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的牛

創作者: 陳仁勇

時間:

關鍵字: 牛;牛車;牛糞;馬公市老照片;陳仁勇;澎湖牛;澎湖老照片;澎湖縣;硓𥑮石

澎湖作家顏玉露在《大池的心印》提到,牛是農家重要的工人,較充裕的農家可能自己有一頭牛,貧窮的人家可能幾戶共養一頭牛。這和當時的台灣農村差不多,有趣的是,澎湖農家小孩除了要「放牛吃草」,還要收拾牛糞。顏玉露很詩意的寫下她把晒牛糞當成遊戲的童年生活: 拾回的牛糞乾,可以直接成為大灶裡的燃料,若有濕的牛糞,母親會教我們加入土豆殼,合勻,再將它分顆壓成餅狀,一圓一圓的貼在[硓𥑮石]圍牆上晒太陽。遠遠望去,排排黑色圓圈,點著星亮的海貝白,十分好看。等它晒乾後,再去一一摘下備用。而每次收納時,我總會特別留意那餅上的手掌印子,一面喃喃自語:「小印是我,大印是阿母,小印是我,大印是阿母……」 即使是被視為「落後」的牛糞燃料,也讓有些小孩有甜蜜的回憶。早期農作如花生、高粱、番薯的栽種採收都是以人工為主。有牛是一種相對的幸福,沒有牛的就只好自己下田耕作。牛不僅是耕作的伙伴,也是早期澎湖鄉間重要的運輸工具,許多病人就是用牛車送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