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靈醫會
羅德信神父陪同天主教福利會主任鄭濟民神父視查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後寮港口建造後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 ,1915-1987)(右)陪同天主教福利會主任鄭濟民神父(Paul Duchesnes,1910-1983)(左)視查。 天主教會積極參與協助白沙地區社區工作,其中最偉大的工作就是漁港建造。早期許多村莊沒有港口,漁船就停泊在海灘或岸邊,在颱風或季風季節來臨時,船家會擔心漁船漂到大海裡,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工具。 靈醫會成功地推行以工代賑,依照每個參與居民工作的時間分配一定量的油,米或麵,動員整個村莊的居民組織成團隊,大家分工合作,搬運石頭, 修建海堤和港口,以保護船隻不受風暴影響。 在呂道南神父(Anthony Didone ,1933-2018)和羅德信神父的號召下,後寮是第一個完成漁港建造的村莊。漁民憑著令人欽佩的堅韌毅力,採集了大約 4,500 立方米的石頭,搬運到建築碼頭的工地上,經過四個月的艱苦努力,長 320 米,底部寬 12 米,高 6 米,表面寬 2 米的水泥海堤漁港終於完工。啟用典禮於 1962 年(民國51年) 10 月 8 日舉行,有八百人參加。 羅神父在《澎湖:風和沙之島》中很生動傳神的描繪:一位八十歲的村民握著羅德信神父的手,深藏內心的感謝無法用言語表達,只能緊緊握著神父的手久久不放;另一位老人像個小孩一樣哭泣,問他為什麼傷心?他說:「我從沒想過,這一生能親眼看到這個碼頭。過去為了保護船隻免受暴風和颱風的催毀,我們必須做出多少犧牲,有時整晚都在尋找被狂浪捲去、被暴風吹走的漁船......」 港口的建造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經由於天主教團隊的幫助,在一年內,澎湖另外十個村莊和離島村落也逐步建造起他們自己的漁港。
大倉碼頭落成紀念
圖一為1964年(民國53年)大倉碼頭落成紀念碑。當時縣長蔣祖武(右)、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1915-1987 )(左)、和香港天主教福利會(CRS)主任鄭濟民神父(Paul Duchesnes,1910-1983)(中)。圖二為大倉碼頭落成紀念,村民於大倉碼頭前合照。圖三為大倉碼頭落成,大家在大倉國校教室辦桌慶祝。圖四為大倉碼頭落成,鄭濟民神父簽名。 六十多年前大倉島住了約二百五十個人。島上的生活非常困難,年輕人都離鄉出外,並不是因為他們想去探索這個世界,而是出於生存的本能。連女孩子小學畢業後就離開了。羅神父說他去探訪大倉時,島上超過十多年沒有舉行過婚禮,而那一場婚禮隔天,年輕的新娘子就跳上一艘船,前往馬公就再也沒回去。 當時大倉的漁民沒有港口,船就放在海邊,海浪大時,船常會漂走。羅神父決定協助當地政府,選好建港的地點,一起建造碼頭。在當時這是個艱難的計劃,因為建造港口需要七千立方公尺的石頭,而島上沒有工程車或大型機械,一切都是靠人力、小船搬運。 羅神父找來當地人,告訴他們說,來工作的人可分配到麵粉。當時的人生活困苦,在澎湖也很難找到其他的工作,所以有空時就去參加漁港的建設工程,領到麵粉貼補家中糧食。天主教福利會在港口施工期間,提供三十五個家庭的生活所需。他們辛苦的敲碎岩石,然後扛到工地去築堤,工事持續了兩年才完成。其間有說不完的故事:犧牲、放棄、焦慮和希望交織的單純又感人的事件。有人主動私下向羅神父透露,他們不只虔誠的祭拜佛祖,也墾切的祈求天主教的天主。 大倉人終於有個可以避風的港口。啟用那一天,島上張燈結綵的景象,讓人認不出這是大倉島。年輕小夥子和年輕太太,藉此機會回家,也趁著啟用儀式炫耀自己的行頭,女生穿著正式套裝、男生穿著一整套無可挑剔的現代西裝。還有重要人物的出現,其中有政府官員和天主教傳教士,增添了熱鬧的氣氛。一位高齡九十的老人在啟用儀式說道:「七十年來,許多人向我們保證,會建造一個的港口。但是我相信,如果不是天主教的傳教士啓動這項工程,並不斷的給予協助,我一定看不到這個港口」 大倉人在學校對面的防波堤入口,建立一個石碑紀念教會所做的貢獻。
惠民新村與惠民二村的興建
圖一為1968年(民國57年)落成的惠民新村,照片中林炳坤服務處原來只有二層樓,是新村的活動中心。圖二為惠民二村的現況(2014年(民國103年))。圖三、圖四為惠民新村、惠民二村的門牌2014年(民國 103 年)。圖五為惠民二村附設的惠民幼稚園畢業照(後排中為羅神父其右為聖家會劉桂蘭修女,民國58年)。 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1915-1987 )在傳教的過程中,看到馬公尚有不少的貧困民眾,沒有自己的家屋。這些人大多數來自離島或較偏僻的鄉下,為了工作離開家人,獨自住在馬公擁擠的小房間。為了使他們也能安居樂業,和家人一起生活,羅神父思索結合外來的資源和人民的力量,為這些馬公的外地人籌建低價公寓。由於台灣的政府有提供低率貸款獎勵自行興建國民住宅的興建國民住宅條例,加上羅神父希望讓無殼貧民能貢獻己力,改善自己的生活,這樣就更有成就感,而不只是依賴救助的可憐人。