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 許玉河

生日: 1858/1/1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人物歷史;水仙宮;長順商號;保安宮;陳潤;澎湖故事;觀音亭

陳潤(1858-?),字長澤,清末港尾鄉人(今講美),原居住地為港尾鄉80番戶。陳潤年輕時移居澎湖廳東西澳媽宮街南町83番地經商,商號為長順。1897年(明治30年)授紳章時,稱其家財有3,000円。其弟,陳長桂亦於1908年(明治41年)授紳章,並於1920年(大正9年)至1933年(昭和8年)擔任白沙庄庄長,兄弟二人政商亨通,名望一時。 陳潤於媽宮設立商行「長順」,1905年(明治38年)陳潤自清國劉五店再購買帆船一艘,重新命名為「新合發丸」貿易往來。1907年(明治40年)春澎湖糧食短缺,汽船自長崎運到番藷切干片六萬餘斤。駁船甫運上陸,競買者多至數千餘人。導致警察馳至彈壓維持秩序,後由錦成、長順兩商號內給單,再由怡發號及合源號支取薯乾。1907年(明治40年)2月至1918年(大正7年)2月,由陳潤發信討論番薯粉、地瓜干、花生豆仁、錦黃豆、落花生油等商品的行情與交易情形,內容也涵蓋當時媽宮的商號:媽成、怡發、肇記、崇記等, 可見長順是清末日治初期媽宮數一數二的商號。 1910年(明治43年)底,陳潤因偶染病甚危,因發心愿,祈病癒時以百金救濟貧乏。果然爻占勿藥,並於1911年(明治44年)2月還願濟助貧者,《臺灣日日新報》因此以<積德可嘉>報導其善行。 1911年(明治44年),陳潤協同胞弟陳長桂與港尾鄉諸人,將原本之高墩改建為廟。1912年(大正元年)12月,陳潤又發起興建保安宮,奉祀連元帥。1913年(大正2年),陳潤獻「聲靈湄島」匾於天后宮。 1914年(大正3年),陳潤在白沙上下澤橋樑辦理普渡法會,超渡孤魂亡旅凡五日。 1924年(大正13年),也與蔡德修等人於觀音亭海濱辦理超渡法會,合計共九日。1913年(大正2年)8月,陳潤與楊棋等數十人成立有限責任澎湖信用販賣組合,並認購二十股, 該組合以販賣花生油為主。《臺灣日日新報》於1919年(大正8年)10月9日更報導陳潤與陳和尚諸人,提出貓嶼島上採鳥糞磷礦的申請書,花嶼居民更引頸期盼能獲得工作機會,以助家計。 1926年(大正15年)觀音亭發起改築,陳潤為發起人之一。1928年(昭和3年),陳潤已70高齡,此時媽宮水仙宮發起修繕勸募,預計募集資金2,400元,分三年募款。 《澎湖縣誌─人物志》稱陳潤:「曾是澎湖著名之巨商,惜乎晚年家道中落,鬱鬱以終。」

最新文章
大田政作

1904/2/12 上午 12:00:00

陳麒麟

1900/1/1 上午 12:00:00

陳棋頭

1917/1/1 上午 12:00:00

陳天樂

1900/1/1 上午 12:00:00

陳教民

1915/1/1 上午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