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廟宇法師流派

創作者: 鄭承榆

時間: 2018/3/31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法師流派;宮廟文物民俗與生活記憶;澎湖民間信仰;澎湖縣;鄭承榆

  澎湖法師源自福建閩南地區,和道士一樣敬祀鬼神,但普遍而言法師多附屬地方宮廟上;其法術、符令的傳承多倚仗口耳相傳,體系也未如道士流派般具有制度化,所以法師的性質更近似原始宗教,如巫祝或巫醫般存在的民間信仰。   澎湖宮廟的法師與道士雖在政府機關皆登記為道教,但兩者其實有所差異;除卻服飾裝扮和所持法器大相逕庭,精神內涵更是涇渭分明。法師又稱「符官」或「福官」,服務對象是生者,主驅邪、避禍、治病、扶民濟世等;而道士又稱「西公」或「師公」,職責是替亡者招魂、開路,引渡往生者通往西方,早登極樂。   法師流派大致可分為三種,分別為普庵派、九天玄女派、閭山派。普庵派以普庵禪師為宗師,其在幾所普庵流派廟宇中有雕塑普庵祖師的金身來祀奉;九天玄女派原屬普庵派,於1997年(民國86年)改為九天玄女派,又於2002年(民國91年)回歸普庵派。閭山派祀奉許真君(即許遜)為法主,又稱慈濟真君或感天大帝,許遜早年習法修道,傳聞曾以神力符咒治癒疾民,後聲名大噪、追隨者眾,漸成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