設有一座,有的一家更有三座之多,算是島上建築的一項特色。 依建築位置來分,以置於門牆中的石敢當最多,型式上有原型石敢當、雷令石敢當及強調安座、安鎭、止煞的石敢當等;次為置於屋後牆角下石敢當;再為置於路旁及山頭的類似石敢當;另外,全島尚有一座八卦。

《竹灣風情》戲曲-歌仔戲

竹灣的村民也在光復後的一、兩年中,熱鬧的進行著演歌仔戲的活動,那時的歌仔戲是由村裡的四甲各組一團,每團約有十餘人,成員都是成年男子及小男孩,所以也叫做「子弟戲」。這些村民利用晚上空閒時間,聘請師父教導練習,表演的道具也都由他們自己製作。例如利用瓊麻編成繩子,再加以染色,就有了黑色和紅色的鬍子星!每到「神佛生」的日子,大家就搭起戲台子,讓四個團都出一戲碼來表演,藉此展現平日練習成果,多少也有較勁的意味。 幾年後,這種型態的歌仔戲被專門跑唱的歌仔戲班取而代之了,但是看野台戲依然是村民農忙之餘的休閒娛樂活動。1971年(民國60年)之後,傳統的戲曲在村子逐漸消失,廟裡的慶典活動也多以歌唱表演代替了。

《竹灣風情》音樂一打牌子及南管音樂

在本篇介紹了兩種竹灣村在地傳統音樂。第一種為打牌子,「打牌子」是從閩南的「八音」所改良而來的,屬於北管的一種。早期的西嶼鄉民考量澎湖的生活資源缺乏,而把「八音」削減為「五音」,保留了嗩吶、鑼、北鼓、小鉞、大鉞,故「打牌子」也稱「五音」。在以前,竹灣村有一組自組的地方性鼓吹,利用冬天農閒時練習,當做平常的休間娛樂。遇到廟裡「神佛生」或是村中有婚喪喜慶時,他們就成了義務演出。在當時,這可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樂團;而另一種為南管音樂,近年來南管似乎已經日漸式微,城市甚至都面臨絕響了。但是在澎湖,因為清朝與泉州人接觸較頻繁,所以現在還有不少老一輩的人會唱。南管的主要樂器有琵琶、三絃、二絃及洞簫,而最大的特色就是唱歌的人須手拿著拍板,邊敲節奏邊唱歌。而南管的詞曲都較高雅,因此較少在民間各種婚喪喜慶的場合出現。竹灣村也曾經有過南管樂團,他們算是娛樂性的,平常大夥兒聚在一塊哼哼唱唱,到了每年的上元節(元宵節)才到廟前表演,增添一些年節的氣氛。但現在因為社會型態的轉變,加上村裡的年輕人無人學習,南管也就隨著先人在竹灣村裡消逝了。(更多內容詳見全文)

《竹灣風情》藝陣一踏凉傘

「涼傘」是神明起駕前的重要儀杖,就像是古時候皇帝出巡時身旁遮陽的那把黃色涼傘,「涼傘」在民俗廟會裡並不是用來表演供人觀賞的,而是增加熱鬧氣氛增添神明威儀的重要器物。 漸漸的,它也成了神明起駕、接駕儀典中不可缺的重要陣頭,在澎湖所看見的藝陣,一般都是由台灣本島傳過來的,而「踏涼傘」卻是澎湖特有的藝陣,因此它在廟會活動中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每當大義宮的神明生日時,各地的神明就會起駕到村裡來祝賀,當轎子到達大義宫前,持凉傘的人就會開始踩步,踩的步伐大多呈八卦及七星形狀,這就像是客人向主人祝壽一樣;當然,主人也必須出來回禮,大義宮的涼傘在對方開始踩步的時候,就必須出來和對方對踏,踏出的步伐也必須和對方一樣,這就是廟會裡傳統的「踏涼傘」,原來神明也講究禮數!

