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 鄭承榆

生日: 1891/10/20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二二八事件;人物歷史;西瀛吟社;西瀛勝境;紀姓;澎湖故事;雙頭掛

紀雙抱(1891年-1985年),字經才,署名多作双抱,澎湖鄉紳,雙頭掛(今興仁里)人,曾任教員與澎湖縣參議員,生於1891年(光緒17年),1985年(民國74年)以95歲的高壽逝世,一生橫跨大清、日治和中華民國三個時代。 紀雙抱幼年喪父,後在名儒林介仁、吳爾聰門下學習漢學,18歲業成、翌年加入西瀛吟社,琢磨其詩詞造詣,期間也曾到澎湖各處書房傳授漢學。在1913年(大正2年),紀雙抱開始在媽宮公學校(後改稱旭國民學校)教學,直到日治時期結束,二戰後頗受國民政府器重,在1945年(民國34年)9月,紀雙抱成為旭國民學校改制馬公國民學校後的首任校長。 1946年(民國35年),紀雙抱獲教育公會推薦,當選澎湖縣參議員。1947年(民國36年)2月底,台灣爆發「二二八事件」,3月2日又發生外省士兵槍擊紀淑(紀雙抱之女)的事件, 澎湖民眾原本群起義憤填膺,但在紀淑手術脫離險境後,紀雙抱親自出面約束鄉民,澎湖才因此沒有爆發軍民流血衝突,相關事略可見「西瀛勝境」牌樓載錄的碑文中。 1948年(民國37年),紀雙抱離開任職34年的馬公國民學校,轉任臺灣省立馬公中學(馬公高級中學前身)的書法老師,1964年(民國53年)才從教學的岡位退下來,結束長達54年的教職生涯。 紀雙抱自日治時期便以書法揚名,尤攻楷書和隸書,時人為表對紀雙抱「書法」和「詩詞」造詣的尊重,乃有「紀氏雙絕」之美譽。其墨跡偕同吳克文、莊東等鄉紳,散見於澎湖縣各處寺廟的楹聯。

最新文章
大田政作

1904/2/12 上午 12:00:00

陳麒麟

1900/1/1 上午 12:00:00

陳棋頭

1917/1/1 上午 12:00:00

陳天樂

1900/1/1 上午 12:00:00

陳教民

1915/1/1 上午 12:00:00