他組織地方人士成立慈善委員會和貸款基金,購買土地和建築材料,再以「天主教福利會」(Catholic Relief Services)提供的麵粉、麥片、奶粉、乳瑪琳、二手衣物和其他生活物資為工資,以自助助人、義務勞動的方式,配合建築工程的進行,在1968年(民國 57 年), 於現在文化中心附近,當時馬公近郊的空曠地區,完成水泥式住宅,在村內設置圖書室和活動中心,命名為「惠民新村」,以紀念十年前建立的惠民醫院。 由於切合民眾需要,這些低價公寓很受歡迎,羅神父於是再次於中興國小附近規劃興建「惠民二村」仍以貧困、沒有居所的縣民為對象,不分省籍或宗教信仰,提供住屋,給無殼蝸牛一個溫暖的家。惠民二村的建築比「惠民新村」美觀實用。空間多了四坪,也有新式的化糞池。羅神父也在二村,規劃一間幼稚園和一間圖書室兼活動中心,使新村居民的兒童有教育和玩樂的地方,也可當作社區集會活動的場所。 1969年(民國 58 年 5 月 18 日)教廷駐華大使艾可儀(Luigi Accogli,1917-2004)和唐汝琪主教(Frederic A. Donaghy,1903-1988)來到馬公近郊,為惠民二村落成典禮剪綵。對當時仍算地處離島的澎湖政府單位而言,可算是件大事。
韋恩颱風
圖一為被吹毀的澎湖民房古厝。圖二為沈沒於港中的漁船。圖三為1986年(民國75年)時所拍攝的被吹上岸的漁船。 由於臺灣中央山脈的屏障,會使侵台颱風中心受某種程度的破壞, 澎湖很少出現大颱風。然而1986年(民國75年)的韋恩颱風,卻是由南海進入臺灣海峽,致使澎湖地區首當其衝,造成漁船翻覆、農作物損害、澎湖與離島地區交通中斷。 向北進入臺灣海峽,再從臺灣西部登陸,帶來強大的風雨。由於其路徑詭譎,使臺灣西南部陸地嚴重受創,據報導是中臺灣自1959年(民國 48 年)八七水災後最慘重的災情。 韋恩颱風由西南方直撲而來,並未受到臺灣地形阻隔影響,在澎湖的瞬間最大陣風每秒 68 公尺(超過 17 級風),這是有史以來最強的風速,在澎湖造成慘重的災情,不少海上港內的船舶沈沒,陸上許多的房屋建築也被吹垮。
天主教靈醫會-澎湖
靈醫會為天主教會之一,1586年由聖嘉民(St. CamiIlus De Lellis,1550-1614)創辦於義大利,該會以「病人之僕」自居,會士以穿著紅、白色十字架的服裝為幟,在全球各地窮鄉僻壤、戰亂之處設立醫院,照顧病患。 1950年代(民國40年代),澎湖地區的醫療資源非常缺乏、且分配不均。天主教聖母聖心會在1951年(民國40年)遣派五名具備醫療經驗的修女(劉蔭民、王雅哲等)來澎湖長駐,並在馬公市開辦「瑪利診所」,從事醫療與宣教工作,後來台灣的靈醫會也開始派會士來瑪利診所服務。第一批被派來澎湖的靈醫會會士是高安修士(Marcello Caon,1916-1984)與潘志仁神父(Angero Pastro,1914-2009),當時瑪利診所尚未立案登記,由於眾位修女和兩名會士都不具備醫師執照,僅能從事簡單的醫療行為,直到領有醫師執照的馬仁光修士(Renato Marinello,1922-2013)報到之後,瑪利診所才於1953年(民國42年)3月正式向當地的衛生所登記立案。但在當時澎湖僅有兩間稍具規模的醫院,分別為省立澎湖醫院與海軍醫院。前者設備較為簡陋;後者則僅接受軍人患者,並不開放普羅大眾看診。靈醫會鑑於此,認為有在澎湖設立醫院的必要性,會士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1915-1987)便長年四處奔走、募集經費;1957年(民國46年)5月12日,澎湖馬公的惠民醫院(L'Ospedale San Camillo)順利開幕,陸陸續續有醫護專業的會士或人才進駐。
何義士
何義士,義大利人。他在12歲加入天主教靈醫會,1947年奉命派往中國雲南醫治痲瘋病患,但在1949年受到國共內戰影響,遭共產黨迫害被遣返回國。回義大利後的何義士並未對傳教事業氣餒,反而進入醫學院就讀,矢志幫助更多苦難的人們。 1953年,醫學院畢業後的何義士前往台灣羅東聖母醫院服務。1958年,何義士認為「羅東不夠偏僻」,便自願來到澎湖的惠民醫院擔任內科醫師。1973年,何義士被調往三重聖母診所。1983年,何義士再度返回澎湖,並在1985年出任惠民醫院院長,一路服務至1999年到生命結束,總計澎湖地區服務長達31年。 何義士長期看診,國語、臺語皆十分流利,平常喜歡海泳,周末還會騎自行車到風櫃、講美等探望教友,此外他踴躍捐血,也不收取窮苦病患的醫療費用,非常融入澎湖的生活。由於他一年四季都穿短袖,所以有人問他「不會冷嗎?」他便回答說「我媽媽給我一件很好的皮衣 ,所以我都不會冷。」他母親希望他能保持慈愛長者的形象,他也一直留著鬍子,於是澎湖人多暱稱他為「大鬍子醫生」。 何義士過世之後,澎湖縣政府為了表彰他的奉獻,在議政大樓附近設立何義士牽著自行車的塑像,供後人憑弔。
羅德信神父的葡萄
日治時期,小林三郎種植葡萄於官署前,葡萄蔚然茂盛。爾後,橫山虎次廳長(1909年10月至1914年1月)更有計劃的移植樹株於媽宮城東門外的苗圃,欲廣泛的種植於澎湖。50年後,羅馬天主教的羅神父也自義大利引進一千株的葡萄,並經由黃迺甫栽培成功,預計將提供給民眾免費試種,湖西鄉分配四百棵、馬公二百棵、西嶼白沙各一百棵,剩餘的二百棵或許就種在天主教徒的門庭前。天主教羅德信神付諸人不僅在傳教,更在澎湖漁村蓋碼頭,醫療人人怯怕的痲瘋病患,扶危濟困發送物資。50年前,羅德信神父自義大利引進的葡萄或許只有十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遺留至今,那都是羅神父留給澎湖最珍貴的禮物。羅神父住在澎湖十八年,他晚年回憶說:「我的心留在過去傳教過的地方,一些在雲南,一些在泰國,一些在台灣,一些在印度,一些在馬達加斯加,但是最大部分是在澎湖。」這是羅神父一生傳教的足跡,一塊多數人畏懼的不毛之地,確是他一生的摯愛。羅德信神父的心奉獻給他最愛的澎湖,這段回想,一定有人與我一樣會濕紅了眼眶。今日,我們在澎湖的鄉村小城一隅、大街小巷一角所見到的葡萄,我們可以想像那就是羅神父的身影,仍舊佇立在《風和沙之島》之中。