《竹灣風情》石敢當

「石敢當」是澎湖的居民繼承古早先民崇拜石頭的禮俗,認為「石頭公」是神靈的化身,它可以鎮煞,也能保佑,更是避邪的信物,尤其是澎湖四面環海,一般認為風災、水災都是因為厲鬼作祟,於是藉道士的力量,請護神驅邪鎮煞,就是重要的保護方法,相傳石敢當是一位能止風止煞的古代勇士。澎湖石敢當的信仰是長久以來,我們祖先與天抗爭、克服惡劣環境的一種精神防衛系統。『石敢當』自然就成為澎湖民間信仰的精神標誌了。 所以我們立「石敢當」石碑於巷口、路中地、港口邊或是厝的四周圍牆壁,來擋路沖、去邪魔,祈求平安!

《竹灣記事》吃番薯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吃番薯。在以前,白米只有在過年時才吃的到,所以平時只要小孩肚子餓,就會拿著番薯啃。但有時候,大人會利用煮番薯簽的時候,用小茶壺放點米在灶空(大灶口)煮「壺仔糜」給小孩子吃。而要煮番薯簽,須要先把番薯洗乾淨,刨掉皮,再用chhoah子將番薯戳成簽。最早chhoah子是綁在一張長條椅子上來戳,後來有戳簽機,用腳踩;後來又有了電動戳簽機,只需把番薯放進去就能自動戳成番薯簽。番薯簽必須晒乾,晒過的番薯簽也比較好吃,乾的番薯簽通常是用來煮成番薯簽糜,或是番薯簽飯。有的人會炸番薯,將番薯切成薄片,裹上麵粉,在下鍋炸成金黃色。而有的人會炒簽,將番薯簽炒的有一點焦黃色,脆脆的又有一股焦味也很好吃。

《竹灣記事》吃土豆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吃土豆。本篇係作者問了奶奶做土豆糖、土豆鹹糕和炒土豆的方法。第一為製作土豆糖的方法,須先將土豆仁下鍋炒一炒,炒好再摔膜(將土豆仁放在麵粉袋裡,然後用力摔,使土豆仁的膜掉下來)。接著把麥芽、糖和蔥等一起下鍋煮成黏黏的,再將土豆仁放進鍋裡混合,再倒出來鋪平,最後切成一小塊即可食用。第二種為製作土豆鹹糕,要先把土豆仁搗碎,再將鹽、糖、蔥和麵粉放進鍋裡攪拌均勻,最後放進蒸籠蒸就可以了。最後為炒土豆,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炒帶殼土豆,只要把帶殼土豆掉進放沙的鍋子炒熟就可以了。第二種是炒五香土豆,須先把五香、蒜頭、八角、鹽等和土豆仁一起浸泡,曬乾後在裝著沙子的鍋裡炒,炒完後就是好吃的香土豆了。

《竹灣記事》挽菜豆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挽菜豆。在竹灣社區內的田裡,到處都可以看到菜豆。以前菜豆的種子,並不是到馬公的菜籽行買的,大都是自己留下種子來種。菜豆通常選擇在過年時種,會種在花生田四周圍比較不占空間的地方,這也是村民充分利用土地的方法。經過一番辛勞的照顧,到了夏天大概農曆四、五月就可以收成。挽菜豆的時候,較老的菜豆會留下來做為下一次播種的種子、適中的採回家,太嫩的叫豆簽,有的留著下次採,有的採回家曬成豆乾,而有的醃成鹹豆。菜豆通常兩三天採一次,採收的時候要翻一翻菜豆葉,避免成熟的豆莢沒採到,也需要注意別踩到豆株,如果採到就整個報銷了。而菜豆的吃法有很多種,可以用米粉炒菜豆、晒成豆乾燉排骨、做成鹹豆煮魚…等,最好玩的是把菜豆的外皮剝落,種子穿線再煮熟,可以掛胸前當項鍊玩、當零食吃。

《竹灣記事》牽牛車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牽牛車。以前竹灣有很多牛車,但是現在牛車已經很少見了。中日戰爭的時候,日本人徵收有牛車的人去幫忙載東西。載運一天給四兩米,大家從牛心灣把物品載到大池角、外垵等地。人們因為不想幫日本人載東西,就把牛車搞壞,但是日本人把不同牛車的零件拼起來,有時輪子一個高、一個低,一樣要去載東西,有牛車的人都苦不堪言。在1945年(民國34年)台灣光復以後,家家戶戶都有牛車,大家是三五人合買一台牛車、合養一頭牛,大家輪流使用。掘土豆時載土豆藤和土豆;番薯收成時載番薯和番薯藤;高粱收成時載高粱和高粱桿。有時會載沙子,有時載火灰當肥料,常常都可看見牽牛車的人。但現在種土豆番薯的人少了,加上各種車輛發達,所以竹灣的牛車也就逐漸減少。

