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 許玉河

生日: 1889/1/1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人物歷史;天后宮;水仙宮;城隍廟;許氏家廟;許合發號;許波;媽宮港;澎湖交通株式會社;澎湖故事;歷世重光匾額;觀音亭;菓葉村

許波(1889-1944),生於1889(光緒15年),媽宮北甲人,日治時期馬公「合發號」的掌舵者,居住於馬公街馬公516番地。合發登記的營業所位於街內706番地(今中央街3號、3-1號),營業項目包含米穀、雜貨、果實、炭薪的批發、販賣,並且涉足運輸業,經營對廈門的海運貿易,是街內數一數二的店家。合發行創辦人許魁,育有五子,元、梏、鐘、波、鵬,原在媽宮館口一帶(原銅山館前)以販售番薯籤、雜糧為業。許魁去世後,長子許元與諸弟合力在今中央街3號及3-1號經營合發行,許元壯年辭世後,改由四弟許波繼掌合發行。 1897年(明治30年)日本即以媽宮港為特別貿易港,1931-1932年(昭和6-7年),又以媽宮港作為對中國經濟作戰的據點之一,意圖對中國進行經濟干擾。日本乃扶持合發行從事走私以遂行對中國經濟侵略作戰。1938年(昭和13年),許波出面整併「馬公旭自動車商會」、「澎湖自動車商會」及「三榮自動車商會」等陸上客貨運業,組成「澎湖交通株式會社」(會址在今光復路與三民路交叉口),並出任社長,1944年(昭和19年)則擔任取締役(董事)。 1916年(大正5年),許合發於湖西鄉菓葉村許氏家廟敬獻「歷世重光」匾一方。許波與合發號亦積極參與大正昭和年間澎湖寺廟的改築。1923年(大正12年)天后宮改建,許合發擔任改築董事。1926年(大正15年)9月,觀音亭發起改築,許波為12位發起人之一。1928年(昭和3年),以許波為首共12人提出水仙宮發起改築之申請。1931年(昭和6年)城隍廟改建,許合發任副總董之職,捐金四百円。 1937年(昭和12年)5月19日,臺灣總督府褒揚1931-1934年(昭和6-9年)年間熱心奉獻寄附金者,許波、蔡獎、呂安德、高恭等人。1944年(昭和19年)12月21日,許波走完他的人生,享年55歲。

最新文章
大田政作

1904/2/12 上午 12:00:00

陳麒麟

1900/1/1 上午 12:00:00

陳棋頭

1917/1/1 上午 12:00:00

陳天樂

1900/1/1 上午 12:00:00

陳教民

1915/1/1 上午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