講美天主堂(上)
1955年,天主教靈醫會士來到白沙傳教。靈醫會起初為關心痲瘋病人與病患來到白沙鄉,逐漸擴及到兒童、老人和漁民。靈醫會開辦幼稚園、挖掘水井、築港開路。許多人因為靈醫會士的關懷與愛開始認識天主教並接受洗禮,教堂也在各個村莊興起。最先是在後寮,接著是講美、瓦硐、港子和中屯。天主教在講美的傳播,除了透過教會的慈善活動之外,也因馬仁光修士治療的第一個痲瘋病人,正是講美村名人的女兒。1959年底,羅德信神父開始為第一群慕道友開辦宗教教育。與此同時,夏修士也開始每週兩次巡迴醫療。
講美天主堂(中)
1961年8月15日,有24名成年人接受了洗禮,講美天主教堂與幼稚園同時落成祝聖,還有傳教士的宿舍和快安小診所。這個小教區委託給呂道南神父牧養,他同時也負責後寮和瓦硐教區。1962年4月22日,又有46名新教友接受洗禮。由於教友人數倍增,迫切需要新建一個更合適的禮拜場所。1962年5月6日,在幼兒園旁又建造了一座教堂,由羅光主教到講美祝聖。三年後,再度擴建。1965年5月2日,白沙鄉蕭榮煌鄉長也入教洗禮。當時幼稚園有一百名兒童,快安診所也擠滿了病人,晚上更為婦女開設裁縫班教室,培養其一技之長。1975年講美天主堂再度重建。黃友謙師傅曾經為澎湖天主教堂進行彩繪,當時是由羅德信神父特地請人從羅馬寄圖來澎湖給黃友謙師傅參考,羅德信神父不要西式的耶穌,而是要黑頭髮、穿東方服裝的人物。黃友謙師傅照他的方式畫了耶穌和羔羊及信徒的畫面,之後又畫了十二幅耶穌受難圖。教堂落成後,羅神父十分滿意,從義大利來主持落成典禮的主教也讚不絕口。
講美天主堂(下)
1977年後,越南戰爭結束,許多越南人企圖逃離越共的統治而出現越南難民流竄各國的情形, 香港、印尼與臺灣等基於人道救援等因素也接濟難民。澎湖安置難民的地點,分別是西嶼鄉竹篙灣自1977年至1979年間曾有收容難民的紀錄、白沙鄉講美村的難民營則始於1978年12月1日,至1988年11月15日關閉營區。1979年陸續有一百多名越南難民加入講美的天主教會。1979年6月22日,越南難民特別製作紀念碑「越南難民天主教徒叩謝耶穌聖心」感謝天主的愛。從1978至1988年間,澎湖難民營曾經收容超過2,000名越南難民。<越南難民天主教徒叩謝耶穌聖心>石碑為大理石材質,以中文、越南文與英文陰刻紅漆書寫。講美天主教堂2017年已經拆除,此石碑陳仁勇院長詢問澎湖的教友和神父仍無法確定在哪裡,只知可能由台南天主教區負責文物和出版的費神父拿回台南保管和展示。而黃友謙師傅的彩繪作品也不復存在。
澎湖最早的天主教臨時聖堂及幼兒園
本圖為澎湖最早的天主教臨時聖堂及幼兒園。早期澎湖天主教教友與神父、修女和在馬公臨時聖堂合照。澎湖在光復前無天主教友,由照片的衣著,可看出當時大部分教友為由大陸撤退來台的軍人、軍眷、學生及小孩。這應是澎湖最早期的天主教友。中間衣服前有十字架標誌者為義大利藉靈醫會潘志仁(Angelo Pastro,1914-2009 )神父,他於1952年(民國41年)到澎湖,被任命為馬公牧區神父。兩旁五位聖母聖心會修女(劉蔭民,王雅哲、王秀臣、秦英居、姜貴如)則於1951年(民國40年)由高雄到澎湖,並在臨時聖堂旁創辦瑪利診所和福華托兒所,以劉蔭民修女為院長,王雅哲修女為主任醫師。五位修女原本在高雄開設惠華醫院,從事醫療宣教的工作。天主教修女在早期澎湖的醫療及幼教工作,佔有重要的角色。
早期澎湖天主教教友合照
本照片為1952年(民國41年)的早期澎湖天主教教友與神父、修女和在馬公臨時聖堂合照。澎湖在光復前無天主教友,由衣著,可看出當時大部分教友是由大陸撤退來台的軍人、軍眷、學生及小孩,可算是澎湖最早期的天主教友。中間在其衣服上有十字架標誌者為義大利籍靈醫會潘志仁(Angelo Pastro,1914-2009 )神父,他於1952年(民國41年)到澎湖,被任命為馬公牧區神父。兩旁五位聖母聖心會修女(劉蔭民,王雅哲、王秀臣、秦英居、姜貴如)則於1951年(民國40年)由高雄到澎湖,並在臨時聖堂旁創辦瑪利診所和福華托兒所,以劉蔭民修女為院長,王雅哲修女為主任醫師,為湖居民看診醫療。五位修女原本在高雄開設惠華醫院,從事醫療宣教的工作。天主教修女在早期澎湖的醫療及幼教工作,佔有重要的角色。
瓦硐首批領洗教友在馬公聖堂合照紀念
本圖為1958年(民國47年)瓦硐首批領洗天主教友在馬公聖堂合照紀念。照片中間為靈醫會羅德信(Antonio Crotti,1915-1987 ,左側沒帶眼鏡)以及孔發祿﹝Giuseppe Confalonieri,1929-)神父;頭蓋白紗為領洗之女教友。這張照片背景為1954年(民國43年)擴建的「聖母海星堂」,當時羅德信(Antonio Crotti ,1915-1987)為馬公本堂神父。瓦硐聖堂原屬後寮教區,義大利籍靈醫會李智神父(Giovanni Rizzi ,1927-)在1956年(民國45年)開始到瓦硐傳教,1958年(民國47年)孔發祿神父到澎湖,接替李神父為白沙鄉堂區神父,孔神父除了在後寮及瓦硐服務,他也到距馬公8公里之遠的沙港村拓展傳教。瓦硐教會起初沒有聖堂,所以首屆的教友在馬公聖堂受洗。瓦硐聖堂1965年(民國54年)建造於白沙鄉瓦硐村,1966年(民國55年)有40名受洗教友,望教友25名;2000年(民國89年)因道路拓寬,聖堂被拆除。
教廷傳信部署理部長雅靜安樞機訪問澎湖