《竹灣記事》飼雞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飼雞。以前的人飼雞大都是為了賣錢或生蛋,平常捨不得殺雞,只有在過年、七月拜拜或有特別的客人來才殺雞請客,而小孩子長到十六歲時,父母會殺一隻大公雞給他進補,幫助他發育能「轉大人」。雞蛋在以前也是捨不得吃,不是拿來賣錢就是當作禮物送給別人,村子裡若是有人生小孩,鄰居或親戚朋友就會送二十至三十個雞蛋讓產婦進補。孵小雞要準備雞巢,通常是在老式廚房燃料間的一個角落,鋪上花生藤或乾草就成了。挑選一些好蛋,讓母雞蹲在雞窩裡孵。大約一個月後,蛋殼破裂,小雞孵出來,大約養六個月就可以賣出去。一般人因為怕雞被偷、蛋被檢,所以雞舍幾乎都蓋在大門裡面。利用下場(天井)水缸旁的空地,搬幾塊石頭堆一堆,再用泥巴黏上去,就完成簡陋的雞舍了。養雞的人家,一早便把雞放出來到處拉屎,有時甚至連客廳供桌都爬上去。掘土豆的時候,雞會被帶到花生園野放,讓牠們去找蚱蜢、蟲子或花生來吃,而放出去的雞只要拿鐵罐敲打就會全部跑回來,真有趣!

《竹灣記事》飼牛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飼牛。在早期,一頭牛大約三萬塊,農夫沒有那麼多錢買一頭牛,就會找兩三個朋友合買,大家輪流養。如果天氣好,農夫會將牛放到草地吃草,如果下雨了,就把牛牽進牛舍,用花生藤或是乾草給牛吃。放牛有兩種,一種是固定的,用一條繩子和一根鐵支把牛固定在一個地方,過一段時間去「徙牛」,換個位置。另一種為流動式的,也就是牽著牛到處去吃草。以前的小孩在放假時也需要幫忙放牛,會跟著牛一起去遊玩、找烏染仔(龍葵)或浮丁鈴(南洋美銀漢魚,又稱硬鱗)來吃…等。牛如果拉牛糞,農夫會把牛糞撿起來,因為牛糞可以做成牛屎餅,是很好的燃料。在過年時,牛舍會貼著「養牛耕田」的春聯,除夕夜也會讓牛吃番薯這類好點的東西。

《竹灣記事》飼豬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飼豬。以前家家戶戶都會養豬,而豬舍就蓋在家門口,有屋頂的就是給豬睡覺的地方,外面有用整塊石頭打造的豬槽,豬槽的另一邊為豬大小便的地方,通到堆肥坑。養小豬的食物除了剩菜飯、番薯葉外,還要採些豬母菜、銀合歡、馬鞍藤。在以前會有人用腳踏車載著豬籃到村裡賣豬,而買豬時,會看小豬的腳和尾巴確認是否健壯,肉是否結實。以前村里也常會有外地來的閹豬人吹著口笛,看有沒有誰家的小豬需要閹割,而公豬通常會在小時就把睪丸閹掉,以免肉質難吃、有腥味。豬養大後會賣給殺豬的人,賣豬的時候要用”豬腳步”(綁豬的繩索)把豬綁住,請廟裡的”宮公”拿著大廟裡的”大量”(大秤)來秤,之後抬到碼頭邊的豬灶去殺來賣,並會請鄉公所的人來蓋豬印,抽屠宰稅。

