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日治初期媽宮班兵的伙館廟:四、銅山館(二)

創作者: 許玉河

時間: 2019/6/6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伙館廟;許玉河;媽祖館;銅山武聖殿;銅山館;澎湖

附依據《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34年(1901)的調查資料,言及銅山館起建年月為道光丙申16年(1836),此時間點應為銅山館改建年代而非創建年代時期。清法戰爭後,澎湖築城,銅山被徵收店屋一座,經由龍景惇轉呈巡撫劉銘傳後,由布政使沈應奎發給銅山館執照補償損失,准其以地易地,另覓地點興建。其次,一般所熟知提標館、南澳館、海山館均奉祀天上聖母媽祖,銅山館則奉祀武聖關公。然而,銅山人興建館廟之初也是奉祀天上聖母,後別建會館崇祀武聖,乃將最初興建之銅山伙館改稱媽祖館,又名銅陵別館。因此,銅山館本來是奉祀媽祖,爾後(1836)館廟重建後改奉銅山關聖帝君,乃將舊館稱為媽祖館。媽祖館即是銅山舊館,而非銅山人另行創建媽祖館。因此,《馬公市各里人文叢書》記載之內容:「媽祖館的所有人在清代就已離開澎湖,並在離開澎湖之前,將媽祖館和廟產都交給銅山館管理」,則為誤解。至於余光弘稱:「二次戰後,銅山館正式和媽祖館合併,並且在民國37年(1948)擴建,改稱為銅山武聖殿」,也只是銅山館本身產業之整併。換言之:媽祖館即是銅山館,銅山館即是媽祖館,媽祖館為銅山舊館之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