本篇為1959年(民國48年)教廷傳信部署理部長雅靜安樞機主教( Gregorio Pietro XV Agagianian,1895-1971)來澎湖訪問。教廷傳信部署理部長雅靜安樞機主教在梵諦岡的地位高,可說是教宗的代表。他負責監督天主教堂在世界各地的傳教工作,他有兩次被認為是教宗候選人。所以他於1959年(民國48年)2月24日抵華訪問時,不只是台灣天主教會的大事,也是台灣的外交大事,當時外交部部長黃少谷及台灣各教區主教都至松山機場迎接。黃部長陪同雅靜安樞機主教檢閱儀隊,教友代表向他獻花。雅靜安樞機主教在台灣期間,曾到台灣各地探訪天主教機構,包括羅東聖母醫院和澎湖惠民醫院。照片分別是當時在馬公天主堂「聖母海星堂」與教友的合照,馬公天主堂上掛的兩面國旗:中華民國和梵諦岡的國旗,梵諦岡的國旗有教宗的牧徽:兩把交叉的聖伯多祿的鑰匙和一頂教宗的三重冕;另一張照片是在馬公的路上,一名教友敬吻安樞機的手。 -
馬公天主堂「聖母病人之痊堂」
本篇為馬公天主堂「聖母病人之痊堂」。1964年(民國53年)8月30日,竣工落成的馬公天主堂,當時教堂周圍沒有什麼大的建築物,看起來很宏偉。 隨著靈醫會在澎湖醫療傳教工作的發展,教徒人數增多,才擴建不到十年的教堂已經暴滿。於是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 ,1915-1987)進行募款,由德國友人贊助一萬美元,在原教堂附近購買空地,另外再興建一座教堂。早期澎湖沒有蓋教堂的師傅和建築師,所以羅神父和其他會士合作,從繪圖、設計、建築監工都要包辦,並留下詳細的照片記錄。1964年(民國53年)8月30日竣工,新聖堂落成。請教廷駐華公使高理耀樞機主教(Mons. Giuseppe Caprio,1914-2005),親臨祝聖為「聖母病人之痊堂」(Salus Infirmarum)。 之後,因澎湖教徒增長很快,1970年(民國59年)成為澎湖宗座署理區,不再隸屬高雄教區,並由方濟會的甘霖主教(Edouard Gabriel Quint, 1905-1994)任宗座署理。甘主教是法國人,之前也曾在中國傳教。甘霖主教因年老,於1977年(民國66年)辭退澎湖宗座署理的職位,續由本國籍年輕的神父白正龍接替宗座署理。 - 附註: 圖1:設計圖 圖2:施工照片 圖3:夜間相片 圖4:明信相片
馬公天主堂內部彩繪、對聯及彌撒盛況
本圖為1977年(民國66年)馬公天主堂內部彩繪、對聯及彌撒盛況。1964年(民國53年)落成的馬公天主堂內部裝潢較西洋化,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 ,1915-1987)希望能本土化,所以找到澎湖廟宇彩繪師傅黃友謙為教堂內部繪圖。現已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列為人間國寶,廟宇彩繪大師黃友謙在《中國時報》(2013/06/11) 提到他為馬公天主堂進行彩繪的事:「惠民醫院的羅神父非常喜歡我的畫,特地叫人從羅馬寄圖過來,但他又不要西式的耶穌,而是要黑頭髮、穿東方服裝的人物。」他說:「我照他的方式畫了耶穌和羔羊及信徒的畫面,之後又畫了十二幅耶穌受難圖。」彩繪完成後,羅神父滿意得不得了,從義大利來主持落成典禮的主教也讚不絕口,並鼓勵他前往義大利進修,「只可惜父親不讓我去,我一去,這裡就沒人手幫忙了。」而繼任澎湖宗座署理的台灣人白正龍主教,也很努力實踐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的建議,更進一步將教堂增加了中國傳統的色彩,祭壇正面的牆壁掛上木製的對聯,呈現華人的藝文特色。 可惜目前馬公天主堂內部彩繪因屋頂漏水重修。不過教堂建築結構和對聯仍維持原狀,挑高的會堂顯現宏偉的氣氛。
烏崁船形天主堂及內部彩繪
本篇為建於民國55年(1966)的烏崁船形天主堂及內部彩繪。烏崁屬於馬公市,民國52年(1963)羅德信神父在烏崁設置慕道所,民國55年又依據當地的漁村特色,建造一船形聖堂,還設有教室、宿舍、庭院、圍牆等附屬建築,佔地百餘坪。聖堂內部牆壁有一副耶穌的彩繪,和馬公天主堂早期耶穌畫像相似,很可能也是廟宇彩繪大師黃友謙的作品。早年除了禮拜聚會之外,靈醫會還開辦托兒所。民國55年時有64名受洗教友,望教友80名,幼稚園學生80名。民國70年(1981)左右教會的活動逐漸没落,民國72年(1983)幼稚園學生回到社區公立幼稚園。後因教友人數減少,聖堂於民國73-75年(1984-1986)曾借給初設立不久之惠民啟智中心使用。由於教堂早期取得用地時,疏於辦理相關手續,以致部份土地迄今造成產權問題,之後又給私人當工廠。很可惜,目前烏崁船形天主堂已非教會所有。
中屯聖堂落成教友合照
本圖為1972年(民國61年)教友慶祝中屯聖堂落成合照。中座為甘霖主教(Edouard Gabriel Quint,1905-1994),其右手邊為謝樂廷神父(Fr. Rizzi Celestino,1937-) 。中屯村本屬講美堂區,1960年(民國49年)靈醫會在此租屋,開辦幼稚園並當傳教的教室,聽道友陸續領洗。為了教友參加彌撒之方便,1966年(民國55年)就在幼稚園原地中屯村36-1號建堂,當幼稚園教室上課,也作聖堂使用。1972年(民國61年)1月1日聖堂落成,恭請當時為澎湖宗座署理的甘霖主教祝聖為「天主之母堂」。謝樂廷神父為當時白沙鄉堂區神父。1987年(民國76年)至2011年(民國100年)間,講美教堂每週六晚上彌撒,中屯聖堂則每月最後主日做彌撒。目前2020年(民國109年)星期六晚上,中屯天主堂由馬公本堂神父在此舉行彌撒。
中屯托兒所畢業生合照