《竹灣記事》飼兔仔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飼兔仔,以前的人,養兔子可以在本地或到台灣買,兔子買回來時,要餵牠吃番薯、紅蘿蔔、雜草…等食物。兔子需養在兔舍,地上需要鋪上水泥,再蓋上一層土和乾草,需時常保持乾燥、通風、有陽光,不能讓兔舍潮濕。在普通家庭通常是飼養家庭兔、日本兔、白兔、野兔…等。母兔通常在交配後一個月生產,生過小兔的母兔不能與公兔飼養一起。而兔子非常怕水,如果吃到水會讓牠拉肚子,兔子也需要鹽份,但因為澎湖鹽分很重,所以不用特地餵鹽巴。兔子通常需要養到五至六公斤才能宰殺或賣出。要讓兔肉好吃的方法就是用炒的,也和兔子有沒有常運動有關係。

《竹灣記事》游泳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作者的爸爸小時候的回憶-游泳。聽作者的爸爸說,他小時候,都和同學一起去防波堤海邊游泳,因為那裏以前是一片很美麗的沙灘。不會游泳的人,就拿海燈(漁具,可浮,夜晚於海上標示漁網位置的傳統燈具)或洗衣板去練習,會游泳的人就游到有船的地方,再偷偷地爬上去,從船上往下跳。也有人在比賽看誰一口氣游過的船最多。也有人把一塊石頭丟下去,然後再叫大家潛下去撿,看誰先撿到。有人游狗爬式,也有人游蛙式,有些人也會「放死囝仔流」(仰式)。他們游累了,就到沙灘上玩沙,用沙子把全身包起來,也有人打水漂、玩騎馬打戰…等。玩完回家後,拿著吊桶到井邊打水沖洗掉身上的鹽份。

《竹灣記事》殺兵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主要是介紹作者的爸爸蔡英文先生在小時候的童玩回憶-殺兵。作者的爸爸在小時候時,有許多小朋友都會在大廟前玩殺兵,或者是在沙灘上玩殺兵。玩殺兵之前要分成兩國,把手當刀來殺兵,如果殺頭要殺到脖子以上,殺腳要殺到膝蓋以下才算,如果剛好殺到膝蓋或脖子就不算了。遊戲一開始,大家的手不停地揮舞著,跑的跑,跳的跳,追的追,躲得躲。玩得滿頭大汗,既緊張又刺激。

《竹灣記事》釣蟻獅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作者的爸爸小時候的回憶-釣ㄜˊ仔。作者的爸爸在小的時候,跟叔叔去田裡幫奶奶做農事,看到一個漏斗型,像現在十元硬幣一樣大的洞,問了奶奶才得知是ㄜˊ仔的洞。爸爸用口吹了老半天,都沒有半隻ㄜˊ仔跑出來。奶奶跟他說,要一邊挖,還要一邊唱「ㄜˊ仔ㄜˊ仔、來食ㄆㄨㄣ,ㄜˊ仔ㄜˊ仔、來食ㄆㄨㄣ」,結果真的有一隻ㄜˊ仔跑出來。作者的奶奶又拔了一根頭髮,綁著ㄜˊ仔,在洞口搖一搖,不久後就釣到另一隻在洞口的ㄜˊ仔。作者的爸爸口中說的ㄜˊ仔就是蟻獅。蟻獅是脈翅目蟻蛉科的幼蟲,比賽釣蟻獅則是以前孩童打發時間的一種遊戲,有時也以玩具為賭本論輸贏。

《竹灣記事》ㄏㄧㄚ田嬰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童玩-ㄏㄧㄚ田嬰。「ㄏㄧㄚ田嬰」就是用網子抓蜻蜓,田嬰常看到的有兩種,一種是體型較大,顏色為綠色的;另一種是小的,顏色為紅色或橘子色。田嬰最多的時候是在夏天下雨過後,小朋友看到了,就趕緊回家拿爸爸抓魚用的網子到山上或田裡捉,有時候捉到好幾隻,就用嘴巴夾住蜻蜓的翅膀繼續抓。回家以後,再用媽媽縫衣服的線綁住田嬰的胸部前後翅膀之間,牽著線,讓牠自由飛翔。

