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 許玉河

生日: 1780/1/1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人物歷史;石碑;海山;海山館;海壇館;海壇鎮;清朝;劉元成;澎湖;澎湖故事;澎湖醫院;觀音亭

劉元成(1780-1848),1780年(乾隆45年)出生,又名劉克成,海山人(今福州市平壇島)。嘉慶年間與兄劉元吉、劉元亨移居媽宮火燒坪(今馬公市重光里),以居積致富。見刻薄成家者,多出不肖子,轉瞬間傾覆殆盡矣;由是廢然意沮,自反其所為,出數千金為各廟香資,並分散澳中之窮困者。1846年(道光26年),遷徙港尾社,頤養天年。1848年(道光28年)去世,享年69歲。劉元成裔孫劉文章口述:嘗聽聞其祖母言,其先祖人稱(阿七祖),係港尾(今白沙鄉講美村)首富,家道鼎盛時,有帆船數艘往來臺廈澎湖間經營貿易,相傳在媽宮(西河堂)附近有瓦店13間,後因帆船遇颶風沈沒,家道始中落。 清朝來澎駐守的海壇鎮標水師班兵所建之會館為海壇館,又名海山館,主祀天上聖母。 而1823年(道光3年),適逢施公祠重修,海壇右營戍澎各隊目兵丁等428名,共捐餉銀128兩4錢正。而身為董事海壇人劉元成,另捐餉銀20兩正。同年10月又購買瓦店一座,資助海壇館天仙府天上聖母香油資。1845年(道光25年)劉元成另購瓦店,以月租充為天后宮香油費用,而由住持僧勒石留念,住持僧法號為「信昭」,劉元成也自稱壇越主海壇監生劉印元成。於此同時,劉元成亦買瓦店一座,助觀音亭佛祖香油,碑石立於觀音亭廟埕,此碑也是觀音亭目前唯一留存的清代石碑(如圖)。 爾後清法戰爭海壇館遭受重創而逐漸衰敗。日治初期,海壇館伙館更被徵用而成為澎湖醫院之醫務室。也因後裔凋零僅餘40人,當新式澎湖醫院興建後,舊海壇館被官方拍賣,媽祖等神像匾額與昭忠祠之牌位一併被遷移至施公祠內。

最新文章
大田政作

1904/2/12 上午 12:00:00

陳麒麟

1900/1/1 上午 12:00:00

陳棋頭

1917/1/1 上午 12:00:00

陳天樂

1900/1/1 上午 12:00:00

陳教民

1915/1/1 上午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