這二張照片是謝樂廷神父(Cerestino Rizzi,1937-)與中屯托兒所畢業生的合照。謝樂廷神父於1937年(昭和12年)出生在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他從小就夢想,長大後去「修道,然後服務」的人生。有人問他為什麼選擇那麼遙遠又落後的地方服務,他說:「因為愈是落後,就會有許多殘疾病患須要幫助。這才是我們主要的服務目的。」因為他兩位哥哥和鄰居都去臺灣服務,所以在神學院畢業,在修會晉鐸以後,他如願派到當時醫療及經濟較落後的臺灣-澎湖,並於1969-1977年間(民國58-66年間)擔任白沙鄉天主堂區神父。他記得當時澎湖九個天主堂,甚至連離島的吉貝和島嶼也都設有幼稚園,他主要負責白沙五個天主堂和附設幼稚園。當時每個學生一個月交十元的學費,老師的薪水也只有四百元。經費雖然不很充裕,但是由於天主教福利會有分配奶粉和麵粉,修女們也很會做點心,所以孩子喜歡到學校上課。 - 附註: 圖1,1974年(民國63年)中屯托兒所第八屆畢業生合照,上排由右而左為呂明和(白沙鄉教區傳教士)、曾常文、謝樂廷神父、楊秋妹(托兒園助理)及曾月蜍(老師)。 圖2,1977年(民國66年)中屯托兒園畢業生與謝神父、曾老師、鄭秋暖(托兒園助理)合照。
第三屆西嶼幼稚園畢業合照
本圖為1968年(民國57年)第三屆西嶼幼稚園畢業合照。1966年(民國55年),靈醫會在西嶼鄉的赤馬村租了民房,設立一所幼稚園和講道的教室,也在小池角建立一個教育中心,照顧幼童和傳道用。每週有巡迴醫療門診一次。同年有150名望教友,幼稚園學生100名。連接白沙鄉和西嶼鄉的跨海大橋於1970年(民國59年)竣工,在此之前,白沙鄉和西嶼鄉是分開的兩座島,修女、神父和傳教員都必需搭船往返馬公和西嶼。1976年(民國65年),甘霖主教(Edouard Gabriel Quint ,1905-1994)邀請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女會到西嶼池東村設立「聖方濟傳教中心」有修女院、助產所、托兒所,修女也到村子探望及照顧老人。因人力不足,赤馬幼稚園和講道所可能在1980年代(民國70年代)時撤離,只留下照片。
教友在後寮聖堂合照紀念
本圖為1958年(民國47年) 聖母升天節,教友在後寮聖堂合照紀念。照片中穿黑色袍胸前有十字架者為孔發祿神父(Giuseppe Confalonieri,1929-),穿白袍為陳若瑟主教(Father Joseph Arregui y Yparaguirre, O.P. ,1903-1979) 。 後寮聖堂落成於1958年(民國47年)。起源是在1954年(民國43年)-1955年(民國44年)間,後寮村有幾位罹患痲瘋病人,夏明志修士(Umberto Amici ,1908-1993 ) 每星期到後寮為他們看病治療,風雨無阻,得到村民讚賞。其中一名年輕病人因而對天主教好奇:怎麼為有人老遠從義大利來,還免費為他治療這個本地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的痲瘋病?於是夏修士就請李智神父(Giovanni Rizzi ,1927-)每星期來後寮為他講解天主教的道理,因聽道理的人逐漸增多,靈醫會遂在1956年(民國45年)於後寮村70-1號創辦慕道班,並設立一所幼稚園,當時慕道友約有45人。後寮第一批慕道友於1957年(民國46年)年8月15日由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 ,1915-1987)施洗,由於當時後寮村教堂尚未完成,受洗典禮在馬公教堂舉行。
呂道南神父與帝薛利神父在改建的後寮聖堂
本圖為1963年(民國52年)呂道南神父(Antony Didone,1933-2018)與帝薛利神父(C. Desserich,生卒年不詳)在改建的後寮聖堂前合照。呂道南神父,於1959年(民國48年)12月5日 接替孔發祿神父(Giuseppe Confalonieri ,1929-)在白沙鄉的教務。呂神父特別關注天主教家庭青年和小孩的宗教教育。他和土生土長於瓦硐的許傳教士一起合作,開拓教友牧養的工作。後寮聖堂落成於1958年(民國47年),是光復後白沙鄉第一個建立的天主堂,為天主教靈醫會所創設 ,隨著教友人數增加,呂道南神父在1963年(民國52年)擴建後寮聖堂,以服務奉獻之精神深入澎湖村里 。資助這項工程的法國靈醫會也派帝薛利神父參加了聖堂落成及祝聖儀式。直至1978年(民國67年)後寮村民總共有157位受洗的天主教友。這座教堂幾年後也因損毀,而拆除重建。
謝樂廷神父與後寮教友合照
本圖為1999年(民國88年)謝樂廷神父(Cerestino Rizzi ,1937-)在改建後的後寮聖堂與教友合照。照片背後的建築應是後寮第三次改建的教堂,後寮教堂目前仍開放使用,每個月馬公天主堂的神父會來此主持彌撒。 謝樂廷神父1937年(昭和12年)生於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他從小就夢想,長大後去「修道,然後服務」的人生。因為他兩位哥哥和鄰居也成為靈醫會士,並到臺灣服務。所以在神學院畢業,並在修會晉鐸以後,他如願派到當時醫療及經濟較落後的臺灣-澎湖。許多澎湖人常問他為什麼選擇那麼遙遠又落後的地方服務,他說:「因為愈是落後,就會有許多殘疾病患須要幫助。這才是靈醫會主要的服務目的。」謝神父於於1969年(民國58年)到澎湖擔任白沙鄉堂區神父,1977年(民國66年)被調回臺灣,接任惠民殘障服務中心。在澎湖八年的時間,他一頭濃密的金髮卻無端凋零,變成地中海型的禿頭,若有人提及,他便調侃說:「是喔!唉呀沒辦法,澎湖的風太強了,都被它給刮掉了。」由於和鄉民感情深厚,澎湖可說是他的第二故鄉,所以調職到臺灣之後,他仍會回白沙鄉探訪教友。