《竹灣記事》觀掃帚神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童玩-觀掃帚神。觀掃帚神這種遊戲,以前都是在每年的中秋節晚上玩。鄰居的小孩子,一起去海灘玩觀掃帚神,要用到的一些東西:高粱桿做的掃把一支,要偷來的才靈,還要拿一些金紙、香。香要點著,金紙要燒起來,由一個人把插著香的掃把拿在頭上,閉上眼睛,蹲在中間;旁邊的人拿著香,繞圈子,嘴巴唸唸有詞:「掃帚神,圓ㄌㄧㄣㄌㄧㄣ,上山過海要取藤,取藤綁掃帚,掃帚綁了好觀神,」過一會兒,再用香試試靈不靈,不靈的話再繼續唸,唸到靈為止。快要靈了,掃帚神就會附身在他身上,他就會精神恍惚,爬起來亂打人。其他人在沙灘上跑,才不會被打到,有時候,要追到水裡,掃帚神才會退去。

《竹灣記事》掠金龜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童玩-掠金龜。金龜子是以前小孩子喜歡玩的小昆蟲,牠會在天空飛來飛去,還會發出嗡嗡的聲音,金龜子很喜歡吃西瓜皮。中午放學後,小朋友喜歡約同學到家裡玩。天氣很熱,他們會拿西瓜切來一起吃。他們把吃完的西瓜皮放屋頂上。不久,就會有一些金龜子去吃西瓜皮,小朋友可以一人抓一隻金龜子,用線綁住金龜子的脖子,帶到屋頂外面飛。有時候把金龜子放在熱熱的馬路上,金龜子就會飛起來了。如果不飛,就在金龜子硬硬的翅膀上一直壓,等到金龜子那薄博的翅膀伸出來,不久後就飛了起來。金龜子也常常停在玉米的莖上,所以有時候到玉米田去找,也可以抓到金龜子。

《竹灣記事》過上元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竹灣村的上元節。上元是竹灣村很熱鬧的一個日子。俗話說:「上元早,二九晚。」上元這一天傍晚,大家都趕早到廟口看熱鬧,有乞龜的、有驅轎的、有猜燈謎的、有唱南管的。 乞龜是一種希望家人長壽平安的習俗,而除了乞龜外,還有乞金子、紅包、雞蛋、罐頭、香菸、酒等,其中乞龜和乞金子需要擲杯,擲有聖杯就能把乞龜帶回家吃平安。驅轎也是一項熱鬧的活動,每次八人輪流下去驅,轎子需要衝過在廟口這些用高粱桿堆出的火堆。而猜燈謎也是一項有趣的活動,燈謎大多是由許通、蔡子聘等先生來出題主持,猜對了主持人就打鼓一通,猜錯就敲鑼一響,鑼鼓聲此起彼落,非常熱鬧。而在廟口另一邊,傳來悠揚的南管聲,也吸引許多喜好南管的人前來聆聽。上元這天除了到廟口參與這些活動外,也會到廟裡「鑽燈過」,討個光明吉利。很多商店及船主也會捐錢給廟方,廟堂的牆上就會貼「上宵光彩」的紅紙。回家之前,大家也會買甘蔗、糖角,希望吃了甘蔗,筋骨強壯。

《竹灣記事》普渡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普渡。七月普渡主要是祭拜所有孤魂野鬼,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富的祭品到廟裡祭拜。當天廟方有各種祭品展覽及布置。廟裡會用彩紙糊三尊騎著馬的大士伯擺在廟埕,而大士伯據說就是鬼王,所以廟方會好好地招待鬼王。各甲頭會在大士伯前展示「糕仔淺」,比看誰疊的「糕仔淺」最高、最漂亮。中聯桌每年輪流由一個甲頭來負責,在中聯桌上擺滿各式色香味俱全的豐盛祭品,每種祭品不但講究材料高級,還要擺飾、雕刻精美,因為這是招待鬼王的貴賓桌,需要相當精緻才夠禮。而為了表示誠意,普渡通常會到凌晨兩三點燒大士伯以後才結束,燒大士伯是護送祂到天庭的儀式,通常會把大士伯請到海邊去燒。送走鬼王後,村民們收拾祭拜的祭品,安心地回家。