惠民幼稚園第一屆畢業生合照
本圖為1969年(民國58年)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 ,1915-1987)與惠民幼稚園第一屆畢業生合照。羅德信神父於1953年(民國42年)來到澎湖,在傳教的過程中,看到馬公尚有不少的貧困民眾,沒有自己的家屋。這些人大多數來自離島或較偏僻的鄉下,為了工作離開家人,獨自住在馬公擁擠的小房間。為了使他們也能安居樂業,和家人一起生活,羅神父思索結合外來的資源和人民的力量,為這些馬公的外地人籌建低價公寓。由於靈醫會並不是財力雄厚的機構,他組織地方人士成立慈善委員會和貸款基金,購買土地和建築材料,再以「天主教福利會」(Catholic Relief Services)提供的麵粉、麥片、奶粉、二手衣物和其他生活物資為工資,義務勞動的方式,配合建築工程的進行,並在1968年(民國57年)興建「惠民新村」,以紀念十年前建立的惠民醫院。
瑪利診所
本篇為瑪利診所。民國40年(1951)五位聖母聖心會修女接受陳若瑟監牧的派遣,由高雄來到澎湖,在馬公聖堂旁創辦瑪利診所和福華托兒所,由劉蔭民修女為院長,王雅哲修女為主任醫師。她們在高雄原本在惠華醫院,從事醫療宣教的工作。 初期瑪利診所並沒立案,當時雖有王修女和高安修士從事醫療工作,但是修女只受過護理與內科訓練,而高修士在義大利也只接受護理訓練,雖然他在雲南有醫師指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懂得一些常見疾病的醫藥,但並非醫師。直到領有醫師執照的馬仁光修士到澎湖之後,瑪利診所才於民國42年(1953)3月正式呈報衛生單位,由馬修士當診所負責人,夏明智修士和兩位修女協助醫療工作,大部分的藥品由羅東聖母醫院支援。早期澎湖地瘠人貧,交通不便。有些鄉下病人沒錢付醫藥費,小病在家吃草藥,等病情嚴重才到醫院,這時沒體力走路,只能用牛車送來。 - 附註: 圖1,瑪利診所和診所前載送病人的牛車。 圖2,夏明智修士和他騎去巡迴醫療用的自行車。
惠民醫院
本圖為1957年(民國46年)的澎湖馬公惠民醫院,醫院設有二十張住院病床,於1957年5月12日由教廷公使黎培理主持開幕儀式。 惠民醫院的義大利文是L'Ospedale San Camillo,主要為記念靈醫會的創史人聖嘉民(San Camillo,1550-1614)。惠民醫院第一任院長是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 ,1915-1987),從1957年(民國46年)至1971年(民國60年)在澎湖惠民醫院共服務十五年,有大愛精神。 由於澎湖地瘠人貧,交通不便。有些鄉下病人沒錢付醫藥費,小病在家吃草藥,多等病情嚴重才到醫院,若此時沒體力欠佳,多只能用牛車接送,卻又沒錢住院,看完病當天只好拖著病痛的身體回家,隔天再來。天主教靈醫會會士們看到病人無助的景象,覺得澎湖實在非常需要一家醫院,讓病情嚴重且無法回家的病人,可以住院接受治療。經由羅德信神父鍥而不捨的努力,奔走募款,加上教廷的財力支持,終究落成,十分艱辛。
惠民醫院內之小教堂
本圖為惠民員工在醫院內之小教堂參加彌撒。教會醫院通常會在醫院內設置一間小教堂,以便聚會禮拜。甘霖主教(Edouard Gabriel Quint,1905-1994)(中央站立者)與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1915-1987)(坐在講台左側)在惠民醫院內之小教堂共同主持彌撒。甘霖主教為法國方濟會修士,後來到中國傳教,為山東威海衛監牧,1970年(民國59年)-1976年(民國65年)為澎湖宗座署理,所以照片拍攝年代應在這段年間。
惠民醫院員工合照
本圖為1980年(民國69年)惠民醫院員工合照,中間為院長王理智神父(Francesco Avi,1934-),由照片可看出醫院創立二十多年之間,愈來愈多本地人加入醫療團隊。 惠民醫院在1957年(民國46年)初建時有二十張住院病床,常常供不應求,於是在1966年(民國55年),擴建為四十五床。此後,由於需求增加,醫院也不斷擴建,到1987年(民國76年),共有一般病床八十張及六張急診床。惠民醫院由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 ,1915-1987)擔任第一任院長(1957-1966年,民國46年-55年),呂道南神父(Anthony Didone ,1933-2018)於1966年(民國55年)擔任第二任院長,他深感澎湖需要醫療,於是在羅神父的鼓勵下,於1967年(民國56年)回義大利醫學院,並專攻小兒科。第三任院長是達神家神父(Giuseppe Dalla Ricca ,1925-1993),任期短,由1971-1972年(民國60-61年)。第四任院長是王理智神父,是位技術高明,良善溫厚的外科醫師,他於惠民醫院服務十年,任期由1973-1983年(民國62-72年),後至非洲肯亞服務。第五任院長為何義士修士(Davide Luigi Giordan,1924-1999) ,澎湖人皆稱他為「鬍鬚仔」,任期由1983-1999年(民國72-88年),不幸於1999年(民國88年)因心臟病往生,結束其於澎湖服務。
惠民醫院新大樓破土典禮
本圖為1990年(民國79年)惠民醫院新大樓破土典禮。由左而右:傅立吉神父(Fr. Felice Chech,1943-) 、李智神父(Fr. Rizzi Giovanni,1927-) 、王乾同縣長、白正龍主教、靈醫會長斐納德蒙席(Mons. Adriano Bernardini,1942-)、莊自智先生、何義士修士(Davide Luigi Giordan ,1924-1999)。 由於惠民醫院的醫務蒸蒸日上,病人排隊等著住院。當時擔任院長的何修士對於惠民的未來發展很有主見,他極力主張將舊醫院擴建,以便應付健保時代的來臨。當他的想法獲得靈醫會同意之後,他便為此積極奔走國內外募款,也常常自己打字,寫信到國外募款。1989年(民國78年)馬公惠民醫院的擴建計劃得到縣政府批准,並於1990年(民國79年)5月11日破土。新的擴建計劃將原來的建築物變為五層樓,加地下室,總床位可達150人,並於5樓設置會士宿舍和小聖堂。在他的堅持和努力下,一棟嶄新的五層樓建物,終於在1992年(民國81年)完工。
澎湖縣白沙鄉講美村(港尾)天主堂及幼稚園
講美村的居民主要經由天主教會在白沙鄉的慈善和福利活動而瞭解天主教。1959年(民國48年)底,應眾多家庭的要求,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 ,1915-1987)開始在租來的房子裡為第一群慕道友開辦宗教教育。1961年(民國50年),24名成年人接受了洗禮,同年講美教堂也落成祝聖,兼做幼稚園的教室,講美教區也交給呂道南神父(Anthony Didone ,1933-2018)牧養,他同時也負責後寮和瓦硐教區。在聖家會林修女和呂明和傳教士的協助下,他開始指導新信徒家庭和所有的小孩,完成教義問答道理班。這時需要一個更合適的禮拜場所。1962年(民國51年) 5 月 6 日,在幼兒園旁建造了一座優雅而富有歐洲氣息的教堂,由羅光主教到講美祝聖。1962年(民國51年)的復活節,又有46名新教友接受洗禮。三年後,講美教堂再次擴建,奉耶穌聖心(Sacro Cuore)為主保堂,還為白沙鄉蕭榮煌鄉長受洗。
謝樂廷神父和講美的兒童在海灘郊遊合照
本圖為謝樂廷神父(Cerestino Rizzi ,1937-)和位於澎湖縣白沙鄉講美村的兒童在海灘郊遊合照。謝樂廷神父於1969年(民國58年)就任為白沙教區神父,由於他生性活潑,待人親切又樂於助人,很快就與當地人建立友情。平常,他喜歡一個人騎著單車,沿著海岸線一路欣賞著那片海天一色湛藍的風光,或到漁村探訪。這時講美已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熱情的教區,各種社會活動都引起了人們對天主教的認同和興趣,診所裡擠滿了病人,晚上還開設裁縫班教室,為村裡的女孩們開創美好工作和未來。幼稚園約有一百名兒童,喜歡小孩的謝神父就成了孩子頭帶小孩參加各種活動。當時經濟不好,小孩拿卡車的內胎和籃球當游泳圈玩,短褲、內褲當游泳褲。
中式風格的講美天主堂
這是澎湖縣白沙鄉中式風格的講美天主堂。1975年(民國64年)南越淪陷,共產黨統一南北越,因為經濟破敗和政治迫害導致許多越南人乘船出海逃難。1977-1988年(民國66-77年)間,澎湖難民營曾經收容超過2,000名越南難民,其中有近千名越南難民被安排到講美營區。因曾受法國殖民,接受天主教信仰,並且難民營離講美教堂僅幾十公尺之距離,因此數十名難民教友常熱心來參加彌撒。難民的到來激起講美天主教會新的活力,他們痛苦的經歷,以及新鮮、活潑的信仰,讓講美教堂響起嘹亮的聲音,也讓講美居民再次對天主教會產生興趣。1979年(民國68年),越南難民奉獻費用整修教堂,並立碑記念,碑文有以越文、華文、英文對照,中間一邊刻有海上逃難船,另一邊為耶穌聖心。 1983年(民國72年)強烈颱風吹倒聖堂及幼稚園,經修理後得暫時使用。1986年(民國75年)又再次因韋恩颱風完全摧毀,遂拆除重建。1987 年(民國76年)新聖堂落成並於側面擴建一樓為教友活動中心。越南難民記念碑可能是由之前聖堂拆下再嵌入牆上,該中式風格的教堂因海砂屋而損毀,業於2018年(民國107年)拆除。
澎湖馬公早期的瑪利診所
早年住在南寮的老太太說,光復初期,鄉下連接生婆都沒有,她們生小孩都是家人幫忙「轉臍」(tńg-tsâi ),生病就拿些草藥煮水吃,從來沒看過醫生。1951年(民國40年)五位聖母聖心會修女接受陳若瑟監牧(Father Joseph Arregui y Yparaguirre, O.P.,1903-1979)的派遣,由高雄來到澎湖,在馬公聖堂旁創辦瑪利診所和福華托兒所,以劉蔭民修女為院長,王雅哲修女為主任醫師。她們在高雄原本就開設惠華醫院,從事醫療宣教的工作。 1952年(民國41年)馬仁光修士(Renato Marinello,1922-2013 )則由羅東調到澎湖,負責瑪利診所的醫務。初期瑪利診所並沒立案,當時雖有王雅哲修女從事醫療工作,但是修女只受過護理與內科訓練,直到領有醫師執照的馬仁光修士到澎湖,才在呈報衛生單位後於1953年(民國42年)3月正式成立瑪利診所。診所由馬仁光修士當負責人,兩位修女協助醫療工作,大部分的藥品由羅東聖母醫院支援。1954年(民國43年)夏明智修士(Umberto Amici,1908-1993)也來協助醫療工作。早期交通不便,沒有救護車,也沒有計程車,病人沒體力走路,只能用牛車送來。所以診所前面,聚集了一些牛車。
靈醫會-澎湖縣最早的惠民醫院