《竹灣記事》鎮五方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鎮五方。在竹灣,會看到一些石碑上插著一根根的竹子並刻著一些看不懂的字,而這些石碑稱為五營或五方。五營的功用是把妖魔鬼怪鎮壓下來,五營內,各種妖魔鬼怪就不敢入侵。五營分東南西北中營,東營元帥張公是位青臉將軍;南營的紅臉將軍為蕭公;西營為劉元帥,白臉白旗是他們的標誌;中營哪吒太子爺率領三十六神降鎮守。而竹灣村五營位置分別為:漁駐所—中營。兵舍—東營。派出所—南營。石頭母—西營。坳崎—北營。五營維護村莊安全,每年都會有廟中的主神出巡,日期為正月二十、六月十三日、和十月某一日。出巡時間大約為半天。出巡時每到一個營頭,福官就灑米、噴水、打鞭,有的人幫忙換新符、換新布和燒紙錢。接著,神轎就要趨前致意。巡查路線由漁駐所的中營開始逆時針繞村子一圈,五方安鎮完畢,再將出遊的神明恭請回廟裡安置好。

《竹灣記事》拜煙墩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拜煙墩。每年十月某天,在竹灣崎頭槍座南方的高地,可以看到一些婦女,拿著一些祭品朝煙墩祭拜。煙墩是竹灣最高的地方,以前出海的人返航,往竹灣的方向看,最先看到的就是煙墩。而拜煙墩是為了祈求神明保佑雨水充足、害蟲減少、農作物豐收,通常拜煙墩要殺豬宰羊來表示隆重,婦女把帶來的飯菜放在地上拜一段時間,再將金紙燒給主管煙墩的土地神,求他們保佑土地肥沃,不要放害蟲出來吃農作物。祭拜煙墩為竹灣村的特有習俗。因為以前竹灣的害蟲嚴重,村民到廟裡扶乩,神明指示要到竹灣最高的地方拜拜,祈求山中的妖魔鬼怪別作惡,因此有了拜煙墩的習俗。

《竹灣記事》拍排子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拍排子。在早期的婚喪喜慶都少不了排子隊。排子隊的樂器共有五種,分別為北鼓、南鼓、大鈸、小鈸、和金。因為是由五種樂器,發出五種音色,所以又稱為五音。學排子須先把基本練好,在經過一次兩次慢慢地加以練習及表演,最後才算是完全學會。在練習完排子的基本唱法、打法後,會由節奏感最好的人打北鼓,次好的打南鼓,所以打北鼓的人通常會是排子隊隊長,而打南鼓的人為副隊長。在以前竹灣村陸續有人學過排子,但要學會排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加上現今的排子隊在很多場合都被現代樂隊取代,但在竹灣村村民心中仍保留一定的地位。

《竹灣記事》搬歌仔戲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搬歌仔戲。每年七月普渡、十月做平安,竹灣廟前都會搭戲棚演戲,以前看戲的人很多,村民自己搭戲棚,圍船帆擋風,早早就從家裡搬椅子到戲棚前占一個好位置。村裡雜貨店都到廟口賣糖果餅干、甘蔗等,非常熱鬧。在1945年(民國34年)臺灣光復那一年的十月做平安時,四甲頭商議各演一齣子弟戲來酬神。下寮甲是在陳萬代先生家排演,坑裡甲是在祖厝排演。而其中祀酒夜戲是重頭戲,被人數最少的坑裡甲抽中,有某一甲頭揚言要到大池借戲棚板,在祀酒夜來和坑裡甲演對台戲,以吸引觀眾。坑裡甲的人為了爭一口氣,決定由十位小姐上陣,為了不走漏消息,每天都在半夜偷偷排練,台詞與配樂都壓低聲音來進行。光復那一年,很多外出的人都回鄉看了四甲頭演出的子弟戲,而那是竹灣人唯一一次自己搬演的歌仔戲。

話我家鄉外塹村

本書出自澎湖縣西嶼鄉外垵社區發展協會於2008年(民國97年)執行澎湖縣社區營造點補助計畫之話我家鄉外塹村。 透過家鄉耆老的講述,經由參與學員的聽聞與繕打,以實際撰寫文字紀錄的學習操作模式,結合當地耆老實地的母語互動問答,由小孩的視野角度以及在地的青年學子共同的去觀看、聽社區優美古文化所在,加深孩子對生活故鄉的情感與認識。 裡頭收錄包含有慈航寺的歷史由來、外垵的靠海鼠、外塹村耆老漁閒的故事-真鬼怕假鬼、外塹村耆老口中的故事黑狗精索命等共29則精彩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