西元1953年(民國42年),靈醫會在澎湖縣馬公市只有一間瑪利診所,沒有住院病房。依據衛生局的登錄證,當時澎湖除了海軍醫院,只有一家規模不大的省立醫院,有四十張病床,共有五名醫師,設備較簡陋,而且病床不敷使用。澎湖地瘠人貧,交通不便。有些鄉下病人沒錢付醫藥費,小病在家吃草藥等病情嚴重才到醫院,這時沒體力走路,又沒錢住院,看完病當天還要拖著病痛的身體回家,第二天再來。會士們看到病人無助的景象,覺得這裡實在非常需要一家醫院,讓較嚴重且無法回家的病人,可以住院治療。經由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1915-1987)鍥而不捨的努力,奔走募款,加上教廷的財力支持,終於在西元1957年(民國46年)設立一棟兩層樓有二十張住院病床的醫院,即馬公惠民醫院,並在當年5月12日由教廷公使黎培理(Antonio Riberi ,1897-1967)主持開幕儀式。馬公惠民醫院的英文名稱St. Camillus Hospital,則是為了紀念靈醫會創會者聖嘉民‧德‧雷列斯(St.Camillus De Lellis,1586-1614) 。 圖1:民國46年落成的惠民醫院。圖2:醫院陽台上的會士。 圖3:由左而右,惠民醫院,改建的馬公聖堂(海星堂),原來的瑪利診所。
澎湖縣馬公市惠民醫院民國46-76年的發展變遷
這是澎湖惠民醫院(St. Camillus Hospital)從西元1960年(民國49年)到西元1987年(民國76年)的四張照片,從中可以看到這家由天主教靈醫會為了照顧澎湖民眾而辛苦募資建造的醫院,在三十年間的演變。早期的惠民醫院醫療器材不足,並且醫師和護理人員也不足,但是當時的靈醫會會士們不畏辛苦日夜看診,又勤於到鄉村義診,對沒錢看病的人也不拒絕,所以慕名求醫的病人很多,業務相當煩忙,並且院內的二十張住院病床,也常常一床難求。為了服務醫療更多澎湖病患,靈醫會持續募款擴建醫院,在西元1960年(民國49年),擴建為四十五床,到西元1987年(民國76年),則有一般病床八十張及六張急診床。 除了醫院規模不斷擴張,也可由照片看出這三十年間,醫院人員規模的逐漸變大,以及員工由義大利會士逐漸轉變為本地人的過程。
澎湖縣白沙鄉通樑醫療巡迴站開幕
這是西元1972年(民國61年)惠民醫院在通梁設立醫療站的開幕照片。現在白沙鄉和馬公市之間的路途,坐車只要二十分就到了。但是在四、五十年前,不僅公車班次少,車子慢,而且兩地之間的路況很差,常因漲潮就把路淹沒了。僅管人手不多,靈醫會會士還是堅持服務貧困人民的初衷,每星期到白沙和西嶼等偏遠地區作巡迴醫療。後來為了方便白沙鄉民就醫,靈醫會乃於西元1972年(民國61年)在通梁設置「惠民醫療站」,用達神家神父(Fr. Giuseppe Dalla Ricca,1925-1993) 的護理證照在西元1972年(民國61年)4月23日申請開業。由當時蔣祖武縣長親自主持開幕典禮的盛況來看,可反應當時「醫療站」的重要和當地醫療的缺乏、不便。通梁醫療站本是跨海大橋建造時的工程處,西元1970年(民國59年)跨海大橋竣工之後,被私人買下,再轉賣給靈醫會成立巡迴醫療站。 西元1976年(民國65年)4月7日惠民醫院正式以阮家煥醫師申請成立「惠民醫院通梁門診」,直到西元2013年(民國102年)時,因診所房屋老舊,且白沙鄉交通便利,衛生所及診所充裕,故停業。
澎湖縣馬公市惠民醫院30週年慶
這二張照片拍攝於西元1987年(民國76年)6月7日,惠民醫院慶祝建院卅週年。那時澎湖區主教白正龍、教廷駐華大使館參事畢齊樂(Piero Biggio,1937-2007 )、澎湖縣長歐堅壯、議長鄭永發、國民黨縣黨部主委鄧思善、國大代表謝公仁、省澎院長陳京川、和歷任的惠民醫院院長都來參加慶祝典禮。當時任靈醫會遠東區省會長的李智神父(Fr. Rizzi Giovanni,1927-)致詞時說:「惠民醫院可說是從一無所有中空手創建。是由一塊石頭、一塊石頭艱苦的開始,也是創辦人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1915-1987)一點一滴的所成。卅年後的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惠民醫院是一所設備完善、規模相當宏大的現代醫院。以我們的處境與能力,能有如此建樹與成就是值得高興與自慰。也證明我們以前所遭遇的,無論是人力、物力或事務性的困難,若由此所帶給澎湖農漁民的實惠與方便相比較,還是值得引以為榮。」
澎湖的蒙面女郎
早期澎湖島上的蒙面婦女是最令人感到好奇的話題,除了遮擋難受的風沙和酷熱的陽光之外,似乎也成為當地女性裝飾的文化。羅德信(Antonio Crotti,1915-1987)神父曾耐心和仔細地觀察及描繪,澎湖這個特殊裝扮的婦女。女性工人和農婦常常謹慎小心地包覆自己從頭包到腳,只在眼睛的地方留一個縫,但是蒙面並不影響女性愛美的本性。她們選不同的布料、不同的顏色、怎麼包起來、怎麼固定、讓眼睛露出來的技巧等等,都是一種展現美貌和想像力的方式。有時她們一而再再而三的穿戴,過程花了整整半個鐘頭。還隨身攜帶一個小鏡子,放在襪子翻邊處或是手套上方,一天調整好幾百次那一定會經常移位的布巾。無論是愛美,或是想保持距離,維護神祕感,打扮成那樣都不是簡單的犧牲,尤其在夏天,氣溫高達35、40度的環境下,她們仍心甘情願,且自由自在、又很自豪地笑著,如果有人對她們表示同情還會覺得被冒犯。
烏崁天主堂
烏崁天主堂位於馬公市烏崁里,落成於西元1965年(民國54年),附設幼稚園,由天主教靈醫會義大利羅德信神父設計兼興建,聖堂建造成船型模樣,頗具特色,屬台灣天主教台南教區之第五總鐸區聖堂,現已荒廢。 在醫療還未普及的當時,靈醫會在宣揚天主教教義之餘,為因應澎湖離島地區醫療資源缺乏嚴重的情況下,於西元1957年(民國46年)創辦惠民醫院,並和澎湖縣各地的衛生所合作,約莫每兩週赴烏崁、沙港、講美及西嶼等郊區進行診療。 後因烏崁天主堂友人數益減而關閉,在西元1984年(民國73年)至西元1986年(民國75年)曾出借給惠民啟智中心,後轉賣給私人做工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